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流华录 > 第一百四十一章 出关

流华录 第一百四十一章 出关

作者:清韵公子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0-27 20:59:53

孙宇眼中并无半分意外之色,只是静静地看着她,如同最有耐心的猎手,等待猎物自行袒露所有。他的身影在摇曳的烛光下被拉长,沉静如山岳,几乎将她完全笼罩在无形的影子里。

“江东南宫氏,世代居于吴郡,以武传家。”南宫雨薇转过身,走向那扇半开的支摘窗,望着窗外沉沉的夜色和连绵不绝的雨幕。雨水顺着雕花窗棂蜿蜒流下,划出一道道晶莹却冰冷的水痕,像是无声淌下的泪。她的声音飘忽,仿佛从很远的地方传来,带着回忆的朦胧与感伤,“族中子弟,自幼便与刀枪棍棒为伍,弓马必须娴熟,却普遍轻慢诗书,鄙薄文事,视吟诗作赋为腐儒之行。”她的指尖无意识地划过冰凉的、带着水汽的窗棂,留下一道模糊的痕迹,“虽在吴郡地方上算得上是颇有势力的豪族,拥有大片良田、众多部曲佃农,但与顾、陆、朱、张那般累世经学、文脉悠长的吴郡四姓相比,始终被那些清流士族视作粗鄙不文的武夫,难以真正融入江东士族的核心圈层。”

她的侧影在烛光下显得有些单薄,语气中的落寞,如同这深秋的夜雨,寒凉入骨。“我堂兄南宫晟,是族中公认的、百年不遇的武学奇才,天赋极高,心性更是骄傲无比,自幼便不甘心南宫氏永远屈居人下,被排斥在真正的权柄之外。他认为,眼下这纲常紊乱、群雄并起的乱世,正是南宫氏挣脱桎梏、崛起于东南的天赐良机。”

“所以,他便投了太平道?”孙宇接口道,语气听不出喜怒,他不知何时已悄然走到她身侧,与她一同望着窗外那仿佛永无止境的雨幕。两人之间的距离很近,近到南宫雨薇能清晰地闻到他身上淡淡的、清冽的墨香,以及一丝若有若无、如同雪后松针般的冷冽气息。

南宫雨薇没有回头,只是轻轻闭上眼,长睫如蝶翼般微颤,在眼下投下淡淡的青影:“看来,你都知道了。”

她的声音带着压抑的痛楚,仿佛每说一个字都极为艰难,“不仅提供大量的钱粮军械,甚至…甚至暗中派出族中精心培养的精锐部曲,改头换面前去相助,意图借黄巾这把野火,搅乱江东乃至更广区域的局势,火中取栗,从中牟取暴利,甚至…怀抱着割据一方的野心。”

她猛地睁开眼,眸中水光潋滟,映着跳动的烛火,也清晰地映出了他近在咫尺的、沉静的面容。“那时我还年幼,但依稀记得那些人心惶惶的夜晚,族中核心人物密议时彻夜不熄的灯火,以及…我父亲在无人处发出的、充满无力感的叹息…我父亲,是族中极少数的、极力反对此事的,他认为这是与虎谋皮,玩火**,必将引火烧身,给家族带来灭顶之灾。可惜…”她摇了摇头,没有再说下去,肩膀微微瑟缩了一下,仿佛感受到了从窗缝侵入的、带着雨气的寒意,那寒意直透心底。

孙宇沉默着,目光从她微微颤抖、显得格外纤弱的肩膀,移到窗外那无边无际的、吞噬一切光亮的雨夜。他没有出言安慰,也没有任何肢体接触,只是默然伸手,将那扇半开的支摘窗轻轻合拢,动作自然而随意,却有效地隔绝了外面渐大的雨声和随之涌入的寒凉之气。这个细微的动作,让南宫雨薇的心猛地一跳,一股难以言喻的复杂情绪涌上心头。

“你为何离开家族?又为何要来南阳?”他问,声音似乎比刚才柔和了些许,但那丝柔和如同冰雪初融的微光,转瞬即逝。

“道不同,不相为谋。”南宫雨薇转过身,直面着他。

烛光下,她的眼眸清澈如洗,却又带着磐石般的坚定,像是被这连绵秋雨彻底洗涤过的星辰,“我厌恶那些暗室里的阴谋算计,厌恶将家族的野心与前途,建立在无数黎民百姓的血泪与骸骨之上。我更不愿自己的命运,被家族当作换取利益、巩固权位的筹码,在某个精心安排的宴席上,被当作礼物般交换出去。”她的目光不自觉地掠过他腰间那柄形制古朴、却隐泛寒光的倚天剑,声音低了下去,带着一丝几不可察的怅惘,“来南阳,最初确是为了报答府君当日的救命之恩。但后来…”

她顿住了,后面的话语似乎被什么堵在了喉间,难以启齿,只是微微偏过头,露出一段线条优美、白皙如玉的颈项,那一缕被雨水濡湿的乌发贴在上面,黑白分明,触目惊心。

“后来为何?”孙宇追问,目光落在她微微泛红、如同染上胭脂的耳尖上,那抹红晕在莹白剔透的肌肤衬托下,格外显眼,泄露了主人并不平静的心绪。

南宫雨薇深吸一口气,仿佛要汲取足够的勇气,才轻声道:“后来是觉得,府君执掌南阳以来,肃清吏治,安抚流民,兴修水利,重开学堂…这里的一切,似乎都在朝着一条…更清朗、更坚实的路前行。”她的声音很轻,却字字清晰,如同玉珠落盘,“一条…或许能让人看到希望,不那么污浊的道路。”

“如今为何又要走?”孙宇的目光依旧没有移开,仿佛要看清她心底每一丝最细微的涟漪与褶皱,“是因为蔡家联姻之议,还是因为…你堂兄南宫晟?”

南宫雨薇迎上他仿佛能穿透灵魂的目光,那双总是带着江南烟雨般朦胧温柔的眸子里,此刻却有着不容错辨的倔强与清醒:“皆有之。蔡氏联姻,门当户对,强强联合,于府君稳定荆州、图谋更大局面而言,自是利大于弊。而我…”她唇角泛起一丝淡淡的自嘲,那笑意却未达眼底,“我姓南宫,我的血脉至亲、堂兄南宫晟,如今正与朝廷钦犯张曼成勾结,屡次意图对府君不利。我身处此间,立场尴尬,身份敏感,留下只会让府君为难,也让…让我自己不知该如何自处。”她的话语末尾,带上了一丝难以掩饰的涩意。

她的话音刚落,窗外一道惨白的闪电如同利剑般撕裂了沉沉的夜幕,短暂的炽亮将书房内照得一片雪白,瞬间映出了孙宇冷峻的轮廓和南宫雨薇苍白的脸。随即,闷雷声隆隆滚过天际,震得窗棂微微作响。借着那瞬间的、近乎残酷的光亮,孙宇清晰地看到她眼底深处一闪而过的、几乎无法承载的脆弱与随之而来的、斩断一切般的决绝。

雷声过后,书房内愈发显得寂静。雨声仿佛被那声惊雷慑住,暂时变小,唯有两人清浅不一的呼吸声在空气中微妙地交织。

孙宇沉默了片刻,那沉默仿佛有千钧之重。他忽然转身,步履沉稳地走回紫檀木案几之后。他提起那支狼毫笔,在摊开的南阳郡舆图上点了点丹阳县与伏牛山交界的一处:“你看这里,”他的声音在残余的雷声闷响和渐弱的雨声中显得异常沉稳有力,“丹水与湍水在此交汇,地势平缓,土壤肥沃,本是上好的产粮之地,却因近年来匪患不绝,盗寇横行,致使良田大量荒芜,百姓流离失所,十室九空。”

南宫雨薇不解其意,略带疑惑地看向他,不明白他为何突然说起这个。

他的手指继而移向舆图上方,指向那片用赭石色重点标注的、形似伏牛卧躺的山脉:“再看这里是伏牛山主脉余脉,山势险峻,林深树密,洞穴错综复杂,易守难攻。张曼成残部如今便盘踞于此,凭借天险,时常下山劫掠周边郡县,如附骨之疽。”

他的手指最终稳稳地停在舆图中央,那座代表着郡治的城邑标记上:“而这里,是宛城。”他抬起头,目光再次落在她写满复杂情绪的脸上,烛光在他深邃的眸中跳跃,映出一种洞悉世事的冷静与强大,“一条亟待疏浚的河流,一座需要荡涤污浊的山峦,一座承载着生民期望的城池。这南阳郡,乃至这放眼望去、烽烟四起的天下,有太多需要梳理的脉络,需要涤清的污浊,需要重建的秩序。”

他放下笔,那狼毫笔尖在青玉笔山上轻轻一顿。他再次走向她,步态从容不迫,直到两人之间仅剩一步之遥。这个距离,在礼法森严的当下,已属逾越,能清晰地感受到彼此身上散发出的温度与气息。

“你说南宫氏重武轻文,难入士林核心。”他开口,声音不高,却带着一种奇异的、直抵人心深处的穿透力,“可知这莽莽乾坤,浩浩世间,并非只有攀附清流、效仿士族这一条路可走。”他的目光掠过她因紧张而微微翕动的鼻翼,最终定格在她那双清澈见底、却盛满了迷茫与挣扎的眸子里,“留下。南阳很大,天地很广,容得下你掌中之剑的锋芒,也…容得下你心中那份不愿随波逐流的清明。”

他没有说“需要”,没有谈论“价值”与“用人”,只是说“容得下”。这话语与他平日冷硬理智、权衡利弊的风格截然不同,带着一种近乎温柔的、却又不容拒绝的霸道。

南宫雨薇怔怔地看着他,看着他被昏黄烛光柔化了些许冷硬线条的侧脸轮廓,看着他眼中那片深不见底、却仿佛能容纳她所有不安、彷徨与过去阴影的浩瀚夜空。窗外的雨声似乎变得遥远而模糊,胸膛里那颗原本因决意远行而冰冷坚硬的心,此刻却被这简单却沉重的三个字牢牢绊住,再也无法驱使疲惫的双腿,迈出离去的脚步。

她微微张口,想说什么,喉咙却像是被什么堵住,发不出任何清晰的声音。只有案头的烛火,在窗外渐歇的雨声中,执着地静静燃烧,将两人之间这微妙对峙、气息交织的身影,紧密地投在身后的山水屏风上,模糊了界限,也模糊了彼此的身份与距离。

半月时光,如白驹过隙,倏忽而逝。时节已入深秋,太守府后山层林尽染,赭黄、丹朱、深绛、暗绿……斑斓色彩交织,宛如打翻了仙人的调色盘。山风掠过,带着凛冽的寒意与草木枯荣的气息,卷起满地落叶,飞舞盘旋。

这一日,天色方熹微,淡青色的天幕上还挂着几颗残星。笼罩后山那间石室近一月之久的、若有若无的无形气障,似乎微微波动了一下,如同平静湖面被投入一颗小石子,漾开圈圈微不可察的涟漪。守在石室外不远处的两名玄甲亲卫精神陡然一振,彼此对视一眼,皆从对方眼中看到了惊喜与凝重。其中一人毫不迟疑,立刻转身,施展身法,如猎豹般敏捷地掠下山道,赶往太守府正院禀报。

辰时三刻,秋日的朝阳刚刚挣脱地平线的束缚,将金红色的光辉洒向层峦叠嶂。孙宇与于吉、许劭一同出现在石室前的青石平台上。孙宇依旧是一身玄色深衣,外罩一件墨色大氅,领口以暗金线绣着狻猊纹样,在晨光中泛着幽微的光泽。于吉银发鹤氅,仙风道骨,眼神中带着一丝了然与探究。许劭则还是那副世外高人的打扮,玄端常服纤尘不染,天机剑悬于腰间,目光平静如古井无波,仿佛世间万物皆在其演算之中。

“时辰差不多了。”于吉袍袖向着石室方向轻轻一摆,仿佛在感受着周围天地之气的细微变化,“若渊此番闭关,以《归藏》之法厚积薄发,蓄势待机;以《太上清静》之心法明心见性,涤荡灵台。若能成功引导并化解宗仲安那缕异种真气,其收获定然匪浅,武道前途不可限量。”

孙宇负手而立,玄色大氅的衣摆在带着寒意的山风中纹丝不动,如同山崖上扎根千年的古松。他只是深邃的目光投向那扇厚重古朴、紧闭了整整二十七天的石门,淡淡道:“功成与否,皆是他自身造化。且看结果。”

话音刚落,只听得石室内先是传来一声极其悠长、沉稳、仿佛源自大地深处的呼吸之声,初时细微,继而渐强,仿佛沉睡的巨龙正在苏醒,吞吐着天地元气。紧接着,那扇以整块青冈岩打磨而成、重逾千斤的石门,内部机关发出“轧轧”的低沉声响,仿佛古老的齿轮在缓缓转动,随即,石门缓缓向内开启,露出一线幽暗。

一道挺拔如岳的身影,自石室内部略显幽暗的光线中,稳步迈出。清晨的阳光恰好越过山脊,洒落在他身上,为他周身镀上了一层淡淡的金边。

正是赵空。

他依旧是那身朴素的深灰色劲装,布料普通,却浆洗得干干净净。腰间稳稳悬着那柄名声不显却来历非凡的道家神兵——太极剑,古朴的剑鞘上,阴阳鱼纹路在阳光下似乎活了过来,隐隐有光华内敛,流转不息。然而,与半月前相比,他的气质却发生了堪称脱胎换骨的变化。原本因重伤初愈而难免流露出的些许虚浮与气息不稳,此刻已然尽数转化为沉凝内敛,整个人如同风雨不动的深潭之水,幽深难测,波澜不惊。他的脸色不再是之前的苍白,而是恢复了健康的、如同麦色般的光泽,双目开阖之间,神光湛然清澈,却不再是那种锋芒毕露、咄咄逼人的锐利,而是一种温润如玉、洞明世事后的通透与沉稳。仿佛这半月与世隔绝的闭关,洗去的不仅是体内异种真气带来的滞涩与痛楚,更有往昔岁月中积淀下来的些许焦躁与尘埃。

他目光平和地扫过门外等候的三人,最后稳稳地落在孙宇身上,快步上前,抱拳躬身,动作流畅而充满力量感,声音沉稳有力,带着一种令人心安的温度:“大哥!于吉先生,许先生!劳诸位久候,空深感不安。”

孙宇上前一步,伸手扶住他坚实的小臂,仔细地、从头到脚地打量了一番,冷峻的脸上难得地露出一丝真切而毫不掩饰的笑意,那笑意驱散了他眉宇间常驻的冰寒:“好!精气内蕴,神华暗藏,看来此番闭关,你确是获益良多,未曾虚度光阴。”他能清晰地感觉到,赵空手臂上传来的力量沉实厚重,如大地般稳固,再无半分之前的虚浮之感。

于吉含笑点头,袍袖优雅地一摆,带起细微的风声:“恭喜若渊。观你此刻气息沉雄绵长,与山岳同呼吸;神光内蕴饱满,与星月共辉光。非但旧伤隐患尽去,于《归藏》之厚积、《清静》之明心这两部古籍的精髓要义,想必也已登堂入室,得了其中三昧。”

许劭亦微微颔首,目光在赵空腰间那柄仿佛与他气息浑然一体的太极剑上停留一瞬,语气中带着毫不掩饰的赞赏:“气与剑合,意在剑先;神与道通,心随法转。若渊将军如今之境界,已非昔日可比,当真可喜可贺。”

赵空再次躬身,态度谦逊而真诚,那份从容不迫的气度,已是从骨子里透出:“全赖大哥给予机缘,信任有加;二位先生不吝指点,迷途引航;更有那两部上古奇书指引方向,如暗夜明灯。空虽资质鲁钝,幸得诸多助缘,方能略有寸进,幸不辱命。”他言语间平和稳重,再无之前那份因出身寒微而隐约存在的、急于证明自己的急切,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发自内心的、坚实的自信与历经洗礼后的平和。

“体内宗仲安留下的那道阴寒掌力,如今究竟如何了?”孙宇关切地问道,这是他最关心的问题之一。

赵空依言伸出右手,掌心向上,五指自然舒展,不见丝毫运功作势的迹象。只是意念微动,便见他掌心处,一股淡若无色、肉眼几乎难以察觉的气流缓缓凝聚、旋转。初时感觉平和温润,旋即,一股森然刺骨的寒意便从中隐隐透出,如同极地冰川下的暗流。但奇异的是,这份原本狂暴难驯的寒意,此刻却被他自身一股中正平和、醇厚绵长的真气如同最精巧的牢笼般,牢牢包裹、约束、引导着,运转之间,圆融自如,如臂使指,再无半点之前的反噬与躁动之象。

“张角到底是大贤良师,一甲子修为真元异常精纯庞大,确非易与之辈。”赵空语气平稳地叙述,仿佛在说一件与己无关的事情,“我依照《归藏》之法,先将散于四肢百骸、奇经八脉之中的阴寒之气,一丝丝、一缕缕地逐步归拢、约束,如同百川归海;再以《太上清静》之心法,时刻守持灵台清明,平复其躁动凶戾之意,化暴戾为祥和。如今虽未能将其完全化去、彻底消弭,但已能初步引导驾驭,甚至…可尝试化为己用,不再对自身构成威胁。”

他手腕轻轻一翻,动作潇洒随意,那股凛冽的寒意瞬间消散无踪,仿佛从未出现过,“假以时日,待我功力更为精深,将其完全炼化吸收”

孙宇眼中精光一闪,用力拍了拍他宽阔坚实的肩膀,发出清脆的响声:“大善!如此一来,我南阳如虎添翼,再添一员真正的栋梁之材!我心甚慰!”

于吉抚须,眼中满是欣慰的笑意:“福兮祸之所伏,祸兮福之所倚。经此一劫,若渊可谓是因祸得福,非但自身真气经过此番磨砺,更为精纯凝练,如金石经过千锤百炼;心境修为更是大进,破除了知见障碍,于日后探索武道至高境界,裨益无穷,难以估量。”

许劭也道:“于吉先生所言极是。武者修行,招式内力固然重要,然心性修为尤为关键,乃是根本。如今观若渊,神气完足,锋芒尽敛于鞘中,光华暗藏于朴拙,已深得‘藏’之真意,大巧若拙,大辩若讷,未来可期。”

正说话间,廊下另一端传来一阵轻盈而略显急促的脚步声,伴随着淡淡的、如同空谷幽兰般的馨香。只见苏笑嫣在两名侍女的陪同下,正款款沿着石阶走来。她今日穿着一身藕荷色绣折枝玉兰的缎面长袄,下系月华裙,步履匆匆,发髻间的碧玉簪子随着步伐轻轻晃动。她手中捧着一件新制的、面料厚实柔软的玄色锦纹斗篷,斗篷边缘以同色丝线绣着精致的云雷回纹,显然是得知赵空今日出关的消息后,特意赶制或是寻来,匆匆送至。

见到孙宇、于吉、许劭三位重量级人物都在场,苏笑薇绝美的脸上不由自主地飞起两抹淡霞,如同白玉生晕。她上前几步,敛衽深深一礼,姿态优雅无可挑剔:“笑嫣见过府君,于吉先生,许先生。”然后,她的目光便迫不及待地、带着难以掩饰的关切与一丝羞涩,转向刚刚出关的赵空。见他不仅安然无恙,更是神采奕奕,气度沉静,远超从前,眼中瞬间闪过一丝如释重负的欣喜与由衷的放松。她将手中那件显然是精心准备的斗篷递给身旁的侍从,柔声解释道,声音如同春风吹拂琴弦:“听闻赵将军今日功成出关,山中风大露重,寒气侵体,特…特备了件厚实些的斗篷,以备不时之需。”她的话语末尾,带着一丝几不可察的颤音,泄露了心底的波澜。

赵空见到她突然出现,沉稳的目光中亦不可抑制地多了一丝不易察觉的温和与暖意,他抱拳还礼,声音比平时更为柔和:“空,多谢苏姑娘挂念,有劳姑娘费心。”虽只是简单一句,却已胜过千言万语。

深秋的晨光透过稀疏的云层,为太守府后山的层林镀上一层浅金。枯黄的落叶在带着寒意的山风中打着旋,悄无声息地铺满了青石小径。

那扇紧闭了二十七日的青冈岩石门,在晨曦中发出沉重的“轧轧“声,缓缓向内开启。赵空从石室中迈步而出,深灰色的劲装衬得他身形愈发挺拔。经过这些时日的闭关修炼,他周身的气息已然不同往日——不再是重伤初愈时的虚浮不定,而是如深潭之水般沉静内敛。

“大哥。“赵空的目光第一时间就落在孙宇身上,声音沉稳中带着久别重逢的暖意。

孙宇快步上前,玄色深衣的衣摆拂过满地落叶,伸手重重拍了拍赵空的肩膀:“好!看来这次闭关收获不小。“他的目光锐利如鹰,却难得地带着真切的欣慰。

于吉手持袍袖,银发在晨光中泛着淡淡光晕,含笑看着这对结义兄弟:“赵都尉的气色好了不少。《归藏》与《太上清静》的奥义,想必已经领悟了几分。“

赵空向于吉和许劭抱拳行礼:“多谢先生挂心。此番闭关,确实获益良多。“他的声音平稳有力,目光清明,腰间那柄太极剑的阴阳鱼纹路在晨光下若隐若现,仿佛与他的呼吸共鸣。

孙宇仔细打量着赵空,语气中带着兄长特有的关切:“体内的异种真气,现在如何了?“

赵空伸出右手,掌心缓缓凝聚起一股淡若无色的气流。那气流初时平和温润,随即隐隐透出森然寒意,却被他自身醇厚绵长的真气牢牢包裹,运转自如。

许劭立在稍远处,天机剑悬于腰间,闻言微微颔首:“赵都尉此番因祸得福,不仅功力精进,心境更是大有提升。“

就在这时,苏笑嫣沿着石阶匆匆而来。她今日穿着一身藕荷色绣玉兰长袄,发间的碧玉簪子随着急促的步子轻轻晃动。见到赵空安然出关,她眼中闪过一抹如释重负的欣喜,却只是敛衽一礼,将手中的玄色斗篷递给侍从:“山中风大,特备了件斗篷。“

赵空还礼时,目光在她脸上多停留了一瞬:“有劳苏姑娘费心。“

这细微的互动被孙宇尽收眼底,他唇角微不可察地向上弯了一下,却并未点破,只是对赵空道:“既然出关了,正好有些事要与你商议。“

众人正要移步,却见于吉袍袖一摆,向孙宇施了一礼:“府君,贫道在宛城盘桓已久,如今赵都尉伤势已无大碍,也是时候告辞了。“

这话出乎众人意料。孙宇眉头微蹙:“先生何出此言?南阳正值用人之际......“

“府君明鉴。“于吉含笑打断,“贫道乃方外之人,本不该久居红尘。此前留下,一为助赵都尉疗伤,二为助府君稳定局势。如今这两件事都已初见成效,贫道也该云游去了。“

赵空闻言,神色一肃,向于吉深深一揖:“先生救命之恩,空没齿难忘。“

“赵都尉不必多礼。“于吉伸手虚扶,“你与太极剑缘分匪浅,此番经历劫难而不倒,日后定能在武道上有更大成就。只是切记,《归藏》重在蓄势,《清静》贵在明心,二者相辅相成,不可偏废。“

他又转向孙宇:“府君命格非凡,胸怀大志,但切记过刚易折。有时以柔克刚,以静制动,反而能收奇效。“

许劭此时缓步上前,与于吉对视一眼,两人眼中皆有深意。“先生既然去意已决,劭便不远送了。他日有缘,自会再见。“

于吉朗声一笑,袍袖轻扬:“诸位保重。“说罢转身便走,道袍在秋风中猎猎作响,不过几步,身影已消失在层林尽染的山道尽头。

孙宇望着于吉离去的方向,沉默片刻,方才对赵空道:“随我去书房。“

赵空会意点头,与孙宇并肩而行。两人步伐一致,仿佛又回到了当年并肩作战的岁月。

来到书房,孙宇示意赵空在对面坐下,亲自为他斟了杯茶:“说说看,这次闭关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赵空接过茶盏,沉思片刻,缓缓道:“最大的收获,是明白了'藏'与'静'的真意。《归藏》教我蓄势待发,如同大地蕴藏生机;《清静》让我明心见性,方能洞察万物本质。以往练剑,总想着如何克敌制胜,如今方知,真正的武道在于与天地共鸣。“

他边说边轻抚腰间的太极剑:“这柄剑与我越发契合了。以往只觉得它是一柄利器,现在却能感受到其中蕴含的阴阳之道。“

孙宇微微颔首,眼中闪过欣慰之色:“看来这次闭关,让你对武道的理解更深了一层。“

“不仅如此。“赵空放下茶盏,目光炯炯,“我感觉到体内那股至纯真气虽然还未完全化解,但已经能够驾驭。若是运用得当,或许能成为对敌时的奇招。“

孙宇站起身,走到悬挂的舆图前:“既然如此,接下来的事就要多倚仗你了。伏牛山一带的匪患日益猖獗,张曼成残部活动频繁。“

赵空也来到舆图前,目光锐利:“大哥是想要我负责清剿?“

“不错。“孙宇手指点在伏牛山的位置,“这些流寇行动诡秘,不像普通的山匪。我怀疑背后另有玄机。“

赵空凝视着舆图,忽然道:“既然他们行动有章法,就说明背后有人指挥。若能找到这个指挥之人......“

“擒贼先擒王。“孙宇接话,眼中闪过一丝锐利的光,“这个任务,就交给你了。“

“大哥放心。“赵空抱拳,声音坚定,“定不负所托。“

孙宇拍了拍他的肩膀,语气难得温和:“记住,万事小心。你现在虽然修为恢复,但也不可贸然行事。“

“我明白。“赵空点头,“经过这次闭关,我更加明白凡事都要谋定而后动。“

许劭不知何时也来到舆图前,手指轻点伏牛山的位置:“此地山势险要,易守难攻。若是强攻,恐怕损失不小。不过......“他意味深长地看了赵空一眼,“既然赵都尉已经领悟了'以静制动'的要义,想必已经有了对策。“

赵空会意:“先生是说,要以智取代替强攻?“

“正是。“许劭抚须微笑,“有时候,等待比进攻更需要勇气和智慧。“

孙宇看着二人对答,眼中闪过一丝满意。他这位结义兄弟经历此番磨砺,确实更加成熟稳重了。

“既然如此,你就先着手准备。“孙宇对赵空道,“需要什么人手、物资,尽管开口。“

“是。“赵空躬身领命,随即又道,“大哥,我闭关这些时日,宛城可还安宁?“

孙宇目光微动,想起南宫雨薇之事,却只是淡淡道:“一切都在掌控之中。你先把精力放在伏牛山的事上。“

赵空会意,不再多问。兄弟二人又商议了些军务细节,直到日上三竿。

临走时,孙宇又叫住赵空,从怀中取出一枚玉佩:“这是前些时日得的暖玉,对你调理经脉或有帮助。“

赵空接过玉佩,触手温润,心中涌起一股暖意:“多谢大哥。“

“去吧。“孙宇挥挥手,“记住,无论遇到什么情况,保全自身最重要。“

看着赵空离去的背影,孙宇站在窗前,久久未动。秋风穿过长廊,带来些许凉意。在这个看似平静的秋日里,一场新的风云正在酝酿。而他最信任的兄弟已经整装待发,这让他对即将到来的挑战,又多了几分把握。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