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重生年代,燃情岁月 > 第1304章 船应该跑在水里

重生年代,燃情岁月 第1304章 船应该跑在水里

作者:武文弄沫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7-27 07:10:25

第1304章 船应该跑在水里

“搞商务俱乐部?好事啊——”张长明弹了弹烟灰,笑着看向李学武,“我早就说过了吧。”

“上次去红星厂我就跟你们提过,没有文化阵地怎么能行呢,对不对。”

什么叫文化阵地?

有的叫俱乐部,有的叫文化宫,有的则叫剧场,有的也叫会堂。

这么说我亲爱的读者们可能不懂,翻译一下就是ktv、夜总会、歌舞厅、足浴店。

当然了,以前玩的都是健康高雅的,后来玩的这些都是保健睾哑的。

总之,甭管叫嘛,这年月厂矿要是没有个体面的文化场所,出门都不好意思跟人打招呼。

“我们厂其实也有俱乐部,后来闲置荒废掉了,现在拨给了文艺宣传队。”

李学武看了眼李怀德,介绍道:“听你这么一说啊,我们这才想起来,一直瘸着腿走路呢。”

“生产建设和文化建设同样重要,不能光重视劳动和物质追求,也要重视精神文明需要嘛。”

“哈哈哈——”

会客室内,众人被李学武的“上纲上线”逗得大笑了起来,有的时候语言真讲究艺术。

什么样的场合搭配什么样的语气,同一句话可能说出不一样的意味来。

“那我这算不算画龙点睛,神来之笔啊,哈哈哈——”

张长明才不信李学武的话呢,红星钢铁集团的精神文明建设走了与这个时代不一样的道路。

他是曾经建议红星厂要搞群众文化建设,可回来后思考了一下,这里面有说道啊。

俱乐部也好,文化宫也罢,这玩意儿打毛子那边传过来就不是什么新鲜玩意儿,红星厂能不知道?

知道了为什么还不恢复相应文化组织的建设呢?

要知道这一时期虽然打破了原有的文化宣传方向和政策,但厂职工对文化娱乐的需要还是有的。

如果去年李学武这么说他或许还能信了,只当红星厂胆小,不敢冒进。

那现在他细思之后,原因恐怕只有一个。

在过去几年的大学习活动组织过程中,红星厂一定是发现了群众自发组织活动的弊端和风险。

所以迟迟没有开展俱乐部和文化宫等文化阵地的建设工作,反倒是大力发展和建设文艺宣传阵地,加强了以宣传为主导的精神文明建设工作。

既丰富了厂职工的文化娱乐需要,又满足了当前的正治思想宣传目标,要说高,实在是高。

当然了,缺乏群众积极参与的活动一定长久不了,而红星厂却是把厂职工的业余活动热情转移到了供销服务部和体育场馆,物质和文化一把抓。

张长明刚刚的表功也可以看做是一种试探,结果正如他所料,红星厂主持宣传工作的是位高人。

左右平衡宣传工作和文化娱乐对于宣传部门负责人来说是一项艰巨的挑战。

但在他看来,红星厂已经从制度和供需上解决了这一问题,这才应该被称为神来之笔呢。

玩的不仅仅是人性,还有人心啊。

“津门靠海,靠海吃海。”李怀德迭着腿,微笑着说道:“如果能把商务和疗养联系在一起,那为什么不能把美食和文化联系在一起呢?”

“商务,疗养,美食,文化。”张长明念叨着这四个词,思索着缓缓点头道:“确实可以啊。”

“我们已经开始布局了,在钢城,”李怀德说,“职工疗养院,温泉、滑雪、疗养、休闲。”

“不过那边是靠山吃山了,”他笑着说道:“现在我们想靠海吃海,秘书长跟我说这津门水可深,没有个引路人容易出问题,这不想到了你。”

“哈哈哈——”张长明听懂了李怀德话里的意思,笑着点了点李学武的方向道:“他呀,我算是服了,这张嘴能把天上的说地下来,死人说活了。”

如何能不服气,李学武做事滴水不漏,李怀德更是老谋深算,红星厂在津门一点亏都不愿吃的。

拉上他们津门水产一起搞这个商务俱乐部,不仅解决了“水深”的问题,还解决了火热的难题。

话都说到这了,张长明已经搞清楚红星厂四位领导来津门的目的和意义了。

俱乐部这点影响和利益不值当李怀德亲自出马,充其量这就是块敲门砖。

抛砖引玉,大的在后头。

合作商务俱乐部,张长明这个地头蛇完全能起到联系津门市的作用,目的是什么还用讲?

现在津门市和红星钢铁集团是郎有钱妾有艺,就差一个王婆来牵线搭桥,捅破这层窗户纸了。

红星厂在这里搞了个贸易商业中心,以前还可以忌讳形势变化,装作看不见。

但现在红星厂已经把生意做到家门口了,更是创造出了八千多万的贸易神话,他们还能继续装聋作哑?

要么面对经济发展的需要,积极推动红星钢铁集团销售总公司的全面落地,要么阻止市场化经济和对外出口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和延伸。

张长明看得出来,津门市也很为难。

一边是经济,一边是政策,谁都摸不准时代发展的脉。

但能确定的一点是,红星钢铁集团成长起来了,对外贸易和年出口量正在逐年暴增。

没错,不是递增,是暴增,尤其是从津门港码头出去的货物。

但有消息确定,红星钢铁集团组织投建了营城港,未来辽东工业生产的产品将直接从营城起yc市间的竞争一点都不弱,红星厂钢铁集团能把贸易做这么大,就证明了上面的态度。

在过去的两年,国内经济总量虽然呈现了提升的态势,但总体来看是经济发展放缓的局面。

原因就不用说了,对于经济工作,谁都知道没有钱办不成事,能生产、能赚钱,还是能赚外汇的企业,如何能不成为上面关注的对象呢。

一个红星厂能折腾成如此庞大的红星钢铁集团,国内最不缺少的便是红星厂这样的企业。

不多了说,依靠红星厂的发展经验,孵化出100个这样的企业,国内的经济绝对会上一个台阶,甚至爆发出前所未有的上升势头。

张长明自然愿意做这个“引路人”,但怎么选择还得看津门,这里面的风险和机遇同样大。

——

“你猜她跟我说什么?”

李学武站在码头上,笑着看了老李道:“她说要接触新汴河工程,尽快拿到新工程。”

“呵呵——”李怀德微微摇头,“还没学会走路就想着跑了,到底是大企业啊。”

徐斯年站在码头边上,指挥着工人将快艇固定好了,这才转回身笑着招呼道:“李主任,上船溜一圈儿啊,兜兜风。”

“这小玩意儿安全吗?”

李怀德笑着打量了码头上的几条快艇,问道:“叫皮皮虾,总不能真往水里钻吧?”

“非常轻,轻易不会出问题。”徐斯年看出来了,老李怂了,不敢上船的,“往水里钻不太可能,在水上飞完全可以实现。”

他指了指船尾挂着的发动机说道:“这还是巡逻艇,要是载货快艇还能再加几台发动机。”

“跑起来整条船在海上都是悬空的状态,就像飞鱼一般。”

“那还真是——快啊。”

老李本来就不想坐这玩意儿,听他介绍完就更不想坐了。

溜个屁,兜个屁的风。

他好不容易走到今天这一步,万一掉海里算谁的?辛苦打下来的江山岂不是白白便宜了别人。

徐斯年也是损到家了,老李越怕什么他就越介绍什么,好像很怕老李跟他要游艇似的。

李学武倒是建议他造台游艇停在这边,给老李过过瘾,只是老李没有一点兴趣。

相信同圣塔雅集团框架协议中那台公务机他也不会喜欢坐的,危险的玩意儿一点不碰。

当然了,李学武也惜命,就是没有老李这么严重,快艇就在码头,能有什么危险。

这玩意儿又不是阿三造的航母,停在自己家港口里都能翻船,世界上少有这种奇葩的。

“带我兜一圈,看看稳定性怎么样。”

李学武主动跳上了快艇,穿上了救生衣,示意了船长,道:“不用远,就在这附近走一趟。”

“圣塔雅集团的散装货船能按时交付吧?”

码头上,老李看着缓缓调头,继而飞驰而去的快艇,问了徐斯年道:“今年能造几艘?”

这话问的相当外行了,徐斯年的嘴角忍不住抽了抽,“按时交付没有问题的。”

“营城船舶万吨级以上货船的建造周期为90天到120天左右,不会太长,”他介绍道:“毕竟有现代化作业条件,只要配件供给充足就可以。”

考虑到老李对业务工作狗屁不懂,徐斯年还是耐心地给他做了解释。

至于说今年能造几艘这种狗屁问题,他是一点直接回答的兴趣都没有。

造船厂,有几艘订单就造几艘,没有订单我们造出来给你当龟壳背着啊?

当然了,老李是一把手,他就算是站在这说船应该跑在水里,他都得鼓掌喊说的好,忠诚嘛。

“集团成立分支机构,你们的权利大了,责任也大了,相互之间要做好协调沟通的问题。”

老李还是很有水平的,只要不讲业务,说这种屁话那是张口就来。

徐斯年听话听音,李学武给他们腾出空来“私聊”不就是为了听这个嘛。

“李主任,辽东工业领导小组会成为集团常设机构吗?”

他目光盯在李怀德的脸上,试探着问道:“现在我们属于一级分支机构,还是二级分支机构?”

“专业厂,不是子公司。”

李怀德淡淡地说道:“工业领导小组会成为常设机构,但只是组织管理机构,不是业务机关。”

他看着对面的别墅区,讲道:“你们还是一级分支机构,集团会给予你们充分的管理权限。”

“不过有一点你要记得。”

“集团放权是为了松开你们的手脚,让你们大展拳脚。”李怀德转过身,看着徐斯年的眼睛说道:“绝不是让你们胡打乱凿,肆意妄为的,政策上一定要听取辽东工业领导小组的意见和建议。”

“文学同志在经济和工业管理方面很有一手,你在营城的工作也得到了他的支持和肯定。”

“我明白您的意思,李主任,”徐斯年认真地点头道:“营城船舶始终会跟着集团的旗帜走。”

“嗯,对你我是很放心的。”

李怀德打量了他一眼,点点头,又看向了河面上正在试船的李学武,道:“好好经营吧,在营城未来一定有好发展。”

听到这话徐斯年心里咯噔一下,知道自己刚刚话里的意思领导听出来了,这是给出了答案啊。

营城的未来确实会有好的发展,营城船舶迭加营城港区,背靠集团在辽东工业建设的工业带,俯视渤海湾,拿着造不完的订单,前途当然很光明。

只是他的前途不光明了。

两人站在码头上好一会儿沉默,徐斯年能明显感觉到老李不喜欢他,或者说不看好他。

问题出在了哪里了?

他虽然是最早一批下来接手兼并企业的干部,但资历是很足的。

虽然缺少基层工作经验,但他在营城船舶这两年可没少吃苦受罪。

他当然知道集团人事机构发生了大的变化和调整,李学武冲天而起,带动了一批年轻干部上位。

这是老李的谋划,借年轻人和兼并企业过来的干部调和红星厂原本的老底子。

他听消息预判,不是今年年底,就是明年年初,董文学一定是要回京的。

已经到了副主任的岗位上,钢城他经营了四年,李怀德不可能继续让他留在辽东。

尾大不掉的道理谁都懂。

董文学回京,李学武必定是要以秘书长的身份前往辽东主持集团工业领导小组工作的。

这也是他试探老李会不会支持工业领导小组成为常设机构的原因。

李学武同董文学的做事风格迥异,可谓是运筹帷幄,雷厉风行,他必须提前做好准备。

一旦李学武就任钢城,连带着集团的人事架构又要发生调整,他该何去何从。

到明年初,他在营城也已经经营三年了,是放下大好局面回京进入集团机关工作,还是继续留在营城,成了他现在的心病。

两种选择有利有弊,回集团机关工作,他必然有机会更进步,在集团实现副局的待遇。

如果留在营城,虽然为了也会随着营城船舶的发展进步到副局,但意义相差太多了。

他的担心在试探过后,得到的答案却让他有些患得患失。

李怀德的话很明白,未来集团机关没有他的位置,需要他留在营城继续经营和工作。

这么看倒省了他纠结,只是失去回集团发展的机遇,心里终究有种失落感。

李学武去钢城第一年也许会挂着秘书长的职务,但不可能一直挂着,三年之内必定要再进一步。

他不敢比较李学武在集团的位置和重要性,但谋划秘书长的职务还是敢想的。

在他想来,从委办的位置上下放到营城工作就是一种筛选和锻炼,三年世间怎么都熬出头了。

没有人比他更适合秘书长的职务了,但现在看来,他的努力和付出并没有赢得李怀德的关注和青睐。

得不到一把手支持的秘书长那还叫秘书长?

看看丁自贵现在的处境就知道了,委办主任都如此的艰难,更何况进班子呢。

一步天堑,难跃鸿沟。

看前方如镜水月,雾里看,实则希望缥缈,未曾可知。

留在营城,深耕营城船舶,争取营城港的管理权和话语权,或许就是李怀德留给他的登天之路了。

有些话李学武不方便说,也不好直接跟他讲,倒不如留出空间给两人谈。

结果如何,徐斯年也不用怀疑他暗中挑拨谋算,人心难测呢。

能不能进一步到副局,全看徐斯年在营城船舶的作为,是否能在三年之内得到李怀德的认可,进而掌握港区和船舶的管理权。

钢城工业区的管理架构基本上已经敲定了,董文学几次回京同李怀德和谷维洁等人商量的就是这件事。

以辽东(红星)工业领导小组为管理机构,在辽东的分支结构为主体力量成立经济体。

在经济管理架构之下,奉城、钢城、营城是要组建单独协调架构,还是统一管理,还没有定论。

用李学武的话来解释,自己的梦自己圆。

能管一个企业就是总经理,能管三个企业就是工业领导小组副组长,能管十个企业那是吹牛哔,爱哪哪去。

至于说提前布局,左右徐斯年的思想,他没觉得有这个必要,大家都是成年人了,谁能左右谁啊。

正治是妥协的艺术,他在集团机关也不是一言九鼎,连老李都不敢如此说,去了钢城更是如此。

协调,经营,才是管理的主旋律。

再有,留出时间和空间给徐斯年同老李沟通,相信他也知道该如何做选择。

无论徐斯年如何试探,在他去钢城之前,老李是不会主动触碰董文学的底线和神经的。

真要调整人事和架构,也是在他去了钢城以后,他才是老李认定的那把刀。

——

“我还算计着你们来的时间呢,没想到这么快。”

吴淑萍一身干净利落的行政套装,踩着平底高跟鞋从大楼里走了出来。

她笑着同李怀德打了招呼,“李主任,晚上陆姐炖了海杂鱼,听说您喜欢吃贴饼,特意准备了铁锅做的。”

“太麻烦了,就为了口吃的。”

李怀德当然熟识吴淑萍,这是他的财神爷呢。

小米免费小说网站最新地址:www.071662.com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