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志国的眼神在屋里扫了一圈,然后把目光落在了周逸尘身上。
“周逸尘。”
他喊了一声。
“主任。”
周逸尘站直了身子。
“把你手头几个病人的病历夹拿过来,我看看。”
李志国的表情没什么变化,看不出喜怒。
但康健民心里却“咯噔”了一下。
这是要……抽查?
还是因为早上迟到的事,要敲打敲打他?
周逸尘倒是很坦然,转身从桌上拿起那厚厚的一摞病历夹,走过去递给了李志国。
李志国没说话,接过来,翻开第一份。
就是3床那个慢性支气管炎的老大爷。
他的手指顺着病程记录一行一行地往下看,看得特别慢,特别仔细。
周逸尘就站在他旁边,不言不语。
办公室里安静得只剩下纸张翻动的声音。
看着看着,李志国的眉头微微挑了一下。
“嗯?”
他指着今天新开的医嘱。
“除了抗生素,你还给他加了雾化吸入?”
“是的,主任。”周逸尘解释道,“老大爷咳得厉害,痰很黏,不容易咳出来。我用了鱼腥草和金银花注射液做雾化,能帮他清热化痰,湿润气道,比单纯用西药效果要快一些。”
李志国没说好,也没说不好。
他合上这份病历,又翻开了下一份。
是一个心脏衰竭的病人,情况很重。
周逸尘的治疗方案里,在常规的强心、利尿、扩血管之外,又加了一条。
嘱咐家属,用黄芪和丹参熬水,给病人少量多次地喝。
“这个呢?”
李志国又问。
“患者体虚,正气不足,单纯用西药,身体负担太大。”周逸尘答得不卑不亢,“用黄芪补气,丹参活血,能起到一个扶正固本的作用,帮着病人缓过这口气来。”
李志国翻病历的速度越来越快。
他发现,周逸尘负责的每一个病人,治疗方案里几乎都有这种中西医结合的影子。
而且用得都恰到好处,不是胡来。
这可不是一个刚从卫生院出来的年轻人该有的水平。
这得是浸淫此道多年的老医生,才能有的思路和火候。
终于,他合上了病历夹,认真地审视着眼前的这个年轻人。
“不错啊!逸尘,以你这医术水平,都比得上那些老医生了。”
李志国的话,让旁边的康医生听得一愣一愣的。
要知道,李主任可是出了名的严格,从他嘴里听到一句好话,简直比过年吃饺子还难。
周逸尘谦虚的回答:“主任您过奖了,我这点水平还差得远呢。”
李志国闻言,脸上的肌肉似乎柔和了些许,他轻轻点头,将病历夹递还给周逸尘:“不骄不躁,很好。继续保持这种为患者着想的态度,医术上也要不断精进。”
“是,主任。我会的。”周逸尘双手接过病历,微微欠身。
“行了,去忙吧。”
李志国挥了挥手,转身离开了办公室。
周逸尘拿着病历夹回到座位上,康健民立刻凑了过来,压低声音道。
“行啊你小子,这关算是过了!”
“主任这明显是看好你啊!”
周逸尘笑了笑,没有说话。
这种事,心里有数就行了,没必要挂在嘴上。
他坐回自己的位置,重新拿起病历夹,心思又沉浸到了工作里。
接下来的一个上午,办公室里都挺安静的。
康医生和周逸尘各忙各的,偶尔能听到笔尖划过纸张的沙沙声,还有病人家属在门口小声的询问。
周逸尘也没闲着。
看完了自己管的病人病历,他就找出科里一些疑难杂症的旧病例来看。
这些泛黄的纸张上,记录着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和医生们为了挽救他们付出的努力。
每一次成功的救治,每一次失败的教训,都像是养分一样,被他迅速地吸收。
每看懂一个,他都感觉自己脑子里的医学知识又清晰了一分。
那块只有他自己能看见的面板上,数字也在缓慢而坚定地跳动着。
【医术LV3(2749/3000)】
经验值涨得飞快。
周逸尘估算了一下,按照现在的进步速度,可能就在这几天,他的医术就能突破到四级。
到时候,他对各种疾病的理解,又会有一个质的飞跃。
时间一晃就到了中午。
吃过午饭,大家各自回办公室休息,或者准备下午的工作。
周逸尘刚看了两页从家里带来的《温病条辨》,办公室的门又被推开了。
还是李志国。
他一进来,目光就在办公室里扫了一圈,最后落在了周逸尘身上。
“周逸尘,你放下手里的东西,跟我来一趟。”
他的语气很平静,听不出什么情绪。
周逸尘愣了一下。
“主任,是有什么事吗?”
“外科那边有个病人,情况比较复杂,喊我们过去会诊。”
李志国说得轻描淡写。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