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总裁豪门 > 快穿:女主就要活着 > 第50章 倾城之恋关我什么事50

承天元年,夏四月己卯,东平郡王据洛州叛,僭号改元,兵锋逼巴州。

帝震怒,亲率六师讨之。

五月丙午,王师克复州城,枭逆首于阙下,乱遂平。

—— —— —— ——

福宁殿中,宰相蒲正文伏地请辞,直言辜负天恩。

当日因为礼部关于女子书院的事情动怒后,长安决定杀鸡儆猴,就把一直待罪在家的蒲正文叫了来,将东平郡王妄议先帝谥号之事如数告知,然后遣其为特使,前往洛洲诘责。

蒲正文奉诏而去,将东平郡望一顿痛斥,后者伏地痛哭,哀求不断,祈求念在太宗和先帝的恩德上,准其安顿家小,后上京领罪。

结果就带着亲卫,纠结了乌合之众造反,还在长安带兵亲至后,将蒲正文绑在阵前以作威胁。

东平郡望本就是贼心大于实力,又是仓皇起事,长安收拾他就跟收拾小鸡崽子一样,三下五除二就平了叛。

而蒲正文则是被东平郡望的长史给救了下来,他自知难逃一死,但恳求饶过其寡母,愿意出首上告郡王的种种大逆不道之举。

长安将后续之事交由蒲正文继续处理,她则带兵回了京,而今,正是蒲正文从洛洲归来之时。

看完了蒲正文呈上的折子,长安对一旁的韩忠献说:“反贼已死,家眷都带回京,找个庄子看管起来,其余跟随作乱者皆赐死。”

“洛洲通判战死,抚恤其家人,恩荫其长子,准其进太学。”

“洛洲知州赐死,其余五品以上官员皆罢黜,五品以下均降级一等,以观后效。”

“算算时间,新上任的官员们也该到了吧,可不要误了洛洲的民生恢复大事。”

韩忠献也默默计算了下日子,颔首道:“就是这两日了。”

说完这些,长安才看向蒲正文,也有些感慨这老头生不逢时,他是忠臣,也是直臣,但却不是她的臣子。

当初长安派他去东平郡王处时,明确交代了要将人立刻带回来问罪,可等到东平郡王哭诉太宗和先帝时,这老头就心软了,还真的给了他安顿家小的时间,殊不知安顿家人是假,拖延时间造反是真的。

长安不奢求朝臣都心甘情愿的作牛马,但你至少得听安排吧,这一来一回,洛洲折腾的荒废了多少农事啊。

长安无奈道:“本想全了君臣之谊的,奈何.......”

韩忠献:“求圣人开恩.......”

长安:“自己请辞吧,也算留些颜面了,不至于辛苦侍奉了先帝几十年,再落得清名全无。”

说完就拂袖而去,只留下韩忠献的一声叹息,和蒲正文的叩谢。

告罪请辞了一个宰相,处置了一个造反的宗室,长安再次提起了刀,震慑的就不只是朝堂上想摸鱼的官员了,蠢蠢欲动的野心家们,江南囤地的豪族大家们,都暂时缩回了试探的爪子。

尤其是江南道的粮价,迅速又从高价降了回去,好似之前借机屯粮抬价不存在一样。

长安看着江南道的折子,再一次告诉自己,不要着急,还有时间。

—— —— —— ——

“不着急,养蚕出丝这件事,不是着急就行的,”于静婉看着众人,尽力安抚道:“这次不行,咱们就等下次。”

有妇人询问:“那这次不会是要花钱买了吧?不会跟织布那些一样吧?”

一听这话,其余几十个妇人就着急了,七嘴八舌的说个没完,反正就是还想继续免费领蚕矢。

于静婉:“大家先安静,听我说,先回去将蚕房的东西清理干净,竹篾子也都洗刷出来,等我去问问。”

等这些妇人都离开后,于静婉才有时间坐下来歇着,手捏眉心,止不住的倦意。

一直跟着她的侍女小福,也连忙给她捏肩膀,有些心疼:“姑娘,您也抽空歇歇吧。”

于静婉:“我不是累,是觉得自己想事情太单纯了,自以为读了书就懂得多,殊不知还是缺了经验。”

于道清和汪云英领官后,依旧被外放到了江南道,再加上新鲜出炉的户部左侍郎王介甫,可见圣人对江南农桑的重视。

于静婉在熙州配合着演戏,在城外寺庙故意露了几面后,就被长安送到了她在江南的茶园里,既是保护,也是修养。

可于静婉在茶园里也没歇着,同茶农们一起劳作,她读过书认识字,裁衣织布的手艺也不错,就开始带着一些家贫农妇们织布,以赚些微薄之钱。

直到汪云英和于道清升官后,于静婉搬出了茶园,在山下挨着水源的地方,搭建了一个简易工坊,雇佣了四周贫苦人家的妇人和姑娘来养蚕和织布。

她依旧清晰的记得,圣人让汪云英转交的信上,对她此番行为的褒奖和鼓励,也记得汪云英当初的未尽之言,和于道清的直言不讳,“雇人来养蚕和织布,就必须要说好出工率,切勿过于心软,那就不是在做善事了。”

于道清之所以那样劝她,是在长期的工作总结出的经验,免费的粮种和农具,有些人是不会心疼的,哪怕手把手的教他们,也会偷懒,反正有朝廷兜底,种得好种的孬都有粮食吃。

后来于道清和汪云英觉得不行,就改成了衙门和农户分担粮种,农户只许花费远低于市价的钱,就能获得高产的粮种,而且衙门也可以垫付,农户在来年有了收成后再及时还上即可,新农具的租赁改造费用,则稍微提高了一点点。

尽管这法子在刚开始挨了不少骂,但骂着骂着,事情反倒是有了起色,至少没有再出现有人领了粮种回去后,直接就煮着吃了,或是糟践农具这些事情了。

于静婉却不愿如此,只觉得过于严苛了,但这半年多的时间里,养的蚕成活率低,织的布成品不好。

养蚕这件事,养不好还能有借口,但织出的布全是残次品,于静婉就起疑了,然后就发现了原因,她不像其余织坊的东家,是允许工人将残次品分了带走的,而且也没有罚金。

本意是好的,但结果却事与愿违,所以半个月前,于静婉就改变了织布作坊的管理办法,残次品一律不能带走,再有三次残次品,负责的工人直接辞退,其余工人出成本钱。

如今看来,不过半个月就见成效了,而这也是刚才养蚕的妇人们着急的原因,因为怕于静婉让蚕房也这么做。

于静婉的确也对蚕房做了改变,每个工人领取定额的蚕矢,按量结工钱,成活率和出丝率最低的直接走人,出丝排在前五的,下一次可以领翻倍的蚕矢,那工钱也就翻倍了。

她告诉所有人,做好了,工坊就能扩大,到时候就可以招更多的女工,首先就招她们的亲戚家人,争取明年年底时,保证出丝率和成品率,大家都有钱赚。

等工人们兴高采烈的忙去后,于静婉才回到屋里扒拉算盘,回忆长安在信中说的话,计算着要赶制多少粗布和棉布,才能供的上到时候所要的军需。

算一算,也只有不到两年的时间了,的确要抓紧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