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苏定方演义 > 第328章 苏定方慧眼传艺 裴行俭潜心承教

安西都护府的演武场,被盛夏的烈日炙烤得如同烧红的铁板。黄沙滚烫,踩上去足尖发烫,连空气都仿佛被扭曲,远处的城郭轮廓都染上了一层昏黄的光晕。演武场中央,苏定方身着玄色劲装,腰间束着嵌铜玉带,手持一杆方天画戟,戟身寒光凛冽,在烈日下折射出刺目的锋芒。他抬手挥戟,戟尖贴着沙面划过,一声轻响过后,一道笔直如尺的刻痕留在地上,将松散的黄沙硬生生划成了两半。

“守约,过来。”苏定方的声音沉稳有力,穿透了燥热的空气。

不远处,裴行俭正握着一杆长枪站定,额角的汗珠顺着脸颊滑落,砸在脚下的黄沙里,瞬间洇开一小片湿痕,又很快被烈日蒸发。他今年十五岁,身形已渐渐挺拔,眉眼间带着少年人特有的清澈,却又透着远超同龄人的沉稳。听到师父召唤,他立刻收枪上前,双手垂在身侧,目光专注地落在那道沙痕上。

“你看这道线。”苏定方用戟尖点了点刻痕,“破阵如劈柴,这沙砾便是敌军阵形,看似杂乱无章,实则自有纹理。你要做的,先是找准这‘纹理’,辨明敌军虚实薄弱之处;再是蓄力精准,一击即中,不可有半分迟疑。”他说着,猛地抬手,方天画戟带着呼啸的风声劈下,戟尖擦着沙痕边缘掠过,卷起一片黄沙,却丝毫未破坏那道笔直的刻痕,“力道差一分,要么劈不透阵形,要么失了准头,反而给敌军可乘之机。”

裴行俭认真点头,抬手拭去额角的汗:“弟子明白。昨日演练‘破阵枪’时,总觉得力道发散,想来便是未能找准‘纹理’,蓄力也欠了火候。”

“知道便好,下去再练百遍。”苏定方颔首,目光转向演武场的另一侧。

那里,十二岁的罗明正扎着马步,小脸涨得通红,额头上青筋微微凸起。他性子比裴行俭烈得多,好动跳脱,扎马步这种枯燥的基本功对他来说,无疑是种煎熬。高慧英手持一柄长剑站在他身旁,她今年三十有余,身着淡青色劲装,身姿飒爽,眉眼间既有女子的温婉,又有武将的利落。见罗明膝盖微微晃动,她抬手用剑鞘轻轻敲了敲他的膝盖:“膝盖再沉些,腰杆挺直。红拂师父当年教我时便说过,桩功是根基,桩功不稳,剑法就如无根之萍,风一吹便倒,纵有花哨招式,也无半分杀伤力。”

罗明咬了咬牙,硬生生将膝盖再往下沉了沉,瓮声瓮气地应道:“知道了,师母。”

高慧英看着他倔强的模样,眼中闪过一丝柔和,又补充道:“别想着偷奸耍滑,你师父当年扎马步,能在腿上绑着沙袋站一下午,纹丝不动。你们师兄弟二人,一个悟性高,一个底子好,只要肯下苦功,将来都能成为栋梁之才。”

罗明偷偷瞥了一眼不远处正在练枪的裴行俭,见他每一次出枪都稳扎稳打,毫无懈怠,便又咬紧了牙关,挺直了腰杆。

日头渐渐西斜,燥热的空气终于有了一丝凉意。苏定方带着两个弟子回到中军大帐,帐内点燃了驱虫的艾草,散发着淡淡的清香。他亲手铺开一张巨大的西域舆图,舆图上用墨线细致地勾勒出山川、河流、城郭,甚至标注了各处的兵力部署和水草分布。苏定方取过一根象牙笔,指尖点在舆图西侧的葱岭之上:“此处是西域咽喉,地势险要,山高谷深,易守难攻。若西突厥敌军据守于此,正面强攻必然损失惨重。”

他抬头看了一眼裴行俭:“你说说,该如何应对?”

裴行俭上前一步,目光在舆图上逡巡片刻,沉吟道:“弟子以为,可先派小股兵力在正面佯攻,摆出强攻的架势,诱敌主力集结于正面防线;再派一支奇兵,利用葱岭的山间小道绕到敌军后方,截断其粮草补给,同时前后夹击,敌军必乱。”

苏定方眼中闪过一丝赞许,又看向罗明:“明儿,你觉得呢?”

罗明挠了挠头,有些不好意思地说:“弟子觉得师兄说得对,就是……就是不知道该派多少人去绕后,万一被敌军发现了怎么办?”

“问得好。”苏定方笑了笑,取过黑白两色棋子,在舆图上摆出攻防阵型,“用兵不在多,在虚实相生。正面佯攻的兵力,要足以上瞒住敌军,让他们误以为我们要全力强攻;而绕后的奇兵,贵在精不在多,选百余名精锐骑兵,轻装简从,趁夜出发,便能出其不意。至于如何不被发现,”他指尖滑过葱岭附近的一条小河,“沿着这条河谷行军,既能隐蔽行踪,又能解决饮水问题,此乃‘借势’。”

他拿起一枚黑棋,代表敌军,又拿起一枚白棋,代表唐军奇兵:“你看,敌军注意力都在正面,后方防备必然薄弱,待奇兵摸到他们的粮草营,一把火点燃,正面再发起真正的进攻,敌军腹背受敌,不战自溃。”

裴行俭听得极为专注,随手取出随身携带的《兵法札记》,提笔在纸上快速批注:“师父所言‘虚则实之,实则虚之’,非是单纯的伪装,而是要借势造势,引敌入彀。今日推演,弟子才真正明白,兵法的精髓在于‘活’,而非死记硬背。”

罗明也凑在一旁看着舆图,虽然不及裴行俭悟性高,却也听得格外认真,时不时指着舆图上的某处问道:“师母,若是绕后的骑兵遇到敌军的巡逻队怎么办?”

高慧英正坐在一旁整理苏定方的戟法图谱,闻言抬头笑道:“这便是为何要选精锐骑兵的缘故。不仅要马术精湛,还要擅长潜行和应变。遇到小股巡逻队,要么悄无声息解决,要么绕路避开,切忌恋战。你们师父常说,奇兵的作用是‘破局’,不是‘硬拼’。”

接下来的几日,演武场和中军大帐成了裴行俭和罗明的主战场。白日里,他们在演武场上挥汗如雨,苏定方亲自指点他们的武艺,高慧英则从旁纠正他们的招式细节。裴行俭的枪法日渐精进,出枪又快又准,力道沉稳;罗明的戟法则颇有苏定方的风范,一招一式刚猛有力,渐渐收敛了浮躁之气。到了夜里,他们便跟着苏定方推演兵法,研读舆图,有时还会模拟战场情景,进行沙盘演练。罗明性子急,常常在推演中急于进攻,被苏定方多次点醒,渐渐也学会了沉下心来分析局势;裴行俭则总能举一反三,常常提出一些颇有见地的想法,让苏定方越发欣慰。

三日后,一则急报传到安西都护府:一支西突厥游骑突然出现在边境,劫掠了两个大唐的驿站,正朝着都护府的方向袭来,兵力约有千余人。

苏定方当即点兵,命裴行俭和罗明各率一百骑兵,随他迎敌。临行前,苏定方拍了拍两个弟子的肩膀:“今日便是检验你们所学的时候,记住,沉着应对,灵活变通,师父教给你们的,不是死板的招式和兵法,而是应对万变的道理。”

两军在一处戈壁滩相遇。西突厥游骑个个凶悍,骑着快马,挥舞着弯刀,嗷嗷叫着冲了过来。裴行俭按照苏定方的指点,率部故意示弱,且战且退,装作不敌的模样,一步步将敌军引入预设的埋伏圈。罗明则率另一队骑兵,借着戈壁上的沙丘隐蔽行踪,待敌军主力进入埋伏圈,他立刻率军从侧翼发起突袭,骑兵如猛虎下山,直扑敌军后方。

西突厥游骑正追得兴起,忽然后方大乱,一时间首尾不能相顾。裴行俭见状,立刻调转马头,率部杀了回来。唐军将士士气大振,两面夹击之下,西突厥游骑阵脚大乱,死伤惨重,剩下的人见势不妙,纷纷调转马头逃窜。

此役,唐军以两百骑兵击退千余西突厥游骑,大获全胜。

夕阳下,裴行俭和罗明带着队伍归来,脸上满是疲惫,却难掩兴奋之色。苏定方站在城门口迎接他们,看着两个浑身尘土却眼神明亮的弟子,眼中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师父,我们赢了!”罗明率先跳下马,跑到苏定方面前,语气中满是自豪。

苏定方点了点头,却没有立刻夸赞,而是问道:“赢了固然可喜,但你们想过,今日为何能赢吗?”

裴行俭低头沉思片刻,答道:“弟子以为,一是师父的计策得当,诱敌深入,前后夹击;二是我们借助了地形优势,隐蔽奇兵;三是将士们奋勇作战,配合默契。”

“说得好。”苏定方赞许地看着他,“但还有一点,你们要记住。”他顿了顿,语气郑重,“今日的胜利,是你们将所学付诸实践的结果,但这只是开始。真正的兵法,不仅在于赢得一场战斗,更在于从每一场战斗中吸取教训,明白胜在何处,败又为何。只有这样,你们才能不断进步,将来才能独当一面,守护大唐的疆土。”

他看向罗明:“明儿,你今日突袭时,过于急躁,差点陷入敌军的小股反扑,若不是你身边的校尉反应快,后果不堪设想。这便是你需要改进的地方。”

罗明脸上的兴奋褪去,认真地点了点头:“弟子记住了,下次一定沉稳些。”

苏定方又看向裴行俭:“守约,你今日诱敌很成功,但在敌军溃败时,过于追求追击,忽略了后方的防备,若此时有敌军援军赶到,我们便会陷入被动。”

裴行俭心中一凛,拱手道:“弟子受教,日后定会多加留意,考虑周全。”

高慧英走上前来,递过两壶水:“好了,先喝点水歇歇,有什么话,回去再说。”她看着两个弟子,眼中满是慈爱,“你们今日的表现,已经很好了,只要肯用心,将来一定能超过你们师父。”

苏定方笑了笑,拍了拍两个弟子的肩膀:“走吧,回去为师给你们庆功。记住,今日的胜,是你们的起点,而非终点。大唐的西域,还需要你们这些后辈去守护。”

夕阳将四人的身影拉得很长,投射在滚烫的黄沙之上。裴行俭和罗明握着手中的武器,望着苏定方坚毅的背影,心中暗暗下定决心,定要不负师父师母的教诲,刻苦钻研,早日成为像师父一样的名将,为大唐镇守边疆,护国安邦。安西都护府的灯光渐渐亮起,映照着演武场上那道依旧清晰的沙痕,仿佛预示着一段传奇的开启。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