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梦回西晋娶女帝 > 第297章 认祖归宗

梦回西晋娶女帝 第297章 认祖归宗

作者:爱吃瓜的侯爷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0-22 07:53:33

建兴元年三月,渔阳郡

春风尚未完全驱散北地的寒意,但渔阳广袤的平原上,已是一片前所未见的、充满力量与希望的沸腾景象!

成片新垦的沃土上,不再仅仅是传统的小麦粟米。大片大片深绿色的、秧苗茁壮的土豆田铺展至天际线,翠绿的叶片在春风中摇曳。

另一侧,株株壮实的玉米苗,贪婪地吸收着阳光和邵明珠命农官精心调配的“土肥”。农人们脸上洋溢着笃定与喜悦,按照“农会”发放的《新作务要》手册精心侍弄着这些“金疙瘩”。三年精心育种,无数次失败改进,来自邵明珠手中的“祥瑞”,终于在这片土地上扎下深根,即将迎来它震撼北方的第一次丰产!粮仓将满,军心民心前所未有的安定!

田赋改革也效果斐然,邵明珠取消了人头税,改为按实际拥有土地面积来划分等级征土地税!加上土豆玉米的高产预期,拥有小片土地的自耕农不再被沉重的丁税压垮脊梁,种田积极性空前高涨;而大地主(多为邵明珠军功授田的新贵)因占有大量田地,也缴纳了相应丰厚的赋税,充盈府库。真正的“藏粮于民,收税于富”!

城郊巨大的工坊区,不再是零星的手工作坊。高耸的烟囱(已用于砖窑、大型锻造炉)日夜不息喷吐着淡灰色的烟雾,那是工业时代初临的呼吸!铁锤与砧板碰撞的巨响、齿轮啮合的嘎吱声、水流驱动的水轮纺纱机的哗啦声……汇成一首充满金属质感与力量感的交响!

军械工坊戒备森严的区域内,水力锻锤规律地捶打着烧红的铁胚,火花四溅。一队队光着膀子、肌肉虬结的工匠,在赵翔改良的生产流程下,高效地铸造着火铳的铳管,铆接组装着新式板甲!淬火的硝烟味弥漫空气。这里的产出,武装着邵明珠手中的虎贲之师!

新式纺织工坊内,由赵翔改良的大型水力纺纱、织布机正在疯狂运转!从渔阳郡以及周边各县征募的大量妇女身着统一布衣,熟练地穿梭于轰鸣的机器之间!雪白的棉纱、细密的麻布如同流水般从机器上倾泻而下!效率是旧式织机的十倍、百倍!彻底解决了军需被服和民生物资的原料问题!

而成衣厂内大量经过简单培训的妇女,按照标准图样和工序,流水线作业!将军械坊和纺织坊的产出迅速转化为成套军服、民衣!四个时辰工作制(上午两个时辰,下午两个时辰,中午休息一个时辰) 及相应工钱,让女工们充满干劲,更让大量家庭收入倍增!

陶瓷厂、琉璃厂、酿酒厂、家具厂,砖厂等依托本地丰富的煤、铁、陶土、木材等资源,一个个标准化、规模化的工坊林立。邵明珠照搬后世管理经验:基本工资 计件提成、工长负责、质量奖惩、定期检修……将渔阳打造成辐射北方的制造业中心!精美瓷器、透亮琉璃、醇香白酒、新式桌椅……源源不断产出,供应官府、军队和日益富裕的市场!

在不远处连绵的山丘下,大型露天煤矿、铁矿已初步实现水力排水、轨道矿车运输(木轨包铁)。矿工们采掘着黑色的“乌金”和赤红的铁矿石,保障着工业与军械锻造的能量源泉。硝石矿、硫磺矿亦有条不紊地开采着,它们是火药和化肥不可或缺的材料。

南临的渤海之滨,新修的码头一片繁忙。不仅运输渔盐,更将渔阳产的布匹、铁器、白酒、瓷器运往幽冀各郡、甚至江南以换回丝绸、茶叶、粮食等补充!商船穿梭如织!

渔阳郡太守邵续指着眼前宏大的景象,声音难掩激动:“国公爷!您看!如今这渔阳,真如您当年所规划,成为了咱幽冀的脊梁!钱粮足,军械利,百业兴,人心稳!”

他继续如数家珍:

“人口重新统计完成!去岁末已达八十万口(含工坊、军营及附属人口)!远超其他各郡!工坊林立,已吸引全郡近三成壮劳力及五成健壮妇女!田里新粮长势喜人!郡库充盈!”

“更别说!真定侯那‘火水车’(蒸汽机试验机)上月最后测试成功!虽然还不稳定,只能抽水和带动小机床,但侯爷说,假以时日,定能替代水力、畜力!届时……渔阳将再脱胎换骨!”

邵明珠骑在高头大马上,看着这充满生机的景象,眼中闪烁着锐利而欣慰的光芒。渔阳,就是他按照蓝图打造的第一块真正意义上的“工业革命”试验田!是他争霸天下最坚实的后盾!这里汇聚了他带来的所有超前技术与制度精华!他点点头,对邵续道:“兄长辛苦了!渔阳能成今日局面,兄长运筹调度,功不可没!”

邵续闻言,面色一整,语气带着前所未有的郑重:“国公爷!渔阳虽盛,但有一事……愚兄思虑再三,已拖延不得!关乎根本!”

“哦?何事?”邵明珠看向他。

“认祖归宗!”邵续斩钉截铁,“贤弟!你虽功高盖世,权倾朝野,然根之所系,宗庙为本! 我邵氏先祖,追本溯源,乃周文王之子、武王之弟、康叔封后裔,后因封地‘邵’而得姓!我邵氏在姬周时,也曾显赫一方,领有蓟地,拱卫北疆(暗示与今幽州之地缘契合)!只叹朝代更迭,家道中落,散落四方,流离失所……甚至有族人困顿潦倒,至饿毙荒野者!”

邵续眼中含泪,语气哽咽,带着血脉深处的痛惜:

“然今时不同往日!贤弟横空出世,力挽狂澜,复兴燕地,威震华夏!此乃祖宗护佑,亦是我邵氏全族数百年之气运所钟!贤弟之血脉,乃邵氏主脉嫡传!岂能不入宗谱,不受族人膜拜? 这不仅是全族老少的夙愿,更是安定人心、昭告天下贤弟正统根基的头等大事!”

他目光灼灼地看着邵明珠:“愚兄已令人修缮顺天府宗祠,并通知全族尚在之血脉。蓟城乃我先祖封地,祖坟祠堂皆在左近!恳请贤弟巡视毕渔阳,即随愚兄回顺天府!开祠堂!告天地!祭先祖!入族谱!让天下邵氏共尊贤弟为主!使我邵氏……重归王公之列!”

邵明珠看着邵续激切的神情,再想想渔阳已成根基,北方初定,认祖归宗的确是对内凝聚邵氏人心、对外彰显正统和家族势力的绝佳时机。他微微颔首:“兄长所言甚是。根源之事,不容轻忽。待此间事了,明珠便随兄长回城,祭拜先祖,入归宗谱!”

消息飞快传开。当邵明珠巡视完毕,准备离开渔阳时,整个渔阳郡沸腾了!军民自发涌上街道,箪食壶浆,欢呼万岁(非帝制之万岁,乃对恩主的极致敬意)!燕国公带来的不仅仅是温饱和富强,更是一种浴火重生的希望!

顺天府,邵氏宗祠

巨大的祠堂早已修葺一新,庄严肃穆。门前广场上,密密麻麻跪满了邵氏族人!粗略一看,竟有几百号人!男女老少皆有!有白发苍苍、老泪纵横的耄耋老人,他们颤巍巍地抚摸着粗糙的族谱手抄本但有部分已经残缺,浑浊的眼中闪烁着难以置信的泪光;有壮年男子,身着新衣,神情激动,眼神中充满了对这个横空出世的“族弟\/族叔”的无上敬畏和与有荣焉;更多的妇人带着孩子,挤在人群中,好奇而敬畏地望着那位传说中的“活菩萨”、“在世先祖”!

他们大多衣着简朴甚至破旧,不少还带着长途跋涉的风尘。这些人有的从未谋面,有的远隔五服,但此刻因“邵”这个血脉相连的姓氏,从幽冀各地甚至更远的地方跋涉而来。邵氏……曾经的王族,真的复兴了?带领他们走向这一步的,竟是如此年轻的天人?!

当邵明珠的仪仗出现在祠堂街口时,整个广场瞬间安静下来!落针可闻!所有目光都聚焦在那个高大挺拔、一身玄色简朴常服却难掩威仪的年轻身影上。

“恭迎族长!”邵续作为地位最显的族老(代管),率领众族老率先跪伏于地,声音因激动而颤抖!

“恭迎族长!!”几百号族人齐声高呼,如海啸般响彻云霄!声浪中充满了发自肺腑的激动、臣服与无比的希冀!

邵明珠神色肃穆,在邵续的引导下,缓步踏上祠堂的台阶。两侧的族人纷纷伏低身体,如同迎接真正的君王。台阶尽头,高大的朱漆大门洞开,露出内里香烟缭绕、庄严肃穆的景象。

他迈过高高的门槛,步入宽敞深邃的祠堂正殿。一股混合着陈年木料、香烛和纸钱焚烧的特殊气息扑面而来。大殿正上方,层层叠叠供奉着历代先祖的神主牌位。最高处,略显古朴但精心擦拭过的主牌位上,篆刻着“周康叔后裔,邵氏开基始祖考妣之神位”。

邵续肃立一侧,展开一本崭新、厚实的金漆云纹封面族谱,用激动而洪亮的声音唱念道:

“维建兴元年三月,值此春风化育,万物生发之时!”

“吾族明珠,年二十一,讳明珠,字子卿!乃先祖伯愚公之嫡脉玄孙,幼慧而博学,长而承天命!值此乱世,勇冠三军,智安社稷,复幽冀,抚万民,中兴邵氏于北疆!功盖寰宇,德耀宗祠!”

“今有族亲众议,公推明珠为吾邵氏主脉族主!开先祖祠,告慰列祖列宗!”

“特此恭请明珠公,告天祭祖,正名宗谱!自此,我邵氏一族,荣辱共担,福祸同当!唯族长马首是瞻!”

邵明珠整理衣冠,神色无比庄重。他接过邵续点燃的巨大的盘龙金香,缓缓踱步至主供桌前。深吸一口气,对着历代先祖的牌位,深深三揖到地!

“后世子孙邵明珠,今以微躯,行告祭之礼!”他的声音沉稳有力,清晰地回荡在寂静的殿堂:

“伏唯我先祖,肇基北土,源承姬周,德泽绵长!子孙不肖,流离散落,竟致族运陵替!明珠幼时,尝见族人颠沛,甚有饿毙沟壑者,心实痛之!”

“今幸赖祖宗庇佑,天时相济!明珠不敢言力,借先祖余烈,行变革之法,兴工商,劝农桑,抚黎庶!虽历险阻,终略定幽冀!”

“不敢忘先祖创业维艰!唯愿以此基业,光大门楣,使天下邵氏,不复离散之苦,共享升平之福!望列祖列宗,护佑吾族!明珠在此立誓,必竭力而为,使我邵氏……永享尊荣!”

他声音如同洪钟,掷地有声!既是告慰先祖,更是对整个邵氏宗族的郑重承诺!

言毕,他庄重地将手中的巨香插入那积满香灰的巨大铜鼎之中!香烟瞬间升腾而起!

邵续激动得老泪纵横,颤巍巍地捧上那本金谱,在“邵明珠之父\/祖”相应的支脉下,用一支镶嵌着细小宝石的金笔,饱蘸朱砂,极其郑重地在预留好的位置上,端端正正地写下“邵明珠,字子卿,配赵氏、司马氏、拓跋氏……”并记录下他的出生时辰、主要功勋!

最后一笔落下!邵续高举族谱,对着祖先牌位高喊:“邵氏明珠,归宗入谱!”

“万岁!族长万岁!邵氏当兴!!”殿内殿外的所有邵氏族人,无论老幼,无不心潮澎湃,热泪盈眶,再次齐声高呼!“万岁”之声,不再是空洞的口号,而是对一个带领他们摆脱泥沼、走向鼎盛的全新族长的绝对拥戴!这一刻,血脉的纽带超越了千年的沉寂,在权势与荣光的浇筑下,重新变得无比牢固!

邵明珠转过身,俯瞰着跪伏于地的族亲们。他的目光沉静而深邃,带着掌控一切的威严,又有一丝不易察觉的温情:

“都起来吧!”声音不大,却清晰地传入每个人耳中。

“从今日起,天下邵氏……便是一家!有我邵明珠一口饭吃,便不会让诸位宗亲再尝饥馑!”这话朴实却无比有力!引来一片感激的哽咽和更强烈的欢呼!

“邵续!”

“愚兄在!”邵续连忙躬身。

“设立邵氏宗族基金!自幽州府库拨专款,部分渔阳郡税收反哺,由你执掌!用于抚恤族中孤寡老弱,资助族中子弟进学!凡邵氏族人,凭族谱登记,无地者按章程授工坊职缺或垦荒!我要看到!邵氏一门,不仅要富足,更要知书达理,文武兼备!重振……先周公族门风!”

“遵族长令!”邵续激动领命!他明白,邵明珠这是在用权柄反哺宗族,将整个邵氏牢牢捆绑在他的战车上!同时,也是在塑造一个崭新的、拥有强大凝聚力和上升通道的宗族共同体!

仪式结束,祠堂内外喧嚣久久不散。族人们簇拥着新任族长,如同众星捧月。邵明珠接受着众人的膜拜与祝祷,目光穿过人群,看向顺天府那象征权力的宫阙方向。祠堂的青烟缭绕,古老的族谱添上新贵,渔阳的机杼轰鸣与蒸汽机的雏形嘶吼,仿佛都在这一刻交织。宗族的血脉认同,此刻已成为他庞大权力版图中最不容忽视的一块基石!在这古老家族的屋檐下,邵明珠的名字已然刻入神龛,如同渔阳工坊日夜浇筑的兵甲,为他未来的帝国铸下无形的护符。顺天府的春风吹过祠堂前虔诚匍匐的族人发顶,也将“邵氏当兴”的呐喊裹挟着新翻的泥土与钢铁气息,回荡在幽冀的每一寸土地上——这是一个家族浴火重生的时刻,也是一个野心在宗法礼教中悄然镀金的瞬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