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总裁豪门 > 人间第一武夫 > 第511章 第三卷总结(不喜者可直接略过,不影响后文)

第三卷结束了。

老规矩,先说说当前的成绩。

写完第一卷的时候,书架是5789,粉丝是36,评论数是332,催更人数是416。

写完第二卷的时候,书架是,粉丝数249,评论数是2885,催更人数是1465。

写完第三卷,也即是截止到昨日,书架是,粉丝是1194,评论数是1.3万,催更人数是8565。

粉丝总算是破千,所以也建了个粉丝群,喜欢唠嗑的可以入群。

呼……请容我先深深的吐出一口气。

写完这一卷,我感觉像是度过了一个世纪,因为这一卷写了足足一百一十三万多字。

有人说太长了,但入群的书友们应该知道,我在群里解释过,按照原本的大纲,这其实是将两卷的内容合并在一起了。

诸位不信可看前两卷,每一卷的字数大概在五十万字左右,超出部分也不会太多。

若按照原本的大纲,第三卷的名称应该是【新儒道】,也即是写到儒家开道那一段,便算是结束,第四卷才是【寻自在】。

后来一想,其实两卷的剧情上也是连贯的,于是就并在一起了。

诸位知道,在第三卷刚开始时我便说过,这一卷是最难写的一卷。

而我之所以说难写,是因为这一卷的人物太多,关系太复杂。

我难的是,要把各种错综复杂的人物关系写清楚,要体现人物与人物之间的仇恨,喜爱,算计,还要响应前两卷留下的伏笔,要把前面留下的坑填好,剧情要合理,要有爽点,每一次冲突都必须要有合理的理由,要自然而然的让剧情走向我想要的结尾……对于还在新手村的我,太难了。

而且,写这一卷还有另一个难度,就是从这一卷开始,我从原来的全职,变成了兼职。

诸位可以看到,前两卷其实错别字比较少,而且剧情,伏笔,文笔各方面,也更好一点,因为我有更多的时间打磨和修改,可到了第三卷……累,真的很累。

身体的疲倦自不必多说,心神也累。

可没有办法,我要为女儿赚手术费,赚学杂费,还要肩负一家人的生活……生活有时候将我压的喘不过气,可我不得不强撑着,我不能倒下。

写这一卷的过程中,我请了三次假,一次因为发烧,一次因为拉稀,一次因为搬家。

中间也有过第二次发烧,但我还是强忍着疲惫,在医院输液的时候写完了。

而且请的假后面也都补完,我敢说,我对得起九成九九九的书友。

唯独一位大佬,至今不敢面对,因为还欠他七章更新。

加更之事,只能留待下一卷补上,为了弥补这么长的时间还没加更完,届时我会再加更两章,以作赔罪。

好了,接下来,我想一点点的与诸位聊一聊这一卷。

首先说这一卷的主题——寻自在。

看完整一卷诸位大概能够明白,关于自在,不仅仅是姜峰在寻,其实景天子,太子,不良帅,墨阁,儒家,佛门,圣殿,甚至是魔尊,其实都在寻求自在。

姜峰要摆脱景天子的算计,改变自己成为一枚棋子的命运。

不良帅想将星火大道中的枷锁打破,留给萧凌雪一条自由自在的大道。

景天子谋局深远,寻求摆脱魔尊,只为景国壮大。

太子布局天下,欲从沉睡中苏醒时,还能掌控朝局。

韩哲求开儒道,实现文帝当年的谋划,为天下学子求一个未来,也为景国的强盛奠定基础,不惜以身殉道。

弘觉大师在求佛门开道。

凤希元在为墨阁谋求未来。

魔尊寻求脱离封印,继而统治人间。

甚至于伍子荀,凉国公,齐遇,纪王,道衍和尚,楚千帆,武藏……许许多多的人,都在寻求自己的道。

这个道即是武道,亦是自在。

得道者,自在矣。

人世间就是一个巨大的牢笼,每个人都困在其中,都在寻求自在。

我本来只想写姜峰,不良帅,景天子,寻自在的过程,以及他们的挣扎和谋划,后来想想,既然故事还很长远,何不把局面再扩大一些,让更多的人物参与进来。

身处这个环境,所有心有囚者,皆在以自己的方式寻求自在。

在我看来,这才是这个世界,这个故事最精彩的一部分。

而追求自在的过程,必然不会那么顺利。

所以一开始,有些读者看着觉得憋屈,那是因为我总要告诉你们,姜峰为什么不自在。

这一卷的主题本就限定了它的内容在一开始时,会给人一种不太舒服的感觉。

就像是你人生中,最艰难的那段时光。

走过去了,便是一帆风顺。

那么,基于这个主题,我才选择了这样的写法。

所以接下来,再与诸位聊一聊这一卷的写作方式。

其实对我来说,这是一本试错的书。

我最开始不想按照传统的写法去写书,但听了一些同行的话,这年头你不整点老套路,根本没有流量。

所以开书的时候,我用了比较传统的写法,但我想的是,用传统的开头,写出非传统的过程,以及令人意想不到的结局。

我想我大概是做到了,只是还不够好。

至于为什么说这是一本试错的书,其实追下来的读者应该不难发现,从第一卷,第二卷,再到第三卷,诸位应该能够感受到,每一卷在无论是内容,布局,风格上,其实都不太一样。

我一直在尝试,用新的写法,用新的方式去描述这个故事,然后找出最适合自己的方式。

所以在这个过程中,有些东西难免没有写好。

前两卷的写作方式,在之前的总结已有谈到,在此不作赘述。

第三卷我用的是多线并行,局中有局的写法。

传统的叙事方式是一个事件结束,再开启另一个事件,结构上比较简单,叙事也比较清晰,但这个方式,我前两卷已经用过了,因此在第三卷,我决定挑战一下自己,换一种新的写法 ,可真正动笔的时候,才知道这种写法,难度极大,很容易就写崩!

我将这种写法,命名为炒面式写法,意思就是多线剧情,但又彼此交叉,相互牵连,看似杂乱,待到抽丝剥茧后才会显得清晰,给人恍然大悟的感觉。

比如十二圆桌是一条线,但其中包含了党争这条线。包含了洛神教释放魔尊这条线,包含了未来宗炼魔这条线,包含了景天子替换国运这条线。

而魔尊这条线,又包含了儒家开道,包含了景国与圣殿的对赌,包含了比武大会,也解释为什么文帝会大力扶持儒家,先帝又选择扶持佛门等等。

我也叫它【半坑半埋】。

换一种说法,就是我挖了一个坑,但是这坑我只填了一半,然后再挖了一个坑,把这个新坑的土填在上一个,但只填了一半,然后又接着挖坑,只有到最后,当真正的谜底解开以后,以往没填好的坑,才会全部给它填完后。

诸位可以理解为,我是在不断的埋钩子,留悬念,但每一个钩子,每一个悬念都与前面的剧情有所关联。

但这种写作方式太难了,真心不建议新手使用,太容易写崩了。

我想往后我也不会轻易再作尝试,这种方式需要对剧情有着绝对的把控,在细节上做更好的处理,才能施展此等【写作神通】。

但我会做好总结,以期将来。

另外,诸位觉得这一卷太长,可实际上,我已经放弃了许多支线剧情,斩去了诸多旁枝末节,只是还是不可避免了出现一些略显冗长的剧情。

因为要表达的事情太多,想表达的情绪也太多,我要在合理的情况下,控制自己倾述的**。

如今回过头来看,发现是第一卷写的真好啊。

尽管有些地方的处理方式并不成熟,比如许多书友反感的大道理。

但我也是后来才想明白,其实我可以把那些大道理作为人设的一部分,从某一个角色的口中陈述出来,不仅不会让读者反感,反而为角色增添色彩,这是塑造人设的一种巧妙的方式。

此外,这一卷中印象较深是比武那段。

有书友觉得比武这一段,写了这么久,到底有什么意义?

可回顾这一段,诸位难道没有发现,这短短的几十章,出现了多少新人物?

而在这短短的章节内,我还要把每个新人物的性格,修为,神通写出来,难度可想而知。

我当时在尝试,如何在有限的篇章里,将一个人物写活。

所以有立志问鼎天下的武藏,有以有情御无情的楚千帆,有油嘴滑舌不着调的程令仪,有一本正经却狡猾如狐的卜允臧,有为爱狂热的沈星言,有牛逼轰轰但实力平平的雷少龙,有金戈铁马的白袍小将白麒,有喜欢扮猪吃虎的温庭风,有野心勃勃,爱管闲事的陆昭野,有自私自利的厉少陵,有誓死求胜,不负君恩的韩仲儒……

更别说还有霸道又倔强的项穆,有恨意狂发的邢荣,有淡定从容的风无咎,有妹控的赫连德光……

这些人物哪怕时隔多日,可看到名字时我还是能立即回想起来,他们的性格,他们的故事。

也有人问,写这些人物有什么意义呢?

对剧情推进又有什么意义呢?

我想让诸位知道,这个世界不独有姜峰一人,不独有萧凌雪和安宁郡主,不独有不良帅和徐长卿。

我想说,他们或许现在没有太多的故事,因为我只描述了他们故事中的一角,但我着眼的是整本书的未来,而不是此时此刻,这是视角上的问题。

追更的读者看的是现在,写书的作者看的是整本书的未来。

每个角色都有其出现的意义。

哪怕这一卷没有,到了后面也会有。

但许多人看书,往往只知道,书中有这么一个人,至于这个人是什么人,走的什么路,他们并不在意。

可身为作者,写的又是群像文,我需要在意。

我重新看了第一卷,看了书友的评论,最后发现,大部分读者其实只想看爽文,哪怕我在开头就写了这不是一本常规意义上的爽文,可看书的人依旧只想爽。

很多时候,作者与读者的差别就在于,作者想要尽可能描述一个完整的世界,而读者只想看打打杀杀。

诸位,看我的书,若是没有足够的耐心,真的看不下去,尤其是在追更期,尤其是第三卷,因为这一卷从一开始,我就是按照一整卷,一整本去写。

有的书适合追更,有的书适合等作者写完一卷,再一次性看完。

我觉得我的书应该更适合后者,因为很多剧情只有看完才明白在写的什么。

我理解追更的人,在看到最新章节时,没有看到自己想看的内容,就会很不爽,希望作者快点更新,希望作者把自己想看到的内容更新出来,尤其是最新章节正处于铺垫阶段的时候,更是如此。

我记得有个读者说过,再看三章,要是还不够爽,我就走人。

我当时心中冷笑。

这个世界,谁也不能拿捏我。

可脑海中却蓦然出现两个灵魂小人,一个跪着抱住读者老爷的大腿,泪眼婆娑,哭着喊着:【我不让你走】,另一个拿着匕首对着自己脖子,表情视死如归,大喊着:【你敢走我就死给你看】。

最后,读者老爷被我的【桀骜不驯】所震慑,选择留下来,而那两个灵魂小人也是松了一口气:孩子的学杂费总算保住了。

这是苦中作乐的一点杂念。我喜欢循序渐进的推进剧情,但绝大多数的读者并没有这个耐心。

我也能理解,诸位想要尽快看到主角提升修为,横扫八方的剧情,但写故事最重要的是把故事讲完,或许讲得不够完美,但完成比完美更重要。

作为一个作者,我一方面要担起诸位的期待,一方面要按自己的节奏来讲,就需要绝对的专注力。

但总的来说,我仍然觉得第三卷完成了事先想要写的大部分剧情。

只是这个过程中,有些读者觉得剧情不合理。

所以接下来,再与大家聊一聊剧情。

剧情方面,首先说一下姜峰的武道,因为许多书友觉得战力崩了啊,觉得他实力提升太快了啊等等。

可我在这一卷开头,在他踏入七境的时候,就已经告诉诸位。

他走的路与传统武夫不同,不能用传统武夫的力量来衡量。

世间武夫的道路,是武圣给众人铺设的台阶,你只要按部就班,就能往上走,但永远不会超过武圣的境界。

那么,要跳出这条道路,需要从什么时候开始呢?

剑阁的玄祖已经做了示范。

而姜峰真正做到的,是从晋升超凡这一步开始。

那么往后的路,他就跟武圣的不一样了。

而所谓以武定矩,便是为了以法则窥探大道,但不是每个人都要按部就班的走,就好比有人十五岁刚开始上高中,有人十五岁已经开始读博士。

这里面表达的信息是,唯有走出超出前人的路,你才能弯道超车,才能跳跃前行。

但或许不是所有人都认可这种思路,亦或者不是所有人都能明白这需要怎样的智慧,怎样的勇气,所以会有人吐槽他升级太离谱。

就像第一卷的时候,他从二境到五境,跟坐火箭一样。

但那是十年苦工,十年积累,一朝迸发的结果,只是当初我没有直接点明,因为这是留在第三卷的伏笔,也是他未来要去周国才能揭开的秘密。

但关于功法,我也留下了一些伏笔。

从一开始与风季玄一战就有所提及,到后来与凉国公一战,再到了在魔尊精神世界那一战,都有提到姜峰的功法有异常,诸位可以翻回去细看。

其次,关于不良帅身份的猜测。

当时有人猜不良帅的真实身份是太子,有人猜是姜峰的亲生父亲……我很高兴读者能够提出这些猜测,说明是真的有人在看,也认真的在看,同时,我更高兴的是,有人真猜对了!

我当时并不意外,因为我前面已经留下了足够的伏笔。

第一次伏笔,是第二卷时写到萧厉被囚禁在地窟的时候。

第二次,是在徐长卿说姜峰的路子别人走不了,伍子荀担心萧凌雪乱来时,徐长卿说了一句【她自有分寸】,这个【她】指的是萧凌雪的娘亲,因为在那之前萧凌雪本就打算冒险一试,所以这个【分寸】说的并不是萧凌雪。

还有极为明显的两次,一次是姜峰被罚去纪王府读书那一段,不良帅的到来,有书友便是根据这一段猜到她的身份。

还有一次,姜峰登门拜访,但上官青霜拒绝见面,这几乎已经揭露了她的身份。

此外,关于不良帅的实力,以及【星火】大道的传承,前面也是有了足够的铺垫,所以有些书友也早已猜到。

写书就是这样,很多剧情你需要一点点的铺垫,才会有顺理成章的感觉,也才能制造出乎合理的**剧情。

但真正让我痛苦的是,很多时候读者并不想要合理。

就比如。

在写到姜峰顶着违抗圣意,也要反抗的时候,许多读者想要的,就是徐长卿突然出现,替他出头,刀压不良帅,反向逼迫皇帝……真要照这么写,绝对是爽文中的爽文。

但我当时没有这么选,因为这不符合逻辑。

所以我压下了这个**。

其实前文已经说过,徐长卿宁愿选择放弃龙魂刀,也要换得姜峰自由,因为他很清楚,景国正面临着什么样的绝境,他如果真这么做,毁的是整个国家。

所以当我写到徐长卿失去修为的原因时,我恍惚能够体会到这个老人想法。

有意思的是,当时手机的音乐上,正播放着《如愿》这首歌。

我当时在想,景国未来也将如他所愿,魔君会被杀死,国家也将走向昌盛。

那时候,我总是忍不住想起为国牺牲的先烈,想起教员,想起周总理,想起朱老总,想起抗日牺牲的战士,想起抗美援朝的战士……

这是一个值得尊敬的角色,因此,在原本的大纲里,徐长卿是要死在魔尊那一战的,但被我改了。

因为我无法想象,当姜峰完成开道归来后,却看到徐长卿战死,会是什么样的心情。

有时候我也觉得自己在写作上过于感性。

比如说梁胜和他的妻儿。

梁胜是我写过的最遗憾的一个角色,也是我最喜欢的一个角色,因此,我不会让他的遗憾,延续到他妻儿身上。

那时候有书友还很担心,觉得秦氏母子不该出事,但在那个时候,我又不能解释。如果我解释一句:她们不会有事……是不是就算剧透了?

此外。

令我印象较深的,是写到唐懋自尽那一段,我当时也是久久难以平静。

我想到自己的父亲。

我也犯过错,父亲也很生气,甚至气得不想与我多说什么,可过后他想的还是如何替我找补。

一个伟大的父亲想的都是如何为犯错的孩子善后。

有时候我觉得自己很庆幸,生在一个和睦的家庭,没有大富大贵,但父母恩爱,兄弟和睦。

正如我现在的这份工作,其实就是我的老板哥哥给的机会。

在此感谢我的老板哥哥!

我当时进入一个全新的行业,刚开始接触时,每天都是焦头烂额,我要花精力去学习,还要花精力放在写作上,我常常因为没有时间思考,没有时间更新而焦虑不安,也生怕不能兼任两边,从而辜负带我入行的哥哥。

但我的哥哥是个极有耐心的兄长,他一点点教我,而我也不算太笨,才会逐渐上手。只是内心一直很愧疚,我毕竟无法全身心的投入这个行业。

说这些只是希望诸位明白我的不易,也原谅这一卷的瑕疵。

很长一段时间内我每晚都会睡不着,但那恰恰是我为数不多的能够保持专注,去思考剧情的时间。

所以不可否认,这一卷存在着一些瑕疵,但请诸位相信,我真的尽力了。

我有时翻看前面的剧情,也会在想,当时为什么要这么写,应该换一种更好的方式来写的,以至于在自我消耗,但我后来试图安慰自己。

曾经那个焦头烂额的自己是真的做不到,哪怕再来一次也是。

一个在当时已经尽力的结果,那么无论这个结果如何,他就是你当时所能拿出来的全部。

不必再苛责曾经的自己。

正如当下,我也在希望未来的自己,不要苛责现在的我。

因为当下的我已经尽力。

……

再说说剧情上一些问题。

有人觉得武藏输给了萧凌雪,是作者强行让萧凌雪赢了。

但其实文中有解释,武藏有自己的路,他虽然师承大宗师霍弃疾,但诸位要知道,萧凌雪师承的是三位大宗师!

她是站在前人的肩膀上才有这份实力,她身上有太多人的传承。

有徐长卿的,有萧厉的,有上官青霜的,还有姜峰自创的武道神魂融合的秘术。

这样一个人,凭什么打不过武藏?

而且诸位也要相信,武藏如果能走到后面,他也未必会输给萧凌雪。

此外。

总有人觉得,强者就能在这个世界里为所欲为,能凭借力量镇压一切,就能解决一切问题,可别的不说,历史上的强权人物,又有哪个能得善终?

许多人看书只顾着爽,却不思考里面的逻辑,总觉得在小说里,就应该当一个没心没肺,自私自利的人。

这也导致了许多作者描述的世界,也是强者拥有一切,统治一切,不服者杀,因为这样写容易爽,容易让人上头,所以有时候不是作者三观不正,而是网文市场所决定的。

但我不想这样写,我只是理智的告诉大家,这是一个有秩序的世界,这个世界正义的秩序永远大于邪恶。【我在492章也做了足够的解释,诸位可以回去细看。】

还有,关于庄墨渊的剧情。

一开始有人猜测,庄墨渊是主持十二圆桌的那个人,但其实不是。

有一点可以说明,那就是聂观被押送回南镇府衙的那一晚,庄墨渊亲自去见了他。

如果庄墨渊是那个主持会议的神秘人,他显然不需要亲自去见面。

其次,庄墨渊在地窟布局的剧情。

我其实给诸位留了一条很隐蔽的线索,有不良帅留下的封印,庄墨渊为何还能进入地窟布局?

在景国能做到这件事的只有两人一魔。

一个是不良帅自己,一个是景国天子,一个是魔尊。

可不良帅自己是不会放他进去的。

而景天子在实力上是不如不良帅的,所以这件事其实是景天子和魔尊合力的结果。

他们各有各的目的。

至于写以三宗气运替代国运这一段,前面也是有足够铺垫。

其一,文帝的推崇儒术的国策。

其二,先帝扶持的佛门。

还有一个伏笔,是凤伊洛找姜峰的时候,她是站在圣殿的角度来谈判,此举可以说是背叛了景国。

可迄今为止,没有读者觉得这里不对劲,因为那时候还没揭开谜底。

凤伊洛不想墨阁在这件事情里做出牺牲,所以她才会这么做。

她其实想让圣殿获胜,从而让墨阁脱离景国,加入圣殿。

也由此可见,这个谜底与墨阁有关,而且墨阁需要在这件事里付出代价。

如果每一段剧情诸位都能细想,其实整个故事的剧情发展都是有迹可循的。

……

另外,关于景天子的局,不知诸位是否看明白了?

他谋划这个局,有三个目的,其一,让国运摆脱封印,其二,杀死魔尊,永除后患,其三,杀死列国大宗师,顺势挑起战争,一统神州。

景天子谋局,以这三个目的,将事情分三个阶段,哪怕最终不能杀死其他大宗师,甚至不能杀死魔尊,只要国运能摆脱封印,这个局就不算输。

他是一个聪明又有野心的帝王,在赢回赌本以后,还想要赢得更多。

我还记得,写前面两卷的时候,总有人评论说景天子是个废物,江州死了那么多人,雍州又有镇南侯造反,损失十万精锐,将他贬低的同时,也将我这个作者一块贬低了。

可最后,景天子的确完成了景国历代帝皇的使命,也下完了自文帝时期就开始布置的局,为景国赢得了未来。

至于如何评价这个人,我相信看完这一卷后,诸位心中都有自己的答案。

……

其实,关于景国的故事还没有结束,因为还有一些谜题没有揭开,一些剧情没有延续。

比如青州水灾案的真相;比如当今皇后的谋划,比如洛神教和未来宗在景国的布局;

但水灾案的两个罪魁祸首已经得到了应有的惩罚,尚未公布的只是这件事发生的起因。

这属于另一群人的故事,这件事情接下来已经和姜峰没有太大的干系,所以文中不做详写,只会在后文再做简单的揭露。

至于卷末那几章,我用一种较为缓和的方式,告诉大家接下来的剧情。

群里也有读者在问,姜峰都已经是这个境界了,接下来还有什么可写的?

可这个故事,还有很多很多。

首先,世界有多大,我在第一卷的第一章就告诉大家了。

那只是简单的四个字——六界灵觉!

到了第一卷的末尾,我还写到了妖,魔,冥……

此外,人间还有其他八个国家,还有北边的蛮族,还有南洋,蓬莱,瀛国,而如今我只写了景国。

其次,这一卷的末尾,我还写到了诸圣时代,写到了炼气,写到了修道,甚至炼气之前还有别的时代,比如前文提到的【神冥时代】。

当然,我不会全都详细去写,那样这本书估计要写个一千万字,我并没有这样长远的打算。

这个故事到了第三卷,可以说已经走了将近一半的剧情。

我在这三卷之中,留下了那些伏笔,便是接下来的内容。

……

聊完主题和剧情,接下来想和大家说说男主和女主。

关于主角姜峰,先前的总结也聊过一点。

他其实很聪明,但是在做人方面,他始终是有所欠缺的。

因为他上辈子也没有人教他如何做事,全是靠着自己在社会实践出来的,为何他穿越过来了,诸位就要要求他能面面俱到呢?

所以我看一些穿越文的主角,好像一穿越就什么都会了,觉得很不合理。

可其实上辈子不会的东西,穿越过来了也是不会。

他还在学习的路上。

他从埋怨这个世界,到接受这个世界,再到想着去改变这个世界,这一段心理历程,其实也是大部分人的一生。

我们会从自我无力,到接受自我,到改变自我,到感同身受……

而那些感同身受者,又力所能及,便自然而然地会选择对困难中的人伸出援手。

我想,社会还是好心人多的。

可随着进入自媒体时代,越来越多阴暗的事情被播出,也越来越多的人反感这些。

最近还流行唐三葬的【大乘活法】,简而言之,就是极致的利己主义。

许多人将网文当做避风港,希望在网文世界里获得快意人生,无拘无束的生活。

于是渐渐发展到,连网络小说里面都不允许出现一个善良的主角,否则就会被骂成圣母。

我记得看剑来的相关视频时,底下总有人在骂陈平安,骂齐静春。【剑来的书真的看不下去,但动漫看了。】

有时候在想,如果连网络小说都容纳不了一个善良的主角,就像这个世道容纳不了一个善良的人一样。

这样的世道,诸位真的喜欢吗?

我希望能跟每一个看这本书的人做朋友,但人生中遇到的许多人,注定是成为不了朋友的,能成的只是少数人而已。

诸位能够坚持下去,我实在感激不尽。

……

再来说女主萧凌雪。

简介上我已经说明,本书非后宫文,但在写到姜峰选择萧凌雪的时候,还是有一些读者不满意,支持选择郡主的,甚至是三人一起收下的都有,一些人甚至大骂作者不是男人……

请诸位保持理智,容我狡辩:

1.姜峰一直有自己坚守的准则,上一世的经历,让他保持善良,也在很大程度上,保持了自己的三观。如果他选择见一个爱一个,选择将萧凌雪,安宁郡主,沈亭烟都收下,那他就不是他了。这是基于人设所做出的选择。如果他真的开了后宫,那他还是他吗?我当然知道开后宫更能制造爽点,很多读者也都爱看后宫文,但我觉得人设更重要。

2.我不会写后宫文,原因有很多,比如我个人不喜欢后宫文【认真的,绝不是因为有人把菜刀架我脖子上】;比如自从写这本书以后,两边的亲戚都跑来看我的书,我怕社死;比如传统玄幻靠后宫带起爽点,我想试着改变这种写法……这些都是理由。

我看了诸位对女主的看法,也发起过一次投票,截止目前,萧凌雪的票数最高。

哈,喜欢萧凌雪的人还是占大多数的嘛。

当然,选择安宁郡主和沈亭烟的读者,也有自己的理由。

在我看来,她们三人其实都是勇敢,独立,有个性的人,也因此不会存在什么两女共侍一夫的事情。

但我为什么选择萧凌雪,其一,两人的婚事是得到长辈许可和祝福的。其二,安宁郡主的出现,包括她接近姜峰,本身就带有目的性。在朝廷和姜峰之间,她一定会选择朝廷。她一开始对姜峰没感情,是因为圣旨才让自己去接近姜峰,去了解姜峰。

其三,在江州的时候,姜峰其实就喜欢萧凌雪,他不是见一个爱一个的人。至于从哪看出来,有以下几点:

1.他一直很欣赏萧凌雪【文中有写,不再说明】。2.萧凌雪帮姜峰寻找父母,尽管没找到,但相助的情义是真的,姜峰一直感激在心。3.当初面对文守仁的时候,在看到萧凌雪有危险,姜峰才选择氪命。4.他一直在意萧凌雪的感受,比如刚来长安就打了纠缠不清的曹沫。

我在文中写到,有些感情往往也是从欣赏开始的,有些下意识的举动才是真情实感。

也有些人则说,萧凌雪对姜峰的感情有些莫名其妙。

但第一卷其实有过描述,只是比较隐晦。

比如两人第一次见面,萧凌雪定了十招之约,这是想让姜峰知难而退,可后来当他知道姜峰是徐长卿的弟子后,脸色才有了变化。

她一直知道徐长卿当初的那句戏言,所以在两人潜入将军府抓捕孙老二时,萧凌雪杀人之前还要先用宫刑,这是一种无声的威胁,本意上是想让姜峰少打歪主意。

因为她误以为姜峰知道她的身份,也以为他接近自己的目的并不单纯,而且她更不喜欢一个喜欢去青楼喝花酒的男人。

可是后来,她慢慢的了解姜峰这个人,知道他加入不良人只是为了寻找家人,知道如烟娘子对他倾心,他却始终坚守自我,知道他对待百姓有恻隐之心,对待恶人从不留情。

她能心境圆满,突破六境,也是有赖于姜峰的帮助,这些都是感情的积累。

可她一开始并不承认,直到她在得知天子有意给姜峰和安宁郡主赐婚时,她才开始感到心慌,感到痛苦。

但她只能强逼着自己去接受。【在安宁郡主与萧凌雪相谈那一段】

这些不良帅都看在眼里,所以从不良帅对待姜峰的态度里,也能从中窥探一二。

在知道不良帅的身份后,诸位若再去看雍州城外那一段,她对姜峰的威胁,其中也夹带了一些私心。

……

最后,再聊一聊,关于恶评的事情。

为什么要聊?

因为我还记得,当时的心情。

我曾在头条看到这样一条评论,那个人说:我在番茄看书从没给过好评,看一本骂一本,全是老套的无脑降智剧情,毫无逻辑不说,连一点常识都没有。

当时我很想问他,那你还看什么网络小说,费那劲干嘛啊?

偏偏这样的人还有不少。

其实我们当作者的,有时候也挺心酸。

因为有些读者来网上看书,就是为了骂人的,因为他们把骂人当做一种发泄情绪的方式。可我能怎么办呢?难道跟他说:亲,你戾气这么重,生活一定过得很不如意吧?是嫂子给你戴了帽,还是大哥太短让你难受?

我要真这么怼,他不得逮着我使劲骂?他的生活可以允许他这么做,我不行啊,我还得码字,还有工作!

我选择码字这份工作,就要受得住这份委屈。

因为你不能指望所有人都站在同一个角度思考人生,你也无法指望所有人的三观都是一样的。

正如有人在黑暗中看到希望,有人在黑暗中指天谩骂,有人在黑暗中摸索前进,有人在黑暗中困顿不前。

有人吐槽书名,有人吐槽人设,有人吐槽剧情……这不是一本完美的书,所以当然会有人吐槽。

真正让我无奈的是,一些人不看后面,只凭前文的只言片语就下定结论,眼里容不下反转,容不下铺垫。

甚至总有人喜欢将自己的负能量带给别人。

他不喜欢,就必须让别人也不喜欢,否则就是虚假,就是作者花钱雇来的水军。

诸位也都知道,这本书就出现过这样一个读者。

所以后来他被我封印了,就像魔尊一样,只是我需要每隔七天就加深一次封印。不然他又会跑出来作恶。

其实我想说,你可以讨厌一样东西,但请允许它的存在,也请允许别人喜欢它。不贬损别人的喜欢,是做人的基本素养。

有时候我只能劝自己,你不是为那些吐槽你的人而写的,不必在意。

我也逐渐懂得,不必理会别人的看法,有的人只会觉得自己好的,才是真的好,别人觉得好而自己觉得不好,就要上来踩一脚,容不得与自己意见不同,网络上遇到这种人无视就好。

再到后来,也蓦然明白了一个道理。

以前在网上看到一些言论,会生气,会愤怒,会觉得说这些话的人都是傻子吗?难道别人说什么就信什么?难道你自己都不会思考?

后来才发现,当你为了别人的言论而感到生气时,你才是那个傻子。

有些人未必不知道真相,但他们为了博人眼球,为了吸引流量,宁愿违背良心,也要说出那些话。或者说,他们内心肯定没有把那些当做一回事,因为真相如何,他们并不关心。他们只关心自己写出来的东西,自己发表的言论,有没有被关注。

有些人是故意挑起对立,而这些话题也往往引人关注,大数据则是根据关注热度进行精准推送……于是网络纷争越来越多。

你越是生气,越是去反驳,反而是中了他们的圈套,他们只会越开心。

这个世界,从来不缺看到只言片语就盲目下定论的人,也从来不缺故意扭曲事实的人。

说这些是想告诉诸位,对于挑唆对立,对于为喷而喷的人,请不要在意。

我只希望,那些被喷子的评论所影响的读者,能够不予理会,能够始终保持看书的心情。

我也希望那些喷子能够适可而止,若你生活中也能保持这份干劲,何愁事业不成?

若是因为妒忌,希望你们能够明白,别人的成功始终都是别人的,专注做自己的事情,总有一天,你也能成功。

若是只想发泄,请冲我来,莫要连累他人。

最后的最后。

我要感谢一直在默默阅读的书友,感谢所有留下好评的书友,感谢所有打赏过的书友,感谢帮我把书放到书荒广场上推荐的朋友,感谢你们的喜爱,也感谢你们的包容。

一本书火肯定有火的原因,一本书不火肯定也有不火的原因,我不否认,这行有运气成分,但运气从来不是决定一本书是否能火的关键因素。

这本书的成绩一直是不温不火,是因为我写的不够优秀也不算太差。

我希望将来能够写出让绝大部分人都觉得满意的小说。

哈。

最后最后最后,再简单聊一下第四卷。

卷名——【周天下】。

如果要问我,最喜欢的是哪一卷,我的答案永远是……下一卷!

……

你以为这就结束了?

不,我还想求一下五星好评。【狗头保命】

相比第二卷的时候,评分掉了0.2,之前可是有8.9的,距离上九越来越远,似乎9.0也变成了遥不可及的梦想。

我还想再争取一下,还请诸位鼎力相助。

北极星火,在此……鞠躬拜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