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总裁豪门 > 风骨之臣 > 第91章 长安不见(19)

风骨之臣 第91章 长安不见(19)

作者:原秋叶 分类:总裁豪门 更新时间:2025-10-14 06:31:38

腊月二十三,小年。

兰丞相府正门洞开,两盏巨型\"春\"字绛纱灯高悬,灯穗被北风卷得猎猎,像两团不肯熄灭的火。

回廊下,一排琉璃风灯,灯面绘有《岁寒图》,竹影被火光映在壁,碎影乱摇,恍若活物。

风栖竹披一件绯狐斗篷,袖口以金线勾云,正指挥仆妇挂彩灯,声音被风吹得四散: \"再高一些,对...左边灯穗要齐眉,才显喜气!\"

庭中积雪未扫尽,小阿尧穿大红锦袍,外罩白狐褂,圆滚滚似雪中一团火。

他正拽着梅润笙的衣袖,仰脸撒娇: \"阿爹,陪我放'雪灯'嘛!娘亲说,点了灯,年兽就不敢来!\"

为了和兰一臣区分开,阿尧便叫兰一臣爹爹,叫梅润笙阿爹。

梅润笙青袍外只加一件半旧灰貂,越发显得人清瘦。

他被孩子拖得一个踉跄,却下意识伸手护住阿尧的后颈,声音低而柔: \"好,爹爹陪你。但雪灯得自己做,可不许哭鼻子。\"

说罢,他弯腰,以掌心拢雪,五指冻得发红,却毫不在意,只轻轻捏成一盏小小雪壳,再以指尖挖底,动作认真得像雕琢玉器。

小风站在廊下,披宝蓝羽纱褂,怀里抱着父亲新做的木鸢,嘴巴撅得能挂油瓶。

他眼巴巴看哥哥与\"新爹爹\"玩得火热,脚尖碾着雪,小声嘟囔: \"之前还说陪我射鸢...现在又被人抢走。\"

风寒竹恰好来府里探亲,他玄狐大氅猎猎,见小风闷闷不乐,挑眉: \"小子,撅嘴作甚?随老子骑马去!\"

他一把拎起小风,夹在臂弯,孩子惊呼未出口,已被风寒竹放上肩头。

风栖竹闻声赶来,绯色斗篷被风吹得鼓起,像一面火旗: \"风寒刚愈,又带他疯?\"

她伸手欲拦,风寒竹却已翻身上马,长臂一捞,把小孩安放在前鞍,笑得肆意: \"男儿当迎风!有老子在,摔不了!\"

风栖竹无奈,只得命人牵来自己的青骢,翻身上马,紧追其后,雪尘飞溅,像给白地添了三道墨痕。

郊外雪原辽阔,夕阳残照,天地一片金红。

风寒竹放马缓行,让小风握缰,自己则环住儿子,低声讲解控马要领: \"目视前方,肩放松,手稳...对!\"

孩子紧张得小脸通红,却在父亲臂弯里渐渐放松,木鸢挂在鞍侧,随风晃动,像蓝色小旗。

风栖竹策马并行,斗篷被风掀起,露出绯色裙角,她侧首,目光落在两人身上,唇角含笑,却不忘叮嘱: \"慢些!再快,我可不饶你!\"

风寒竹回首,冲她挑眉一笑,玄狐毛被夕照染金,意气风发。

回程时,雪原上已亮起零星灯火,远远望去,像一条蜿蜒的星河。

小风兴奋得小脸通红,趴在风寒竹肩头,叽叽喳喳讲述\"控马心得\",早把哥哥与新爹爹的\"雪灯\"抛到脑后。

风栖竹并辔而行,目光柔和,却时不时回望—— 那里,丞相府的方向,红灯高挂,像一团温暖的火,等她归家。

府前,雪灯已挂起—— 梅润笙以雪壳为盏,内置小烛,烛火映雪,透出玲珑红光,像一盏盏小小月亮。

阿尧拍手欢笑,绕着雪灯转圈,大红袍角被风扬起,像一团火在雪上滚。

见母亲归来,他飞奔过去,一把抱住母亲大腿,仰头炫耀: \"娘!舅舅做的雪灯,可好看?\"

风栖竹弯腰,替他拂去发间雪花,目光却越过孩子,落在不远处那道清瘦身影—— 梅润笙立于灯影下,青袍被风吹得紧贴瘦骨,却眉眼温柔,像雪原上最后一株不肯倒的青竹。

她微微一笑,眼底泛起暖意—— 节前雪夜,灯火可亲,家人皆安,便是人间最暖时。

梅润笙心里却微酸,想起了还没有听见孩子叫她一声母亲的幺幺,他的亡妻确实好久没见了,等晚上去她墓前聊聊天。

雪霁初晴,丞相府檐角滴水,\"嗒嗒\"轻响。

梅润笙披一件旧青狐裘,毛锋已秃,颜色褪成淡灰——那是商洛郡主昔年亲手所缝。

他未惊动任何人,只携一盏小灯笼,灯罩绘寒江独钓,烛火摇曳,像将熄未熄的往事。

角门轻启,守门老仆犹在打盹,梅润笙侧身而过,狐裘下摆扫过门槛,惊起一缕细尘,却未惊梦。

城外五里,旧山北麓,郡主墓在。

雪覆官道,履痕早被夜风抹平,他深一脚浅一脚前行,狐裘下摆浸湿,却不觉冷。

途中,经过一株老梅,枝干如铁,花蕾未绽。

他伸手,指尖轻触花苞,低声道: \"幺幺,我来了。\"

——昔年,你最爱此树,说\"梅花开时,春信至\"。

如今,花未开,你已归雪;我携旧灯,来赴一场无人知晓的春约。

墓地荒寂,雪压枯草,旧碑半埋。

碑上\"商洛郡主\"四字,被雪遮得只剩轮廓。

梅润笙以袖拂雪,动作极轻,像怕惊扰沉睡的人。

雪落指尖,瞬时融化,冰凉得像将亡之人的手。

他把灯笼置于碑前,烛火被风压得低垂,却倔强地亮着,像不肯熄的回忆。

随后,他缓缓坐下,背倚冷碑,青狐裘与雪色融为一体,只余鬓边几缕华发,在风中轻颤。

\"幺幺,我回来了...带着一身雪,和一条再也回不来的命。\" 他仰头,看天边残月,声音哑得像沙磨, \"五妹走了,死在宁古塔,我没护住她...就像当年,没护住你。\"

——若我当年不附逆,不贪图郡主青睐,你是否还在花下煮酒?

悔字如刀,一刀刀割在肺腑,却割不断命运的铁索。

\"阿尧长大了,会喊阿爹了,会射小弓...他笑起来,很像你,眉尾一弯,就把人魂勾走。\"

他抬手,以指背轻触墓碑,像触一张冰冷的脸, \"我教他识字,却教不会他喊'娘'...幺幺,你别怪我。\"

雪又悄悄落下,一片片覆在他肩头,像给他披上一件冰冷的孝衣。

他不动,任雪堆积,仿佛只有这样,才能压住胸口那团悔恨的火。

\"我如今是春陵侯了,空冠无土,世人笑我'狗屎运'...

他们不知,我踩着的是你的骨,是五妹的骨,是梅氏满门的骨。\"

——这侯位,是你用命换来的;我活一日,便替你守一日阿尧。

可守得住阿尧,守得住这虚名,却再守不住你眉间那点朱砂。

烛火将尽,雪已埋至脚踝。

又过了很长时间,长久到梅润笙都以为时间会就此停止在此刻,直到他的腿麻木冰凉。

梅润笙缓缓起身,以指尖拂去碑上积雪,动作温柔得像给爱人理鬓: \"幺幺,我走了。

等阿尧再大些,我带他来...让他看看你,看看他的娘亲,曾经多么风华。\"

他俯身,唇轻触冰冷碑面,一触即离,像吻一片雪: \"你且等等我...等我把他养大,等我把梅氏骨血还完,我就来陪你。\"

雪落唇角,瞬间融化,像替他流下,一滴迟到的泪。

回程雪更深,旧灯笼已熄,只余竹骨在风里摇晃。

梅润笙把灯笼提高,让残烛最后一点光,照在回程脚印上—— 脚印深深,很快又被雪填平,像某些心事,永远无人知晓。

远处,丞相府红灯高挂,像一团温暖的火,等他归巢。

而他,背着满肩雪,满襟悔,满心疼,

一步一步,

走向那再也回不去的,

人间烟火。

如果这一切还能够回头,梅润笙还是会毫不犹豫的娶商洛郡主,即使只有短暂几年的相处时光,也是他弥足珍贵的回忆,只是他会撇开家族,不会再连累他们,跟自己走上那条不归路。

回到丞相府,梅润笙刚踏入府门,便见阿尧穿着大红锦袍,欢快地跑了过来。

“阿爹,你去哪儿了,我找你好久啦!”孩子奶声奶气地说道,一把抱住他的腿。

梅润笙蹲下,摸摸他的头,强挤出一丝笑容,“阿爹去看一位故人了。”

这时,风栖竹也走了过来,关切地看着他,“你脸色不太好,可是路上着了凉?”

梅润笙摇了摇头,“只是有些累了。”

风栖竹道,“半夜阿尧哭闹不止,想去找你,没想到发现你不在,他就一直睡不着,你领他回去睡吧!”然后催促着便让他们早些去歇息。

夜里,梅润笙躺在床上,却辗转难眠。身边的阿尧已经呼呼大睡,依赖的模样让他爱怜。

幺幺的音容笑貌不断在他脑海浮现,而此刻府中的温暖景象又让他心生慰藉。

他知道,自己虽背负着过去的悔恨,但如今也有了新的责任与牵挂。

他暗暗发誓,定要守护好阿尧,守护好这来之不易的平静,哪怕未来还有诸多风雨,他也会勇敢面对。

腊月三十,相府厨房。

铜锅\"咕嘟\"冒热气,白雾绕梁,窗外雪色被灯火映得发红。

长案上铺薄面,风栖竹挽袖,腕上金镯随揉面动作\"轻呤\"作响。

兰一臣青袍袖口以白绳束起,擀面杖在他掌下旋转,面团成雪浪,厚薄均匀,竟有三分像批阅奏折的从容。

木兮看了都尤为赞叹,他们家大人上得朝堂,下得厨房,简直就是好夫婿的人选。

阿尧踮脚挤进门,大红棉袄被门框蹭得\"沙沙\"作响。

\"娘,我也要包——\"

话音未落,风栖竹指尖轻点,一撮面粉抹在他鼻尖,雪白一点,衬得双眸乌溜圆。

众人哄笑——

\"嗷!娘,你欺负人!\"阿尧跺脚,面粉从袖口喷出,像小雪炸开。

梅润笙正捏褶边,被他一撞,手背沾面,顺手抹在阿尧眉心:\"来,阿爹给你画个月牙!\"

孩子顿时成了\"白面小判官\",厨房笑成一片。

就在这时,门房传来消息,说有贵客来访。

风栖竹不用猜,就知道是她哥哥来了。

果不其然,风寒竹携风竹影踏雪而来,玄狐斗篷猎猎。

他见案上热闹,挑眉笑:\"来迟了,可有我的份?\"

说罢,从袖中掏出一小包琥珀冰糖,\"叮\"地放在案上,

\"包几个糖饺,谁吃到,今年甜到头!\"

小风拍手叫好,笑声清脆,像檐角铁马轻晃。

长案当桌,热气蒸腾。

饺子下锅,白浪翻滚,像一群白鹅戏水。

阿尧迫不及待伸筷,被热气烫得\"嘶\"地缩手,又舍不得放下,鼓着腮吹气。

兰一臣递给他一只小碟,碟底已点醋,声音带笑:\"慢些,没人抢。\"

风寒竹却故意伸筷,\"唰\"地夹走阿尧瞄准的糖饺,孩子瞪大眼,他已一口吞下,眉飞色舞:\"甜!今年归我甜!\"

惹得众人再度大笑。

窗外雪落,屋内灯明。

一盘盘饺子端上,皮薄馅足,糖饺混于其中,像藏着的小惊喜。

阿尧咬到糖馅,眼睛一亮,举筷高呼:\"我吃到甜啦!今年我最乖!\"

梅润笙看着他,眸底冰雪悄然化开,唇角弯起极浅的弧度,像初春第一缕风。

风栖竹为众人斟酒,杯盏相碰,\"叮\"声清脆,像给新年敲响的第一记钟声。意酒过三巡,炭火将尽。

阿尧倚在梅润笙膝头,小脸通红,鼻尖尚留面粉,像雪里一点朱砂。

突然,门房又匆匆来报,说是宫里来人传旨。

众人皆是一惊,不知这大过年的,宫里所为何事。

风栖竹等人赶忙整衣迎接。

一位太监尖着嗓子宣读圣旨,原来是皇上听闻相府阖家团圆,甚是欢喜,特赐下宫中珍馐美酒,以彰天恩。

大家都松了一口气。

太监走后,众人将赏赐一一摆上桌,原本热闹的氛围更添几分喜庆。

风栖竹举杯道:“皇上隆恩,咱们一同谢恩,也祝新的一年,家国皆安。”

众人纷纷响应,举杯共饮。

阿尧虽然年幼,也有模有样地端起小酒杯抿了一口,辣得直伸舌头,逗得大家又是一阵欢笑。

风寒竹举杯,朝众人朗笑:\"新年伊始,万象更新,愿我们——\"

\"——岁岁常欢愉,年年皆胜意!\"众人齐应,笑声穿过窗棂,与雪色同飞。

灯火映在窗上,人影成双,饺香不散,

一岁,又开始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