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风起北美1625 > 第314章 财税

风起北美1625 第314章 财税

作者:一贱下天山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8-15 09:52:35

第314章 财税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起因,如果套用明末的历史,其实就是‘苏格兰鞑子’造反,国内也是‘流寇’横行(是时,伦敦郊区和很多郡的农民展开大规模的反圈地运动和抗税行动)。英国国王查理一世为了筹措军费,不得不向英国的‘东林党’低头,来了一个‘亲贤臣远小人(即召开长期议会)’。”

“随后,英国版的“厂卫”,嗯,也就是皇室法庭被‘东林党(议会)’废除,国王的宠臣斯特拉福伯爵和劳德大主教被当做魏忠贤给咔嚓了。最后,连国王查理一世也被抗税的‘东林党(资产阶级)’勾结‘流寇’,即所谓的农民革命势力,给送上了断头台。”

“而那个时期,英国一帮议会老爷为了应付内战,便引进了两个税种,消费税和土地税。当然,还有一个最为重要的来源,那就是拍卖国王、教会以及公开与议会为敌的贵族地产与其他财产,由此才筹措了大量财政资金。”

“通过这些举措,英国的财政收入方才迅速好转,并藉此组建了数万规模的议会军,为赢得内战,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总得来说,英国的财政收入是从‘卖地’开始的,这其实是‘土地财政’与后来的闯王‘追赃拷饷’的结合版。”

“我们新华目前的财政收入大头除了走私贸易外,最为重要的来源也是‘土地财政’,即通过为大量移民提供耕地的方式,从他们身上收取15%的农业税,以及移民的各种农业贷款利息收入。”

“至于,某些人提出的挖金矿、铸金币来直接补充财政的说法,我认为是极其荒谬和可笑的,更是对新华财政制度的一种结构性破坏!”

1635年12月20日,穿越众代表大会筹备会议召开,决策委员会各部委负责人齐聚执政大楼议事厅,就本年度的政府工作各项进展情况先“对一对账”,以便更为全面、更为直接地向全体代表做汇报。

出乎意料的是,就在各部位皆一片大好的成果汇报中,却传来了一个不甚和谐的声音。

财政委员邓智宸当着委员会诸多大佬的面,毫不客气地指出新华目前的财税问题简直就是一团糟,官企不分,公私不明,税制不清,而且根本没有一个清晰明确的财税制度。

所有部委没有任何预决算的概念,就算有,也是相当的粗糙和笼统,根本不能作为国家年度决算的参考数据。

而委员会领导层更是对他所负责的财税部门不予重视,对这些年陆续制定的财政政策也根本没有遵照执行,似乎将财政部当做一个纯粹记账的会计和管钱的账房。

更让人担心的是,若非现在新华人口不多,而且诸多商品也在实施某种程度上的价格和交易管制,就以目前这种无序管理的财税制度和滥发货币的行为,恐怕早已发生极为严重的通货膨胀。

至于政府税收,更是一笔糊涂账。

政府控股的十余家大型工矿企业和贸易公司,每年缴纳的利润甚至经常不经过财政部,而直接被其他使用部门或者地方借支挪用。

而且,在资金使用过程中,也缺乏必要的财政监督。

后世,曾有人说过,这个世界其实就是一个巨大的草台班子。

而在邓智宸看来,新华虽然已建国立业,并陆续增设了若干政府职能部门,但依旧是一个管理极为不规范的“小山寨”。

其实,相较于其他穿越众,邓智宸在这十年里表现得很低调,甚至还有些小透明。

但他在成为海军学员兵前,却是一个妥妥的富二代,家里有矿的那种。

但他却选择了去考海军舰艇学院,成为一名预备军官。

跟着“破浪号”来到这个世界后,很是郁闷了一段时间。

在开拓起步阶段,其他学员兵不是领兵打仗,就是勇于地方拓殖,最不济的也会就任“国企”领导职务,为新华的工商业发展出一份力。

邓智宸出生土豪家庭,耳濡目染之下,在商业方面多少有几把刷子,按理说更应该主持新华贸易事务方面的工作。

但委员会主任罗振辉和副主任李显清却将他安排为政府财政的负责人,理由就是他从小会理财。

他曾多次向同学吹嘘,在上小学时,就掌握了数十万元的资产,然后经过多年的打理,考入海军舰艇学院前,更是让这笔钱滚到了近千万的规模。

嗯,既然会理财,也从小就跟钱打交道,那便为新华政府掌管钱袋子吧。

邓智宸在获得这个任命后,懵逼了许久。

不是,我从小跟钱打交道,那是因为家里的长辈在不停地给塞钱呀!

至于理财,从数十万增值到近千万规模的庞大资产,那也是我纯粹在吹牛逼,当不得真。

至于看得懂企业财报、能编的了会计表格,那也是我走马观,仅了解点皮毛,财务管理真的不是很精通呀!

可看到其他穿越众在各个行业和部门中都做得风生水起,颇有建树,邓智宸自然不能打退堂鼓,说自己不行。

没错,男人就不能说自己不行。

于是,他也只能硬着头皮,开始从事财政方面的管理事务工作,为整个新华当起了大管家。

好在,刚刚接手的时候,新华的整个体量并不大,人口千把人,工矿企业三五个,剩下的全都是开荒种地,财政管理的工作还是比较简单。

这个世界上,绝大多数人在刚刚接手工作的时候,一般情况下都是不太胜任的,也都是通过一边糊弄着工作,一边自己摸索着,边学边干,最后慢慢地上手,并最终总结和归纳出自己的工作思路,建立起一套像模像样的流程和制度。

一个国家的财政制度,无非就是收入、支出、预算等问题,以及根据经济发展情况出台相应的财政政策,对国家总体经济进行合理调控。

但是,从具体的税收、债务和非税收问题,到经常性支出、资本性支出、社会保障与福利,以及公共投资等实际情况时,却是一整套极为专业而又繁复的社会综合管理体系,需要进行统筹兼顾,全面考虑。

任何一个细微环节的疏忽,都可能引发连锁反应,导致整个经济体系失衡。

经过数年的潜心琢磨,再借助着回忆后世一鳞半爪的国家财政体系,邓智宸硬是靠着一己之力,搞出了一套比较符合当前新华国情的财政管理制度。

但是吧,新华草创至今,虽已逾十年,可大多数部门和人员仍在延续着粗犷式的发展惯性,别说精细的财政制度,就连处事方法也甚为不规范。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