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游戏 > 梅超风传奇 > 第12章 古寺经卷迷踪

梅超风传奇 第12章 古寺经卷迷踪

作者:凌霄异客 分类:游戏 更新时间:2025-10-10 16:50:20

梅超风与程瑶迦离开松风岭,一路向西北而行。这日午后,两人行至“云栖山”下,远远望见山巅浮着一座古寺,青瓦红墙隐在云雾中,檐角的铜铃随风轻响,透着几分禅意。只是山脚下的砍柴人却神色慌张,背着柴刀往山下跑,嘴里还念叨着“菩萨显灵了,藏经楼的经卷自己飞走了……”

程瑶迦勒住马缰,望着云雾中的寺庙:“前辈,那是什么寺?听着倒像是出了怪事。”梅超风侧耳细听,风中除了铜铃声,还有隐约的诵经声,只是那声音断断续续,带着股说不出的慌乱。她指尖在马鞍上轻叩:“上去看看。”

两人沿石阶上山,行至山腰时,遇见几个挎着篮子的香客,个个面带惊惧。“千万别上去,”一个老妇人拉住程瑶迦,“云栖寺的藏经楼昨晚遭了劫,历代高僧抄写的经卷丢了十几卷,住持说这是上天示警,要闭寺祈福呢!”

“遭了劫?”程瑶迦追问,“是强盗吗?”

“不是强盗,”老妇人压低声音,“今早守藏经楼的慧能和尚说,昨晚他听见楼里有响动,进去一看,窗户关得好好的,经卷却少了一大半,地上只留了串奇怪的脚印,像是……像是没穿鞋的孩童留下的,可云栖寺根本没有小孩啊!”

梅超风脚步微顿:“脚印有什么特别之处?”

“听说每个脚印都带着片莲花瓣,”老妇人啧啧称奇,“住持说这是‘莲童盗经’,是佛祖要把经卷收回去呢!”

两人来到寺门,果然见朱漆大门半掩着,门楣上“云栖寺”三个金字蒙着层薄灰。一个小和尚守在门口,见了她们,双手合十:“施主请回吧,师父说了,寺内有事,暂不接待香客。”

程瑶迦拱手道:“小师父,我们不是香客,是路过的旅人,想借贵寺歇歇脚,讨碗水喝。”

小和尚刚要拒绝,寺内忽然传来一阵争执声。一个苍老的声音怒道:“明心!你还敢说不是你干的?除了你,谁还有藏经楼的钥匙?”另一个年轻的声音急道:“师父!弟子冤枉!弟子昨晚一直在禅房抄经,慧能师兄可以作证!”

梅超风对小和尚道:“看来贵寺确实有事,我们或许能帮上忙。”说罢便径直往里走,小和尚拦不住,只得跟在后面。

寺内香火稀疏,大雄宝殿的香炉里积着冷灰。后院的菩提树下,几个僧人围着两个和尚,白发老僧是云栖寺住持玄通,正指着个青衣僧人怒斥,那青衣僧人面红耳赤,正是被称作“明心”的和尚。

“你说你在抄经,”玄通指着明心手里的经卷,“这《金刚经》的笔迹,与藏经楼丢失的《法华经》批注一模一样,你还想狡辩?”

明心急得眼泪都快出来了:“师父!弟子临摹多年,笔迹相似也正常!再说弟子为何要盗经卷?”

“为何?”玄通气得发抖,“前几日你说想把经卷刻板印行,让更多人得见,老衲没答应,说要守着‘手抄为贵’的祖训,你定是怀恨在心,才……”

“师父怎能如此揣测弟子!”明心猛地跪倒在地,“弟子虽想印行经卷,却绝不敢盗!那些经卷是历代祖师心血,弟子呵护还来不及……”

梅超风走到藏经楼前,楼门是厚重的木门,挂着把黄铜大锁,锁芯上没有撬动的痕迹。她伸手摸了摸门框,指尖沾到些许松脂,又弯腰看了看地面——果然有几串小小的脚印,每个脚印旁都压着片干枯的莲花瓣。

“这莲花瓣是寺里的吗?”梅超风问。

玄通点头:“是后院莲池里的,只是这几日花期已过,怎么会出现在这里?”

程瑶迦忽然想起一个民间故事,对众人道:“我曾听过‘目连救母’的故事,说目连为救母亲遍历地狱,佛祖感其孝心,赐他真经。莫非这经卷失踪,也与什么心愿有关?”

明心闻言,忽然抬头:“弟子知道了!定是山下的陈阿婆!”

“陈阿婆?”玄通皱眉。

“是山下的孤老,”明心解释,“她眼盲多年,却每日上山来听弟子诵经,前几日说想把《法华经》记下来,说要‘听经消业’。弟子当时说经卷珍贵,不能借出,难道……”

梅超风打断他:“慧能和尚说昨晚听见响动,具体是什么时辰?”

一个胖和尚上前一步:“回施主,是亥时左右,当时我正巡夜,听见藏经楼里有‘沙沙’声,以为是老鼠,没太在意……”

“亥时,”梅超风转向莲池,“这个时辰,莲池边该有露水。”她对程瑶迦道,“去看看莲池边有没有脚印。”

程瑶迦跑到后院莲池,果然在池边的软泥上发现了几串脚印,与藏经楼前的一模一样,只是这脚印旁没有莲花瓣,却有几滴墨渍。“前辈,这里有墨渍!”

梅超风走到莲池边,指尖沾起一点墨渍,放在鼻尖轻嗅:“是松烟墨,与明心抄经用的墨一样。”她忽然对玄通道:“住持可曾给过谁藏经楼的钥匙?”

玄通一愣:“除了老衲与明心,只有……只有三年前圆寂的慧安师兄,他的钥匙一直收在禅房的抽屉里……”

“带我们去慧安师兄的禅房。”梅超风语气笃定。

慧安的禅房积着薄尘,抽屉里果然放着把铜钥匙,钥匙串上挂着个小小的莲花木雕。梅超风拿起木雕,只见底部刻着个“念”字。“这木雕是谁送的?”

小和尚忽然道:“是山下的陈阿婆!慧安师父圆寂前,陈阿婆常来陪他说话,这木雕是她亲手刻的,说‘见莲如见佛’。”

众人来到山下的陈家坳,陈阿婆的茅草屋门扉虚掩,屋内传来断断续续的诵经声,只是吐字含糊,像是在凭记忆背诵。程瑶迦推门进去,只见陈阿婆正坐在炕上,手里捧着几卷经卷,摸索着诵读,炕边堆着十几个莲花木雕,每个木雕底部都刻着“念”字。

“阿婆,这些经卷是哪里来的?”程瑶迦轻声问。

陈阿婆吓了一跳,慌忙将经卷往怀里藏:“是……是佛祖送我的……”

玄通看着经卷上的朱砂批注,老泪纵横:“这确实是藏经楼丢失的经卷!阿婆,你为何要这么做?”

陈阿婆叹了口气,从炕下摸出个布包,里面是一叠厚厚的纸,上面用针刺满了小孔,拼起来竟是《法华经》的字样。“老身眼盲,记不住经文,就想把经卷借回去,让村里的识字先生帮我刺在纸上,这样摸着也能‘读’……”

“那脚印和莲花瓣是怎么回事?”明心追问。

“是小宝,”陈阿婆抹了把泪,“村里的孤儿小宝,见我愁得睡不着,说他能帮我‘拿’经卷。他说藏经楼的窗户缝能钻进去,还说要学佛祖‘步步生莲’,就采了莲池的花瓣垫在脚下……”

正说着,门外传来个怯生生的声音:“阿婆,我把剩下的经卷送回来了……”只见个衣衫褴褛的孩童站在门口,手里抱着几卷经卷,赤着双脚,脚底还沾着泥土与莲瓣。

小宝见了僧人,吓得往后缩:“我不是故意的……阿婆说读经能治病,我想让她好起来……”

玄通看着小宝,又看看陈阿婆手里的刺纸,忽然双手合十:“阿弥陀佛,是老衲执念太深了。经卷本是渡人的舟筏,藏在楼里不如记在心里,阿婆虽‘盗’,却是为了向佛;小宝虽‘偷’,却是为了尽孝,倒是老衲,守着祖训忘了初心。”

梅超风忽然道:“住持可知‘断臂求法’的故事?达摩祖师在嵩山面壁,慧可和尚为求佛法,自断手臂,达摩感其诚心,传他衣钵。可见求法贵在诚心,不在形式。陈阿婆以盲眼摸经,小宝以赤子之心助她,这份诚心,比经卷更珍贵。”

玄通点头:“姑娘说得是。明心,明日起,你就着手刻板印经,印好了先送一套给阿婆,再分发给各村各户,让经卷真正‘活’起来。”

明心喜出望外,对着玄通深深一揖:“弟子遵命!”

小宝把经卷还给僧人,陈阿婆摸着刺纸,脸上露出笑容:“以后不用摸刺孔了,能听明心师父念经了。”

几日后,梅超风与程瑶迦离开云栖山。玄通与明心送到山门口,只见藏经楼的窗户敞开着,几个僧人正往外搬运经卷,准备拿去刻板。小宝跟着陈阿婆上山来,手里捧着个新刻的莲花木雕,送给玄通:“师父说,这叫‘莲开见佛’。”

玄通接过木雕,笑道:“好孩子,这木雕比经卷更能渡人。”

程瑶迦回头望去,云栖寺的铜铃依旧轻响,只是诵经声变得沉稳悠长,像是带着山风与莲香,漫过山谷。她忽然笑道:“前辈,这经卷迷踪,倒像是场佛前的考验。执着于‘藏’的,反被经卷困住;懂得‘传’的,才得了真经。”

梅超风点头:“经卷是死的,人心是活的。就像这世间的道理,写在纸上不如记在心里,记在心里不如行在世上。小宝的赤子心,阿婆的向佛心,比任何经文都更接近‘道’。”

两人沿石阶下山,山风吹过松林,传来阵阵涛声,像是在应和寺里的诵经声。梅超风知道,云栖寺的经卷会被刻印成书,传遍山野,而那个“莲童盗经”的故事,会被山民们讲给孩子听,告诉他们:最珍贵的不是藏起来的宝贝,是愿意分享的诚心。

这种诚心,或许就是最朴素的佛理——不必求神拜佛,不必参禅打坐,只需在寻常日子里,守住那份对他人的善意,对信念的执着。而这份执着,比任何凌厉的爪法都更有力量,因为它能穿透迷雾,让每个平凡的人,都活成自己的“菩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