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风起北美1625 > 第366章 东疆探索

风起北美1625 第366章 东疆探索

作者:一贱下天山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8-15 09:52:35

第366章 东疆探索

“听说了吗?新华湾(今普吉特湾)拓殖区准备一口气又申请设立两个县,加上去年才设的宣汉县(西雅图市),就有三个县份了。瞧这意思,上头这是要在那里搞大开发了吗?”

“新华湾开拓还不到四年时间,有那么多人口吗?要知道,咱们整个金沙河(今弗雷泽河)地区开发那么早,到目前为止,也不过才勉强设立了四个县。”

“人家咋没有人口?仅去年,移民拓殖部就往新华湾输送了两千七百多移民。到了今年开春后,估摸着又要往那边运了三四千人。再加上收纳归化的当地土人,差不多也有万儿八千人的规模了。”

“唉,上头如此重视新华湾,是不是对我们金川河地区太过忽视了点。”

“没办法,政府的拓殖重点方向是南方,而不是我们东部地区。要不是咱们这里有一个金矿区,怕是中枢本部都不会多看我们一眼。”

“这话说的有点过了,咱们这边每年还是能捞到一千五百多移民配额的,也算是中枢政府重点开发地区。”

“但是,比起后起的南方几个拓殖区而言,咱们属实受到冷落了。你们看,就连新建立的子午河(今哥伦比亚河)专区,都获得一千二百多的移民数量。”

“确实,听说上头还要开发一片远离新华本土的岛屿,准备送一两百人过去。瞧这事整的……”

“……”

1638年4月9日,傍晚,金川(今加拿大温哥华市威斯敏斯特市镇)城逐渐沉寂下来,在夕阳西照下,显得格外宁静而安详。

经过七八年的开发建设,这座新兴的拓殖据点从一片荒芜的河岸林地逐渐蜕变成一座繁荣的边陲小镇。

宽阔的主街道上,刚铺设不久的水泥路面泛着冷硬的光泽,几辆满载木材的四轮马车“哒哒”驶过,惊起路边啄食的灰鸽。

远处的码头开始忙碌起来,十余艘渔船陆续靠岸,渔工们赤着膀子,古铜色的脊梁在夕阳下泛着油亮的光,正将一框框新鲜的鲑鱼卸下,送往附近的鱼产品加工厂。

腌渍池里腾起的白雾裹着咸腥,与锯木厂飘来的松木清香在半空纠缠,酿成一股专属于金川的独特气息。

位于小城东侧的菜市,下工的匠人们往来穿梭,吆喝声、讨价还价声此起彼伏。

卖鱼妇人的竹篓里,活蹦乱跳的鲑鱼甩出晶莹的水。

角落里,几个归化土人蹲在兽皮摊前,用生硬的官话与汉人商贩比划着价格,他们身上鹿皮袄子的流苏随着动作轻轻摇晃。

自八年前(1630年)第一批移民抵达以来,金川城的人口已增长至一千四百余人,成为金川河地区重要的政治和经济中心。

移民们大多来自广东及辽东沿海,以吃苦耐劳著称,如今已成为这座城市的中坚力量。

靠近金沙河一侧,十几家初级工场鳞次栉比。

锯木厂的机器在水车的驱动下,轰鸣作响,将一根根巨大的原木切割成板材,飞溅的木屑在阳光里打着旋儿,落在工人们汗湿的肩头。

家具厂的木匠们正赶制桌椅箱柜木床,供应日益增长的定居需求,刨堆成的小山旁,学徒正踮着脚给老师傅递工具。

粮油加工厂的磨盘昼夜不停,将玉米碾磨成玉米粉,扬起的细粉在暮色里宛如金色的轻烟。

而在城郊的黄金提炼厂,工人们正小心翼翼地熔炼金沙河矿区淘来的砂金,铸造成一块块标准的金条,然后运往启明岛本部。

与最初的简陋木屋相比,如今的金川城已焕然一新。

部分街道铺设了水泥路面,街区也相继建起了大量砖木结构的商铺和住宅。

每周一次的集市日,更是热闹非凡。

周边土人带来了毛皮和草药,游商兜售来自本部的铁器和布匹,而小城商贩们则摆出自制的腌鱼、腊肉和手工小玩意。

孩童们追逐着滚铁环,笑声清脆。

客串的说书人惊堂木一拍,引得路人纷纷驻足。

傍晚时分,酒馆、食肆店里人声鼎沸,不同族裔的工人们在此畅饮,分享各自所见所闻的小道消息。

“张大酒肆”里,几个广东移民正用粤语高唱家乡小调,二胡声呜咽缠绵。

隔壁桌的辽东汉子拍着桌子起哄,顺手将刚烤好的鲑鱼尾塞进嘴里,油星子溅在粗布围裙上。

码头上,一艘来自启明岛本部的移民船刚刚靠岸,甲板上挤满了从大明和朝鲜转运而来的百姓。

他们穿着单薄的麻衣,眼中既有惶恐,也有期待。

岸上,金川民政司的吏员们正分发着热姜汤和玉米饼,并不时地大声吆喝着:“凡新到移民,皆需服从安排,不得四下奔走乱动!但有违者,将予以严厉惩治!”

一个抱着襁褓的朝鲜妇人接过姜汤,嘴唇颤抖着说了句生硬的“谢谢”,雾汽模糊了她清秀的眉眼。

在金川县官署里,几名书吏正忙着收拢今日的文书账册,将其归并入档。

趁着上官已离开官署之际,这些做着琐碎杂务的书吏们便停下手来,歇一口气,喝一口茶,聊一会国内外的政事,等待晚间吃饭的时辰。

没一会,众人就聊到了新华湾申请设立两个县份的事情上来,顿时引起大家的好一番抱怨。

要知道,早在八年前,为了获取急需的移民资金,决策委员会便开始着手对金川河流域进行开发。

先是在金川河下游中段金沙滩(今奇利瓦克市)的位置,建立金矿采集区,然后又在下游建金川堡,作为金矿区的后勤辅助基地。

在面对西班牙随时可能发动入侵威胁时,决策委员会担心启明岛本部在战时将面临西班牙舰队封锁,从而危及金沙河矿区的物资补充,遂又在金沙河下游地区陆续建镇江堡(今列治文市)、饶州堡(今素里市)两座农业拓殖点。

截止到1637年,整个金川河地区共建立三百人以上的城镇九个,其中就有两座人口超过一千人的城市--金川和顺德(温哥华市),村屯拓殖点七十余个,人口规模更是达到一万五千七百余(含纳入直接管辖的归化土人四千二百余)。

按理说,在短短八年时间,金川河地区发展到这般光景,也算是颇有成效的。

虽然在人口规模和工农业发展状况上,远远比不上启明岛南部核心地区,但却比地广人稀的启明岛北部,乃至广袤的凛州(今阿拉斯加)地区要强多了。

但问题是,那个比金川河流域开发还要晚数年的新华湾地区,却是在建立没多久便异军突起,在中枢政府的高度重视下,每年都能获得大量的移民配额,使其在短短不到四年时间,人口数量便隐隐有超越金川河地区的架势。

这种情况不免让金川地区的官吏们腹诽不已,觉得受到了中枢政府的忽视。

我们这里好歹每年为中央政府上缴价值四五十万元的黄金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