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梦回西晋娶女帝 > 第328章 改革税制

梦回西晋娶女帝 第328章 改革税制

作者:爱吃瓜的侯爷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0-22 07:53:33

凄厉的号角声如同催命符,准时撕裂黎明前最深的黑暗,响彻书院宿舍区。

“起床!”辛老七那闷雷般的咆哮紧随其后,震得窗棂嗡嗡作响。

宿舍内瞬间鸡飞狗跳。少年们如同被踩了尾巴的猫,猛地从通铺上弹起,手忙脚乱地套上青色麻布儒衫,胡乱别上刻着“玉山”二字的青铜徽章,然后如同离弦之箭般冲出房门。

演武场上,辛老七——这位身高两米多、浑身肌肉虬结如铁塔般的巨汉,身披厚重玄铁重甲,手持一根足有小儿臂粗、油光水滑的乌木大棒,如同门神般矗立在点将台上。他那张黝黑粗糙、带着狰狞刀疤的脸上毫无表情,只有一双铜铃般的眼睛闪烁着冰冷无情的光芒,扫视着下方如潮水般涌来、迅速列队的学子。

“列队!”辛老七的声音如同炸雷,伴随着大棒重重顿地的闷响,“迟到者,鞭五!队列不整者,鞭五!衣冠不整者,鞭五!徽章不正者,鞭五!”一连串冰冷简短、如同铁锤砸地的命令,让所有学子心头一凛,瞬间挺直腰板,不敢有丝毫懈怠。

“目标,西山脚下界碑,往返五公里!出发!”

随着辛老七一声令下,一百零八名学子如同被鞭子抽打的骡子,嗷嗷叫着冲出书院大门,沿着崎岖山道向山下狂奔。

这每日清晨的五公里越野,是玉山书院所有学子心中永恒的噩梦。

山路陡峭,碎石遍地。晨风灌入口鼻如刀割,肺部如同风箱般拉扯,每一次呼吸都带着火辣辣的痛楚。双腿灌铅般沉重,汗水瞬间浸透单薄儒衫,又被晨风一吹,冰冷刺骨。

而最令人绝望的是辛老七。他穿着几十斤重的玄铁重甲,手持大棒,竟如同闲庭信步般跟在队伍最后面。速度不快不慢,却如同跗骨之蛆,那双冰冷的眼睛如同鹰隼般扫视着整个队伍。

“快点!没吃饭吗?”

辛老七的声音如同鬼魅在队伍后方响起,“那个崔家的小子,磨蹭什么?鞭五!”话音未落,辛老七身形如电,几步追上落在后面、气喘如牛的博陵崔氏子弟,手中乌木大棒毫不留情地“啪”一声,狠狠抽在那少年撅起的屁股上。

“啊!”那崔氏子弟发出一声凄厉惨叫,如同被踩了尾巴的猫,瞬间从地上弹起,捂着火辣辣的屁股,眼泪鼻涕一起流,再也不敢停留,连滚爬爬向前冲去。

“还有你!段家那小子!步子迈大点!鞭五!”

“啪!”

“嗷——!”

“那个李家的!低头看什么?!鞭五!”“啪!”

“啊——!!”

乌木大棒破空的呼啸声,皮肉被抽打的闷响声,少年们凄惨的嚎叫声,在清晨寂静的山道上此起彼伏,如同地狱交响曲,让所有跑在前面的学子头皮发麻,亡魂皆冒,拼了命往前冲。

“憨批杀神!”——这是学子们私下给辛老七起的“尊号”,既指他那铁塔般高大威猛、不苟言笑的“憨”样,更指他那杀神般冷酷无情、下手狠辣的作风。这个名字在学子中如同瘟疫般令人闻风丧胆。

然而,在这片哀嚎遍野、人人自危的队伍中,却有一个人相对轻松——当今天子司马邺。

他跑在队伍中段,虽然也累得气喘吁吁,满头大汗,但他屁股后面没有辛老七。辛老七再“憨批杀神”,也不敢真拿大棒子抽天子屁股。而且,慕容廆这位总教习、未来的“国丈”,时不时会“恰好”出现在队伍侧翼,用威严的目光“关照”一下自己的“准女婿”。

每当司马邺跑得吃力,脚步慢下来时,慕容廆的目光就会扫过来,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鼓励和压力。或者,他会“恰好”走到司马邺身边,低沉地说一句:“陛下,稳住呼吸,调整步伐。”甚至偶尔会“不经意”地用他那宽厚的肩膀帮司马邺挡一下凛冽晨风。

所以司马邺虽然也累,但比起那些被辛老七追着屁股抽的倒霉蛋,他简直如同在度假。他甚至还有余力时不时跟跑在他旁边的慕容雪说上几句话,虽然慕容雪累得小脸通红,根本顾不上搭理他。

这一切,自然逃不过站在书院大门高台上、披着大氅迎风而立的邵明珠的眼睛。

他看着山下如同蚂蚁般蠕动的队伍,看着辛老七如同牧羊犬般驱赶“羊群”的身影,也看着司马邺那相对“悠闲”甚至有点“嘚瑟”的背影,嘴角勾起一抹冰冷的笑意。

“呵……小子,以为有未来岳父罩着就能偷懒?就能搞特殊?想得美!”邵明珠心中暗道。他治的就是这种歪风邪气。他不能打皇帝屁股,难道还不能罚他抄书吗?

于是,当司马邺气喘吁吁但心情不错地跑回书院准备吃早饭时,等待他的不是热气腾腾的粥和包子,而是邵明珠那张似笑非笑的脸和一句让他瞬间如坠冰窟的话:

“陛下今日晨练表现尚可,但步伐略显虚浮,呼吸稍显紊乱,显然平日疏于锻炼,有负臣对陛下的期望。为督促陛下强健体魄、砥砺意志,特罚抄录《礼记·大学》篇十遍,午膳前交予慕容总教习,不得有误!”

司马邺脸上的笑容瞬间僵住,如同被雷劈了一般。抄书?十遍?《礼记·大学》?那玩意儿又长又拗口!午膳前?!他下意识看向慕容廆,希望这位未来岳父能帮他说句话。然而慕容廆只是板着脸,捋了捋胡须,对着邵明珠微微躬身:“太傅英明!老臣定当监督陛下认真完成!”

司马邺只觉得眼前一黑。完了!连岳父大人都叛变了!

从此以后,司马邺再也不敢在晨练中“摸鱼”了。他深刻认识到,在玉山书院,太傅想整他,有一万种让他生不如死却又无法反驳的方法。抄书,只是其中最“温柔”的一种。

晨练噩梦结束,草草用过早饭(司马邺几乎是狼吞虎咽,生怕耽误抄书时间),学子们拖着疲惫却不敢松懈的身体,来到了书院最大的讲堂——明德堂。

今日早课,由山长邵明珠亲自主讲。学子们虽疲惫,却也充满期待。

邵明珠步入讲堂,一身玄色锦袍,身姿挺拔,目光如炬。他没有废话,直接走到巨大松木讲台前,拿起一支炭笔,在身后悬挂的巨大黑漆木板上,写下了两个遒劲有力的大字:

赋!税!

“今日早课,不讲经史子集,不谈兵法韬略。”邵明珠声音沉稳有力,“我们讲钱粮,讲国之命脉,讲如何让国库充盈,让百姓负担减轻,让社稷根基稳固!”

此言一出,台下学子们顿时面面相觑。赋税?钱粮?这不是户部胥吏才操心的事吗?他们这些未来国之栋梁学这个,是不是有点掉价?连正在后排角落奋笔疾书抄《大学》的司马邺,都忍不住抬起头,眼中闪过一丝好奇。

邵明珠将众人反应尽收眼底,嘴角勾起一抹冷笑:

“怎么?觉得俗气?觉得铜臭?觉得配不上尔等清贵身份?哼!荒谬!”他猛地一拍讲台,声音陡然拔高,带着威严和一丝怒意,“尔等可知前方将士浴血奋战,军饷粮秣从何而来?朝廷赈济灾民、兴修水利、筑城修路,所需钱粮从何而来?若无充盈国库,尔等所学一切治国安邦之策,皆如空中楼阁,纸上谈兵!赋税,乃国之血液,社稷之根基!不通此道,妄谈治国平天下,皆是痴人说梦!”

一番话如同重锤,砸得台下学子心头剧震。邵明珠不再废话,拿起炭笔在木板上刷刷写了起来:

“我大晋乃至前朝,赋税之弊积重难返,其核心在于丁税!”他画了一个圆圈,写上“丁”字,“按人头征税!无论贫富,无论有无田产,成年男丁皆需纳赋!此制看似公平,实则大谬!”

邵明珠声音犀利:“富者田连阡陌,家财万贯,所纳丁税不过九牛一毛!贫者无立锥之地,家徒四壁,却要缴纳同等丁税!此非逼民卖儿鬻女,流离失所?!更兼地方胥吏、豪强劣绅勾结,隐匿人口,转嫁税负,致使国库空虚,百姓苦不堪言!此乃乱世之源!”

台下,出身寒门(邵氏子弟)或了解民间疾苦的学子如邵明远、段龛、拓跋什翼犍等听得连连点头,面露愤慨。世家子弟如崔宏、崔浩等则眉头紧锁,若有所思。

邵明珠话锋一转,炭笔在“丁”字上重重划了一个叉:“故!本公欲行税制改革!其核心便是摊丁入亩!”

“摊丁入亩?!”台下瞬间响起一片惊疑之声!连司马邺都停下了笔,瞪大了眼睛。

邵明珠在木板上写下四个大字——摊丁入亩!

“何谓摊丁入亩?”邵明珠目光扫过台下,声音带着开创者的豪情和决断:“简而言之,便是废除按人头征收的丁税!将原本所有丁税银两全部折算,并入田亩税中!从此只按田亩多少、土地肥瘠分等征收田赋!有田者多纳税,无田者少纳或不纳!田多者多纳,田少者少纳!”

轰——!

此言一出,如同在平静湖面投入巨石,瞬间在讲堂内掀起滔天巨浪!

“这怎么可能?!”

“废除丁税?!国库收入岂不锐减?!”

“按田亩征税?!那世家大族岂不是……”

“无田者不纳?!朝廷如何维持?!”

各种惊呼、质疑、难以置信的声音瞬间爆发!学子们再也无法保持镇定。世家子弟们更是脸色剧变,他们太清楚这意味着什么了——他们家族将承担前所未有的巨额税负!

崔宏猛地站起身,声音带着激动和一丝惶恐:“太傅!学生愚钝!敢问若废除丁税,只按田亩征税,那些无田无产的流民、工匠、商贾岂不无需纳税?朝廷如何维持运转?军费开支从何而来?”

邵明珠看着崔宏,眼中闪过一丝赞赏:“问得好!摊丁入亩,并非不征商税,不征其他杂税!而是将原本最不合理、最易滋生**、最盘剥百姓的人头税彻底废除!至于商税、盐铁专营、榷酒、矿税等等,皆需另行规范完善,确保税源稳定且公平合理!”

“至于国库收入,”邵明珠嘴角勾起自信的笑容,“短期内或许有所波动,但长远来看,此策利国利民!其一,减轻无地、少地百姓负担,使其安居乐业,休养生息,人口自然增长,此乃国本!其二,抑制土地兼并!田多者税重,豪强兼并土地成本大增,动力大减!其三,简化税制,减少胥吏上下其手、盘剥百姓之机,可大幅降低征税成本,提高征收效率!其四,促进荒地开垦!无主之地只要有人耕种,朝廷可给予免税或轻税优惠,吸引流民归田,此乃开源!”

邵明珠侃侃而谈,将摊丁入亩的利弊、配套措施、长远影响条分缕析,深入浅出地剖析出来。他结合现代经济学理念,却用最朴素、最符合时代认知的语言表达。

讲堂内渐渐安静下来。学子们脸上的震惊和质疑,慢慢被沉思、震撼和豁然开朗的明悟所取代。世家子弟们虽为家族利益担忧,却也不得不承认邵明珠所言句句在理,直指时弊核心。这摊丁入亩看似激进,实则蕴含着治国安邦的大智慧、大魄力!

司马邺更是听得心潮澎湃!这“摊丁入亩”之策,简直是为他量身定做的强国良方!他仿佛看到了未来国库充盈、百姓安居、大晋中兴的盛世景象!

邵明珠看着台下学子们眼中闪烁的光芒,心中满意。他知道,这颗名为“改革”的种子已经悄然种下。他放下炭笔,目光扫过全场,声音带着不容置疑的决断:

“摊丁入亩,乃强国富民之基!本公意已决,将在幽冀率先试行!尔等身为玉山学子,未来国之栋梁,当深研此道,明其利弊!他日或为州郡长官,或为中枢重臣,皆需以此为施政圭臬!今日所讲只是皮毛,后续还有丈量田亩、厘定等级、核定税率、配套商税盐铁等诸多细则!望尔等用心研习,不得懈怠!”

明德堂内鸦雀无声。只有邵明珠铿锵有力的话语在回荡。所有学子,包括还在抄书的司马邺,都感受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他们知道,今日这堂课,学的绝不仅仅是钱粮赋税那么简单,而是关乎大晋未来国运的惊天变革。而他们,将是这场变革的见证者、参与者,甚至是推动者!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