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重生年代,燃情岁月 > 第990章 谁生了?!

重生年代,燃情岁月 第990章 谁生了?!

作者:武文弄沫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7-27 07:10:25

第990章 谁生了?!

“姓什么都不重要”

李学武拍了拍闺女的屁股,叫她老实点,这孩子真闹腾。

嘴里同顾宁说道:“上次去津门,吴老师有跟我提起这件事”。

“嗯,什么?”

顾宁转头看了李学武一眼,微微皱眉道:“孩子的事?”

“嗯,情况不是很乐观”

李学武点点头说道:“看如今的形势,怕不是要多养个孩子了”。

“哦~”

顾宁不由得摸了摸自己的肚子,道:“那就多养一个吧”。

李姝这会儿被爸爸“教训”后,又听见妈妈在说话,也消停了下来,大眼睛机灵机灵的。

“想来,我还是有孩子缘的”

李学武低头笑着看了看怀里的李姝,说道:“希望未来一切顺利”。

顾宁没有再多说什么,只是攥住了李学武的手,这能让她感到安心。

关于吴淑萍,以及她肚子里的孩子,顾宁是有过思虑的。

津门回来后,李学武便跟她谈过,大哥学文和大嫂雅芳有提,想要把那个孩子放在他们的名下。

毕竟不知道这一场风波几时结束,更不知未来还有多少波澜产生。

吴淑萍和大嫂怀孕的时间差不多,两人的预产期也是前后脚。

大哥学文觉得吴老师是他的同事,又同赵雅芳熟识,不想给二弟添麻烦。

当初李学武提出“借”吴淑萍一用,本就很荒谬。

到如今孩子都要生了,有些问题是必须要得到解决的。

吴淑萍的身份与李学文还有些差异,一时半会真不确定能否回到学校继续教书。

就是吴淑萍本人的态度和意愿也含糊着,更不用说其他。

吴老师本人可以躲在一监所,躲在李学武在津门的住所,但孩子是藏不住的。

首先是身份,出于对新生命的尊重,对吴老师的尊重,孩子不能是黑户,更不能没有童年和人生。

其次是生活,就算是要住在津门,躲了京城的调查,可吴老师和孩子总不能多少年不出门。

这个年代对于人口的管理是相当严格的,除非每次都有李学武的安排,否则两人相当于寸步难行。

最后就是未来,或是形势向好,冬去春来,或是条件放开,吴老师回去故乡,都要有所准备。

按照学文大哥所说,孩子放在大嫂名下,只当生了俩。

当时李学武并没有立即给大哥回复,而是选择先回家跟顾宁商量一下这个问题。

面对顾宁,李学武介绍吴老师的爱人赖家声在港城的工作情况,也介绍了吴老师在津门的情况。

最关键的,是李学武讲了他要用吴老师主持回收站未来在津门的工作。

顾宁从未听李学武正式提及回收站的业务,这一次也仅仅是听了个部分。

是依托轧钢厂津门贸易管理中心的优势,将回收站的贸易业务同步转移至津门。

李学武用人很大胆,跟今天比较传统思想的黄干不同,他什么人都敢用。

当行出身的叶二爷、败家老炮丁万秋、烟柳出身的西琳、土匪出身的张万河、仇人妻子周亚梅……

现在他又要用身份特殊的吴淑萍,包括已经在用的赖家声。

只要他觉得能用手段控制的人,就都能用。

即便是出了张万河这样的人,在剪除羽翼之后,仍旧给了条出路。

他控制的这些人背景关系属实复杂,素质参差不齐,白的黑的,高的矮的,啥样都有。

管事的都是这般,就更别提次一级的了,像是肖建军、赵老四、周常利等人。

回收站看名字不是很大气,但那么长一串的文字,总有些特别的存在。

顾宁很清楚,李学武不缺钱,家里也从未因为金钱而有过烦恼。

这跟钱没什么直接的关系,就算是住在这里,就算是衣食无忧,不缺钱,也见不着钱。

李学武从来不会在她面前“露富”,更别提家里或者相处更多的秦京茹了。

秦京茹来家里也有大半年了,但李学武从未提及涨工资的事。

当初说了每个月二十块钱,那便是这个价,平日里给的买菜或者零,那是另外的。

他有多少钱,或者西院那个小小的回收站伸出去多少触角,养了多少人,年收入多少,顾宁统统不知道。

只从他在有些问题上的解释,或者只言片语中得知一些情况。

就连周亚梅都放弃了心理医生的职业,在给他工作,可想而知,回收站恐怕已经不是“小小的”这么简单了。

顾宁明白了李学武的意思,但并没有立即给出答案,直到今天,才用实际行动回答了李学武。

她忧虑的不是那个孩子落在谁的名下问题,而是李学武用了吴淑萍,或者说未来还可能有很多个吴淑萍。

这对于她,对于李学武,或者对于他们的生活,会有哪些影响。

或许是李学武的自信,或者是他眼里的坚定,让顾宁有了面对的信心。

是啊,那个孩子姓什么都无所谓,重要的是,李学武要给予吴老师雪中送炭的帮助。

无论是港城,还是津门,亦或者是给现在的人看,给以后的人看,对于吴老师,对于那个孩子,他们都要更加主动。

所以,这个孩子要放在她的名下,放在李学武的名下。

名不正,言不顺,是李学武在用人,不是李学文在用人。

夫妻一体,顾宁知道,在享受背后这些关系给她带来的富足或者生活时,她得为李学武做些什么,

其实也不能说顾宁跟着李学武学的市侩了,以前单纯,现在更多了算计。

在顾宁看来,人情世故如果也要用算计来形容的话,那父母亲情也逃不开这个范畴。

不然为啥有养儿防老的说法。

善心与义举,在生活的选择中并不会与趋利避害所冲突,在顾宁的心目中,李学武做的已经够好的了。

收养李姝,李学武从未解释过当时的情况,还是后来父亲跟她讲过。

可从李家的每个人,包括李学武在内,对待李姝的态度上,完全看不出当时的无奈。

是进了李家的门,就是李家的人,还是说,他本身就拥有一颗纯真善良的心。

不然为什么他的身边有那么多的好朋友,好兄弟,甚至连周亚梅都要帮助他。

一个合理的情况背后必然有一个矛盾在对立。

夜晚,顾宁躺在床上有些不习惯,翻滚着身子。

再看了李姝熟睡过后,这才给身旁靠在床头看书的李学武问道:“要给孩子起名字吗?”

“嗯,想好了”

李学武应了一声,转头看了妻子,道:“就叫李信吧”。

“李信……”

顾宁在心里琢磨了一下,有些无语地看了李学武一眼,随后嘀咕道:“太随便了吧,是女孩怎么办?”。

“立意是好的嘛,女孩儿也可以叫这个名字啊~”

李学武翻看着手里的书,随口说道:“我其实不太善于起名字,但懂得变通”。

“所以呢?”

顾宁用危险和怀疑的眼神看着李学武,问道:“你已经想好孩子的名字了?”

要把吴淑萍的孩子户口落在她的名下,用名李信其实有很多深意。

李信是谁?

古之名将,柱国之才,自然是李学武对孩子的美好祝愿和期盼。

同时用信一字,也表达了对港城赖家声的信任,期盼对方的信任,更给予了顾宁信任。

一个信字,从这个孩子开始,勾连所有人的关系网,未来就算是提及此事,也是一段佳话。

但是!

顾宁对于李学武的随意和变通有些怀疑,他给两人的孩子起了什么名字?

不会是李钢、李铁、李军、李梅、李英、李丽一类的吧!

要真是如此,顾宁就敢剥夺了他的提议权,直接请公公李顺来给孩子取名字。

“名字嘛~”

李学武听出了顾宁的担忧,笑着说道:“其实不重要,简洁大方,朗朗上口就行了”。

“然后呢?”

顾宁始终不放心他,这坏蛋有的时候抽风,啥事都能做的出来。

李学武看她着急,认真道:“老大就叫李大,老二就叫李二,老三……”

“……你认真的?!”

顾宁眯着眼睛,话里已经带上了杀气,要是李学武敢点头,马上就给他一脚,今天别睡床了。

“逗你玩的,咋还带急眼的”

李学武放下手里的书,搂住了顾宁哄着道:“我早就准备好了,今天故意去大哥家打听了,他们都没想到!”

“这是我用了七七四十九天,查阅无数经史典籍日思夜想才努力想出来的”。

“不说洞彻古今,响彻宇宙,前无古人,后无来者,那也得是……”

顾宁一见他一本真经地胡说八道,就知道他看穿了自己的焦虑,故意忽悠自己呢。

所以她也不说话,就眯着眼睛看着他扯淡,只要不给出个满意答案,他今晚就甭想睡觉了。

“叫李宁怎么样?男女通用,老少咸宜,大富大贵……”

李学武看出顾宁忍耐的极限了,只好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顾宁听到这个答案嘴一撇,质问道:“你想了七七四十九天?查阅了无数典籍?还叩问五行八卦?”

这混蛋越来越没溜儿了,合着他说的前无古人、响彻宇宙的名字,就是他的姓,加自己的名啊!

倒也不是说不满意,夫妻两人的名字拆解组合成孩子的名,古来有之,多为经典。

但被李学武忽悠了这么半天,又吊足了胃口,就整出来一个这?!

“咋?你不满意?”

李学武认真地解释道:“七七四十九天,第一天我就想出这个名字了,剩下的四十八天不断思考,最后觉得名字没问题,可以!”

“……”

这解释实在是绝了,一点毛病都没有,太上老君来了都得给他点个赞。

就是有点扯淡!

——

去年年末,12月30号打的雷,今年年初,1月1号刮的风,4号乌云蔽日。

结果呢?

1月5号开始下小雨,6号开始下冰雹,能砸死人的那种冰雹!

三天时间,形势急转直下,外面狂风骤雨,轧钢厂难免要受到影响。

保卫组所有在岗人员全部取消了休假,加强厂区保卫和监察工作,同时向下一级保卫部门传达了警惕的命令通知。

虽然不能说风声鹤唳,但也有草木皆兵的趋势,厂领导脸上没了笑模样,保卫处之虎更是严肃着一张脸,似是要张开血盆大口吃人一般。

有了保卫组站出来稳定局势,宣传部门主动出击,结合当前轧钢厂的宣传重点,对形势做出了分析和宣贯。

上周六《红星访谈》节目没有邀请领导做专访,反而选择了六车间的车床工人。

从工人的角度出发,谈论生产、生活、安全、福利,以及对轧钢厂目前的发展有什么看法和愿望。

能被选做专访,自然是有组织讲纪律的,更是生产生活中的积极分子,标兵人物。

演讲稿不至于照本宣科,但一定经过整理和规范,至少在广播中没有出现不适当词语。

主题思想更是紧扣当前的宣传需要,着实给轧钢厂注入了一丝稳定情绪。

李怀德上过第一期节目,对《红星访谈》自然比较关注。

在获取到听众和厂职工的积极反馈后,更加对这个项目有了支持的态度。

宣传阵地开结果,带来的实惠便是,轧钢厂的主要政策得以贯彻落实,充分理解并坚决执行。

上面的政策千变万化,落在李怀德的手里是要过一遍筛子的,要加入对文件的理解,结合轧钢厂发展形势做出判断和解读,才能再行下发。

所以要符合政策,又要结合实际,还不能脱离了群众基础。

这几天下来,无论是负责政策解读的委办,还是负责具体实施的各部门负责人,全是一脑门的官司。

新年的第一批次人事招录工作在这周一开始了。

因为有消息传出,轧钢厂将在今年完成既定招录指标后严格限制招录标准。

所以最后这几个批次,让所有想要安排子女进厂的职工,或者京城有关系的家庭产生了极大的焦虑情绪。

周一早上,就有电话打到了李学武的办公室,说情,说请,说关系。

很多不认识,没听过的关系都能攀到他这里,目的只有一个,安排人进厂。

李学武一度怀疑是自己的名声被削弱了,还是这些人觉得自己现在好欺负了。

虽然新职工招录工作一直都是人事处负责的,主管领导是谷维洁。

但是,在轧钢厂机关工作的人都很清楚,人事招录总目标、总计划、总战略,都是李学武负责联同人事部门,与各领导协调制定的。

也就是说,这几个批次,将近两万多人的招录计划和规则,都是出自李学武之手。

现在竟然有人想要请托他打破自己制定的规则,放一些人进厂。

这是老寿星吃砒霜,嫌自己活的长了?!

电话能打到李学武这里,就说明其他负责人事工作的干部早就不厌其烦,被电话或者私下请托围攻了。

为此,李学武特别协调谷副主任,叫了人事处、财务处、服务处、后勤处,以及工人联合会召开了专项工作会议。

在会议上强调了人事工作对于轧钢厂未来发展的重要性,更强调了人事招录工作的纪律性。

特别的,他在讲话中明确指出,不是给了指标就代表人进了厂,不会再出去了。

所有招录人员要经过临时培训适用时期的考验,不合格人员是不会被招录的。

保卫组监察部门针对招录情况已经成立了专门的调查组,对于在招录工作过程中,有受贿、违规等情况的,将会严格处理。

谷维洁也在讲话中特别强调了违规情况的处理意见,传达了李主任对这一问题的态度。

那就是一经发现,绝不姑息,无论是谁,直接开除,没有讨论的余地和空间。

不仅仅是招录工作,包括接下来的培训和考核工作,人事处已经成立了专门的培训部门,和考核部门。

培训的老师有华清的教授,也有厂里的高级工人,考官不会从这些人里面出,全都是从山上抽调,或者从其他工厂借调。

李学武在大会上发了狠,骂了娘,人事招录工作一下子便顺利了好多。

至少打给他的电话再没有说情的了,其他人也有了理由拒绝相关的请托。

真有厂职工,或者相关合作单位、上级部门协调来的人员,直接走程序,光明正大地接受考核,或者按照特殊渠道进行安排。

你有能耐,那就跟其他人一样,接受培训和考核,没能耐有关系,那就扔三产去下车间。

三产在这个时候自然是轧钢厂的产业,更是比较重要的人事管理空间单位。

小米免费小说网站最新地址:www.071662.com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