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那盛齐可要好好学。”
歌走过去,温柔地摸了摸他的头,目光顺势落在书案上那张写了大字的宣纸上。
字迹虽稚嫩,但笔画间已初具框架,显然教导者极为用心。
她抬眼看向云观复,“有劳云侍讲费心。”
“此乃臣分内之事。”
云观复平静回应,但目光触及朝歌带着赞许的笑颜时,指尖几不可察地蜷缩了一下。
霍盛砚看着这一幕,心里更不是滋味了,上前一步道:“皇姐,雨好像小些了,我送你回宫吧?”
“不必了,”朝歌摇摇头,“你们先回去,记得喝碗姜汤驱驱寒气。”
霍盛砚还想说什么,却被霍朝月轻轻拉了下衣袖。
霍朝月冲他微微摇头,示意他不要打扰皇姐。
霍盛砚这才不情不愿地作罢,和其他人一样,各自拿了伞,三三两两地步入细雨中离去。
澄心斋只剩下了朝歌和云观复两个人。
“只剩一把伞可以用了。”
朝歌站在廊下,目光落在外间的雨幕之上,侧对着云观复。
正准备拿出伞的华筝:“???”
华珞连忙压下了她的手,“哎呀,真的少了一把!”
说着,华珞面带歉意的走上前来,“殿下,是奴婢办事不力,还请您责罚!”
朝歌轻叹一声,“这点小事而已,有什么好罚的?”
说着,她转头面向云观复,又忍不住笑开。
“云大人,介意和我撑一把伞吗?”
云观复不敢直视朝歌含笑的眼,略略侧开,“是臣要多谢殿下,怎会介怀?”
他撑开油纸伞,举在朝歌头顶。
“殿下,请。”
朝歌微微颔首,步入了伞下。油纸伞不算小,但若要恰到好处地遮蔽两人,仍需拉近些许距离。
她能闻到他身上极淡的清冽墨香,混合着雨后潮湿的空气,有种沁人心脾的宁静。
云观复也走入雨幕,月白的身影在朦胧烟雨中更显清冷孤直,如同水墨画中走出的仙人。
而华筝和华珞两人同撑一把伞,落后几步,小声嘀咕。
“这位云大人真是好风姿!”
“是啊是啊,和殿下走在一起,真像是一对璧人呢!”
说着,两人相视一眼,抿着唇笑。
春日的雨来的急,走的也急。
还未走出宫门,雨声便渐歇。
檐角滴落着残留的雨珠,发出清脆的声响。
两人并肩而行,步伐都不快。
路面被雨水洗得光亮,倒映着天光云影的身影。
伞沿偶尔有积聚的雨珠滑落,滴答一声,碎在脚边。
沉默在两人之间蔓延,却并不显得尴尬,反而有种无需多言的微妙默契。
“云大人初入宫中,可还习惯?”最终还是朝歌先开了口,声音温和,如同雨后的微风。
云观复目视前方,声音平稳:“谢殿下关怀,宫中一切皆好,诸位殿下亦待臣宽和。”
“那就好。”朝歌侧过头,目光落在他线条优美的侧脸上。
“盛宁素来眼光极高,能得他如此推崇,云大人之才,定然远超常人。日后我这几个弟弟妹妹的书课业,还要多劳烦大人费心。”
“分内之事,不敢言劳。”云观复微微偏头,避开她过于直接的目光。
他视线落在前方一株被雨水洗得越发翠绿的芭蕉上,“诸位殿下天资聪颖,一点即通,尤其是四皇子,年纪虽小,于书法一道却颇有灵性。”
听他谈及幼弟,朝歌眼中笑意更深:“盛齐确实喜欢写字,只是耐性差些,还需大人多加引导。”
“耐心引导,本是师者之责。”云观复应道,语气依旧清淡,却比方才多了几分不易察觉的温和。
此时,一阵带着凉意的风掠过,卷着细碎的水汽扑来。
云观复握着伞柄的手微不可察地动了一下,伞面稍稍倾向朝歌那一侧,恰好为她挡住了风来的方向。
这个细微的动作做得自然无比,仿佛只是无意间的调整。
朝歌却敏锐地察觉到了,她抬眼看了看那明显偏向自己的伞沿,唇角弯起的弧度加深了几分,却没有点破。
“雨停了。”她轻声道。
云观复闻言,停下脚步,抬头望去。
果然,天空虽仍阴沉,但雨丝已歇,只有屋檐树叶上残存的雨水还在断续滴落。
他收起伞,动作流畅。
“殿下,雨既已停,便无需此物了。”他持伞立于身侧,月白长衫在雨后湿润的空气里,更显得他身姿挺拔,清逸出尘。
朝歌也停下脚步,站在他身侧一步之遥的地方,含笑望着他,“是啊,雨停了,方才多谢云大人一路为我挡雨了。”
“殿下言重。”云观复微微躬身。
两人此刻正站在一处宫巷转角,前方不远便是通往宫外的路径,而另一条岔路,则能抵达朝歌所居的昭明宫方向。
华筝和华珞也跟了上来,安静地侍立在几步开外。
“云大人是要回府?”朝歌问道。
“是。”云观复点头,“今日课业已毕。”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