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穿越古代成了一家之主 > 第180章 新宅与李记包子铺的诞生

县令夫人的提议,在李正华心中激起了千层涟漪。

这不仅仅是一笔生意,更是一张通往更高层级社交圈的入场券。

一旦“香胰子”通过州府夫人的寿宴在上流社会中引爆,那滚滚而来的财富和影响力,将是多财酒楼无论如何也无法比拟的。

接下来的几天,李正华一边指导家人加紧试制不同香型的香皂,以备县令夫人那边的需求,一边开始着手寻找合适的宅院。

他没有像无头苍蝇一样乱撞,而是直接备了礼,再次登门拜访了县令张敬德。

他没提宅子的事,只是汇报了香皂的研发进度,并送上了几块新出炉的、用茉莉花和檀香精油制作的样品。张敬德对他的办事效率和玲珑心思大加赞赏,闲聊之中,李正华才“无意”中透露出自己一家人多,想在城里寻个大点的住处,方便照应生意,但一直没找到合适的。

张敬德何等人物,立刻就听出了弦外之音。他当即叫来师爷,吩咐了几句。

第二天,一个在县城里专做房产生意的牙行老板,就恭恭敬敬地找上了多财酒楼。

“李掌柜,是张师爷介绍我来的。”那牙行老板姓王,一脸精明,“您想找的宅子,小的这里,正好有一处绝佳的。”

在王老板的带领下,李正华和李正文、李正勇三兄弟,来到了城东的一条僻静巷子里。巷子口有一棵巨大的槐树,环境清幽。

巷子深处,一座气派的青砖大宅,静静地矗立在那里。

朱红色的木门,门口蹲着两只半人高的石狮子,虽然有些风尘,但依旧能看出当年的气派。

王老板推开那两扇厚重的木门,一个宽敞的前院便展现在众人面前。

“李掌柜,您看。”王老板指着宅子的布局,滔滔不绝地介绍起来,“这宅子,是三进的院落。前院是待客的厅堂和下人房。穿过这个月亮门,就是中院,是主家起居的地方,有五间正房,东西各三间厢房,足够您一家人住了。最妙的是,这宅子还有一个宽敞的后院,里面不仅有独立的厨房和水井,还有一大片空地,您想种点菜,或者建个小作坊都绰绰有余。”

李正华兄弟三人跟着他走遍了整个宅子,越看眼睛越亮。这宅子简直就是为他们量身定做的。

前院可以作为未来“李氏商行”的办公地点,中院住家,后院则可以作为肥皂和各种新产品的研发基地。彼此独立,又相互连通,完美地解决了生活和生意混杂在一起的问题。

“这宅子,之前是咱们县里一位告老还乡的员外的,老员外前年过世了,儿女都在外地,这才想着发卖。”王老板解释道。

“好,这宅子,我要了。”李正华当场拍板,心中已是豪情万丈,“开个价吧。”

王老板伸出了五根手指,脸上带着一丝为难:“李掌柜,不瞒您说,这宅子地段好,格局大,主家要价……五百两银子。”

五百两!

饶是李正华心中早有准备,也被这个数字惊了一下。

然而,李正华只是沉吟了片刻,便点了点头。

他知道,这处宅子值的这个价,这不仅是一个住所,更是李家未来事业的根基和起点。

“五百两,可以。”李正华看着眼前这座将要承载他和他家族未来的宏伟宅院,眼中迸发出前所未有的光芒,“不过,我有一个条件。”

王老板没想到李正华如此爽快就答应了五百两的天价,心中一喜,连忙躬身道:“李掌柜您请说,只要不是太为难,小的定当尽力去和主家周旋。”

李正华的目光从那宽敞的后院收回,落在了王老板身上,平静地说道:“价格我可以不还,但我需要主家将宅子里所有能用的家具,全部留下。另外,我需要你在三天之内,办好所有的房契地契交割手续。我急着搬家。”

这个条件,对王老板和原主家来说,根本不算条件。那些笨重的旧家具,他们本就没打算搬走,能省下一笔处理的费用,自然是乐见其成。而加急办理地契,对于有张师爷这层关系在的王老板来说,更是易如反掌。

“没问题!绝对没问题!”王老板拍着胸脯保证,“李掌柜,您就擎好吧!三天后,小的保证把崭新的房契,亲自送到您府上!”

事情进行得异常顺利。而在这三天里,李正华也把大华和赵慧娘分别住着的两个小院子都依靠王老板转租了出去,也算是回了一点点血。

三天后,当李正华从王老板手中接过那份写着自己名字、盖着官府朱红大印的房契时,他知道,这来这个时代的第一步才是真的踏上了。

搬家的那天,几乎是全家总动员。李正华特意雇了镇上好几辆大车,将李家村院子里那些承载着记忆的旧物件,锅碗瓢盆,桌椅板凳,都小心翼翼地搬了过来。

当李家十几口人,第一次站在那座宏伟的三进大宅院门口时,所有人都被深深地震撼了。尤其是赵慧娘和李盛德,他们抚摸着那冰凉而厚重的石狮子,看着那气派的朱红大门,激动得眼眶都湿润了。

“进去吧,爹,娘。”李正华扶着两位老人,迈过了那高高的门槛,“这里,以后就是我们的家了。”

新家的喜悦,冲淡了离乡的愁绪。

孩子们在新宅院里兴奋地跑来跑去,从前院追逐到后院,清脆的笑声回荡在每一个角落。

李正文和吴氏、李正勇和孙氏,也分到了各自独立的小院落,第一次有了真正属于自己的私密空间,脸上都洋溢着满足的笑容。

然而,最初的兴奋劲儿过去之后,新的问题也随之而来。

对于李正华和几个弟弟来说,他们每天在酒楼和未来的作坊里忙得脚不沾地,生活充实而有奔头。

但是对于赵慧娘来说,她却一下子“闲”了下来。

后厨自己备菜的名额被正华替换成了吴氏。

家里的杂务,有丫鬟们打扫得井井有条。她忽然发现,自己这个当了一辈子家、操劳了一辈子的主心骨,好像没什么用了。几个

这天下午,李正华从外面回来,看到母亲一个人坐在后院的台阶上,望着那片空荡荡的菜地发呆,眼神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落寞。

他心中一动,走过去,在母亲身边坐下。“娘,想什么呢?”

“没什么。”赵慧娘笑了笑,笑容有些勉强,“就是觉得这院子真大,大得……有点空。”

李正华知道母亲的心思。她不是嫌院子大,她是觉得自己闲得慌,找不到自己的价值了。对于一个勤劳了一辈子的农村妇女来说,这种“清闲”反而是一种煎熬。

“娘,”李正华看着母亲那双因为常年操劳而变得粗糙的手,缓缓说道,“我正有件事,想请您老人家出山,帮我个大忙呢。没您这事还真办不成。”

“哦?什么事?”赵慧娘顿时来了精神,眼睛都亮了。

李正华指了指那间比李家村老宅整个堂屋还要大的新厨房,笑着说道:“娘,您做的包子,是我这辈子吃过最好吃的。我想,这么好的手艺,光咱们自家人吃太可惜了。”

他循循善诱道:“咱们这新家,离东市不远。我想,咱们就在东市租个小门面,开一家专门卖包子的铺子。您就负责掌总,把握味道和用料。让大嫂和三弟妹给您打下手。您看怎么样?”

开包子铺?

赵慧娘愣住了。她这辈子就会做点家常饭,蒸个包子馒头,这也能拿出去卖钱?

“这……这能行吗?”她有些不自信,“我就会做那几种馅儿,都是些家常东西,人家能愿意花钱买?”。

“怎么不行!”李正华的语气充满了肯定,“娘,您别小看这小小的包子。做生意,最重要的就是两个字:‘实在’。咱们的包子,就主打一个干净卫生,用料扎实!面,用最好的白面;肉,用最新鲜的猪后腿肉,肥瘦相间;菜,也都是当天采买的。个头要大,馅料要足!让每一个客人,花最少的钱,吃得最饱,最放心!”

他进一步描绘着蓝图:“咱们的铺子,就叫‘李记包子铺’。铺面不大,但一定要窗明几净。所有的和面、剁馅、包包子的过程,都要让外面的客人能清清楚楚地看到。

这叫‘透明厨房’,就是要让大家吃得安心!”

“咱们还可以推出不同的馅料。除了猪肉大葱,还可以做香菇青菜的素包子,给那些吃斋念佛的人。还可以做豆沙的甜包子,给孩子们当零嘴。每天早上,咱们再配上现磨的豆浆,热腾腾的包子配上一碗香浓的豆浆,我就不信这生意能不好!”

李正华的这番话,为赵慧娘打开了一个新世界的大门。

她仿佛已经看到,在不久的将来,一家干净明亮的铺子里,自己在热气腾腾的蒸汽中忙碌着。

客人们排着长队,手里拿着热乎乎的大包子,脸上是满足的笑容。

那种被需要的、被认可的感觉,瞬间驱散了她心中所有的落寞和茫然。她那双原本有些暗淡的眼睛,重新燃烧起了光芒。

“好!”她猛地一拍大腿,像是下定了决心,“正华,就按你说的办!这包子铺,娘给你干起来!”

这一刻,这位操劳了一生的母亲,找到了自己新的事业和舞台。

而李正华知道,他的商业版图,也在这不经意间,又悄然扩张了一块。一个以家庭为核心,多点开花的“李氏商业集团”雏形,正在慢慢形成。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