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总裁豪门 > 快穿:女主就要活着 > 第23章 千金归来关我什么事23

“你要去首都?”石燕宁放下手里的书本,有些吃惊的看着长安。

长安正在整理病案资料,“我每个月都会和付教授通电话,她很关心我的情况,这次更是邀请了我们院长一起去,机会难得。”

石燕宁哦了一声,“那你要好好听老师的话,好好跟着学。”

长安抱了抱她,“你也是,自己在家要好好学习,按时上课,别再让老师叫孩子了。”

石燕宁没忍住双手捂脸,“我知道了。”

发财笑的嘎嘎的,说长安有这一遭体验,也算不错了。

长安:“这体验给你,你要不要啊。”

发财 :“不要。”

在石燕宁熟悉了这里的环境后,长安就给她找了个学上。

这学校晚上办会计班,白天就开扫盲班挣房租,不是以后老年大学那种陶冶情操打发时间,而是真的教认字教算账的本事。

长安偶然听同学提到了,就去转了一圈,回头就给石燕宁报了名,刚过完年就开学了。

石燕宁上过小学,也认字,但更多的就没有了,再次跟个小学生一样背着书包去学校,一开始还很难为情,去了几天后就开心了。

长安这才知道是在学校交了好朋友们,有了社交,上学也就有盼头了。

结果许是迟到的友情太浓厚了,几个人上课唠嗑被老师说了几次还是不改,前几天老师就通知让各自的孩子们去学校了。

插科打诨的,石燕宁忙着给长安收拾衣服和吃的,也不再因为暂时的分别而多思多想了。

长安和万院长是在八月下旬出发的,正好还能赶上月底在首都举办的医学大会,付教授一早就给寄来了邀请函。

火车九点从清苑市出发,一点左右就到了首都,付教授的学生已经等在火车站了。

虽然是受到邀请前来,但长安和万院长没有让人家给安排食宿,而是住进了医院旁边的招待所,出行也很便利。

付教授的诊室依旧宽敞明亮,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消毒水气味。

当万克平带着长安走进来时,正在低头看片子的付教授立刻抬起头,脸上露出热情的笑容。

“万院长,长安,快请进!”她站起身,绕过桌子迎上来,目光尤其落在长安身上,带着毫不掩饰的赞叹。

付教授:“电话里听声音就觉得恢复得很好,这亲眼一见,更不得了。长安,你这气色,这精神头,和一年前简直是判若两人。”

长安微笑着同付教授握手,落落大方道:“付教授,好久不见,谢谢您当初的精准诊断和治疗建议。”

吐字清晰,语速流畅,几乎听不出任何异常,只有极其细微的对音调控制的极致追求,才隐约透露出她曾经历过的一切。

简单寒暄过后,付教授切入正题,亲自带着长安去做新引进的精密检查。

设备确实先进,长安配合着做出各种反应,平静而专注。

检查结果以高清图像和数据流的形式呈现在显示屏上,付教授看着屏幕,忍不住对旁边的万克平感慨:“万院长,你看这神经信号的传导速率和清晰度,数据比我们预判的最佳结果还要好上一大截。”

“这简直就是现代医学和个体努力共同创造的奇迹。”

检查完毕回到诊室,长安从随身携带的包里拿出一个厚厚的,分类清晰的文件夹,双手递给付教授。

长安:“付教授,这是我过去一年零一个月的完整记录。”

付教授接过,入手是沉甸甸的重量。

她翻开扉页,索引做得一丝不苟。

里面几乎每一天都有记录,用药记录中精确到毫升和分钟,旁边标注着主观感受和身体细微变化,听力训练日志里,也记录了不同频率声音的辨识度变化,从模糊的轰鸣到逐渐清晰的区分。

语言康复练习,清楚记录着从单音节到短句,再到长篇文章的朗读,甚至包括不同环境噪音下的对话模拟,甚至还有情绪与心理状态的日记,坦诚地记录了过程中的挫折迷茫,突破和喜悦。

末页还附上了亲自手绘的听力变化趋势图。

每一页都干净整洁,字迹工整,字里行间充满了严谨的科研精神,同时也彰显着一名患者与命运抗争的巨大勇气和惊人毅力。

付教授一页页地翻看着,诊室里安静得只剩下纸张翻动的声音,她的表情从惊讶变为震撼,最后化为深深的敬佩。

她抬起头,镜片后的眼睛闪烁着激动的光芒,“长安,这……这太了不起了!”

这不仅仅是一本病历,更是一份极其珍贵,极具科研价值的第一手临床研究资料,其完整度和细致程度,远超医院常规的随访记录。

付教授激动地转向万克平,“万院长,她曾说要做自己的第一个病人,她真的做到了!”

“这里面记录的很多细节,很多反应,对我们调整感音神经性耳聋的治疗方案,理解药物起效过程,以及优化康复路径有着不可估量的价值!如果我们未来的每一个患者,都能有这样的参照……”

她拿着这本沉甸甸的记录,如获至宝,“长安,我代表我们整个课题组,非常感谢你的无私分享。”

“这份资料,不仅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类似病例,甚至可能惠及成千上万的患者,你将为医学进步做出极大的贡献!”

长安被夸得有些不好意思,微微颔首,“您言重了,我不过是做了每个医者都会做的事情。”

万院长与有荣焉,脸上的笑就没落下过。

婉拒了付教授的盛情招待,长安和万院长拿着付教授的手写信,直奔下一站。

接下来的几日,二人的身影穿梭在医疗资源顶尖的各大医院里。

付教授那封情真意切,极尽推崇的亲笔信,如同一块敲门砖,为他们打开了多家顶尖医院耳鼻喉科及相关神经康复研究中心的大门。

每一天奔波结束后,在医院旁那间简朴的招待所里,灯光下总是有二人复盘的身影。

长安整理着当日收集的资料和笔记,万院长则喝着茶,听着长安对这些顶尖技术和方案的见解,心中的期待也越来越高。

长安整理完资料,抬头就对上了万克平的目光,“院长,您在看什么?”

万克平:“看医学新星,看未来的希望。”

他放下茶杯,目光温和地落在长安身上,声音里充满了笃定与感慨,“长安,你走过的路,淌过的河,最终都化成了别人没有的光。”

“你这颗星星,已经亮起来了,而且会越来越亮。”

长安微微一怔,随即眼中漾开一种明亮而坚韧的光彩。

她没有谦虚地否认,而是坦然接受了这份厚重的期许,轻轻点头,“那我需得更努力,才能不辜负了您的期许。”

窗外,都市的灯火渐次亮起,与天际的星辰遥相呼应。

招待所的房间里,一盏灯,两个人,却仿佛承载着无限广阔的医学未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