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风起北美1625 > 第230章 人心(续)

风起北美1625 第230章 人心(续)

作者:一贱下天山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8-15 09:52:35

第230章 人心(续)

3月13日,青龙节

二月二,龙抬头,亦称青龙节。

“龙”指的是二十八宿中的东方苍龙七宿星象,每岁仲春卯月(斗指正东)之初,“龙角星”就从东方地平线上升起,故称“龙抬头”。

另外,这一天,也为土地诞辰,民间习俗拜土地公,祈求一年农业丰收和地方平安。

节日时,华夏神州也普遍将许多食品名称加上“龙”的头衔。

吃水饺,叫做吃“龙耳”。

吃春饼叫做吃“龙鳞”。

吃面条,叫做吃“龙须”。

吃米饭,叫吃“龙子”。

从科学角度看,二月二,还是“惊蛰”前后,大地开始解冻,天气逐渐转暖,农人告别农闲,开始下地劳作了。

所以,很多地方将“二月二”,又叫做“上二日。”

青龙节,便谓之曰“春耕节”。

在新宁堡(今维多利亚市以东的橡树湾小镇)东北数里远的一处荒地上,五十多名移民在吃了午饭后,围坐在刚刚起垄的田埂上,饶有兴致地听着一名年轻人激情地宣讲。

“……1632年,呃,也就是去年,崇祯五年。六月初六日,黄河于孟津决口。大水积涌,淹没两岸十余府县,军民商户死伤数万人。然而,河南地方官府未进行有效赈灾,导致无数百姓转徙,到处乞食,以至于无路可走,最后聚而造反,荼蘼中州。”

“……去岁,流民暴乱数败官军于陕北地区,几乎整个陕西靡烂,进而还波及山西、甘肃等西北地区,引发各地灾民纷纷响应,攻破地方府县城镇,掠民为贼,由此造成更多的无家可归流民。”

“……两年前在山东、登莱爆发的辽民之乱,究其原因,不过是往援辽东的军卒不堪饥饿,偷食了地方乡绅大户的一只鸡,继而被逼坐反,霍乱整个山东。你们说说,这个由头是多么的荒唐和可笑!”

“如今,华夏神州,大明境内,天灾不断,暴乱不止,数百上千万的百姓流离失所,无以饱食,终日惶惶,在冬日里冻死饿死也是无以计数。”

“这大明天下,早已是民不聊生,百姓根本没有一丝活路可寻。从北直隶,到两广,从川蜀,到江南,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嗯,就是说,这大明虽然天灾**不断,但那些有钱的官老爷依旧在吃香喝辣,根本不管百姓的死活,任其自生自灭。”

“……诸位且好生想想,再对比今夕,便能体会在我们新华过的好日子,是何等难得,你们能来到此地,又是何等幸运!”

说到激动处,那名青年举着手中的那份报纸狠狠地挥动着,似乎在唤起围坐在他面前的移民感念之心。

坐在田埂上的移民都是去年才刚刚抵达新华,在被养了一个冬天后,曾经骨瘦如柴、面容枯槁的样子也稍稍变得“丰润”一点了,气色较以前也更为红润。

猫冬后,趁着气温方暖,便被屯殖管理人员驱逐着进行新田开拓。

这片已被砍伐一空的林地,仍旧遍布着树根和杂草,一些深沟里的残雪还未化尽,给枯萎的大地平添了一分萧索。

此时,草木尚未发芽,枯枝树叶仍是干硬,正好放火焚烧,不仅可除去了地面上的草根,杀死埋藏于其中的虫卵,还能为这片农地增加一层富有营养的草木灰。

大火过后,接下来就是他们这些屯殖人员持着铁镐、锄头、铁钎等工具,将未曾烧尽的树根挖出来,还要铲平高坡,填充坑洼,将这片土地彻底捯饬出来,成为可耕作的真正农田。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