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到小桂和莫珺回到那座温馨的家宅,才知晓儿子优优心怀壮志,欲请同窗们品尝北地的美食。小桂眼眸微转,心生一计,借口说到厨房找找看,实则身形轻快地踏入了那处隐秘的空间。但见那空间之中,食材琳琅满目,种类繁多,北地的食材饶都汇聚于此。小桂精心挑选,将一大堆食材小心翼翼地捧出,送至厨房。
她唤来儿子优优,轻声说道:“孩子,娘亲方才瞧了瞧厨房,尚有不少食材。明日我便让厨娘将这些食材送到学堂,与学堂的厨子一同精心烹制。如此一来,你们同窗皆能品尝到北地的美食,夫子亦能领略这独特的风味。”小桂的话语中满是温柔与关怀,她深知美食不仅能滋养身体,更能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让孩子们在求学之余,也能感受到家的温暖与地域文化的魅力。
优优一听,那双灵动的眼眸瞬间亮了起来,仿佛有星辰闪烁其中,他高兴得蹦起来,欢呼道:“娘亲,你真是太好了!想得如此周到!”那喜悦之情溢于言表,仿佛已经能想象出同窗们品尝美食时的欢欣场景,以及夫子对北地美食赞不绝口的模样。
小桂交代好厨娘,将食材妥善保管,又叮嘱了几句烹饪的要点,便带着孩子们回院子。一路上,孩子们叽叽喳喳,围绕着北地美食的话题说个不停,小桂耐心地解答,。回到院子,小桂便督促孩子们开始学习,朗朗书声很快在院落中回荡,孩子们沉浸在知识的海洋中,而小桂则在一旁静静陪伴,目光温柔,心中满是对孩子们未来的期许。
第二日,天刚蒙蒙亮,学堂里便已热闹起来。优优早早来到学堂,怀揣着激动的心情,快步走到夫子面前,将小桂的计划一五一十地告知。夫子听罢,沉吟片刻,眼中闪过一丝赞许之色,微微颔首道:“此乃美事一件,既能让学子们品尝美食,又能让他们了解不同地域的饮食文化,于学问亦有裨益。老夫同意。”
山长得知此事后,亦是点头应允。他捻须笑道:“美食亦能育人,让学子们懂得分享与感恩,于品德修养大有好处。就依小桂所言,让厨娘将食材送来,学堂厨子定会用心烹制。”
消息很快在学堂传开,学子们听闻能品尝北地美食,皆是兴奋不已,欢呼声响彻整个学堂。他们围在优优身边,七嘴八舌地询问北地美食的模样与滋味,优优满心骄傲,将娘亲描述过的美食细节一一讲来,听得众人垂涎欲滴,迫不及待地盼着美食早日上桌。
学堂的厨子们得知此事后,亦是干劲十足。他们与小桂派来的厨娘一起,仔细研究食材,探讨烹饪方法。北地的食材与本地略有不同,他们需相互学习,取长补短,才能将美食完美呈现。厨房里,柴火噼里啪啦作响,灶台上热气腾腾,食材在锅中翻滚,香气渐渐弥漫开来,勾得学子们肚中馋虫乱舞,纷纷探头张望,眼中满是期待。
终于,到了品尝美食的时刻。学堂的庭院里摆满了桌椅,各色北地美食琳琅满目地摆放在桌上。有那有那色泽金黄、外酥里嫩的漠河烤鱼,鱼肉在阳光下闪闪发光,散发着诱人的香气;有晶莹剔透的朝鲜族冷面,酸爽开胃的杀猪菜,肥而不腻;还有那热气腾腾的朝鲜族烤肉,大块的牛肉带着浓郁的酱香,让人食欲大动;更有山楂糕等小点心,造型各异,甜而不腻。
学子们围坐在桌前,眼中满是新奇与渴望。夫子起身,举杯说道:“今日能品尝北地美食,实乃幸事。这不仅是一场味蕾的盛宴,更是一次文化的交流。希望大家珍惜这次机会,用心感受美食背后的文化内涵,也感谢小桂的慷慨与用心。”说罢,一饮而尽。
学子们纷纷响应,举筷夹起美食,大快朵颐。那漠河烤鱼入口即化,鱼肉的鲜美在口腔中弥漫开来,让人回味无穷;朝鲜族冷面更是深受喜爱,怎么也吃不够;朝鲜族烤肉大块大块地吃,满嘴都是肉香,直吃得学子们满面红光,意犹未尽。夫子亦是难得放松,细细品尝着每一道菜肴,脸上露出满意的笑容。
一时间,学堂里充满了欢声笑语,学子们一边品尝美食,一边交流着对北地美食的感受与喜爱,气氛热烈而融洽。小桂站在一旁,看着孩子们吃得开心,心中满是欣慰。她知道,这次美食之约不仅让孩子们品尝到了美味,更在他们心中种下了文化交流的种子,让他们懂得了分享与包容,也让学堂的氛围更加和谐温馨。
此后,学堂里时常能听到学子们谈论北地美食的话题,他们对那遥远的地方充满了向往与好奇。夫子在授课时,也会偶尔提及北地的文化与历史,让学子们对那片土地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而小桂的善举,也在学堂里传为佳话,让她的名声更加响亮,也让她的家宅与学堂之间,多了一份深厚的情谊。
岁月流转,这些学子们长大成人,走向四方。但他们始终记得那次北地美食之约,记得小桂的慷慨与善良,记得学堂里的欢声笑语。美食的香气,如同岁月的印记,深深烙印在他们的心中,成为他们人生中一段美好的回忆,也让他们在未来的道路上,始终怀揣着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追求,传承着那份温暖与善意,让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在他们的手中,继续传承下去。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