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梦回西晋娶女帝 > 第257章 准备决战

梦回西晋娶女帝 第257章 准备决战

作者:爱吃瓜的侯爷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0-22 07:53:33

晋阳城外,风雪弥漫

一骑快马踏碎冰凌,停在城外一处不起眼的农庄前。马上骑士掀开斗篷,露出祖逖那张风霜难掩儒雅却带着坚毅的面容。他翻身下马,对迎出来的农庄主人略一点头,便大步走了进去。

温暖的屋内,炭盆驱散了寒气。祖逖看着眼前形容略显憔悴、但眼神依旧锐利的老友刘琨,拱手道:“越石兄,久违了。”

刘琨眼神复杂地看着祖逖。眼前这个昔年也曾与自己“闻鸡起舞”、立志澄清天下的同辈俊杰,如今已是幽州邵明珠手下第一心腹重臣,九卿之一,地位权势远超自己。

“士稚,你倒是不惧风雪,闯我这寒潭来了。莫非是替邵子卿做说客?”刘琨声音冷淡,带着戒备。

祖逖坦然一笑,并不坐下,而是走近炭盆烤了烤手:“是劝友,亦是劝国。越石兄身陷僵局,忧心如焚,瞒得过别人,瞒不过我祖士稚,也瞒不过邵公。”

他开门见山,毫不掩饰:

“平阳刘聪的诏命,催兄出兵夹击邵公;石勒狼子野心,借刀杀人;邵公大军陈兵边境,兄腹背受敌,寸步难行。此非待人之道,此乃烹羊之釜!”

刘琨脸色微变,祖逖一针见血戳中了他的窘境,但他强自冷笑:“哦?依你之见,我该如何?俯首听命于那在邺城大开杀戒的邵子卿?他纵兵屠城,坑杀异族,其行酷烈,已失天下士民之心!如此人物,也配谈‘为国’?”

“邺城惨祸,太傅痛心疾首!”祖逖语气陡然转沉,带着发自肺腑的痛惜,“拓跋、慕容两部,如野马脱缰,嗜血如命!太傅虽有令在先约束鲜卑、善待汉民、收押降卒,然兵戈一开,战场瞬息万变,鲜卑悍骑杀红了眼,非短时可制!太傅事后震怒,已重责拓跋、慕容两部约束不力之罪!坑杀异族,实因胡骑多反覆,恐其生乱!非公本心嗜杀!此乱世用重典,亦为保我汉地生民长远安宁,不得已而为之!其心之苦,旁人岂知?”

他直视刘琨,目光灼灼:

“越石兄!你我曾许愿澄清海内!今四海鼎沸,胡尘蔽日!刘聪、石勒之辈,窃神器、屠华夏,裂我山河!此方为真正失民心、丧天良之巨寇!太傅虽行霹雳手段,但其所扶者乃大晋正统皇帝陛下!其所争者乃光复晋室江山!其所用者乃如士稚这般,欲一扫颓靡、匡扶社稷之志士!此等人物,纵有瑕疵,其心其志,岂是刘聪、石勒之流可比?!”

祖逖越说越激动,眼中充满了对邵明珠由衷的敬佩与忠诚:

“不瞒越石兄,我祖逖,昔年洛阳科举魁首,自以为饱读诗书,可经世济民!然目睹八王之乱、胡骑横行、朝廷腐朽,深知空谈误国!是邵公!”他语气斩钉截铁,掷地有声:

“是邵公于风雷激荡之时,起于微末,联王彭祖、拓跋、慕容、段部、苟曦诸雄,在晋室倾颓、神器蒙尘之际,独撑北疆危局,将行将湮灭之圣火护于幽州!是他!救出洛阳几十万生民的性命免遭匈奴人荼毒!是他!一手建立神阙卫,洞悉敌国如观掌纹!是他!推革新、练兵甲、整吏治、聚流民、广积粟、建三军(无当、解烦、飞熊)!是他!以少年之躯,辅佐幼主,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前番挫败江东伪朝分裂逆谋,近又夺回邺城,斩除石勒爪牙刘演!如此大智大勇、挽狂澜于既倒的人物,方是这板荡乱世,能收拾万里河山烂摊子的擎天之柱!越石兄,你我相交半生,祖逖何曾虚言?!若非邵公确有此绝世之才、救世之能,我祖士稚岂会以状元之身,甘心为其驱策,鞠躬尽瘁?!正是因在邵公身上,我看到了光复河山、涤荡胡尘的真正希望!”

祖逖这番肺腑之言,带着强大的感染力,如同重锤砸在刘琨心上。刘琨看着祖逖眼中那毫不作伪的狂热崇拜和忠诚,内心翻江倒海。他与祖逖相识多年,深知祖逖的才学和傲骨。能让这个心高气傲的老朋友如此心悦诚服、甚至甘居人下的人物,绝非等闲!而且,祖逖点出的“扶保正统”、“光复江山”的大义名分,确实牢牢抓在邵明珠手中!自己纠结于邺城手段,却忽略了真正的大敌是胡虏!

祖逖见刘琨眼中坚冰初融,继续加码,压低声音,抛出关键一步:

“越石兄,石勒才是你我不共戴天之死敌!他盘踞襄国,觊觎晋阳久矣!今刘聪被邵公计策所惑,已调靳准、王腾军助战石勒,名为协防,实为钳制石勒,坐看其与邵公相斗。此正是我辈联邵除石、光复并冀的大好时机!”

刘琨眼中精光一闪:“如何联手?”

祖逖智珠在握,道出早已准备好的妙计:

“邵公之意:请越石兄明面回复刘聪!声称奉诏,愿出兵‘夹击’邵军!并假意向平阳索取大批粮草、军械以示‘诚意’,此乃‘虚以委蛇,麻痹胡虏’!”

“实则!”祖逖眼中闪着锐利的光芒:“兄即刻整顿晋阳军马,挑选最精锐的‘并州狼骑’!秘密交由兄信重之将,假扮流寇或押运粮草部队,悄然开赴北面代郡!那里,邵公将调张璞将军率无当飞军一部前来接应!合兵之后,由无当飞军统帅及兄之大将共掌,藏兵于代郡山谷之中!”

刘琨皱眉:“藏兵代郡?” 代郡靠近拓跋地盘,又非主战场。

祖逖露出一丝高深莫测的微笑:

“正是!此兵乃胜负之关键!邵公主力将正面吸引石勒与其‘援军’(靳准部)于襄国城下!待其激战正酣,死伤狼藉,我军与邵军皆力疲之时……”

祖逖的手重重在晋阳地图上往襄国方向猛地一划!

“这支隐秘于代郡的联合奇兵!将如神兵天降!自北向南,直插石勒与靳准军的侧后薄弱处!切断其粮道!焚其辎重!更要趁乱……”祖逖声音转冷:“擒贼擒王,直捣石勒中军大帐!若天佑,生擒石勒!此一役,功莫大焉!晋阳之困可解!杀父兄之仇得报!光复晋阳、连通幽冀之路,自此洞开!越石兄也将因首功,重获朝廷倚重,名垂青史!”

这一番“明修栈道暗度陈仓”、“正兵疲敌奇兵决胜”的战略,如同在刘琨眼前打开了一扇通往胜利的大门!既能除掉心腹大患石勒、报血仇,又能不损自身实力,更能获取拥戴朝廷的不世之功!

诱惑太大了!大到足以让刘琨忽视对邵明珠的最后一丝疑虑。他眼中挣扎尽去,取而代之的是被点燃的炽热火焰。他看着祖逖,这个多年好友,此刻的眼神充满了笃定的信任。

“好!好一个祖士稚!”刘琨猛地一拍大腿,“邵太傅,果然好手段!好计策!”

他站起身,走到书案前,提起饱蘸浓墨的笔:

“我这就修书给刘聪老贼!告诉他,刘琨……愿为大汉……哦,不对……”刘琨嘴角勾起一丝讽刺的冷笑,“愿为刘聪‘陛下’,竭尽全力……‘夹击’邵贼!唯望朝廷……多多拨付粮草军械!嘿嘿嘿……”

笔走龙蛇,一封言辞恭顺、煞有介事的“效忠信”很快写好。刘琨亲自封上火漆,交给祖逖带来的神阙卫密使:

“八百里加急!送往平阳!”

他转向祖逖,目光深邃:“士稚,望你我所谋,不负初心!石勒……必死!” 最后一句话,带着刻骨的恨意和解脱。

祖逖郑重抱拳:“越石兄放心!邵公已令末将全权负责此路奇兵协调事宜!末将即刻返回公爷身边,力促此计达成!届时,我们在襄国城下,共饮庆功酒!”

风雪依旧,晋阳城外农庄内的秘密盟约却已达成。一张无形的大网,正缓缓收紧,目标直指那位盘踞襄国、犹不自知死期将至的枭雄石勒。而这张网的核心枢纽,正是幽州那位被祖逖誉为“擎天之柱”的年轻郡公——邵明珠。祖逖临别前回望晋阳城楼的眼神,充满了对老友的期许,更有对邵明珠所开创道路的无比坚定。

冀州,巨鹿郡,晋军大营

旌旗蔽日,营盘连绵数十里,一眼望不到尽头。战马的嘶鸣声、铁甲的碰撞声、操练的号子声汇聚成一股磅礴的声浪,直冲云霄。自邺城大捷后,邵明珠主力便移师巨鹿,此地扼守冀州南下要冲,正对石勒盘踞的襄国。

这一日,营门大开,鼓号齐鸣!一支庞大的骑兵队伍如同钢铁洪流般涌入营盘。为首者,正是幽州之主,丞相王浚!他一身玄甲,外罩紫金蟒袍,须发虽已花白,但精神矍铄,端坐于高头大马之上,顾盼间威仪自生。身后是段部鲜卑的狼头大纛,五万段部精骑铁甲森然,杀气腾腾!更后方,则是三万幽州本镇精锐步骑,盔明甲亮,军容整肃!

“子卿!哈哈哈!老夫来也!”王浚老远就看到了迎出帅帐的邵明珠,洪亮的笑声震得空气嗡嗡作响。他翻身下马,动作依旧矫健,几步上前,重重拍在邵明珠的肩膀上,力道之大,让邵明珠都微微晃了晃。

“好小子!干得漂亮!邺城一战,打出了我大晋的威风!打出了你邵子卿的赫赫威名!”王浚眼中满是毫不掩饰的激赏和欣慰,如同看着自家最出色的子侄,“老夫在幽州听闻捷报,拍案叫绝!石勒那羯狗,被你耍得团团转!痛快!真他娘的痛快!”

邵明珠躬身行礼:“丞相谬赞!全赖将士用命,陛下洪福!明珠不敢居功。”他态度依旧谦恭,但眉宇间那股沉稳自信的气度,已非当年洛阳时那个需要处处隐忍的少年可比。

王浚大手一挥:“少跟老夫来这套虚的!老夫带兵打仗几十年,还看不出门道?你这一手引蛇出洞、关门打狗、借刀杀人玩得炉火纯青!比老夫当年在洛阳时强多了!”他环视着周围连绵的营盘和肃杀的军容,眼中精光四射:“此番老夫亲率段部五万铁骑,幽州精兵三万!尽数交予你调遣!给老夫狠狠揍石勒那狗娘养的!让他知道知道,谁才是这河北真正的主人!”

王浚的鼎力支持,如同给邵明珠注入了一剂强心针。但更令人惊喜的还在后面。

数日后,营盘西南和东北方向,再次烟尘大起!代表代北拓跋部的苍狼旗和辽东慕容部的玄鸟旗迎风招展!拓跋猗卢和慕容廆这两个老谋深算的鲜卑单于,竟也亲自率军赶到了!

拓跋猗卢带来了本部精锐三万,慕容廆也带来了辽东铁骑三万!两人见到邵明珠和王浚,脸上堆满了“真诚”的笑容,言语间极尽恭维。

“贤婿用兵如神!邺城一战,名震北疆!老夫闻讯,欣喜若狂!特率本部儿郎前来助阵,愿为贤婿马前卒!”拓跋猗卢抚着花白胡须,姿态放得很低。

“贤婿少年英雄,国之柱石!慕容廆深感钦佩!辽东健儿,愿随贤婿扫平羯胡,光复河山!”慕容廆也说得慷慨激昂。

邵明珠心中雪亮。这两个老狐狸之前一直作壁上观,只派了拓跋锐和慕容皝带部分兵力参战。如今见邺城大胜,石勒陷入困境,王浚又倾力支持,显然是嗅到了瓜分更大蛋糕的机会,这才亲自下场摘桃子来了!不过,这正合他意!兵力,越多越好!

至此,邵明珠麾下汇聚的兵力达到了一个空前恐怖的数字:

王浚部:段部鲜卑骑兵五万 幽州精锐步骑三万 = 八万

拓跋部:拓跋猗卢亲率三万 拓跋锐原有部曲三万 = 六万

慕容部:慕容廆亲率三万 慕容皝原有部曲两万 = 五万

邵明珠本部:神机营(含炮兵)五千、玄甲卫重装铁骑两千、解烦军一万、飞熊军一万、广阳雷霆军一万、无当飞军五千、幽州府兵及收编降卒约两万 = 六万两千

刘琨秘密派往代郡的“并州狼骑”一万(祖逖协调中)

总计:二十五万两千大军!其中骑兵超过十八万!

当各营主将将汇总的兵马册呈上帅案时,饶是邵明珠心志坚毅如铁,握着名册的手指也不由自主地微微用力,指节泛白。一股难以言喻的豪情和底气,如同滚烫的岩浆,从心底深处喷涌而出,瞬间流遍四肢百骸!

二十五万大军!十八万铁骑!这是何等雄厚的资本!

幽州这两年风调雨顺,新式农具“轩辕犁”的推广,加上他力排众议、引入并大力推广种植的“土豆”、“玉米”等高产作物,使得幽州粮仓爆满!府库充盈!支撑这二十多万大军远征数月,毫无压力!

兵精!粮足!将勇!谋深!

邵明珠缓缓抬起头,目光扫过帐下济济一堂的各方大将:王浚、拓跋猗卢、慕容廆、拓跋锐、慕容皝、段疾陆眷、祖逖……还有肃立身后的玄甲卫统领赵骏、神机营指挥使真定县伯赵翔……一张张或桀骜、或恭顺、或热切、或深沉的面孔,此刻都汇聚在他的帅旗之下!

他不由得想起了在洛阳的日子。在司马越那个昏聩老朽的阴影下,自己空有满腹韬略,却只能如履薄冰,处处受制,连一个小小的虎贲中郎将刘易都能给他脸色看!为了自保,为了心中那点不灭的火种,他不得不忍辱负重,甚至不惜与虎谋皮,在各方势力间周旋,憋屈得几乎要窒息!

而现在……他终于站在了这乱世棋局的中心!手握足以倾覆山河的力量!号令群雄,莫敢不从!这种掌控一切、挥斥方遒的感觉……真好!

邵明珠深吸一口气,压下胸中翻腾的激荡。他看向身旁同样意气风发的王浚,这位对他有知遇之恩、如今全力支持他的老帅,沉声道:

“丞相,此战,我军兵锋之盛,亘古未有!石勒、刘聪,已成瓮中之鳖!”

王浚抚掌大笑:“哈哈哈!子卿所言极是!老夫活了这把年纪,从未打过如此富裕之仗!说吧,怎么打?老夫这把老骨头,也给你当个先锋!”

邵明珠眼中寒芒一闪,走到巨大的沙盘前,手指重重地点在襄国的位置:

“此战目标,非只一城一地!乃是要全歼石勒主力!重创刘聪派来的平阳禁军!彻底打残他们在河北的筋骨!”

他手指在沙盘上划出一道凌厉的弧线:

“待祖逖协调刘琨奇兵就位,我军主力便以泰山压顶之势,直扑襄国!以堂堂正正之师,碾压石勒!逼其与我决战!”

“拓跋锐、慕容皝二位兄长!”邵明珠看向两位年轻气盛的鲜卑将领,“你二人率本部精锐骑兵为先锋!务必以雷霆之势,扫清襄国外围据点!将石勒牢牢钉死在襄国城下!”

“段疾陆眷将军!”邵明珠看向段部悍将,“你率段部铁骑居左翼!丞相坐镇中军!拓跋公、慕容公率本部精锐居右翼!三路并进,互为犄角!”

“神机营!”邵明珠声音转冷,“炮队前置!待石勒军出城列阵,给我集中火力,轰碎他的前军锋锐!打掉他的胆气!”

“玄甲卫!”邵明珠看向小舅子赵骏,“养兵千日,用兵一时!待敌阵动摇,便是尔等破阵摧锋之时!我要看到石勒的中军帅旗……倒在玄甲铁蹄之下!”

部署完毕,邵明珠最后看向王浚,语气带着深远的谋略:

“丞相,此战若胜,河北南部将尽入我手!然则……”他嘴角勾起一丝冰冷的弧度,“我们不必急于攻入山西。”

“哦?”王浚挑眉。

“石勒若遭此重创,必成丧家之犬!刘聪损兵折将,威望扫地!平阳朝廷内部,靳准等野心之辈岂会放过此良机?”邵明珠眼中闪烁着洞悉人性的幽光,“让他们去斗!去咬!去互相撕扯!待其两败俱伤,元气耗尽……”

邵明珠的手掌在沙盘上代表山西的位置,缓缓握紧成拳:

“那时,才是我大军西进,收取三晋旧土,光复洛阳故都的……最佳时机!”

王浚看着邵明珠那年轻却已深谙帝王心术的脸庞,听着这“毕其功于一役,坐收渔利”的宏大战略,心中感慨万千,最终化作一声长叹,随即是更加豪迈的大笑:

“好!好一个邵子卿!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更懂这制衡之道!老夫……服了!就依你之计!此战,老夫为你压阵!看你这擎天白玉柱,如何擎起这破碎山河!”

帅帐之内,众将轰然应诺!战意如火山般喷薄!二十五万大军的意志,汇聚在邵明珠高举的令旗之下,如同即将出闸的洪荒巨兽,只待一声令下,便将扑向襄国,掀起一场决定北方命运的滔天血战!而邵明珠,这位曾经在洛阳夹缝中求生的少年,此刻已如出鞘的绝世神兵,锋芒所指,山河色变!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