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风起北美1625 > 第132章 始兴堡见闻

风起北美1625 第132章 始兴堡见闻

作者:一贱下天山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8-15 09:52:35

第132章 始兴堡见闻

1629年10月30日,巴雷托·德·诺洛尼亚和几名葡萄牙水手走在热闹的人群中,感受着这个小城的喧嚣。

曾经冷清无比的十字街道在过午后,突然间就挤满了人,熙攘而嘈杂。

这是始兴堡所有居民逢十休息日,连续劳累了十天的人们在美美地睡了一个懒觉后,趁着正午大好时光,纷纷出门闲逛消遣。

其实,这座小城并不大,方圆不到十分之一里格,可能要不了十分钟,便能从一头走到另一头,人口估计只有六七百人。

有印第安面孔的,也有欧洲面孔的,但绝大多数都是东方面孔的明国人模样。

嗯,应该是这群自称为华夏人从明国陆续招揽而来的移民。

小城的格局其实很简单,一个十字大街,便将小城分为四个部分。

北边是小城的行政管理机构,半月个前,他曾在那里拜访了华夏人的几位统领,并与他们初步达成了后续移民运输的合作协议。

而东边,似乎是他们的工坊生产区,经过那里时,会听到敲敲打打的声音,有时那边的高高的烟囱也会冒出滚滚浓烟。

南边和西边应该是居住区,数十排房屋整齐地布列其中,有通红的砖瓦房,也有古朴粗犷的木屋。

在这座小城居住了半个多月,诺洛尼亚发现城里没有太多的商业设施,食肆店、酒馆、杂货铺、旅社、成衣店,乃至技馆,统统没有,让人感到乏味至极。

据说,这里的所有一切,都实行严格的统一管理,耕田、种地、手工生产,以及生活物资的分配,皆由一个被称作计划管理委员会的组织进行精细的调配。

也就是说,这座小城还不存在实际意义上的民间商业环境,有点类似于一百多年前英格兰学者托马斯·莫尔所著的《乌托邦》里描述的那般情形。

始兴堡所有适龄人口都要劳动,每天工作时间长达十二个小时以上,所生产制造出的产品由一个强力组织统一收集,然后根据居民的所需,进行合理分配,而不必用货币或其他物品交换。

这里的居民也如《乌托邦》里所述的那般,几乎没有游手好闲的人,他们竭尽所能地生产所需的各种生活用品。

不过,与《乌托邦》里的社会所不同的是,这里的部分居民是有一些私人财产的。

他们最早的一批居民应该是属于自由民,不仅有属于自己的房屋,还可以在劳动过后,获得一种类似于纸币的凭证。

若是他们有需要,可以用这种凭证在城里的物资管理处——呃,这应该是华夏人的物资库房——换取相应的商品。

商品应该不是很多,主要是来自明国的布、蔗、丝织品、面纱、线娟、墨、色纸,以及他们自己生产的铁锅、陶瓷瓦器、铁锹、镰刀、斧头等日常用具。

不得不承认,若是以壕镜的物价来看的话,这里许多能用于交易的商品是相当贵的,这让许多自由民在持凭证“购买”时,会非常审慎和纠结。

哦,真是一群可怜的人。

这里应该生产不了太多的物资,就像曾经的葡属巴西,或者西属美洲殖民地,在数十年前,所有的生产和生活物资价格都要比欧洲大陆高出几倍,乃至十几倍。

话说,现在美洲的商品价格似乎也并不低,要不然也不会吸引无数的欧洲走私商人纷至沓来。

不过,华夏人的物资匮乏状况,对于我们葡萄牙人来说,可能是一个好消息。

因为,在后续合作移民的时候,可以顺便在舱底装上一些明国所产的商品,相信这里的华夏人一定会非常乐意地予以采购。

在中心广场的地方,聚集了许多人,那里正在免费派发酒水,每人限领一碗,引得众多居民纷纷排队。

有些贪酒的居民在领到一碗后,挤出人群,便迫不及待地一饮而尽,然后回头望着酒水发放处,意犹未尽地舔着嘴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