旬日休沐之期,如同山涧溪流中偶尔泛起的舒缓涟漪,是医学院莘莘学子们暂离案牍劳形、归家团聚的珍贵时光。小桂与莫珺这对父母的心,也早早随着日历翻动而雀跃起来。家中早已备下女儿莫愁素日爱吃的果脯点心,厢房窗明几净,被褥暄软,晒足了初夏带着草木清香的暖阳。唯恐女儿路途劳顿,小桂几番欲遣家中那辆宽敞舒适的青呢马车前去接应,莫珺亦是默许。为人父母,那份牵肠挂肚的怜惜,总想化作最熨帖的照料。
然而,莫愁的回应,却似山间清泉般澄澈而执拗。学院门口,当车夫老周驾着马车,带着家主殷切的嘱托等候时,那抹熟悉的靛蓝色身影已如轻捷的云雀,从侧门翩然而出。她牵着自己那匹通体乌黑、四蹄踏雪的健硕小马“墨云”,动作利落地翻身而上。马蹄踏在青石板上,发出清脆的“哒哒”声响,她朝着老周遥遥挥手,声音清亮如溪涧击石:“周伯,替我谢过爹娘好意!墨云脚程快,我自己回去便是!” 说罢,一夹马腹,墨云便如一道黑色闪电,驮着那飒爽的身影,沿着山道疾驰而去,只留下飞扬的尘土和一缕自由的风。亦有休沐日,她兴起时,索性弃了马匹,独自背着轻便的行囊,沿着蜿蜒的山径步行归家。足踏芒鞋,衣袂当风,看山花烂漫,听鸟雀啁啾,将一身学业的疲惫尽数抖落在清风绿意之中。这份不假外物、亲近天地的洒脱,恰是她骨子里承袭自山野的本真。
及至家门,未及叩响门环,那厚重的木门便已“吱呀”一声从内打开。门内,是兄长莫忧带着暖阳般和煦的笑脸。他亦是从自己修习的工程院学堂休沐归来,一身劲装尚未换下,更显身姿挺拔如松。兄妹二人四目相对,无需多言,那份血脉相连的默契与欢喜,便已盈满眼梢眉角。
“暖暖!” 莫忧朗声唤着妹妹的小名,伸手便自然地接过她肩上的药篓。“哥哥!” 莫愁亦笑靥如花,清脆地应着,目光已迫不及待地向门内张望。
厅堂之内,早已是暖意融融。二姑姑莫琳,这位继承了祖母子璐几分制药天赋、又极爱钻研女子养颜之道的妙人,正含笑端坐,手中把玩着一个精致的白玉小盒。母亲小桂则拿着一件叠得整齐、泛着特殊光泽的素色衣裙,与父亲莫珺低声说着什么。莫珺袖口微卷,显然刚从灶房出来,身上犹带着一丝令人垂涎的烟火香气。
“暖暖回来了!” 小桂闻声抬头,眼中瞬间漾开温柔如水的笑意,放下衣裙便迎了上来,仔细端详着女儿,“晒黑了点,但精神头足!快坐下歇歇。” 莫珺虽未言语,只站在妻子身后,但那深邃眼眸中流露的关切与暖意,已胜过千言万语。
休沐的欢聚,总少不得家人精心准备的“心意”。莫忧献宝似的从行囊中取出一个巴掌大小、结构精巧的檀木机关盒,盒面雕着缠枝莲纹,轻轻一按机括,盒盖便如莲花绽放般层层旋开,露出内里可放置银针、药丸的数个小格。“暖暖,你看这个!照着古书上的‘九宫锁’改的,放些紧要的小物件,既隐秘又防潮。” 他眼中闪着得意,这是他在学堂课业之余,耗费心血为妹妹打造的实用小物。
莫琳则笑盈盈地将那白玉小盒塞入莫愁手中:“好暖暖,试试姑姑新琢磨的‘玉肌凝露’!用了初开的玉兰花蕊晨露,配上珍珠粉、茯苓细末,最是润泽养颜。抹上一点,保管你这张小脸嫩得能掐出水来!” 那玉盒触手温润,膏体莹白,散发着清雅幽香。
小桂拿起那件素色衣裙,轻轻抖开。那衣料看似普通麻布,入手却异常柔软光滑,带着丝丝凉意,在光线下流转着水波般的微光。“这是娘新试着织的‘冰丝麻’,麻线里捻了些处理过的特殊草茎纤维,透气吸汗又凉爽,夏日穿着最是舒爽。快试试合不合身?” 她眼中带着试验成功的喜悦与对女儿的疼惜。
最后压轴的,永远是父亲莫珺的灶上功夫。他转身从灶房端出一只硕大的青花瓷盘,盘中之物甫一亮相,便引得兄妹二人齐齐惊呼。竟是一只用蒸熟的山药泥细细雕琢、栩栩如生的“百鸟朝凤”!凤凰展翅欲飞,翎羽分明,周身环绕着各色用蔬果茸捏成的小鸟,或栖或鸣,姿态各异。旁边还配着一小碟晶莹剔透、用野蜂蜜熬制的琥珀色酱汁。这已不止是美食,更是一件倾注了无限爱意的艺术品。“尝尝,凤凰腹中填了用松茸、笋丁、鸡蓉调的馅儿。” 莫珺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期待。
兄妹二人围坐桌旁,捧着各自收到的礼物,如同幼时得了新奇玩具,眼中闪烁着纯粹的欢喜与感动。无论年岁几何,在爹娘、姑姑、兄长眼中,他们永远是被捧在手心、用爱与巧思细细呵护的珍宝。
团聚的时光,也流淌着知识与心意的交融。小桂会寻个安静的午后,拉着莫愁到药圃旁的竹亭下。石桌上摊开几张墨迹犹新的药方,母女二人头碰着头,低声探讨着某个疑难杂症的配伍精要,或是对药性相生相克的独到见解。小桂指尖偶尔会流转过一丝极其微弱的、只有莫愁能感知的翠绿光芒,那是关于“生机之力”修炼的隐秘点拨。而在另一侧院落的演武场上,则是截然不同的景象。莫忧与父亲莫珺相对而立,身形闪转腾挪,拳脚带风。时而莫忧演练新学的招式,莫珺负手而立,目光如电,精准指出气劲流转不畅之处;时而父子二人盘膝而坐,于松风竹影间,低声探讨着内功心法的玄奥关窍,气息绵长,与周遭自然隐隐相合。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