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苏定方演义 > 第250章 秦府夜议决死战 东宫密谋杀秦王

书接前回。秦王府的夜,比长安的秋夜更冷。

霜风穿廊,吹得檐角铜铃轻响,仿佛低语着不祥之兆。李世民踏着月色回到府中,玄袍曳地,步履沉稳,眉宇间却藏着难以掩饰的倦意与忧思。他一路自太极殿议事归来,虽面上从容应对群臣诘问,实则心中早已如惊涛拍岸——今日朝堂之上,太子建成当众奏请调遣尉迟恭出任陇右军使,程咬金外放为庆州都督,皆以“边防需才”为名,行削藩之实。而更令人寒心的是,高祖竟未加驳斥,只淡淡一句:“准奏。”

这哪里是任免,分明是刀锋抵喉!

他挥退左右侍从,只留下长孙无忌、房玄龄、杜如晦三位心腹谋士,以及秦琼、程咬金、尉迟恭、侯君集四员大将。正厅之内,烛火摇曳,光影在墙上拉出长长的影子,如同蛰伏的刀锋,随时准备出鞘。

众人落座,无人言语。空气凝重得几乎能拧出水来。

良久,李世民缓缓开口,声音低沉而有力:“诸位,建成与元吉步步紧逼,先调走敬德、咬金,再散布谣言构陷于我;如今连河北忠勇刚烈的苏定方,也被他们污蔑通敌叛国……这般手段,已非政争,而是欲置我等死地而后快。”

他说这话时,指尖微微颤抖。苏定方乃其亲授兵法的门生,曾在洺水之战中率五百骑破窦建德两万大军,一杆银枪挑落敌帅首级,血染征袍而不退半步。如今却被诬为“私通刘黑闼”,押解入京待审。此讯传来,秦王府上下无不愤慨。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每一位将领的脸庞——那是曾与他并肩浴血沙场的兄弟,是大唐开国铁血脊梁。

“再这么下去,”他声音微颤,“不仅我性命难保,尔等也将株连九族,家破人亡!”

话音未落,尉迟恭猛地一拍案几,双鞭在掌心震出闷响,铜炉中的炭火都被惊得跳起几点火星。

“殿下!”他怒目圆睁,声若洪钟,“某早就说过,对这等阴险小人不能退让!他们想调走俺老黑,俺偏不挪窝!大不了提着双鞭闯进东宫,拼个鱼死网破!看谁敢动您一根汗毛!”

说罢,他霍然起身,铁甲铿锵作响,虬筋暴起的手掌按住腰间双鞭,眼中燃起熊熊战意,仿佛下一刻就要破门而出,直取东宫。

程咬金亦霍然起身,胡须抖动:“尉迟兄弟说得痛快!俺老程活了大半辈子,什么阵仗没见过?就凭李建成那两下子,还想动咱们秦王?呸!殿下一句话,俺这就带五百亲卫抄了齐王府,把那李元吉吊在旗杆上晒三天三夜!让他尝尝什么叫‘齐王日晒’!”

厅内一时杀气腾腾,连烛焰都为之晃动。连一向冷静的房玄龄也不禁皱眉,生怕这股戾气冲昏头脑,酿成不可挽回之局。

秦琼却仍端坐不动,手按腰间秦王所赐宝剑,神色沉静如古井深潭。他年逾五旬,鬓发微霜,然目光如炬,洞察人心。只见他轻轻抬手,压了压袍袖,缓缓道:

“两位将军忠勇可嘉,然太子与齐王有陛下偏袒,背后又有后宫张尹二妃助力,若贸然动手,恐落人口实,反被扣以‘谋逆’之罪。届时天下清议皆指我等,岂非正中其下怀?”

他顿了顿,语气转沉:“昔日楚霸王项羽,何等英雄?终败于鸿门宴上优柔寡断;今我等身处危局,若一味冲动,只怕尚未举事,便已身陷囹圄。”

房玄龄轻咳一声,上前拱手:“秦将军所言极是。如今之势,退则亡,战则险。依臣之见,需得先下手为强,但必须师出有名,证据确凿,方能让天下人心服口服。”

杜如晦捻须接道:“东宫与齐王府勾结后宫,秽乱宫闱,早已失德;又屡次设局谋害殿下,甚至派人刺杀随从、毒杀幕僚,桩桩件件皆是死罪。只要能拿到实证,在陛下面前当众揭发,哪怕陛下心中偏爱建成,也不得不依法处置。”

长孙无忌目光森然,低声补充:“臣已查明,张妃、尹妃常于深夜出入东宫,与太子、齐王私会之地,正是‘晚翠亭’。据线报,今夜他们恐怕又要相聚密谋。若能派人暗中记下时间、人物、言辞,将来便是铁证如山。”

此言一出,满座皆惊。

李世民闭目良久,脑海中浮现出母后窦氏临终时的泪眼:“二郎,你要忍……可若有人逼你至绝境,也莫要做任人宰割的羔羊。”他又想起河北战场上,罗士信为掩护大军撤退,独守孤城,最终力竭自刎殉国的情景;想起尉迟恭被诬陷下狱,披枷戴锁跪于朝堂之上,眼中燃烧的屈辱火焰……

一股热血冲上头顶。

他猛然睁开双眼,寒光四射。

此时,门帘轻掀,秦王妃长孙金凤亲自端着热茶走入厅中。她身着素色锦裙,发髻未饰珠翠,神情却坚毅如铁。见众人神色凝重,她轻轻将茶碗一一置于案上,最后站在李世民身旁,柔声道:

“殿下,诸位将军、先生,事到如今,再无转圜余地。那二人既已撕破脸皮,咱们便不能再存半分侥幸。”她抬眸直视丈夫,“若真到了那一步,我这秦王府,便是诸位的后盾。妾身愿倾尽所有,助殿下渡此劫难。”

她说这话时,语气平静,却字字千钧。她是将门之女,父亲长孙晟曾执节出使突厥,母亲亦出身北魏宗室。她自幼习文练武,通晓兵略,曾在洛阳围城期间亲自督粮运、抚伤兵,毫不逊于男儿。

李世民望着妻子清澈而坚定的眼眸,心头一暖,随即化作万丈豪情。

他深吸一口气,猛地站起身,抽出腰间佩剑——那是高祖亲赐的“龙渊”,剑身映着烛光,泛起一抹血色寒芒。

“铮”的一声,剑尖直指地面!

“好!”他一字一顿,声震屋瓦,“既然他们非要置我于死地,我便成全他们!从今日起,不再退让半步!”

他环视众人,目光如电:

“房玄龄、杜如晦,速查东宫与齐王府布防虚实,拟定行动计划,务求一击必中!”

“遵令!”二人齐声应道。

“长孙无忌,设法联络京畿卫中旧部,尤其是玄武门附近的校尉队正,务必确保宫门可控!”

“臣领命!”

“秦琼、尉迟恭、侯君集,即刻召集府中亲卫,整备甲胄兵器,封锁内外门户,听候号令!不得泄露半点风声!”

“末将领命!”三人抱拳躬身,甲叶铿锵作响。

“程咬金!”李世民目光转向这位粗中有细的老将,“你率三十精锐,扮作商旅潜入洛阳,联络屈突通,若长安有变,立刻举兵南下,以为外援!”

“得令!”程咬金咧嘴一笑,眼中闪过狡黠光芒,“俺老程这就去换套绸缎衣裳,装他娘的西域胡商,顺便带几车‘葡萄美酒’进城,嘿嘿,里头可全是利刃!”

众人闻言,紧绷的心弦稍缓,竟有一丝笑意掠过嘴角。

命令下达完毕,众人纷纷领命而去。厅中只剩李世民与长孙金凤相对而立。

窗外,秋风呼啸,卷起落叶纷飞。远处传来更鼓三响,已是子时。

李世民负手立于庭前,仰望星空。北斗七星悬于天际,斗柄正指南偏东——那是杀伐之象。

“你说……这一战,我们胜算几何?”他低声问道。

长孙金凤走近,轻轻握住他的手:“殿下不必问胜算。您所行者,乃正义之道;所护者,乃天下苍生。天道昭昭,自有佑护。”

李世民默然片刻,终于点头:“不错。我不是为了夺权,而是为了止乱。若我不动,大唐将陷入骨肉相残之祸;若我动手,则或可终结这场无休止的倾轧。”

而在皇城另一端的东宫晚翠亭,却是灯火通明,笑语喧哗。

亭内暖炉熊熊,酒香四溢。李建成斜倚软榻,手中执杯,神情慵懒;李元吉则满脸戾气,灌下一杯烈酒,眼中闪着狠光。

“大哥,依我看,别再等了!”他狠狠掷杯于地,“明日早朝,我让人在玄武门设下伏兵,待李世民入宫,乱刀砍死,对外就说突厥刺客混入京城,行刺秦王!谁能查得出?”

李建成眉头微皱:“玄武门守卫皆是陛下亲军,统领常何更是父皇心腹,怕是不易掌控……”

话音未落,张妃娇笑着靠上他的肩头,吐气如兰:“太子殿下何必忧虑?那常何家中老母患病多年,药石不断,妾身已使人送去千金良药,并许以节度使副使之位。他昨夜已秘密来信,愿效犬马之劳。”

尹妃也在旁轻声道:“是啊,陛下近来对秦王越发不满,嫌他功高震主,结党营私。就算事后追查,最多也只是‘刺客作案’,草草结案罢了。”

李建成眼中阴霾渐散,终于咬牙点头:“好!就这么办!明日一早,你我分头行动——元吉率死士埋伏玄武门两侧,藏于夹道之中;我去请陛下驾临海池观鹤,引李世民前往;二位娘娘则在宫中稳住陛下,莫让他中途折返。”

四人相视而笑,举杯相碰,清脆之声在夜空中回荡,宛如丧钟初鸣。

就在此时,一只夜莺忽从枝头惊起,扑棱棱飞向高空。亭中烛火骤然熄灭一盏,阴影瞬间吞噬一角。

李元吉心头莫名一悸,喃喃道:“这鸟叫得怪瘆人……莫非是凶兆?”

张妃嗤笑:“齐王多虑了。天命在东宫,何惧区区飞鸟?明日之后,秦王伏诛,太子登基,你便是摄政亲王,享尽荣华富贵,还怕什么鬼神不成?”

李元吉脸色稍缓,狞笑复现:“说得对!明日之后,我要让李世民的头颅挂在朱雀门外,让全长安的人都看看,什么叫‘功高震主’的下场!”

夜更深了。

秦王府的亲卫们悄然集结,披甲执锐,脚步轻如狸猫,甲胄摩擦声被秋风吹散于无形;而东宫的死士,则在李元吉亲自率领下,借着夜色潜入玄武门附近,利刃藏于袖中,目光冰冷如蛇。

长安城的两座府邸,一边是被逼至悬崖的困兽反击,一边是利欲熏心的阴谋织网。

一场决定大唐命运的血雨腥风,已在黎明前的黑暗中悄然酝酿。

风起云涌,山雨欲来。

欲知玄武门之变如何爆发,秦王能否化险为夷,逆转乾坤,且听下回分解。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