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千樾不知道婆婆在敲打小叔子,她的正宗鲁省打卤面已经出锅了。
“妈,儒宁,打卤面做好了,可以开吃了”。
冷千樾笑吟吟地和小马把两份卤子端到餐桌上。
那声“儒宁”已经叫出口了,经过一番心理调整,她已经不感觉那么尴尬了,脸上有种云淡风轻的从容。
“呀!真香!儒宁,还不赶紧坐下,尝尝你三嫂特地给你做的打卤面”。
谢毓恩一边招呼儿子,一边用眼神向他发攻——你三嫂都不尴尬了,你个大老爷们儿还尴尬啥?
“谢谢三嫂”!
没有人能抗拒美食的诱惑,打卤面的香味勾起了关儒宁的馋虫,他的脸上泛起笑容,很绅士的坐到餐桌旁。
“三嫂,你的厨艺真棒!这打卤面做的比外面餐馆的好吃多了”!
关儒宁第一次吃到这么鲜香,又这么筋道的打卤面。
他一憋气吃了两碗。
一边吃,一边又羡慕起那个还没正式见面的三哥——能摊上这样的媳妇儿,这兵王哥哥到底是哪辈子修来的福气?
“儒宁,要不要再吃碗了”?
“你三嫂做打卤面的手艺,是特地跟厨艺高手兰花婶子学的,你爷爷被这打卤面勾的都不想走了”。
看儿子又要走神,谢毓恩赶紧给他扯了回来。
为了活跃气氛,她乐呵呵地把老爷子这次鲁省之行的趣事,添油加醋地讲给儿子听。
直到关儒宁被逗得笑出眼泪来......
冷千樾用一顿打卤面,不仅俘虏了小叔子的胃,还解决了不少事。
至少小叔子看上去不那么拧巴了,她那声“儒宁”也叫得越来越顺溜了......
“妈,儒宁,营业执照昨天拿到了,我想这个周六开业”。
填饱肚子后,冷千樾言归正传。
“那,樾樾,开业那天你有啥打算”?
开业都要庆祝一下的,儿媳妇这小脑瓜啥点子都能想出来,谢毓恩以为,她会搞个庆祝仪式。
“妈,不用那么麻烦,放两挂鞭炮,热闹一下就行了”。
冷千樾不是没想过要搞个开业仪式,她甚至还想搞得隆重点。
可仔细一想又作罢了。
她一个个体户而已,如果开业时,爷爷,公公婆婆为了给自己助阵一齐上,那不是在搞事吗?
她不想弄出太大动静。
把阵仗搞大了并不一定是好事,她现在是老关家正儿八经的儿媳妇,要维护老关家的名声。
不能和某些人一样,借着老关家的资源狐假虎威,还是低调一点比较好。
谢毓恩秒懂儿媳妇的想法。
这孩子啥事都为别人着想,她这是不想让老关家人落人口舌。
想想儿媳妇的为人处事,再想想那些打着老关家的旗号,在外面招摇撞骗的老关家人,还有他们的亲戚,谢毓恩打心底里佩服儿媳妇的的心胸和格局。
“三嫂,你不想搞别的仪式,我让在报社工作的同学给你在报纸上报道一下,你看咋样”?
三嫂的服装店要开业,自己这个当小叔子的总得表示一下吧?
关儒宁想起他那个在《凤城日报》当总编的大学同学。
“好啊!那太好了!谢谢你,儒宁”!
冷千樾满眼欣喜的看着小叔子。
在这个信息欠发达的年代,报纸是大众传播的重要载体之一。
它不仅是一种文字媒介,也是一种视觉媒介,通过版面设计和排版,可以让读者直观地获取信息。
报纸作为宣传工具,不仅可以传播知识和文化,还可以让人们第一时间了解发生在身边的新鲜事。
自己的服装店能在报纸上报道一下,宣传效果不亚于后世的电视广告。
“这个主意好!儒宁,你这个当小叔子的,能帮你三嫂这么大的忙,妈高兴”!
谢毓恩没想到关儒宁还能憋出这么个大招。
这小儿子虽然为情所困,但关键时候还是很识大体的,她满意地拍了拍儿子的肩膀。
小叔子的主意给冷千樾提了个醒,她可以在报纸上做做文章,放个大招。
“妈,我下午还要去看二姐,不耽误时间了,现在就走”。
冷千樾有了新创意,看完二姐后,她要马上去找人落实。
“好!那你赶紧去忙吧”。
谢毓恩就喜欢儿媳妇这雷厉风行,干脆利落的行事风格。
——
“你......你个没良心的,你是不是找错人了?还知道有我这个二姐呀”?
冷千樾来到安西交大,在学生会找到了二姐徐小飞。
徐二姐看见“没良心”的屁颠屁颠地来找自己,心中一喜,表面上却是一副要“割袍断义”的生气模样。
她扯着“没良心”的走出学生会,全然不顾同学们投来的异样目光。
“二姐,我这不是有急事,没来得及告诉你吗”?
冷千樾故作求饶状,“小心翼翼”的看着“小辣椒”一样的二姐:“你听我慢慢给你解释,好不好”?
“好个屁!神神秘秘的,招呼不打,拔腿就走了,你不知道我有多担心吗”?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