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重生八一渔猎西北 > 第1108章 以过来者的身份,给刘山民的建议

十二号,李龙再次把赵成峰拉到了山里。

孟海他们已经把所有的准备工作做好,就等他过来指导着把桥面建好了。

山里的气温已经很低了,有些背阴的地方已经能看到没化的霜。

“李老板,幸好你提醒我穿厚点儿,不然的话,在这里呆个一半天的,说不定就冻感冒了。”赵成峰和李龙一起看着村民们在干活。

他们用木板顶着,开始浇筑桥面,原来的预制板的方法被赵成峰给改了。

现在是枯水期,水最深的地方不到小腿,所以在前面筑了坝之后,这一片建桥的位置就全露出来了。

水退完,李龙就看到了河中间有块玉,不过玉质不太好,有不少的裂,他就没捡。

水洼的地方还有几条高山鳅,个头不大,让孟海他们捡了扔到坝那边的水里去了。

木头梁柱就地取材,木头板子是孟海他们用拖拉机拉过来的,顶着一层层的浇筑着。

这活需要耐心。

孟海他们不缺耐心,最主要的地方让赵成峰指点着完成,接下来就是孟海他们自己干,赵成峰这指导任务就算完成了。

钱李龙已经给过了,赵成峰还想着在山里再挖党参,弄点蘑菇。

这时候能采到的就只有杨树菇了。

这种蘑菇很神奇,哪怕头场雪下下来的时候,雪半化的时候还会在杨树桩子上长出来。

菜市场卖的平菇有点类似,当然味道更好——或者说,蘑菇味儿更浓。

至于党参,这一次赵成峰想要自己找,结果就找错了。

他觉得和李龙上次挖的那个光杆儿挺像的,应该就是党参,李龙说他找的不是,就是普通的蒿草。

赵成峰不信,挖了一下,然后就相信了。

他对李龙是更加的佩服。李龙觉得这其实不算啥,在山里呆久了,各种本领自然就长起来了。

“你们这些能修路架桥盖楼的才是真本事。”他半是恭惟半是开玩笑,“我们这个也就野外生存的时候能用上。”

“人最基础的就是生存,这是真本事。”赵成峰不同意李龙的观点,“只有生存的好了,才能讲其他。”

“我帮你再找一棵吧。”李龙不想互吹彩虹屁,还是干事正要紧。

明天孟海他们还要过来,赵成峰是不来了,不过有了这一次的合作,以后再找就方便多了。

李龙带着他又挖了一棵不小的党参,然后开车拉着他离开了。

把赵成峰送回到奎屯,李龙没在这边停,趁着夜色往回跑。

八月十五才过没多少天,天上的月亮是大半,还挺亮的。

吉普车的灯光照亮前路,路边偶尔能看到有黑影子一闪而逝。

有几次李龙都放慢了速度,想要看看路边是什么。

结果他的速度一慢,那些东西立刻就跑远了。

他走夜路其实就是想着看能不能打着东西,可惜那些东西太警惕了,根本没机会。

一直开着快到石城的时候,李龙知道没机会了,便加快了速度,回了县里。

顾晓霞早已经把明明昊昊哄着睡着了,听到车响,立刻出来开门。

杨大姐也醒了,披着衣服出了门,等看着顾晓霞把大门打开,吉普车开进来的时候,便进了屋子。

太晚了,有啥事还是明天再说吧。

开着车跑了一天,李龙也累了,没那么多话,简单的说了一下今天的情况,洗漱之后就睡了。

第二天吃过饭,李龙把明明昊昊送到幼儿园,然后继续进山。

孟海他们走的早,但和李龙算是前后脚一起到的。

今天继续搞桥面。因为山里温度低,浇筑的混凝土还没完全干,需要一个过程。

李龙想起来后世为了防洪和水下建筑搞得那种速干水泥,那真是好东西。

至少听着是好东西,不过没用过。

“至少还得两天。”孟海说道,“我看来的人没必要都挤在这里,剩下的人让我派着过河修路去了,能修多少修多少吧。”

其实按李龙的想法,今年能把这个桥修好,就很成功了。

但孟海觉得至少还得往那边再修一段,趁着没下雪,多干一些,不然雪一下,彻底干不了了。

李龙没干预,他基本上不插手,主要负责保障,把钱给够就行。

就目前的情况来说,孟海的组织管理能力是足够的,李龙自然不会多嘴。

“等抽空,今年或明年,我把杨波带过来,让他看看这桥,和我们队上的闸门,让他看看你们的能力,到时就能给你们给活了。”

李龙当时请杨波画图纸,一方面是人家专业,另外一方面,也是因为杨波他们水利那边的建筑任务不少,想给孟海拉一些。

但是杨波还是有顾虑的,毕竟孟海他们没有资质,修一条砂石路其实不算啥。

但能把桥和闸门修起来,那初步的能力就具备了,剩下的就是挂靠单位了。

其实不挂靠,只要有能力,这时候给任务也就给了。

野蛮建设时期,不管那么多的。

四队所属的一些水利任务,需要水泥混凝土的,在六七十年代,本村都搞定了。

李龙刚来没多久,在大渠里逮鱼的时候还能看到那时候修的混凝土坡堤,只是因为板子太薄,已经废弃了。

“好。”孟海点点头。

他已经决定了,而且这段时间和村里一些青壮私下里也谈过了。

那些人服他,只要有活,肯定是要跟着他干的。

至于地里的农活,清水河子这边本身地少,活并不算多。家里的女人和老人也能干过来,实在不行请人干。

赚的钱比请人的钱肯定要多,那就划得来。

李龙看着有些人已经过了河,在那边开始修路。东方红七十五拖拉机也涉水开了过去,轰隆隆的推着砂石开着路。

高山草甸上,部落里的牧民正在收拢着牛羊。

不远处的半山采已经下雪了,年轻人还在附近打猎、找着能换钱的东西。

毡房边上,老人提着桶在挤牛奶,女人们在煮牛奶捞着奶皮子,或做着马**。

每个毡房里都堆着不少的野牲口皮子,还有鹿角、等东西。

但比去年要少一些。

因为附近的山沟几乎都被他们跑遍了,想要捡到鹿角,要去更远的地方。

打猎也是一样的。从四月份转场到这里之后,附近的野生动物就被枪声吓坏了,会往更远更深的山里跑。

继续往里走不是很远,就是天山中界,那一片有雪达坂和冰川,过了冰川和达坂,就是南疆的地界了。

各家都有自己的草场,有的连片,有的被树林隔开。

平时放牧并没有太多的事情,老人女人就能完成,青壮更多的是去找那些值钱的东西。

天山深处除了这些牧民几乎没有人进来,所以山沟里的东西其实很多,只要用心找就能找到。

玉山江还捡到一个带着一对一米多长角的北山羊头骨。

那角真的跟弯刀一样,看来古代的人画出来的那种岩画并不是特别夸张。

(本图是一位长辈兼书友在考古场附近山上发现的,看看那个夸张的北山羊角)

虽然这羊角在玉山江他们眼里不值钱,但知道李龙可能会要,就捡回来了。

年轻人们到下午快晚上的时候回来,会聚在一起,互相说一下自己今天的收获。

山下修路的事情他们都惦记着。想着那路一点点通向夏牧场,他们自然也更希望自己做的贡献大一些。

老人们也支持起来。毕竟每赶一回牛羊到夏牧场,对他们来说也是考验。这一路是真的很辛苦。

如果路修通了,到时拖拉机能开过来,毡房早早盖起来,老人们就能早点住进来,牛羊让年轻人赶过来就可以了。

他们虽然习惯了转场的生活,但转场如果能方便一些、舒服一些、便捷一些,他们自然也乐意。

其实想通很简单,能让生活变好一些,有什么想不通的呢?

接下来两天李龙每天都过来,看着桥身一点点加宽加厚,混凝土一点点变干,桥身慢慢成形,他心底的那些喜悦也油然而生。

感觉比修出两三公里的路,还要高兴。

小米免费小说网站最新地址:www.071662.com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