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风起北美1625 > 第400章 海东(二)

风起北美1625 第400章 海东(二)

作者:一贱下天山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8-15 09:52:35

第400章 海东(二)

大明诸多文献常以“东海”泛指鲸海西岸地区,如《辽东志》所载:“自乌苏里江口以东,皆东海也”。

在永乐年间,为了管理这片广袤地区,设立了奴儿干都司这一军政机构,管辖范围西起鄂嫩河,东至库页岛,北抵外兴安岭,南接图们江,乌苏里江以东至海地区均属其辖境。

出于监管的目的,大明还设立了几处重要的军事据点镶嵌于其中,如喜申卫(今俄罗斯哈巴罗夫斯克附近)、亦麻河卫(今俄罗斯伊曼河一带)等。

同时,明朝还派遣流官(如康旺、王肇舟)对若干部落和地区进行直接管辖,并依靠亦失哈舰队(官兵数百至千余,大型独木舟、平底船二十余艘)定期巡行黑龙江下游,维持大明于该地区的统治。

然而,在宣德时期,推行休养生息政策,不仅尽撤安南之地,而且还以奴儿干都司“地广人稀,耗费巨大”的理由,开始逐步放弃。

宣德二年,大明朝廷下令停止建造内河船只,不再运粮,并尽废数座直辖卫所据点。

到了宣德八年,在亦失哈舰队最后一次巡行后,将所有卫所官兵悉数撤回辽东,仅保留名义上的羁縻统治。

宣德九年,奴儿干都司行政降级,其职能被并入辽东都司,使得大明于东北地区的实际控制范围退缩至辽宁开原一带。

到了“堡宗”时期,因为土木堡之变,大明军事力量几乎遭到毁灭性打击,对东北的控制进一步松弛,在诸多官方文件记录中,“奴儿干都司”也被“黑龙江诸部”替代。

原本依赖大明赏赐和朝贡贸易而生存的女真卫所各部也随之瓦解,“黑龙江诸部”先后自立,不再奉大明喻令行事。

待建州崛起,这片曾经的王土终成建州女真的猎场与兵源。

直到崇祯八年(1635年)四月,北瀛岛移民船队劈波斩浪而来,于海东之地筑永明堡、设鲸海寨(今纳霍德卡港),汉家儿郎方重启经略白山黑水之篇章

在随后几年时间里,一批又一批移民不断被输入至该地,筑村建屯,设置皮毛收购栈,从沿海逐步深入内陆。

去年二月,北瀛拓殖区设立海东拓殖分区,组建管理机构,统一管理该地陆续建起的三十多处大小堡寨、贸易货栈,以及收纳的众多土著部落。

海西寨是海东拓殖分区最北边的据点,位于北琴海(兴凯湖)的西南端,初时为一处皮毛收购站,在今年四月,输入了十多名朝鲜人,遂将其扩建成一座占地约四十米见方的木寨,成为新华人在大湖区最为重要的屯殖点。

6月18日,晨雾尚未散尽,高高的瞭望台上,值哨的陈石头双手使劲搓了搓面颊,让自己尽量保持清醒。

马上就要换班了,屯长肯定要过来检查哨位,并询问下半夜执勤的情况,可不能让他看到自己这副萎靡的模样。

在上半夜的时候,寨子里的两只大黄狗叫个不停,这让他紧张地直冒冷汗,端着火枪,瞪大眼睛,眨也不敢眨一下,唯恐隐藏在夜色里的敌人或者野兽突然就蹿了进来。

临时被唤醒的十几个同伴也跟他一般,满脸惊恐地望着外面,甚至还有几个新来的朝鲜人双手哆嗦个不停,连刀枪都差点没握住,惹得屯长大骂不止。

可能是为了给大家壮胆,也可能是为了警示寨子外面威胁目标,屯长命人朝着漆黑一片的旷野中打了两枪。

枪口喷射出的火光,在夜色中显得格外刺目,爆裂的枪声也将寂静的原野震得抖动。

但枪响过后,什么也没发生,整个大地静籁无声,连那些喜欢夜间活动的鸟兽,仿佛也被突然响起的枪声所惊吓,朝着密林深处遁去。

在折腾了两刻钟后,眼见没什么危险来临,屯长便让陈石头继续保持警戒,其他人返回居所休息。

这种情形,在这半个月来经常上演,搞得大家都有点草木皆兵,精神上也是倍受折磨,根本无法好生休息。

为何如此?

盖因,鞑子摸了过来。

十几天前,来自穆棱河中游赫哲部落的几个猎人在前来交易时,告诉他们一个惊人的消息。

汗国的将军领着数百名战士正在巡行地方部落,而且还似乎要奔着乌苏里、大湖的方向而来。

他们向该地区的诸多部落逐一宣读大汗的旨意,勒令所有部族首领必须在来年正月前往汗城(即沈阳)朝贡纳拜。

凡不从者,将会遭到大汗的严厉惩罚,重者,族诛人死,轻者,或部族迁移,或罚金,或缴纳数倍皮毛税。

而且,他们在宣示汗国的威势时,还反复询问当地部族头领和长老,在乌苏里地区是否有强横势力的崛起,或者某个外来势力突然闯入该地区。

海西寨听到这个传闻后,顿时就慌了。

鞑子此举,分明就是在打听他们新华拓殖点的消息。

这下子,祸事来了!

虽然,在四月份的时候,上头送来了十多名朝鲜人,但整个寨子的居民人数依旧很少,仅为二十七人。

这么点人,凭借十几杆火枪,对付一下周边的土人部落,那肯定没问题。

就算来百把人,据寨自守的话,也能轻松将其击退。

可现在倒好,鞑子来了好几百人,那可真要了命!

要知道,寨子里的移民构成,基本上是以来自辽东的难民和山东的饥民,以及一群被掠来的朝鲜人。

这些人都曾切身感受到鞑子的野蛮和残暴,更是见识过他们的武力强大。

就连我大明最为强悍的关宁诸镇,都被鞑子打得屡屡鼠窜,只能龟缩在几座坚城之中,凭垒而守。

要是他们摸到海西寨,那岂不是就意味着所有人都大祸临头?

若非屯长孙富业带着几个老移民强力弹压,寨子里的人怕是即刻便要跑光了。

因为,所有人都不相信,仅凭外围那道简陋至极的木栅栏,便能将鞑子挡在外面,从而免遭他们的屠戮。

只要鞑子愿意付出些许伤亡,攻破他们这座小寨子,并非什么难事。

若是不战而逃的话,那也无法向上头交代,肯定是要遭到拓殖分区的严厉处置。

虽不至于砍头,但定然会被发配至偏远荒岛,或者投入矿场,沦为可怜的苦役。

为今之计,只能将此间情况迅速报与永明堡,要么求得援兵过来,加强海西寨的防御力量,逼退鞑子的进攻,要么弃了寨子,往后方转移,以暂避鞑子锋芒。

信使已经派出,他们现在能做的就是安静地等待。

在这期间,所有人都无不向老天祈祷,希望鞑子不要过来,或者不曾发现海西寨的存在,然后巡行至其他地方。

“但求今日也平安无事!”

太阳升了起来,晨雾也逐渐散去,远处的湖面泛起一层冷冽的银光,煞是好看。

陈石头打了一个大大的哈欠,觉得自己眼皮沉重得几乎睁不开了。

下了值,吃饱了肚子,定要美美睡一觉!

望了一眼西侧的草甸,他的瞳孔骤然紧缩。

只见远处的薄雾中,浮现出一片黑压压的影子。

起初,他以为是眼皮沉了,看得有些,可当那片影子越来越近,轮廓逐渐清晰时,他的喉咙像是被一只无形的手死死掐住,连呼吸都停滞了一瞬。

“鞑子!……鞑子来了!”

三百余甲兵,如黑云压境,缓缓逼近海西寨。

他们未有丝毫隐藏行迹的打算,就这么堂堂正正地列阵于寨前百步之外。

仿佛在向他们宣告,这座寨子的命运,已经注定了。

十几匹战马喷吐着白气,铁蹄踏碎晨雾,发出沉闷的声响。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