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总裁豪门 > 穿越之过好小日子 > 第186章 二堂嫂

穿越之过好小日子 第186章 二堂嫂

作者:可怜蛋蛋 分类:总裁豪门 更新时间:2025-10-13 23:22:34

等着王秋收走了,王老四一家买好礼物,带着王夏生就准备回去了,留了王阳盛和王长栓在,自家人这回回去可以多待上几天,也能放心。

“四婶,那就麻烦你去看看柳儿,这些东西给她带过去,就说我一切都好。”

王长栓提前买了两块布还有府城的点心,还在铺子里买了核桃仁,这是后来王老四才知道是按照原价买的,还说了他一顿,自家人 这么客气干嘛,王长栓没反驳,下次还这么干,这也是王老四喜欢他的原因。

这回回去人就多了,不再是一家人回去,还带了胡氏,何大花,杨大树,庄大牛,枣儿一起回去。

就是住的地方等回去再商量一下,这功夫天气热了,打个地铺凑合一下也成。

王小茉看着房子,和带回来这些人,第一次觉得自家房子盖的小了。

“爹,咱家还是要重新盖下房子,这以后要是回来祭祖,没个地方住实在是安排不开。”

王老四看着这房子,也就是才四年的光景,还是很新的,不过不够住也是实际情况,总不能每次回来就自家人。

“这要是推翻了重新盖房子,还是有些舍不得。”

这房子的木料青砖都是极好的,这大半年都是王老爷子刘氏两人照看,院子扫的也干净。

王小茉看着房子,这里边经历了自家分家之后的每次情景,充满了回忆,要说完全舍弃,也确实舍不得,但是不重新盖也不行,必然是住不开的。

“唉!”

一时没想到什么办法只能叹气。

“四叔四婶。”

王夏至跑进来:“四叔四婶,我爹听人说你们回来了,晚上就别做饭了,上我家去吃,爷奶还有大伯小叔也过去。”

王夏至是来喊人的,毕竟王老四一家大老远回来,是为了侄子的亲事,要是一点表示没有,那就太过于没人情味了,刚回来东西肯定要收拾一下,干脆叫人来吃饭,也省了做饭的功夫。

“另外就是,我爹说了,跟来的人也过去,或者送了饭过来也行,今日就别做了,好收拾。”

王老四何氏同意:“行,到点了我就带人过去,跟你爹说我一家子过去就行,带来的人自己能做饭,你爷奶平时也用着厨房,东西都齐全,粮食啥都有,不用管他们。”

王老四也承情,不愿意给添麻烦,要是都过去吃,那人就多了,这本来办亲事要办的事就多,没得自己这个当弟弟当叔叔的去添乱。

王夏至还想想说什么,被何氏劝回去了,走的时候晕晕乎乎,想着让四叔回去吃饭的事算是办妥了吧。

王夏至回了家说了话:“爹,我四叔说他们一家过来,跟来的人自己做饭,厨房东西全,不用管。”

王老二听了就知道王老四的打算,也就没再坚持。

“你四叔是怕添麻烦,你就到时候让你娘做个大锅菜送过去,也算是一点心意。”

晚上王小茉一家过去,王老二家正是热闹的时候,几个媳妇在厨房里忙活,何氏见状也上前搭把手,还是大嫂小刘氏说了没什么活计,让她去屋里帮着看孩子。

这事本来是张氏的这个主人家的活计,这不是因着之前的事,张氏不好开口说话,就央求大嫂帮忙招呼,王老二之前也再三叮嘱张氏,这次儿子结婚一定不能出差错,再就是她娘家人不能来。

张氏心里也苦,哪想到几年过去了,王老四一家过得这样好,当初那事还没翻篇,家里大事小事自己都做不了主,王老二还说了王夏至媳妇过门,家里的人情来往吃穿用度,就交给儿媳妇来管,自己这个当婆婆的还得听儿媳妇的。

心里再苦,这日子也得挤出笑脸,自己种的因就要自己受着果。

张氏心里知道这事还不能对外说,王老二也说了,对外就说自己要照顾小儿子,留了最后的体面,这些年村里不是没有长舌妇说三道四,只是这事烂在老王家院子里,没外传,怕耽搁几个孩子嫁娶,只是张氏这忽然间伏低做小,总是有些猜测的。

晚上饭吃的热闹,商量了一下娶亲的事,一家有事百家忙,这句话不是空话,谁家要有红白喜事,族里的兄弟,还有相处好的都要来帮忙。

人来的多才证明人缘好,人丁兴旺,大吉。

这娶亲跟王阳旭娶亲一样,出了聘礼嫁妆有区别,这二堂嫂的娘家看着没有大堂嫂娘家富裕,也是竭尽所能置办了嫁妆。

这新娘子是个高个看着就健康,听说在家里也是个里外活计都顾的主,风评极好,要不然王老二也不会托了人去娶亲,给家里找个镇得住事的媳妇以后也好管事。

“爷奶,请喝茶。”

第二日认亲,用过早饭就到老宅,这是提前商量好的。

新娘子已经换了一身新衣服,这料子是王老二家送过去聘礼之后,辛家卖了之后换的料子,适合出门做客穿,看着就喜庆,新娘子姓辛,单名一个好字,以后就是王辛氏。

“这是我自己做的针线活,做的比较粗糙。”

辛氏一脸不好意思,这针线活已经尽量往好了做,但是也看出来跟老宅这边的精致比起来,有些上不得台面。

刘氏接过鞋,夸了句:“我看着这针线阵脚密,线拉的紧,用的也是定好的青布,配了这鞋垫,用心了。”

辛氏这才放下一口气,接着见过大房的一家人,看着大嫂肚子,还有些羡慕,不知道自己能不能明年添个孩子。

见过四房的叔婶,王老四何氏也不厚此薄彼,给的是一样的一对镯子,辛氏也送上自己的针线,两个妹妹送的是一样的荷包,只是见两人挂的荷包都精致,难免觉得有些拿不出手。

何氏见着了,了然:“阳实媳妇,我家小莉这手艺,不是我夸大,那是在镇上都是顶好的,学了好几年呢,以后有时间来四婶家,你们姑嫂也交流交流。”

辛氏之前也听自家男人说了,这四叔四婶家如今的光景,是老王家过的最好的,如今住在府城,家里有下人伺候,这见了人,心下也有了计较,看来四叔家真不一般,就这周身的气派,就不是自家能学得来的。

这认亲自然是顺利,王小茉还挺佩服二伯的眼光,这个二堂嫂眼见着是个明白人,而且行事大方,看这些日子上对长辈下对弟妹,都说得上是好,就是张氏不满意,别人也不知道,这一大家子也不曾发觉,而且说出去也是张氏不对,嫉妒儿媳妇比自己人缘好,可不是什么好话。

辛氏嫁过来几日,有些明白家里的情况,大概是家里公公做主,婆婆不知道为什么,只照顾小叔子就可以,日常家中事务,公公直接交给自己做,辛氏自然是愿意的,原来在家也是料理这些事物,嫁到婆家直接接管家务,这对于儿媳妇来讲是好事。

比如说家中饮食,自己想吃什么就可以做,就不用像新媳妇脸皮薄不好开口,当然家中现在这情况,吃的也比娘家好,没有什么不满足的,再就是小叔子年纪小体弱,要吃好的,辛氏觉得这是应该的,毕竟公爹赚钱,家里不是穷苦人家,小叔子看起来也是个聪明的,以后要是走读书的路子,要是考上功名,那自家可就是发达了,所以并无不满。

辛氏每日都会问候婆婆,以及今日饮食,张氏原来还有些不满意,现下也有些不生气了,这媳妇看着也算是好的,自己言语上挑刺几句也不吭声,第二日依旧来问安,算是个懂礼的。

这日子就是将就着过了,总体来讲,辛氏还是比较庆幸,王老二一家都是讲道理,婆婆就是不讲理,也是在可忍范围内的,自古以来婆媳关系就没几个真正好的,再说了婆婆没磋磨自己,看公爹和夫婿的性子,也不会发生这样的事。

这要是明年再生一个孩子,最好是儿子,那在这个家就立住了,女儿也好,开花结果,就是女儿就不能教的想自己这么能干,虽说得了好名声,但是也劳累些,夫家条件好,好好宠到大,再挑个好人家一生圆满了。

王阳实(原王夏至)发现媳妇偷偷的乐:“你笑什么?”

辛氏回过神还以为自己把心里话说出来了,看夫君这样应该不是,就回了:“就是觉得家里生活真好。”

这话不假,原来辛家因为家里老弱病残,自己这个长女自然是做的多些,家里田里的活计,辛氏都一把抓,辛氏也是个要强的,要不然也不能留下这好名声。

“你在家好好养着,以后都是好日子,就是家里得你看顾些,娘···”

王阳实沉默一下:“就是娘说了什么不中听的话,你也别在意,我知道你是什么人肯定相信你的话。”

辛氏有些感动,毕竟自己嫁过来时间短,王阳实能这样说,是把自己当做一家人了:“夫君放心,家里我会看顾好的,再说了娘挺好的。”

辛氏是打心眼里觉得张氏这样的算是好的了,毕竟原来村子里那婆婆对儿媳不好的,自己见的多了,就是少给吃点饭,赶着干活的多的是。

自己在家里出什么没人管,王阳实之前也把私房钱给辛氏管着,初时还有些惶恐,毕竟没见过这些银子,有三十多两银子,王阳实说是好些年做生意,公爹给的零用,自己没花多少都攒下了,现下成家了,就交给辛氏管着。

“还有就是家里小弟身体不好,你每日多做上点好吃的,咱们大人吃差点行,小弟还是吃细粮的好。”

“我看小弟是个聪明的,以后送他去念书。”

“还是娘子大度,爹是这么打算的,小幺这身子以后干不了重活,读书识字以后不求考个功名,当个账房先生什么的,轻巧些的活计能养活自己就成了。”

“夏生怎么跟着四叔四婶?”

“夏生,哎,这孩子那几年没人管,一点活计也不愿意做,在这么下去爹怕他活不起,这不是才托了四叔在府城找个铺子当学徒,也算是给他找个营生。”

“那四叔四婶可真是好。”

“可不是,你别看四叔四婶现在家业大,对咱们老宅的家人好着呢,就是见的少了,要不然四叔家里的两个妹妹你一定喜欢,夏荷之前跟着堂妹学了不少刺绣手艺,平时你可以跟夏荷学学,以后要是咱们有女儿,传给女儿,也算是一门手艺。”

辛氏听着这话有些害羞:“你怎么就知道有女儿?”

王阳实憨憨回答:“咱们以后肯定是儿女双全的。”

“不害臊。”

两人经过这一番谈话,感情越发好了,王老二也满意,儿子儿媳感情好,张氏虽见不得,但是这个儿子不听话,多是注意力就放到小儿子身上了想着以后小儿子听话就行了,不指望大儿子,至于被忽略的二儿子夏生,就没指望过他。

王小茉又参加一行婚宴,感受不同,跟村里的朋友如今话是越来越少了,主要是聊不到一起了,多数时候王小茉是沉默的,觉得女孩子一生真可怜,儿时在家听父母的,出嫁了听夫君的,老了听儿子孙子的,就是现代社会,何尝不是。

这个话题好像是古往今来都一样的,年纪大一点,家里就开始催催催,就好像不结婚不生孩子就是一个罪人一样,年纪大了可能吃人家大米了,不领情就是你不识好歹,没结婚就是你没本事。

其实活着就够心烦了,生活的意义很多时候就是为了活着,生活的烟火气和温情难的可贵,很少感受到,尤其是原生家庭有问题的时候,那就是一辈子的伤害,我选择不了出生,但我可以给我的孩子做一个选择,不自私的带他或她来到这个世界 ,或者做好准备迎接这个小可爱,就是最好的礼物。

当身边的人慢慢走进家庭,幼崽或可爱或烦人,都是一种选择,我享受当下的快乐,当哪天可能就想明白,也就走进那个围城。

这两段是有感而发,实在是被家里催婚的心烦,告诉自己恪守本心,自由如风,无畏去爱。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