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总裁豪门 > 暖暖而生 > 第59章 觐见

暖暖而生 第59章 觐见

作者:司空执与 分类:总裁豪门 更新时间:2025-10-17 20:50:16

林暖的身影刚随着内侍消失在殿门外,那扇沉重的殿门甫一合拢,殿内原本维持着的、因她在场而略显拘谨的和乐气氛便悄然一变,多了几分隐秘的议论。

顺嫔率先打破了短暂的寂静,她端起手边的温茶,轻轻拨了拨浮叶,声音依旧带着那股子挥之不去的清冷,仿佛在陈述一件与己无关的事实:“可惜了,今个儿卢妃告假不在。听闻这位安禾乡君,与范阳卢氏还有些渊源,似是认了一位旁支做义父?卢氏这几年,风头盛啊。” 她话语平淡,却精准地抛出了一个引人遐想的话题。

“呵,” 瑾贵嫔闻言,用绣帕掩了掩唇角,发出一声意味不明的轻笑,眼波流转间带着几分看热闹的戏谑,“姐姐消息真灵通。说起来,风头起不起,主要还是得看陛下的意思。那卢清哲卢大人,也确实是位能臣,简在帝心。至于贵妃姐姐嘛……” 她拖长了语调,声音压低了些,却足以让周围几人听清,“今儿不也‘病’了么?我瞧着,怕是心里还堵着口气呢。谁不知道这长公主谋求卢刺史多少年啊,可惜终究是落花有意随流水啊……今儿这位又与卢氏有那么一些关系,贵妃娘娘这心里,能痛快得了?” 她虽说着“病了”,但那语气里的促狭,任谁都听得明白。

端妃微微蹙眉,饶有意味地瞥了瑾贵嫔一眼,声音温带着提醒的意味:“瑾妹妹慎言。贵妃娘娘凤体违和,御医署是记录在案的。冬日寒气未消,偶感风寒也是常事。”

瑾贵嫔却浑不在意,只娇笑着抬手,象征性地拍了拍自己的嘴唇:“是是是,端妃姐姐教训的是。怪我这张嘴,也就是在皇后娘娘这儿,一时就放肆惯了,该打。” 她嘴上认错,那神情姿态却分明没有半分要收敛的意思,反而因这插科打诨,让气氛更活络了些。

话题很快又转回到林暖本人身上。

“不过话说回来,这位安禾乡君,瞧着倒真看不出来是农女出身,言谈举止,还挺像那么一回事的。”一位坐在稍远些位置的嫔妃开口道,语气中带着些许意外。

旁边立刻有人附和:“可不是么?我刚刚还提着心,万一真是个只会说庄稼活计的粗鄙妇人,哎呦,那可真是要不知如何是好了,生怕说不到一块去,平白尴尬。”

又有人将注意力放到了林暖的夫家上:“她那夫婿,我听着是个寒门子弟?听说是上科进士,倒是不易啊!虽说有陛下念着乡君的功劳加以提拔,但这背后,范阳卢氏想必也没少出力吧?否则,哪能如此顺遂?”

……

皇后娘娘端坐在凤位上看着一众宫妃说笑,嘴角始终挂着若有若无的轻笑,她与康圣帝少年夫妻,自然有些明白皇帝陛下的意图。寒门县令农妇乡君……这只是个信号罢了,这安禾乡君和她的夫婿,亦或是年轻的卢刺史那都是陛下手中的棋子。朝前大事自有陛下安排,后宫安稳这才是她的使命。

宫墙之内,既是天下权柄最为集中的核心,从另一个角度看,却也是信息最为闭塞扭曲之地。

这些锦衣玉食的女子,所能听闻、所能窥见的,大多是被重重宫规与人际网络筛选、扭曲过的讯息。

她们被困在这金碧辉煌的牢笼里,依靠着有限的渠道和彼此的交谈来拼凑外界图景。

如今突然闯入一个像林暖这般,与她们熟悉的世家贵女或寻常官眷截然不同、根植于宫墙之外广阔天地的人物,自然免不了一番好奇的打量、依据自身认知的揣测,以及带着些许优越感的评头论足。

这些纷杂的议论,林暖自是听不到了。她安静地跟在内侍身后,行走在漫长的宫道上。她心中澄明,早在入宫前,周嬷嬷就已提点过,康圣帝的后宫虽称不上三千佳丽,但有名有份的妃嫔也有十数人。今日在长乐宫见到的,不过其中**,谢贵妃、以及与卢家关联密切的卢妃皆未露面。这其中或有巧合,或有深意,但她并不愿深究。

对她而言,这重重宫阙,这些身份尊贵的娘娘,不过是她人生中必须经历的一场特殊际遇。她只是她们今日午后的一场淡资,如同投入湖面的一颗小石子,激起几圈涟漪,终将归于平静。

而她,自有她要去往的天地,与这深宫之内的浮沉,并无真正的瓜葛。

甫一踏出长乐宫后殿那暖意融融、香气氤氲的门槛,凛冽的寒风便如同伺机已久的野兽,猛地扑裹上来,激得林暖不由自主地打了个寒噤,下意识地拢紧了并不算厚实的衣领。

京都的冷,是干硬而锋利的,远比江南那湿润沁骨的寒意更要咄咄逼人。

这一瞬间,对她家陈先生的温情暖语、对留春哥儿稚嫩的笑语、对爹爹沉默关切的思念,如同潮水般漫上心头,让她在这九重宫阙的森严之下,感到一丝真切的怅惘。

引路的内侍默不作声,只在前面躬身疾行。

穿过一道道宫门,走过一条条漫长的甬道,朱红的高墙将天空切割成狭窄的条状,更添压抑。

也不知走了多久,终于在一处更为宏伟肃穆的殿阁偏门外停下。

内侍与守门的侍卫低声交接几句,随后,殿内传来一声清晰而拖长了调子的通传:“宣——安禾乡君林暖觐见——!”

林暖深吸一口冰冷的空气,压下心中翻涌的杂念,迅速整理了一下因步行而微有褶皱的衣袍,定了定神,这才垂首敛目,跨过那高高的朱红色门槛,步入殿内。

视线所及,不敢放肆打量,只匆匆一瞥间,感受到殿宇的轩敞与御座的威严,她便依着臣子觐见之礼,毫不犹豫地屈膝跪拜,额头轻触冰凉光滑的金砖地面,声音清晰而恭谨:“臣女安禾乡君林暖,叩见陛下,愿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呵呵……”上方传来一道带着几分笑意,又隐约有些耳熟的声音,打破了殿内的沉静,“林小友,一别数年,好久不见!平身吧,不必如此多礼。”

这声“林小友”入耳,林暖心念电转,刹那间,几年前在江南遇上那几位气质不凡、对农事极为感兴趣的“李先生”、有些严肃的“魏先生”和圆润的“德大叔”的形象,突然跳出来!

她依言缓缓起身,抬起头时,脸上适时地流露出恰到好处的震惊与惶恐,目光快速扫过御座上的康圣帝,又落在他身旁那位抚须含笑的紫袍老者——尚书令魏彧,以及侍立一侧、圆润的内侍德公公身上。

“陛下!您……您是……李先生!”她失声低呼,随即像是意识到失仪,慌忙又欲跪下,“还有魏先生!德大叔……这……臣女昔日有眼无珠,竟不知是陛下与诸位大人微服驾临,多有怠慢,望陛下恕臣女不敬之罪!”

“诶,”康圣帝虚抬了抬手,阻止她再次下跪,语气颇为和煦,“林小友这是要跟朕生分了?当年是朕与魏卿等人有意隐瞒身份,体察民情,能得小友赤诚相待,以新粮美食款待,畅谈农事,那份质朴之情,朕与魏卿都时常记挂于心呢。”他言辞间带着几分追忆往事的感慨。

魏彧也笑着接口,声音温醇:“正是此理。林小友,如今你已是陛下亲封的安禾乡君,怎的反而比在田间地头时更显拘谨了?快起来说话。令尊林老哥还有林三弟,身子骨可还硬朗?”

林暖心中暖流涌动,那份因身份巨变而产生的隔阂感似乎消融了些许。她站稳身子,恭敬回道:“谢陛下、魏相垂询。家父一切安好,也时常感念……也时时感念先生们……三叔……三叔已然长辞……”说着还有些嗫嚅。

康圣帝点了点头,神色渐渐染上几分郑重:“唉……前几年,江南突发大疫,情势危急,朝廷为防蔓延,不得不行封锁之策,消息断绝,物资转运亦极艰难……朕深知其中困苦。林小友,那段时日,你们身处其中,辛苦了。”

这一声沉甸甸的“辛苦”,仿佛瞬间戳破了林暖心底强自压抑的某个角落。那些疫病带来的恐慌、奔走施救的疲惫、物资匮乏的焦虑、失去亲人的悲恸……无数复杂的情绪交织着涌上鼻尖,带来一股难以抑制的酸涩。

她连忙微微低下头,眨了眨眼,将湿意逼回,声音却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微颤:“陛下言重了。臣女当时只是从旁辅助,尽些绵薄之力。疫病防控、民生安顿,皆是越州上下官员统筹安排,调度有方,方能使越州度过难关。臣女不敢贪功。”

魏彧适时接过话头,提了提有些缄默的气氛,对着林暖的语气中充满赞赏:“林小友过谦了。疫病之事暂且不提,单说这几年,江南稻种经你指点改良,亩产得以稳定提升至三石有余,此乃活民无数之根基。更遑论早些年土豆的发现与推广,于饥荒之年堪称救命之粮,还有冬麦的轮作之法,打谷机等农具的改进……桩桩件件,皆是大功德!利在当代,功在千秋!”

面对如此盛赞,林暖心头一跳,愈发谨慎:“魏相谬赞,臣女万万不敢当。此等祥瑞嘉禾、增产良法,皆是天意眷顾我康朝,是陛下圣德感天,方得显现。亦是陛下与朝廷对越州农事大力支持,方有推行之效。具体操作也由族弟等一众人实施,臣女不过恰逢其会,略尽本分,实不敢居功。”

康圣帝闻言,不由朗声大笑,殿内凝重的气氛也随之缓和:“哈哈!好,好!咱们的安禾乡君,不仅于农事上有大才,这性子也是宠辱不惊,谦逊得很!好,朕心甚慰!”他目光殷切地看向林暖,“林小友,朕,可是等着看你下一份功绩呢!”

林暖心中暗自汗颜,几乎要苦笑出声,腹诽道:“我的陛下啊,我那点来自前世的见识和老底,都快被掏空了啊……”然而面上却不敢显露分毫,只愈发恭敬地垂首,声音坚定而清晰:“臣女定当竭尽所能,不负陛下隆恩。愿为陛下,为康朝天下百姓,效犬马之劳,纵肝脑涂地,亦要报答皇恩之万一!”

随后,林暖像是忽然记起一件要紧事,纤白的手指探入怀中,小心翼翼地取出一枚羊脂玉佩。那玉佩温润无瑕,在殿内光线下流转着静谧的光泽。她双手将玉佩高举过顶,姿态恭敬而谦卑:“陛下,当年不知天威,收下此物实在惶恐……”

“无妨。”康圣帝的声音自上方传来,威严中透着一丝温和,“朕赏赐了你,便是你的。只是没想到你还留着——朕记得那时你银钱拮据,还以为你会将它变卖周转。”

“陛下当年赏赐的百两纹银已解了臣女燃眉之急。”林暖轻声回应,指尖轻轻抚过玉佩光滑的表面,“如此贵物,臣女岂敢轻慢,一直珍藏着。”

康圣帝微微颔首:“甚好。收起来吧,起来回话,不必时时跪拜。”

林暖依言将玉佩仔细收好,叩谢圣恩后缓缓起身。垂首而立时,她能感受到另一道审视的目光——始终静立一旁的魏彧适时开口:“听闻安禾乡君与陈县令在宜城办了一所传授技艺的学堂?”

林暖转向魏彧的方向微微欠身:“是。夫君与我商议后,想着让那些孩子学些实用技艺。一则臣女在越州有些产业需要可靠人手,二来他们学成后也能有个安身立命的本事。”

“倒是个不错的想法。”魏彧捋了捋胡须,目光中似有深意,“据说学堂里收了不少女娃?”

“江南经历大疫后,人丁本就稀少。”林暖从容应答,语气平和,“故而学堂不分男女,皆可入学。不过分了课堂授课。”她依着自己农女出身,就当不知道那些“女子不入学堂”的规矩。若能得陛下金口认可,日后行事反倒更方便些。

康圣帝闻言,果然露出赞许之色:“如此也是好事。安禾有心了。”

这一句肯定让林暖心中大石落地,她注意到魏彧也抚须微微一笑。

“谢陛下隆恩!”林暖再次跪拜叩谢。

魏彧适时将话题一转:“今日朝堂上那位林司农,便是林小友三叔的独子吧?转眼也这般大了,竟培育出了高产的稻种。”

“正是。”林暖顺势接话,语气中带着几分恰当的骄傲,“臣女这个三弟最是耐得住性子,这些年来一直在田间摸索。不仅稻谷产量提高了,在江南试种的土豆也比往年饱满许多。”

“司农司的确需要这般听话能做事的人啊。”

“甚好!”康圣帝最终总结道,“有林家这般忠君为国,朕心甚慰!这越州也是好地方啊,该钟灵毓秀。”

这句话林暖听懂了,越州需要兴办学堂了!林暖恭敬地应是。

康圣帝和魏彧相视一笑,这是个聪明的!

又闲谈片刻后,林暖才被允准告退。

走出宫殿时,天光正好。

林暖轻轻舒了口气——今日大概是她来到这个时代后磕头最多的一天,却也换来了一个正式的头衔。虽不足以在大朝会上亮相,但这恰恰合了她的心意:既得圣心,又不至树大招风。

如此,正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