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重生八一渔猎西北 > 第283章 扎扎实实过个节

重生八一渔猎西北 第283章 扎扎实实过个节

作者:羁中马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9-21 16:50:40

李龙在询问了李建国,知道他对于卖鱼没有什么抵触后,便每天下十到十二条网,早上早早的牵着马车去取网,回来择鱼,然后他和李建国去卖鱼,梁月梅上工,陶大强拾网。

安排的井井有条。

而且因为提早了时间,李娟和李强两个还能坐着自行车去上学,还挺开心。

兄弟两个每天都能进账几十块钱,李建国的思想也慢慢发生了转变。

一天挣这么多钱,还挣啥工分啊?

付出的也不过就是起得早些,去市场里吆喝两声而已。

玛县的自由市场在石城收费一个星期后也开始收取了摊位费。

和石城老街不同,这边一开始收摊位费,摆摊的一下子就少了不少。

据李建国回来说,那些不想交钱的,直接就把摆摊的位置往东移,移出了城,在乌伊公路路边摆了起来。

凭心而论,这摊位管理费其实不高,甚至比石城还要低,一个摊位基本上就是一到三毛钱。

但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别说一毛,就是五分钱,那也是钱,关键时刻有大用的。

然而,他们挪了位置,人流量却并没有跟过去——毕竟现在的市场已经固定了大半年,从原来的黑市转过来的。县城里的人已经习惯了市场的位置,突然变化之后,虽然那边的东西便宜,但远啊。

不是谁都有自行车的。多走一两公里路,来回要费半个多小时的时间,对于早上上班工作的人来说,这时间还不一定耗费得起。

所以大部份人买东西,还是在这边的市场。

而市场摊位少了,摆摊的交了管理费,卖的东西自然而然的就开始涨价。

“有几个卖鱼的过来找我,想给我说把鱼价提上去。”李建国在饭桌上给李龙说,“我没答理他们。他们那一个个拿着几公斤十几公斤鱼,提一点就提一点了。我这六七十公斤鱼,本身就没原来小海子鱼好吃,提一点价,那指不定就没人买了。”

“是这个道理。咱们不缺这几毛管理费,还是按原来的来。”

“好些个老客还说哩,说原来的鱼好吃。有些人还记得你和老爹哩。”李建国说着笑了,“我就告诉那些人,我们是一家子的,人家说怪不得老话说‘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还真是这样。我还给他们说,等过段时间我们就送小海子鱼了,现在那里得休息一段时间。”

“的确是得休息一段时间。”李龙说,“其实里面大鱼还不少,就是中等的鱼让咱们逮了不少——马上该浇冬麦了吧,那之前小海子里要灌水,到时可能就逮不了多少了。”

这个话题就这么打住了。虽然大海子的鱼卖的没小海子贵,但量大啊,一次顶得上小海子的两次,而且李龙也看出来了。大海子四周虽然有好些个村子,但真正实施逮鱼卖钱的,也就是自己一个。

每次划着轮胎到里面下网,感觉那个孤独啊。

时间一天天过去,很快,中秋团圆节到了。

中秋节这时候还不是法定假日,单独的话是不放假的。但今年的中秋和国庆合在了一起,是要放假的。

中秋节的头两天,家里就已经开始准备过节的东西了。

“小龙,院墙边上有我捡来的那些木头棒子,还有你拉回来不能做家具的松木枝子,我捆一起了,还有这盆面,你拿着到后面东庄子去给柴老爷子,你大哥和他家说好了,让他帮着做锅盔。”

锅盔原本是甘陕一代特有的食品,北疆这边大部分的传统汉人,在支边青年来之前,是从甘陕那边跑过来的,当然还有更远的,小刀会起义或者跟着左宗棠、林则徐过来的,那就是另外一个故事了。

甘陕过来的汉人在这里安了家,不仅带来了兰银官话,也带来了那边的特产食物和生活习惯。

柴老爷子做锅盔在村里是一绝——柴家原本就是本地老庄户,建村前就在。他做锅盔也方法也是比较独特,扣在一起的平底锅里放上和好的面——当然面里是要加材料的,具体加哪些东西李龙也不清楚。

平底锅两个扣在一起放中间,上下各放一个桶,桶里烧劈柴,因为劈柴耐烧。用上下桶里的火将平底锅里的锅盔烤熟。

柴老爷子自然也不可能是谁家都帮着做,这得看关系。李建国还是有这个面子的,所以李龙把东西送过去之后,柴老爷子痛快的答应了。

“明天下午过来拿就行。”

“好哩。”李龙应了一声,和这个矍铄的老爷子告别,回去了。

和“有钱没钱剃头过年”一个意思,既然要过节,那基本上就是量力而行。大西瓜是要备一个的,至少能够一家人切着吃,往往都是早早准备了皮厚沙瓤的十多公斤大西瓜。

苹果这时候也不是那么贵,也需要备上。有钱的买几公斤,除了过节平时也吃;钱少的就买几个,团圆夜的时候摆一盘是个意思。

当然,最不能缺的自然就是月饼。这玩意儿大队门市部和乡门市部也会卖,从中秋节开始,能一直摆到过年——至于保质期和会不会变质,没人去管。

卖完算完。

所以往往到过年了还能看到门市部里的木头柜台里面,摆着一纸袋子月饼。通常很便宜,一两毛钱就能买一块,到后来变成五毛一块,这陈年就不知道陈到哪一年了。因为用的多,通常还真就不怎么容易坏,最多里面的油变哈喇子了。

李龙看不上这个月饼,早上去石城卖了鱼之后,就到石城百货大楼去买月饼。

买月饼的很多,纸包的绳扎的那种,后世也有模仿的,看着也挺像。里面是包着八块月饼,上面还糊着一张红纸,挺喜庆。

李龙算了算,买了六提月饼,这时候月饼馅并不只有五仁,这让李龙有点开心。

五仁、莲蓉、豆沙、枣泥,李龙都是混着买的,各样都有。

六提月饼算大客户了,售货员麻利的把这些统包在一起,用一根绳绑好递给李龙:

“同志您拿好了。”

李龙提着月饼然后去了水果区。

“要多少?”

“十公斤苹果。”李龙说道,“包四包,三公斤一包,最后一公斤来一包。”

伊犁来的大苹果——这时候阿克苏的红富士还不太好往这边运,毕竟独库公路这时候还没开通,南疆的东西运到北疆来还非常不容易。这也是李龙默许玉素甫把玉农手里几毛钱的东西卖给自己几块钱的原因——太远了。

“十公斤?你确定?”售货员吃了一惊。过来称苹果的都是半公斤一公斤,两公斤就算多的了,李龙直接称十公斤,妥妥的大客户!

“对。”李龙掏钱付账,“麻烦包一下。”

十公斤苹果也不轻,好在李龙早就准备一条干净麻袋,直接全装进去,背着麻袋提着月饼就出去了。

就这个事儿,在售货员眼里能讨论好久。

毕竟现在娱乐新闻太少了,八卦也不太好聊。

李龙骑着自行车驮着东西回到县城,把东西放大院子里,看顾晓霞还没回来,便去了自由市场。

李建国已经卖完鱼回去了,让李龙有些意外的是,杨秀兰和韩芳还在推着车子卖着汤饭。

是的,是汤饭。这让李龙更意外了。

看到李龙,杨秀兰也很意外,韩芳的表情更有点惊喜,她笑着冲李龙招手:

“叔叔好!”

李龙推着车子走了过去,看到他们手推车上锅里是汤面片,上面飘着青菜叶子,挺诱人的。旁边摆着两撂碗,一撂比较干净,一撂明显是吃过的还没洗。

“生意怎么样?”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