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总裁豪门 > 快穿:女主就要活着 > 第28章 千金归来关我什么事28

医学交流大会上,长安的报告如同一块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在医学界激起了层层涟漪。

首都医学交流大会结束后不到一周,关于她研究成果的详细报道就登上国际顶尖医刊的封面,被称为开创了神经修复的新纪元。

一个月后的某天清晨,长安正在实验室核对最新一批患者的随访数据,万院长罕见地穿着正装推门而入,手中拿着一封烫金邀请函。

“长安,”万院长眼中闪着难以掩盖的骄傲,“这是国家医学科学突破奖评审委员会发来的正式通知,你入围且获奖了!”

长安站起来接过这封沉甸甸的信函,心中也是激荡不已。

医学突破奖是当下国内医学界的最高荣誉,历来只授予功勋卓着的医学泰斗,最年轻的获奖者也都年过五旬,而她现在才不过二十三岁。

消息传开后,长安又收获了一大波的祝福,那几日她笑的脸都僵了。

石燕宁在得知这件事后,喜极而泣了许久,把那份邀请函摸了又摸,小心翼翼的不知道该放到哪里才好。

长安搂着她,“这只是开始,以后还会有许多的。”

石燕宁擦着眼泪,“那我给你专门弄个柜子放这些,省得磕坏了。”

长安就是在这些期盼和祝福中,又踏上了北上的火车。

颁奖典礼在庄严华丽的大会堂举行。

当长安站在聚光灯下,从白发苍苍的评委会主席手中接过奖杯时,台下坐着医学界的元老们,纷纷向她投去了赞赏和鼓励的眼神。

“这不是我个人的荣誉,这是传统医学和现代医学对话的胜利,是无数患者用勇气和信任书就的奇迹。”

长安简短而有力的获奖感言,再次引发了全场热烈的掌声。

当晚,守在电视机前的人,在七点的新闻中看到长安时,各个都激动坏了。

就在获奖后的第二天,长安的信箱就被国内外各地的信件所淹没了。

目前最顶尖的神经科学中心,以特聘教授的职位和完全自主的实验室为条件,希望聘任长安。

排名第一的国际医学院邀请长安担任新成立的联合医学研究所负责人,

更有数个国际大学愿意为长安提供终身教职和跨科学研究团队的领导岗位。

……………………

铺天盖地的邀请和聘任,都随着漫天赞誉而来。

与此同时,长安本科母校的校长,以及当初医学院的副院长,也在万克平的家里,见到了长安。

长安当初就读的是医学院,前身是职工医学院校,后来被并入到大学,同大学原来的医学系一起组成了新的独立学院。

可这些年,无论是最早的楚茉莉,还是后续的一些企业,都奔着长安捐献了许多仪器和实验室,而且不是只捐给神经医学科使用的那种,可以说,不只是医学院,整个学校都因为长安的成就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关注度和资源。

而这种情况,在长安获奖后将会更加明显。

副院长:“去年时候,学校就向教育部提出了申请,将医学院分出去,前不久正式获得了批准,将会挂牌冀北医学院。”

虽然不是综合性的医科大学,但也是目前冀北里数得上的本科院校了,没办法,冀北的高校教育资源还是有些惨淡。

校长指着一旁的副院长,实心诚意的恭喜道,“李院长也要高升为校长了。”

万克平年事已高,而且比起处理行政,他更喜欢待在诊室和讲台,因此只担任了荣誉院长。

长安也连声恭喜,新上任的李校长谦虚几句后,就直奔主题,“我们想聘请您为荣誉教授,并成立长安神经功能修复研究院。”

一旁的大学校长也说:“医学院虽然独立出去了,但咱们学校还会开设相关的专业……”

综合性大学里有医科也很正常,因此哪怕医学院走了,校长也希望长安能在大学里挂个名,哪怕只是客座也行。

这二人虽是用上了万克平的人情,但也没有托大非要长安当场表态,等离开后也是心怀忐忑,知道自己学校开出的条件不够看,但总归是努力过了。

出乎众人的预料,半个月后,长安就宣布接受了母校的邀请,担任冀省大学的客座教授,同时也加入了新成立的冀北医学院,不是荣誉任职,而是切切实实的担任了新研究项目的负责人,成立了团队。

除了这两项让人意外的决定,长安随之又宣布了同土国的伊斯坦布尔教授团队建立了联合研究项目。

比起回母校担任教授,这个决定才是真的引起了热议,不光是国内很多人不理解,国外伸出橄榄枝的医学机构也都一头雾水,不明白医学界的冉冉新星,为何会选择这个伊斯坦布尔,难不成是喜欢郁金香,还是说因为这个人同土国的政坛相交颇深?

面对来打探的众人,长安都笑着回绝了关心,面对万克平时,才说了真话,“老师,我们还有船在那里等着回来。”

毫不夸张地说,万克平的眼泪几乎是迸溅出来的,他看着长安,又心疼又骄傲。

被卡住的瓦良格号,尚且在艰难的谈判中,能早一日到达,就能早一日推动国内的研究。

很多时候,早一日,就能早领先别人许多步。

当长安投身新实验室,开始进一步研究神经功能修复时,瓦良格号已经悄然回国,关键设备虽然被拆除了,但一开始被扣下的图纸资料却被还了回来。

在冀北医学院成立两周年的纪念日,长安携团队献上了一份大礼。

她在原有的研究基础上,进一步开发了神经功能映射和刺激系统,通过精准定位和微电流的刺激,加速神经修复进程。

这项基础在研发和临床应用阶段,已经成功让数十例中风患者重获语言功能,甚至还有一位因脊髓损伤而瘫痪的患者,恢复了站立和初步行走的能力。

这项研究被公布后,又是举世震惊,和长安处于合作关系的伊斯坦布尔教授也与有荣焉,在不同的场合都公开称赞。

在这一片欢腾中,有相关部门的领导私下找了来,一再表示歉意,长安细问后才得知,原来当初她和土国教授合作的隐藏目的,被一些西方国家获取了。

长安:“这也没什么。”

情报是从土国传出去的,不是国内出了纰漏,这就是万幸。

国安的领导看了眼万克平,有些为难接下来的话该如何说。

万克平长叹一口气,“长安,拉斯克奖那边本来这次有你的提名,可你知道有些事情……”

拉斯克奖,诺奖医学奖的前哨奖。

长安当然知道,但也没放在心上,反倒宽慰一脸愧疚的国安领导和万克平,“老师,你们不必在意,没有这次,还会有下次。”

她会一直在医学道路上不断开疆拓土,就不信那些人能一直这么前堵后围的。

长安是不在意这次的事情,可发财气的不行,给长安说了声出去转转,就好几天没了声音。

这日长安正在整理数据,团队中有个学生突然啊了一声,然后举着手机就朝长安跑来。

长安接过手机一看,是一条视频,拉斯克奖的颁奖后台,有参与评审为委员在议论长安,言语极其刻薄,并且表示了对长安错失这届奖项的不屑,这个视频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席卷了国内外的各大网站,引起了轩然大波。

本来各国医学领域都在关注长安的新研究理论,也对这次拉斯克奖的入围名单没有长安而感到奇怪,这个视频一出,前因后果瞬间明了,因为有个别国家的干预,将政治掺入到了医学科学领域,失去了公正。

视频流出后,国内几大权威报刊和新闻媒体均转发并做了报道,午间和晚间新闻也提到了这件事情,总之就是为长安撑腰站台的态度很明显。

面对汹涌的舆论和指责,个别国家在硬挺了几日后,到底是做出了回应,那是一份措辞谨慎试图撇清关系的声明。

声明中承认了视频中人员的身份,确为该国在评委会的成员,但将其言论定性为个人观点,不代表该国的立场,并对这种不恰当的私下言论所造成的误解深表遗憾。

声明通篇避重就轻,试图将一场**裸的学术不公,轻描淡写成一次不当发言。

这份缺乏诚意的回应,如同往沸腾的油锅里滴入冷水,瞬间激起了更猛烈的反应。

国际医学界率先表达了强烈不满,多位享有盛誉的科学家联名发表公开信,严厉谴责将科学政治化的行为,强调科学无国界,科学的尊严和公正应超越一切政治藩篱。

他们赞扬长安的研究是本世纪该领域最具突破性的贡献之一,并直言该奖因她的缺席而蒙尘。

许多国际知名院校和研究机构的学者也纷纷发声,支持长安,要求主办委员会进行彻底调查并给出正式道歉。

而国内的支持更是达到了空前的高度,官方媒体持续跟进,发表犀利评论,指出这不是一次简单的失言,而是对国际学术公正基石的腐蚀。

社交媒体上,#还长安教授公道#,#科学拒绝政治黑手#等话题持续占据热搜前列。

无数网友医学生,科研工作者乃至普通民众,都在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长安的支持,以及对西方学术霸权行为的愤慨。

可当实力不足时,愤慨就只能是愤慨,变不成燃烧对方的怒火。

发财:“我就不信,我非要烧旺这把火!”

于是接下来的几日,就有匿名黑客组织在世界最大的社交网站上,放出了几封完整的邮件,清晰揭示了某些外部力量如何通过非正式渠道向评委会施加影响的过程,虽然关键名称被隐去,但操作手法和意图已暴露无遗。

同时,之前视频里出言不逊的那几位评委,也被神通广大的网友深扒出了其背后涉及的药企利益输送,以及学术不端等黑历史职业生涯遭遇重大危机。

事情发展到此,拉斯克奖委员会面临成立以来最严重的公信力危机。

在确凿证据和滔天舆论的压力下,他们终于无法再装聋作哑。

委员会主席亲自召开新闻发布会,面色沉重地宣布成立独立调查小组,彻底审查本次奖项提名过程,并承诺将公开调查结果。

发布会上,他多次提到长安的名字,语气极为尊敬,并表示期待与长安教授及其团队进行直接沟通。

发布会后不久,长安及万克平的邮箱里,都收到了一封来自奖委员会高层,语气极为诚恳的私人邮件,表达了对长安教授的深切歉意,并期待与长安的见面。

而在这场风暴中,长安自己却是最平静的那个,她婉拒了所有的采访,等到拉斯克奖评委会于官网上挂出了正式的道歉信,并补给她这一届的奖项时,她才做出了回应。

长安没有去领奖,也没有对回应任何道歉,只是在个人社交软件上发了句话,“科学无国界,可科学家有祖国。”

这样的态度让外界一时有些摸不着头脑,而这句话也像一枚投入深水的石子,激起的涟漪久久未平。

长安也没让他们等太久,不过一年多的时间,就给大家解疑答惑了。

答案来得比所有人预想的更快,也更石破天惊。

距离拉斯克奖的闹剧不过一年多,长安携团队再次召开了新闻发布会。

这一次发布的成果,并非是神经修复领域的延伸,而是投向了两个困扰全球数十亿人,被视为需要终身服药的不治之症,高血压和糖尿病。

发布会现场,长安的语气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笃定,“我们团队基于前期神经修复与细胞再生理论的底层逻辑,成功研发了长效靶向细胞修复制剂,根据我们已完成的三期临床试验数据显示,百分之九十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在服用安平素后,两周内血压即可恢复正常并长期稳定。”

“而成人发病型糖尿病患者在使用糖衡素之后,百分之八十九均可实现血糖自主调控,胰岛素分泌功能恢复正常。”

会场先是死一般的寂静,随即爆发出几乎要掀翻屋顶的惊呼和议论声。

比起神经医学领域的突破,这次简直就是一场伟大的颠覆。

慢性病需终身服药的控制学说被彻底推翻,治愈高血压和糖尿病不再是天方夜谭,整个内科,药学,医疗指南的基础被动摇,需要重新书写。

这还不是全部,更大的影响随之而来,即全球医药资本的震动。

就在发布会当日,全球各大降压药,降糖药生产巨头的股价均呈断崖式暴跌,市值蒸发数以万亿计。

与之相反,与长安有合作的中资药企股价一飞冲天。

一个万亿级别的巨大市场被瞬间摧毁,而另一个更加庞大的新市场被创造出来。

这场改写了全球健康格局的发布会,让之前试图打压长安的个别国家彻底慌了,开始了大大小小的舆论试探。

万众瞩目之下,长安在社交软件上再次置顶了的那句话。

“科学无国界,可科学家有祖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