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梦回西晋娶女帝 > 第244章 干货

梦回西晋娶女帝 第244章 干货

作者:爱吃瓜的侯爷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0-22 07:53:33

长信殿内,一卷摊开的《史记》铺在紫檀案几上。邵明珠指尖划过“匈奴列传”的标题,声音清朗沉稳:

“陛下,今日剖析匈奴。”

少年天子司马邺正襟危坐:“请老师赐教。”

邵明珠直切核心:“匈奴之强,首在其‘变’。穹庐为室,畜牧为业,迁徙不定。非如我华夏筑城而居,划定田亩。”他停顿,看向司马邺,“此‘变’之利,在何处?”

司马邺沉吟:“来去如风,难以追击?补给难寻?”

“善!”邵明珠赞许,“其聚则为兵,散则为民。击之,彼遁入千里草原;追之,则我军粮道悬长,易被断粮道、遭伏击。汉高白登山之困,根源在此。”

“然其‘变’亦为致命之弊!”邵明珠语气转利,“其根基在畜群与草场。畜群赖草场存活,草场依赖天时、地利。”他用指尖重重点了点地图上的漠南草场区域。

“制胜法一:绝其根基。”邵明珠眼神锐利,“遣精骑轻兵,多路深入,非为歼敌,而为‘捣其巢穴’!”

“如何捣?”司马邺追问。

“烧草场!”邵明珠斩钉截铁。“选深秋草枯水竭时,择其丰美关键牧场,纵火烧之!火势蔓延,旬日不绝,则牧草化为飞灰。牲畜无食,大批倒毙。此乃釜底抽薪。断其粮草,不战而削弱其国力根本,迫其北遁。卫青数次河南地之战,虽未大规模纵火,但驱赶其民,使其失此地利肥美草场,实与焚草异曲同工。”

司马邺眼中闪过光芒:“既如此,何不年年焚烧?”

邵明珠摇头:“陛下,草原非无主之地,乃其命脉。焚烧过多,易促其更联合反抗,形成死敌,或驱其寻找新牧场,威胁更大。且深入草原,风险亦大。需掌握度。”

“法二:控其命脉。”邵明珠指向边界地图,“开关市,但非绥靖,乃锁链!我需盐、铁、茶叶、绢帛、米粮,乃其生活不可缺。设市于边境,严控出口!”

“铁器!尤其是!”邵明珠语气加重,“箭头、马镫、刀剑原料,绝不可流出!开市交易,主以生活之资——绸缎、粮食、茶叶。使其上层贵族耽于享乐,其民依赖中原供给。久之,其自造器物能力荒废,贸易命脉尽在我手,形如圈养之牛羊。必要时,闭市绝贸,可使其国内生乱。此乃‘以利为锁’。”

司马邺点头:“使其离了中原,寸步难行?”

“正是!法三:分其心志,裂其筋骨!”邵明珠在书页空白处写下“分而治之”四字,“匈奴如狼群,一狼为王,则群狼可噬象;然其若内斗不休,则为散沙一盘,不足为惧。汉武时,为除心腹大患伊稚斜单于,乃厚待、扶植右贤王,使其内斗。此乃高明手腕。”

他加重语气:“绝不可坐视其出现一位雄主,整合诸部!要不断找寻其内部裂缝。亲者?拉拢、利诱、封王封侯,使其为藩篱。远者?离间、污其声名、挑拨其关系。鼓励诸部互相攻伐,互夺草场、人口。助弱者抗强者,待强者势颓再扶植他人。务使其内斗不休,元气日衰,永无统一聚合之力。此为‘以夷制夷’,最省国帑兵费之上策。”

“陛下可知,一个统一的、强大的草原王朝,对我中原威胁几何?”邵明珠肃然发问。

司马邺想到洛阳往事,神情沉重:“……百倍于今日之羯胡。”

邵明珠颔首:“故此四字诀——断根、锁脉、裂骨——当谨记。断其草场根基,锁其贸易命脉,裂其联盟骨肉。中原北方之患,方可压制于摇篮之中。”

他卷起竹简,直视少年皇帝:“然此皆术,非道。长久之计,在内修文德,强军备,固边防,使彼虽有贪狼之欲,不敢萌生南下之念,方为‘王道’。待陛下亲政,内抚百姓,外拒强虏,当以此为基。”

“学生谨记!”司马邺深深一躬,目光灼灼,“先生所授,字字珠玑。他日若能…必按此方略,永绝胡患!”

邵明珠看着他年轻而坚定的面庞,心中微动:“陛下天资聪颖,假以时日,必能超越前朝功业。”

讲完《匈奴列传》邵明珠思索了一下,于是跟司马邺讲起了西晋赋税与财政的利弊跟门阀世家的关系。

邵明珠沉默地将厚厚几卷竹简和绢帛铺开在司马邺面前的紫檀案几上,手指划过那密密麻麻的数字时,带起细微的浮尘。

“陛下,”他声音不高,却足以压下窗外鸟雀的啁啾,“朝廷之亡,非尽胡尘,根在膏肓。”

他点向一份渔阳郡户籍黄册,指尖停在“在籍口户十二万三千”的数字上,又重重敲了敲旁边一份暗探密报。“此数,是水中月,镜中花。臣所查实情,渔阳郡活口不下四十万!”

“四十万?!”司马邺年轻的声音拔高,带着难以置信的惊骇,“那…那二十八万人何在?”

“藏了!匿了!”邵明珠的声音陡然转冷,如寒冰碎裂,“藏于范氏坞堡之内,匿于崔氏千顷良田之间!陛下,这便是第一大弊——膏腴尽归私门,赋税皆落黔首! 世家大族,田连阡陌,奴仆过万,缴税几何?十不存一!朝廷赋税之重担,压在那些小门小户、寒门商户肩头,压得他们卖儿鬻女,压得他们弃地逃亡!长此以往,国基溃烂,如何不亡?”

他又展开一卷文书,是洛阳太仓的损耗清单。“再看其二:粮草未至京,已耗半途亡! 江南漕粮三斛北上,抵京不过一斛余!沿途官吏克扣、损耗、私截,名曰‘常例’,实为蛀虫,吸食国脉!层层盘剥之下,十成税粮,陛下在国库中能见四成,已是祖宗庇佑!这蛀空的国家,如何挡得住匈奴铁蹄?”

司马邺的脸色在灯下愈发苍白,手指紧紧攥着御袍一角。他并非懵懂无知,流亡的颠沛让他比同龄人早尝人世艰辛。“老师…”他声音干涩,“这顽疾…可…可还有救?”

邵明珠的目光锐利如鹰隼,直视着少年皇帝眼底的忧虑和初生的刚毅。“有救!但需刮骨疗毒,再造乾坤!”他斩钉截铁,每一个字都带着金铁之声。

他从袖中取出一幅新绘的草图,在案几上铺开。

“第一刀,正本清源!度田检口!”邵明珠的手掌重重按在地图上,“丈天下土,数生民口!将此隐匿之人、之田,尽数挖出!此为根基,无此,如沙上筑塔!”

他抬眼,直视司马邺:“然此刀必要见血!世家必反,豪强必阻。需陛下手握强军,精兵悍卒,如利刃悬顶,震慑四方!遴选干吏,直属于陛下中枢,俸禄从优,功则厚赏,贪则重诛!凡敢勾结世家、阴违度田者——”他声音陡然降至冰点,“杀无赦!”

草图上的线条简洁有力。

“第二刀,重订税基,普惠生民!”

“田赋,废计口,立亩税!”邵明珠指尖划过图上一处,“无论皇亲国戚,士族高门,凡名下之田,按其沃瘠划分品等,统一税率!十五税一,概莫能外!占地百顷者,缴百顷之赋!此为‘公平’!此制一出,朝廷岁入,立增数倍!”

“徭役,变丁税!”他指向另一处,“力役折算为‘免役钱’,并入亩税征收。同时,放开禁锢!商人、工匠、乃至有条件赎身的奴婢,皆可入籍为‘税户’!此谓之‘开源’!天下流通渠道宽,则国库方有活水来!”

“商税关卡,苛杂尽去,专营归国!”邵明珠语气加重,“废无谓之税卡,定简明之商则。盐、铁、乃至军需之物,设专营司衙,严刑峻法,扼守命脉!此为‘大利归朝’!绝不容宵小染指!”

“第三刀,破其垄断,根基动摇!”邵明珠眼中精光闪动。

“度田检口,已斩其依附人口、隐匿土地之源!”

“开寒门仕路!设规范考选!”他一字一顿,“士族门第,非唯一途!地方干吏,寒门俊才,凭务实之策论,治国之良方,亦可登堂入室,分其羹汤!此乃掺沙入坛,渐移其势!”

“立常平仓,行青苗贷!”邵明珠的声音带着强烈的实践意味,“丰年平价收粮,备灾年;设官营贷所,利息必远低于世家盘剥!陛下,此举直取世家财源命脉——使其无法再用高利贷吸干小农膏血,无法再趁灾荒贱价吞并民田!断其兼并之爪牙,此釜底抽薪!”

司马邺呼吸有些急促,眼睛死死盯着草图,仿佛能看到那惊涛骇浪。这些话语中的刀光剑影,远超兵戈交锋。“老师此策,振聋发聩!然则…步步皆雷池,桩桩皆逆鳞!世家百年根基,牵一发而动全身,若其群起反噬…”

“此乃改天换地之举,何惧风雨?”邵明珠坦然道,目光灼灼看着少年,“然成功三要,缺一不可!”邵明珠看着司马邺,双手握拳,继续说道。

“ 这一是陛下持心若何? 当有万仞不移之心,敢为天下先!

二、度田检口之刃,利否?深否? 此第一刀不快、不狠,余者皆虚!

三、陛下手中之剑,可握稳、可伤人否? 精兵,强将,尤在王浚、拓跋、慕容等虎狼环伺之际,军队必稳,必忠陛下如臂使指!无此凭依,一切皆空!”

邵明珠将草图缓缓卷起,声音低沉却充满力量:“陛下年方十三,风华正茂。此刻之要务,非操切,乃积威、养望、聚势!励精兵,储钱粮,育心腹之才,平衡北地群狼。待他日,陛下冠冕堂成,权柄在握,兵精粮足,羽翼丰满,方是高举此中兴之剑,劈开百年沉疴,斩出新乾坤之时!”

图卷合拢,发出的轻响在寂静的室内格外清晰。司马邺胸中激荡,似有熔岩奔涌,一种前所未有的沉甸甸的使命感压在心头,驱散了恐惧。他霍然起身,对着邵明珠,深深一揖,额几乎触地:“学生…谨受教!这刮骨疗毒,再造乾坤之道,必刻骨铭心,待时而动!若有寸进,皆师恩所赐!”

烛火跳动,映照着少年皇帝眼中灼灼的星火与那一丝深藏的不屈。邵明珠看着这一躬,也看着那案上如山卷籍,默然无语。这中兴之路,纸上谈兵易,迈步向前,每一步都将是刀山血海。但眼前这个被自己推上帝位、也曾被自己亲手吓坏的少年,似乎终于抓到了一线破局的曙光。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