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苏定方演义 > 第241章 献俘军前数罪状 血祭忠魂告太平

书接前回。高慧英将刘黑闼捆得如粽子一般,提溜着绳索往大营走。那刘黑闼被马拖了一路,甲胄碎裂,发髻散乱,脸上沾满尘土与血污,原本凶神恶煞的面孔此刻扭曲不堪。他嘴里还在骂骂咧咧,声嘶力竭地叫嚣着“李唐无道”“天命在我”,却被口中塞入的破布和勒紧的绳索逼得只能发出嗬嗬之声,如同困兽垂死挣扎。

到了瓦口关大营门前,高慧英冷哼一声,手一松——“噗通!”刘黑闼重重摔在青石阶上,脊背撞击地面,痛得浑身抽搐,方才那点残存的气焰瞬间熄灭,只剩下一双充血的眼睛死死瞪着天空,仿佛在质问苍天为何不佑其命。

营门两侧,唐军将士列阵肃立,刀枪如林,旌旗猎猎。每一个人都目露寒光,盯着这个曾令河北腥风血雨、屠城掠地、勾结外敌的叛首。有人低声咒骂:“这狗贼害死了多少兄弟!”也有人攥紧拳头,指甲嵌进掌心也不觉疼——罗士信战死淤泥河那一夜,多少人彻夜难眠;高老将军被困山谷绝粮而亡时,全军为之戴孝三日。

“传我将令!全军掩杀!”李世民立于高坡之上,玄甲披身,金盔映日,手中长剑直指溃逃敌军方向。声音不高,却如惊雷滚过战场,激荡人心。

“杀啊——!”

刹那间,大地震颤。唐军将士如猛虎出柙,跨上战马,挺枪挥刀,似决堤洪流般冲向四散奔逃的五国联军。秦琼策动黄骠马,双锏翻飞,左砸右击,每一击皆带起一片血雾。一名叛将刚欲举刀迎战,已被他一锏扫中面门,颅骨塌陷,当场毙命;尉迟恭舞动铁鞭,势若奔雷,突厥骑兵纷纷落马,头颅如西瓜般滚落尘埃,鲜血喷涌成泉;程咬金大喝一声,宣花斧舞得呼呼生风,宛如车轮旋转,所过之处人仰马翻,断肢横飞;苏定方则冷静如冰,画戟斜挑直刺,专破敌军阵脚中枢,每一招都精准致命,不动声色间已斩敌十余。

李道宗率精骑绕后包抄,截断退路,箭雨倾泻而下,封锁了通往北方的所有要道。残兵败将惊恐万状,有的弃械跪地乞降,有的慌不择路跳入洺水,却被湍急水流卷走,沉浮几下便没了踪影;更有突厥骑兵妄图北遁,却被唐军预设的绊马索尽数绊倒,随即乱刀加身,尸骨无存。

这一场追杀,自辰时持续至申时,直杀得日月无光,天地变色。八里坡上,尸骸枕藉,血流成渠,野草尽染赤红,连风中都弥漫着浓烈的血腥味。远处村落的老百姓躲在屋后、山洞中窥望,见此景象无不战栗,却又暗自庆幸:**祸乱终息,太平可期。**

直到夕阳西下,号角鸣金,唐军才缓缓收兵。清点战果:俘虏三万有余,缴获战马五千匹、粮草辎重不可胜数。残余突厥兵马被逐出瓦口关外,一路追击二百里,直至边境荒漠再不见一人一骑,方才勒马回师。

河北、山东两地,自此尽数收复。消息传开,百姓扶老携幼走出藏身之所,在村口焚香设案,跪拜感恩。孩童牵着母亲衣角,怯生生望着凯旋之师;老人含泪叩首,喃喃道:“大唐有福,秦王仁武,黎民得安……”

当晚,瓦口关衙署灯火通明。正堂中央,烛火摇曳,映照出李世民威严的身影。亲兵押着刘黑闼进入,将其狠狠掼在地上,“咚”的一声响彻大堂,震得梁上灰尘簌簌落下。

刘黑闼此时早已没了半分枭雄气概,浑身颤抖,额头磕在地上,口中呜咽求饶。抬头一看,李世民端坐堂上,眉宇间凛然生威;左右列着秦琼、尉迟恭、程咬金、苏定方等猛将,个个怒目圆睁,杀气腾腾。他心头一凉,魂魄几乎离体。

“刘黑闼!”李世民拍案而起,声若雷霆,“你可知罪?”

刘黑闼哆嗦着伏地叩首:“臣……臣知罪……愿归顺大唐,效犬马之劳……”

“住口!”李世民厉声打断,“你勾结突厥,引狼入室,致使边疆烽火连年,百姓流离失所,此乃第一大罪!”

话音未落,秦琼已是双目赤红,握紧双锏,恨不能当场将其碎尸万段。

李世民继续道:“你设计围困高雅贤老将军于太行山谷,断其粮道水源,致一代忠良活活饿死,临终犹呼‘大唐万岁’,此乃第二大罪!”

苏定方闻言,眼眶微红,低头默念:“师父……徒儿为您讨回公道了。”

“你诱骗罗士信将军孤军深入淤泥河,设伏乱箭穿身,尸骨难全,此乃第三大罪!”李世民语气愈发森寒,“罗将军年不过三十,壮志未酬,竟遭你毒手!”

高慧英站在堂侧,泪水无声滑落,牙关紧咬,指甲深深掐入掌心,却不敢发出一丝声响。

“更甚者,你纠集五路反王,纵兵劫掠,屠城焚村,河北千里之地,十室九空,白骨蔽野,此乃第四大罪!”李世民站起身来,环视众人,声音低沉却字字千钧,“桩桩件件,罄竹难书!你犯下如此滔天罪孽,还敢奢谈‘归降’?”

刘黑闼瘫软在地,涕泪横流:“秦王……饶命啊!小人一时糊涂……愿以死赎罪……”

“呸!”程咬金怒不可遏,上前一脚踹翻,“你这卖国求荣的畜生,也配提‘赎罪’二字?士信贤弟为你一句诈降之计送了性命,高老将军为你一条毒计活活饿死!他们的血,你拿什么还?拿你一颗烂心吗?”

满堂寂静,唯有火把噼啪作响。

李世民凝视此人良久,终是冷冷开口:“左右,将此贼押赴校场,开膛祭灵,以慰忠魂!”

“遵令!”亲兵应声上前,拖起刘黑闼。他此时哭嚎不止,挣扎扭动,却如蝼蚁撼树,毫无作用。

瓦口关校场上,早已设下罗士信与高雅贤两位将军的灵位。素幡飘扬,香烟袅袅,供桌上摆着酒爵、熟肉、新摘的野菊。唐军全体将士披素甲、佩白巾,列阵肃立,鸦雀无声。

刘黑闼被按跪于灵前,被迫三次叩首。每一次磕下,额角便渗出血迹,混着泥土,狼狈不堪。

高慧英缓步上前,一身素衣,腰缠麻带,手持香火,对着灵位深深跪拜:“爹,士信弟弟……女儿今日终于将仇人擒来灵前,你们若有灵,且看一眼,莫再牵挂人间恩怨。”

苏定方亦跪伏于侧,声音低沉:“师父,徒儿未能及时救您脱困,愧对教诲。但今日,逆贼授首,河北重光,您可以安心去了。”

秦琼、尉迟恭等人齐齐跪地,同声祷告:“忠魂不朽,浩气长存!”

随着李世民一声令下,刽子手迈步而出,寒光一闪,利刃划开刘黑闼胸膛。惨叫声戛然而止,鲜血喷溅而出,洒落在灵案之前。那场面虽血腥残酷,但在场将士无一人皱眉,反而有人低声怒吼:“该!这是你欠下的血债!”

祭奠毕,李世民亲自上前,敬酒三杯,洒于地上。他望着灵位,声音沉稳而深远:“二位将军,河北已平,百姓安康,尔等忠勇,永载史册。大唐不会忘记你们,千秋万代也不会忘记你们。”

夜风拂过校场,素幡轻摆,似有回应。一轮明月悄然升起,清辉洒落,照亮了将士们坚毅的脸庞。

苏定方扶起高慧英,她脸上泪痕未干,眼神却已平静如水。复仇不是终点,而是告慰。父亲与士信哥哥的牺牲,换来了今日的太平,值得。

次日清晨,李世民下令班师回朝。同时派遣官员安抚各地百姓,发放粮种、修缮房屋、重建城池。瓦口关城门缓缓开启,朝阳洒在唐军旌旗之上,金光熠熠。队伍中,将士们步伐整齐,神情庄重,既有胜利的荣耀,也有对逝者的缅怀。

河北的硝烟已然散尽,战火留下的疮痍正在愈合。然而,长安的方向,风云未歇。朝堂之争、储位之斗、边患隐忧……新的挑战已在远方酝酿。

谁也不知道,这场胜利之后,等待秦王李世民的,将是怎样的命运波澜。

欲知秦王归京后如何应对权臣掣肘、兄弟相争之局,且听下回分解。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