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苏定方演义 > 第208章 鼓震四野分兵计 一战双王定山东

武德四年五月,虎牢关下唐军营垒连绵十里,晨雾未散时,中军帐外已竖起七面帅旗,猩红的“李”字旗在风里猎猎作响。帐内烛火通明,秦王李世民按剑而立,案上摊着虎牢关地形图,徐茂公手持竹筹,正与诸将低声商议——三日前定下的破夏之策,今日便是收网之时。

“咚!咚!咚!”

五更三点的梆子声刚过,三声震天擂鼓突然划破营区寂静,紧接着,中军帐前的聚将鼓如惊雷般炸响,连擂三十六通。各营将士闻声而动,甲叶碰撞声、马蹄踏地声、兵器出鞘声交织在一起,不到半柱香的功夫,帐外已列满披甲将官,人人按剑挺枪,目光灼灼地望向帐门。

李世民撩袍走出帐外,玄色铠甲上的鎏金纹在晨光里泛着冷光,他扫视众将,声音洪亮如钟:“夏军困守虎牢关月余,粮草将尽,军心涣散!今日便是我唐军破敌之时,生擒窦建德,平定山东,在此一战!”

众将齐声高呼:“愿随大帅杀敌!生擒窦建德!”

呼声落定,李世民取过令箭架上的鎏金令箭,目光首先落在前排两位将官身上——左首秦琼面如淡金,手持虎头湛金枪,右首程咬金络腮胡翘着,腰间横挎宣花斧,正是唐军里赫赫有名的“二爷”与“四爷”。

“秦琼、程咬金听令!”

二人同时出班,单膝跪地,抱拳沉声道:“末将在!”

“本帅给你二人一支令箭,率一支轻骑即刻赶赴东山口!”李世民将令箭掷下,秦琼伸手接住,只听秦王继续道,“东山口乃夏军退往洺州的必经之路,你二人需在辰时前抵达,依山布防,多设鹿角拒马,若见夏军溃兵逃窜,务必截杀阻拦,断其退路!记住,只许守,不许追,待中军主力破敌后,再与我等合围!”

“末将领命!”秦琼与程咬金齐声应下,起身接过令箭,转身大步出营,不多时便传来二人点兵的呼喝声,五千轻骑卷起漫天尘土,朝着东山口疾驰而去。

紧接着,李世民又取过第二支令箭,目光转向帐下一员年轻将官——正是去年随苏定方平定刘黑闼、如今已升为裨将的罗士信。罗士信年方二十,却已历经数十战,面如冠玉,手中一杆镔铁枪使得出神入化。

“罗士信听令!”

“末将在!”罗士信跨步出列,声如洪钟。

“命你与牛进达同领四千步骑,赶赴西山口!”李世民沉声道,“西山口虽非夏军主要退路,却可通往河北,窦建德若败,恐会走此路奔逃。你二人需互为犄角,严防死守,若遇夏军,先挫其锐气,再相机歼敌,不得放一人一马过关!”

话音刚落,帐后忽然传来一阵沉稳的脚步声,一员将领快步走入,身着明光铠,腰间悬着弯刀,正是刚从长安返回的牛进达。他此前受苏定方所托,护送其母与祖母前往长安安置,昨日才昼夜兼程赶回大营,此刻脸上虽有倦色,眼神却依旧锐利。

“大帅!末将牛进达,幸不辱命,已将苏将军家眷安全送抵长安,今日特来复命,请大帅赐令!”牛进达单膝跪地,声音铿锵。

李世民见他归来,眼中闪过一丝赞许:“牛将军辛苦!既已归来,便即刻与罗士信同往西山口,你二人一文一武,定能守住此关!”

“末将领命!”牛进达与罗士信一同接令,转身离去,帐外很快响起二人整军的号角声。

随后,李世民取过第三支令箭,唤道:“王君可、柴绍听令!”

帐下两位将官应声出列——王君可面如重枣,手持青龙偃月刀,颇有当年关云长之风;柴绍乃大唐驸马,精通骑射,手中一杆丈八蛇矛使得精妙。二人单膝跪地,静候将令。

“命你二人各领三千步军,分别驻守虎牢关南、北两侧的山道!”李世民指着地形图上的两处标记,“窦建德若败,恐会分兵从两侧山道逃窜,你二人需多设烽燧,一旦发现夏军,即刻点燃烽火,同时出兵截杀,务必将其困在山道之中,待中军支援!”

“末将领命!”王君可与柴绍接令后,也迅速出营点兵。

紧接着,第四支令箭掷出,唤的是曲突通、曲突盖父子。曲突通乃隋末老将,归唐后屡立战功,其子曲突盖也继承父志,勇武过人。二人出列领命,李世民命他们率两千精锐,在唐营左侧的河谷设伏,防备夏军突袭中军后路,同时策应东西山口的守军。

四路人马分派完毕,李世民转身看向帐内剩余诸将——徐茂公手持羽扇,张公谨按剑而立,马三宝、刘洪基、段志玄、尹开山皆是身经百战的老将,最末位的尉迟敬德更是身披乌金铠,手持雌雄双鞭,虎目圆睁,只待厮杀。

“诸位将军!”李世民提高声音,“本帅自率中军主力,共计一万五千精锐,正面迎击夏军!徐茂公为军师,随我帐前谋划;张公谨督运粮草,保障军需;马三宝、刘洪基、段志玄、尹开山各领一千骑兵,分守中军四翼;尉迟敬德!”

“末将在!”尉迟敬德大步出列,声震帐内。

“命你为中军先锋,率两千玄甲骑,待我军列阵完毕后,率先冲击夏军大阵,挫其锐气!”李世民目光如炬,“今日一战,务必生擒窦建德,荡平夏军!若有退缩者,军法处置!若有立功者,本帅定奏请陛下,厚加封赏!”

“遵大帅令!”帐内诸将齐声应和,声音震得帐顶尘土簌簌落下。

分派完毕,李世民取下腰间佩剑,向前一挥:“众将听令!即刻出兵!鸣号!擂鼓!”

“呜——呜——呜——”

凄厉的集结号角声瞬间传遍四野,紧接着,中军帐前的战鼓再次擂响,这次却是冲锋的鼓点,密集如暴雨,激得人心头发热。各营兵马来回穿梭,轻骑奔袭,步军列阵,玄甲军的黑色洪流在晨光里铺开,旌旗招展,甲胄鲜明,整个唐营如同一台精密的战阵,有条不紊地朝着虎牢关下的夏军大营推进。

此时,虎牢关另一侧的夏军营垒内,窦建德正坐在中军帐中,面前摆着一碗冷掉的粟米粥。连日来粮草短缺,将士们多有怨言,昨夜又有探马来报,说唐军似乎在调动兵马,他心中本就不安,此刻突然听到唐营方向传来震天的号角与战鼓声,顿时惊得站起身来,手中的粥碗“哐当”一声摔在地上。

“不好!唐军要进攻了!”窦建德脸色骤变,急忙喊道,“传我命令!即刻集结兵马!命范愿、高雅贤率军出营列阵,抵御唐军!快!”

帐外的亲兵不敢怠慢,立刻飞奔出去传令。可夏军将士早已人心涣散,许多人还在睡梦中,听到集结号声,慌慌张张地起身披甲,有的找不到兵器,有的寻不见战马,营区内一片混乱。

窦建德走出帐外,只见唐营方向尘烟滚滚,无数面唐军旗帜正朝着夏营推进,号角声、战鼓声、马蹄声交织在一起,如同惊雷般压过来。他身边的将领范愿脸色苍白,颤声道:“大王,唐军来势汹汹,怕是早有准备,我们……我们要不要先退往洺州,再图后计?”

窦建德握紧腰间的佩剑,眼中闪过一丝犹豫。他深知夏军此刻士气低落,硬拼唐军怕是难以取胜,可若此刻退走,又恐被唐军追击,陷入重围。正当他迟疑之际,远处突然传来一阵喊杀声——尉迟敬德率领的玄甲先锋,已如一把尖刀般,冲破了夏军的前哨阵地,黑色的骑兵洪流,正朝着夏军大营疾驰而来!

“来不及退了!”窦建德咬牙道,“传令下去,全军列阵,与唐军决一死战!本王亲自督战,谁敢后退,立斩不赦!”

可此时的夏军,早已没了往日的锐气。面对唐军的猛攻,前阵的士兵很快便开始溃败,纷纷向后逃窜,冲乱了后阵的阵型。窦建德手持长枪,亲自率军上前督战,斩杀了几个逃兵,却依旧挡不住溃退的势头。

远处,李世民率领的中军主力已抵达战场,徐茂公在阵前指挥,马三宝、刘洪基等分率骑兵从两翼包抄,将夏军团团围住。东山口方向,秦琼与程咬金已截住了夏军的退路,罗士信与牛进达在西山口也击溃了试图逃窜的夏军小队,王君可、柴绍更是在南北山道生擒了夏军的两位偏将。

战至正午,夏军已全线溃败,尸横遍野,血流成河。窦建德率领残部试图从东山口突围,却被秦琼率领的轻骑拦住。秦琼手持虎头湛金枪,一马当先,与窦建德战在一处。不到十个回合,窦建德便气力不支,被秦琼一枪挑落马下,程咬金上前一步,挥斧架住他的脖颈,大喝一声:“窦建德!还不束手就擒!”

窦建德挣扎着抬头,看着周围密密麻麻的唐军,又望向远处被生擒的夏军将领高雅贤,长叹一声,扔掉手中的长枪:“罢了!本王今日兵败,愿降!”

此时,尉迟敬德也率军生擒了夏军的另一位主将范愿,押到李世民面前。李世民勒马立于阵前,看着被押过来的窦建德与范愿,脸上露出一丝笑意:“窦建德,你割据山东数年,今日终被本帅擒获,可知罪否?”

窦建德垂头丧气,沉默不语。李世民当即下令:“将窦建德、范愿打入囚车,其余降兵降将,若愿归唐,既往不咎;若不愿归唐,便发放路费,让其返乡。”

命令传下,夏军降兵纷纷叩谢。此时,徐茂公走上前来,对李世民拱手道:“大帅,一战擒双王,平定夏军主力,山东之地已无大患!接下来,只需乘胜追击,收复洺州、魏州等地,便可彻底平定山东!”

李世民点头,目光望向远方的山川,手中佩剑指向东方:“传令下去,大军休整一日,明日便向洺州进发!不破山东,誓不还师!”

“遵大帅令!”

众将齐声应和,声音在战场上回荡。夕阳西下,金色的余晖洒在唐营的旗帜上,也洒在满载战利品的车队与押解囚车的队伍上。虎牢关下的这场大战,不仅生擒了窦建德,更奠定了大唐平定山东的基础,而属于苏定方的传奇,也将在这片刚刚平定的土地上,继续书写新的篇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