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得商人敬重,也受侠士青睐。
像江湖上有名号的,她认识好几个。
当年他们落难时,是她伸了把手,等于结下了人情。
一饭之恩当涌泉相报,更何况是救命之恩?
这些年来,每逢她遇困局,总有人悄然出手相助。
现在只要她愿意开口,对方大多会给几分面子。
不过不到关键时刻,夏清清不愿轻易动用这股力量。
“不是还有楚家吗?先看着他们怎么走下一步。”
她已经按楚翊的要求,把第一步办妥了。
一切布置得天衣无缝,就看对方是否会上钩。
接下来楚家会怎么做,她还挺好奇的。
“王妃,那夏小姐油盐不进,咱们该怎么办啊?”
嬷嬷一脸愁容,脚步匆匆地跟在秦王妃身后。
“她说不来就不来,连个由头都不给。咱们这差事要是办砸了,王爷怪罪下来,可怎么办啊?”
“要是王爷吩咐的事办砸了,他发起火来,咱们谁都担待不起!”
这话像是针一样扎在秦王妃心头。
王爷素来严厉,尤其不容许属下办事不利。
若是这次失败,别说升赏,恐怕连她这个王妃的位置都坐不稳。
回府路上,嬷嬷絮絮叨叨。
秦王妃本就不悦,听她这么念个没完,更觉得烦躁。
“闭嘴!没见我正烦着吗!”
她猛地转身,厉声喝道。
“主子就是心太软。依奴婢看,干脆下点药,把她迷晕带回来。”
嬷嬷凑上前一步,几乎是贴着耳朵说话。
“神不知鬼不觉,抬进府里就成了既成事实。等事成了定局,还怕她不乖乖听话?婚书一写,洞房一入,木已成舟,谁还能把她抢回去?”
“你真以为我没考虑过吗?”
秦王妃冷笑一声。
“大庭广众之下,给她下药,别人会怎么看我?传出去说我秦王府仗势强抢民女?还是说我堂堂王妃,连个姑娘都说服不了,只能靠歪门邪道?”
“要是连累了王府名声,王爷肯定更不会放过我!”
秦王妃心眼不少,但那些手段也只能在府里用用。
夏清清现在在京都里风头正劲,要是硬把她弄到王府。
非但帮不上秦王,反而会惹出麻烦。
最近京中传闻不断,有人说她是江南奇女子,智谋过人。
有人说她背靠神秘势力,连刑部尚书都要卖她三分面子。
一旦强行掳人,必定激起民愤,御史台第一个参她一本。
“她不是说自己已经有婚约了吗?好啊,那我就再等几天。”
秦王妃眸光一闪。
“既然她说有了未婚夫,那就该有个准信儿。三天,我给她三天时间。若是三天内没人上门提亲,那就说明她在撒谎,不过是拿这话说辞搪塞我罢了。”
“你去传个话。”
“谁要是敢娶夏家那姑娘,就是跟我们秦王府过不去。”
“我倒要瞧瞧,她还能拿什么理由躲过去。”
“王妃这招真是绝了!”
嬷嬷佝偻着身子,满脸堆笑地凑上前。
“高明!实在是高明!这法子既不显山露水,又让人无可反驳,谁也挑不出错来。”
嬷嬷立刻凑上前奉承了一句。
“您这一手安排得滴水不漏,既没动刀动枪,也没伤筋动骨,可却把人逼到了墙角,连喘口气的机会都不给。这才是真正的手段啊,奴婢服了!”
“这样一来,她就成了没人敢碰的剩女。按大周的规矩,女子到了二十还不嫁人,官府就得给她指定婚配。”
秦王妃缓缓站起身,走到窗边。
“官府配婚的对象能是什么好人家?多半是罪臣之后、戍边武夫,或是那些家中穷困潦倒、三餐难继的老鳏夫。”
“算算日子,夏姑娘再有两个月就满二十了。到那时候,她想跑也跑不掉了!”
嬷嬷连连点头。
“可不是嘛?就算她娘家再怎么闹,也拗不过朝廷律法。二十及龄未嫁,便是违制,别说逃婚,连申辩的余地都没有。到时候,只能乖乖听命,任人摆布。”
秦王妃一想到将来夏清清得低头听她安排,心里那股闷气顿时散了一大半。
楚府
舒窈最近得了太子妃的青睐,隔三差五就被请去东宫坐坐。
刚开始,大家都在议论,以为太子是想拉拢楚翊,才对他夫人这么客气。
后来,太子妃当着众人面解释说。
请钦天监的人测算过,楚少夫人的生辰八字特别旺运,多和她待在一块儿,能沾上好运。
那日宴席设在东宫暖阁,太子妃端坐主位。
“本宫本也不信这些玄虚之事,可少监亲自卜卦,断言此女命格纯吉,天生带福,近之者昌,远之者衰。为社稷祈福,本宫自当亲近贤良。”
“一个傻乎乎的楚少夫人,能有啥福气?该不会是瞎编的吧?”
一名贵妇掩唇轻笑。
“听说这位少夫人连《女诫》都背不全,说话也愣头愣脑的,哪里像有福之人?莫不是为了抬举楚家,故意造势?”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