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总裁豪门 > 暖暖而生 > 第201章 再上老君观

暖暖而生 第201章 再上老君观

作者:司空执与 分类:总裁豪门 更新时间:2025-10-17 20:50:16

阳光正好,带着一丝慵懒的金黄,斜斜地穿过庭院里枝叶的缝隙,在青石板上投下斑驳的光影。

陈行宁刚洗完头,乌黑的长发带着湿漉漉的水汽披散在肩后,他仔细地将用过的水倒入角落的排水沟渠里,动作从容不迫。

另一边,林暖正将早上摊晒在竹架上的书册轻轻翻动,让另一面也浸润在暖阳下,书页特有的墨香与草木气息混合,弥漫在宁静的后院里。

“姑娘,姑爷,可以吃饭了,秦师傅他们回来了,两个小公子也洗漱好了。”冯雨清脆的声音打破了这份宁静,她快步走到后院通报告,脸上带着忙碌后的红晕。

“知道了,一会就来。”林暖应了一声,放下手中的书卷,和陈行宁相视一笑,相携走去前院。

饭厅里,气氛颇为热闹。

秦云飞果然已将秦乐带回来了,林贵正叽叽喳喳地跟强哥儿说着什么。

秦云飞面前放着一个简单的行囊,显然已准备妥当。午后,他便要先行,前往汴州打点一切。他这一走,众人的安全重担就落在了秦乐肩上。

林贵和强哥儿虽跟着秦云飞学过些拳脚功夫,但毕竟年纪尚小,秦云飞临行前只叮嘱他们紧要关头机灵些,保护好自己便是。

饭桌上菜肴简单可口,众人默默吃着。

陈行宁的目光落在正低头扒饭的林贵身上,心中思忖片刻。

这孩子对他忠心耿耿,办事也利落,但四叔四婶那边……他放下筷子,温声开口:“小贵,明天我们便要启程去汴州了。路途不近,你……要不要留在广丰县,好好陪陪四叔四婶?”

林暖闻言也看向林贵,她明白小贵对陈行宁的忠心,更理解四叔四婶对孩子的思念。

林贵扒饭的动作一顿,茫然地抬起头,看看神色温和的陈行宁,又看看目露关切的林暖。

他咀嚼着嘴里的饭,眼珠转了转,似乎在权衡,半晌才有些犹豫地开口:“二姐夫,我能……一起去吗?阿爹阿娘要打理豆腐坊,忙得很,还得照顾弟弟妹妹,我……我留在家里也帮不上啥大忙,反而添乱……”他的声音越说越小,带着点孩子气。

林暖心头一软,伸出手,揉了揉林贵有些扎手的短发:“傻小子,”她的声音带着笑意,又含着认真,“四叔四婶想的是你这个人,不是要你帮多大的忙。你跟着我们,以后出门的日子只会越来越多,能在家陪着爹娘的日子可就越来越少了。这次去汴州,行宁考完顶多一个月就回来了。趁这个机会,好好在家待几天,陪他们说说话,不好吗?将来你长大了,想陪都未必能抽出空来。”她的话像涓涓细流,点明了亲情的珍贵和时间的无奈。

林贵沉默了。

他低头看着碗里的饭粒,眉头微微蹙起,姐姐的话戳中了他心底对爹娘的那份想念,他终究还是个念家的少年。

过了好一会儿,他像是想通了,猛地抬起头,用手肘撞了撞旁边正专心致志、大口扒饭的强哥儿:“喂!大侄子!”

“啊?”强哥儿被撞得一懵,茫然地抬起头,腮帮子鼓鼓囊囊地塞满了饭,像只受惊的小仓鼠。

林贵板起小脸,努力做出严肃的样子:“听着!我不在的时候,你得机灵点!好好照顾我二姐夫和二姐!听到没?要是磕着碰着了,回头我找你算账!”他努力模仿着大人训话的语气,却掩不住眼底那份“托付重任”的郑重。

“哦……哦!”强哥儿费力地咽下嘴里的饭,立刻挺直腰板,响亮地回答,“贵叔叔放心!包在我身上!嘻嘻……”他咧开嘴笑了,露出两排白牙。

一旁的秦乐被这“叔侄”俩逗得直乐:“林公子,你就放一百个心吧!还有我和小雨呢!保证把姑娘和姑爷伺候得妥妥当当,平平安安去,平平安安回!”

冯雨也在一旁用力点头,眼神坚定。

“好了好了,”林暖忍俊不禁,揉了揉眼角,“赶紧吃饭吧,菜都要凉了。”

她转向陈行宁,眼中带着询问,“知远,午后我跟你一起去县衙,顺路先把小贵送到四叔四婶那儿。等县衙的事办妥了,咱们……去一趟老君观吧?出发前,去上炷香也好。”

陈行宁看着她温婉的侧脸,心中暖意流淌,温柔地点点头:“好。”

午食过后不久,陈行宁的头发已干透,带着阳光晒过的蓬松暖意。

林暖拉他坐到妆台前,亲自为他梳理。木梳轻柔地划过浓密的发丝,她的动作细致而专注,带着一种近乎虔诚的温柔。

最后,她为他挽起一个利落的发髻,用那支温润的白玉簪稳稳固定。

梳妆镜中映出陈行宁束发后的面容。褪去了几分慵懒随意,更添了书卷的清隽与沉稳的端方。

林暖凝视着镜中人,心口像是被什么东西轻轻撞了一下,一股热流涌上,心跳不由自主地加快。

她嘴角的笑意怎么压也压不住,心底有个声音在雀跃:果然,书卷气和稳重感,是男人最好的妆容。

陈行宁从镜中捕捉到她眼中毫不掩饰的惊艳和欢喜,唇角也漾开温柔的笑意。

他转过身,抬手轻轻刮了刮林暖小巧的鼻尖,低沉的声音带着宠溺:“好姑娘,看够了没?再看下去,咱可就要误了去县衙的时辰了。”

林暖脸颊微红,嗔了他一眼,却笑得更甜了:“好啦好啦,这就走!”

秦云飞用过饭,带着简单的行囊和银两策马先行,身影很快消失在通往汴州的官道上。

秦乐套好了宽敞的马车,陈行宁、林暖带着依依不舍却又懂事的林贵坐了进去。强哥儿和冯雨则被留下,仔细整理着明日大部队出发所需的行李。

车轮辘辘,一路向上元镇驶去,将林贵送到四叔四婶那间飘着豆香的豆腐坊前,又是一番殷殷叮嘱和依依惜别。

四婶拉着林贵的手,眼圈微红,四叔则拍着林贵的肩膀,话不多,却满是欣慰,林暖和陈行宁没有多停留,嘱托几句后,便马不停蹄地赶往广丰县城。

抵达肃穆的县衙门口时,日头正好。

青灰的砖墙,朱红的大门,门口石狮威严矗立,透着一股官府的庄重与不可侵犯。

林暖没有下车,只轻轻掀开车帘一角,目光平静地注视着陈行宁整理了一下衣冠,从容地拾阶而上,向守门的衙役递上了名帖。

她此刻不露面,也不是不知礼数,只是省去不必要的客套与目光,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陈行宁的身影消失在衙门内。林暖坐在微微摇晃的车厢里,听着秦乐来回的跺步声,马匹喷出的气息,外面街市的隐约喧闹,耐心等待着。

时间一点点流逝,大约过了半个时辰,陈行宁是被县令于大人和提学楚大人亲自送出来的。

两位官员脸上带着和煦的笑容,言语间颇为客气,显然对这位陈秀才以及他背后隐约透出的靠山不敢怠慢。

陈行宁拱手作揖,礼节周全,态度不卑不亢。

“陈生此去汴州,定当高中,为我广丰再添光彩!”提学楚大人捻须笑道。

“承大人吉言,学生定当尽力而为。”陈行宁谦逊回应。

于县令也勉励了几句,陈行宁再次谢过,这才在两位大人的目送下,稳步走下台阶。

他很快回到了马车上,一上车,他便从怀中取出一份文书,纸张厚实,盖着鲜红的县衙大印和提学官的私印。

“这便是了?”林暖接过那份沉甸甸的文书,小心翼翼地展开。

她第一次见到这古代的“准考介绍信”——举状。

上面清晰地写着陈行宁的姓名、籍贯、年貌特征、三代履历,以及县衙出具的担保其“身家清白、行止无亏、堪应乡举”的证明。字迹工整严谨,印章鲜红夺目,透着一种关乎前途命运的严肃与分量。

“嗯,举状。”陈行宁点点头,看着林暖认真端详的样子,眼神柔和。

这份文书,是通往更高科场的关键一环。籍碶(户籍证明)林暖已设法托人带回来;家状(家庭情况说明)、保状(同乡或学友的联保书)、学院出具的推荐证明,他早已备齐。

如今,这最后一块拼图也已到手。

林暖的手指轻轻抚过那枚鲜红的官印,心中感慨万千。

这个时代,一个读书人要踏上那决定命运的考场,背后需要多少人的支持,需要跨越多少道繁复的门槛?

她小心地将举状折好,递还给陈行宁,眼中闪烁着信任与期待的光芒:“万事俱备了。”

陈行宁珍而重之地将举状收好,贴身存放,仿佛收起的是一份沉甸甸的希望。

他望向窗外明朗的天空,又回头看向林暖,清俊的眉宇间一片澄澈坚定:“是,万事俱备,只待明日启程!”

马车轻快地调转方向,朝着城外老君观的方向驶去。

有点偏斜的阳光将车马的影子拉得很长,车轮碾过石板路,发出规律的声响,载着他们的期盼,驶向即将展开的新旅程。

***

离开县衙的喧嚣,马车辘辘,载着几人来到老君观苍翠的山脚下。

秦乐留下照看马车,陈行宁则自然而然地一手提着香火,一手牵起林暖的手,两人沿着那条被岁月和脚步磨得光滑的石阶,拾级而上。

因为秋老虎的威力,午后的山林蒸腾着一种沉闷的暖意,连蝉鸣都显得有气无力,上山下山的香客寥寥无几。

这个时节还执着于攀登山路、向老君祈福的,无非是两种人:一种是家中遭了难,譬如缠绵病榻、药石罔效,走投无路前来祈求神灵庇佑的苦命人;另一种,便是如陈行宁和林暖这般,带着几分闲情逸致,专程来拜访山中友人的访客。

石阶在茂密的林木间蜿蜒向上,两侧是大片落叶的树木,但那枫树和槭树,叶尖已悄然染上一抹惊心动魄的红或黄,这是这个季节里灵动的朱砂笔绘出的美丽画卷。

林暖深深吸了一口气,身边只有沉稳可靠的陈行宁,她紧绷的心弦不由自主地松弛下来,一种久违的、纯粹的愉悦感充盈心间。

眼前这蜿蜒山径、苍翠远山、缭绕云雾的景象,如此鲜活地印证着她记忆中那些绝美的诗句。

心绪所至,杜牧那首脍炙人口的《山行》便自然而然地,带着一丝她自己都未曾察觉的悠然情致,从唇齿间流淌出来: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清越的嗓音在山林间轻轻回荡,与风声、叶声交织。

陈行宁闻声侧目,眼中瞬间迸发出毫不掩饰的惊喜光芒。他从不曾小看过林暖的聪慧,但此刻亲耳听到她吟诵出如此意境深远、韵味悠长的诗句,那份震撼与欣赏还是如清泉般汩汩涌出,瞬间盈满了心田。

他的阿暖,像一块不断被雕琢的美玉,总是在不经意间绽放出更璀璨的光华。她从未停止学习和汲取,变得越来越好,这份沉静向学的姿态,让他心折不已。

那么自己呢?陈行宁心头一热,一股昂扬的斗志悄然升起。他不能落后,他必须更加努力,才能追赶上阿暖的脚步,才能始终站在与她比肩的位置。他下意识地握紧了掌心那只微凉柔软的手,指尖传递着鼓励与珍视。

“阿暖,”他声音低沉,带着由衷的赞叹,“这首诗……意境真是极好!既贴切眼前景致,又蕴含无限生机。我……”他顿了顿,语气里带着坦诚的自愧,“不及阿暖。”

林暖被他突如其来的夸赞和专注的目光看得有些赧然,方才沉浸诗境的心神猛地被拉回现实。

“啊?”她微微一愣,随即反应过来,脸颊悄然飞上一抹红晕,眼神略显慌乱地移开,“……额……哈哈……好吗?”

她努力回忆着,带着一丝不确定的掩饰,“这诗……我好像……是在哪本杂记里偶然看到过的?一时觉得应景就念出来了……”

“定是江南的书卷吧?”陈行宁立刻接过话头,语气笃定,仿佛比林暖本人更清楚这诗的来历,“江南的藏书与咱们北地的藏书大不相同。”他目光投向山道尽头被云雾半遮的道观飞檐,语气中带上了一丝向往,“也不知何时能有幸,跟着阿暖一起下江南,去见识见识那等风流蕴藉之地。”

林暖心想哪有啊,反正越州多的是吃不饱的老百姓。她侧首对他展颜一笑,山间的光影映在她清澈的眸子里:“总会有机会的,行宁。”

两人相视而笑,方才吟诗带来的小小波澜化作心照不宣的暖意,继续牵着手,沿着石阶说说笑笑向上行去。山风似乎也识趣地温柔起来。

终于踏上老君观前平整的广场,古朴的道观静静矗立,香炉里飘散着淡淡的檀香。

这是林暖第二次踏足此地,距离上次匆匆一瞥,已是一年有余。

观前空地上,一个约莫三四岁的小娃娃,小家伙身上套着一件明显过于宽大的灰色小号道袍,衣袖和袍角都拖曳着,像裹在一团柔软的云里。

他正蹲在巨大的石制香炉旁,用胖乎乎的小手指好奇地拨弄着地上散落的香灰,小脸上满是专注。

小家伙似乎听到了脚步声,猛地抬起头,乌溜溜的大眼睛看到拾级而上的两人,立刻像受惊的小鹿般弹了起来。

宽大的道袍绊了他一下,他踉跄半步,又努力站稳,然后迈开小短腿,“哒哒哒”地朝着观内跑去,一边跑,一边用奶声奶气、口齿还不太清晰的童音奋力喊着:

“四父(师父)……四兄(师兄)……有客人……有客人来啦!”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