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从上海滩崛起的百年豪门 > 第325章 亿万富翁

从上海滩崛起的百年豪门 第325章 亿万富翁

作者:任猪飞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7-21 17:04:51

1938年的10月下旬,华夏连续失去武汉和广·州。

不过在华夏军队的拼杀下,华夏政府并未屈伏,政府在武汉失守后声明说:“一时之进退变化,绝不能动摇我国抗战之决心”,“任何城市之得失,绝不能影响于抗战之全局”;表示将“更哀戚、更坚忍、更踏实、更刻苦、更猛勇奋进”,戮力于全面、持久的抗战。

所以,日本虽然赢得了这两场战争,但战略意图并没有达到——即打击华夏人民抗战的决心;而接下来,日本由战略进攻走向战略保守的转折点。

但广·州失守后,也意味着‘粤汉铁路’不能再为华夏提供物资运输(主要是军火),要知道在今年的1~10月,‘广九铁路’和‘粤汉铁路’保持着总运输量120万吨的进口物资,都是从香港为基地,进口的军需品和建设、设备材料。

虽然这条主要运输线失去,但抗战区的进口物资运输路线,依旧还有三条,分别是:接通法属越南的滇越铁路,每月运量15000吨;英属缅甸的滇缅公路,运量10000吨;接收苏俄军火的西北路线,运量500吨。

“老板,我们已经开辟一条‘香韶路’,军需纺织品和药品等,依旧能保持运到后方。”

在香港的会议室里,环球航运的吴浩,正在汇报情况。

而陈光良看着地图上的线路,听得很认真。

“距离香港不到20公里的小渔港沙鱼涌,是最著名的香港物资转运站。沙鱼涌位于大鹏湾北端,只是一段群山间的沙滩,大小轮船无法靠泊,隔海却与新界最繁华市镇大埔墟遥遥相对,已经成为突破日军封锁线的首选。我们香港海员利用暗夜掩护开行小火轮,以小艇接驳抢滩。登岸后人力挑运80里,接上淡水河,装上小轮,逆流而上转入东江,运到粤北山区的河源县城。登岸再挑运到交通枢纽老隆镇,接上公路,就能以汽车直接运到粤省战时省会韶关,进入内地。”

陈光良询问道:“距离如何?运力如何?”

他的新丰纺织,接了很多的后方军训纺织布订单,自然要准时送达。

而且,环球贸易现在也兼做一些药品、设备采购的生意。

吴浩说道:“这条小艇与人力挑夫并用的曲折路线全程460华里,广东驿运管理处重点经营,分段设站,统一管理,挑夫大几千人,老隆公路上奔驰的运输车多达千余辆。”

能在很短的时间里,组织出这条‘运输线’,俨然也是日本不可能真正占领华夏的原因。

事实上,日本哪怕战略武汉、广·州,实质上也不过是统治着铁路和主要公路区域而已,很多地方根本顾忌不到。

北起沪市,南到广州湾(今湛江),香港与东南沿岸大小港口的航线如织,较大商港多半有定期客货轮,小型渔港也能以机帆船或数十吨“电扒”小轮通航,航道测绘清晰,跑船熟门熟路。

抗战爆发后,约1.6万名香港海员因罢工与拒上日船而离职,香港海员的老家大多在广东沿海,返乡后开辟出数以百计的粤港秘密航道。

陈光良点点头,说道:“这是一件好事!”

紧接着,陈光聪也汇报道:“我们的纺织军训品和其它贸易品,主要还是通过香港海运至法属越南海防市,再经过那边的铁路运抵后方。我们环球航运也在海防,设立办公地点。”

如今,滇缅公路的运输重要性和运输量,都还不如海运至海防市,再通过滇越铁路的这条线路。

陈光良点点头,说道:“布局那么久,我们各方面都有预案,倒不会手忙脚乱,让大家伙都打起精神来。”

“是,老板”

这一年多来,陈光良在香港组织‘贸易、运输’,不仅仅涉及纺织品,还涉及一些商品,例如汽油、药品等等。本来还不想赚这些钱的,不过宋子良在香港找到他,陈光良也就顺势领了个公职,帮忙运输一些‘军需品’。

本身,环球航运拥有十来艘大小船只(七艘千吨以上的规模,其余都是小船),再加上对沿海运输相当熟悉,倒是不可忽略的运输力量。

和大家商定后,大家便开始忙碌起来。

像陈光良的亲弟弟陈光聪,9月从海外回来后,立即加入‘香港至海防及滇越铁路’的项目组,并亲自赶往海防市(越南)督导。

与此同时,国民政府的军部、指挥部也从武汉撤到重庆,意味着‘迁都’全部完成。在此之前,武汉才是真正的后方工业中心。

这样一来,川蜀的工业重要性,自然不言而喻。

而陈光良的四座工厂,自然被南鲸政府异常的重视。

其中酒精厂的动力酒精(掺和一定的汽油,混合给汽车使用)、无水酒精(航空专用),直接被指定供应军部,不得外销。

这自然是好事,既可以支持抗战,同时也是有利可图。

事实上,在川蜀投资的四大工厂总计约800万,陈光良一开始就抱着‘能回本’就行;后来由于租界和香港的平安银行、新丰纺织大赚,陈光良更是抱着‘无所谓’的态度。

但毕竟是资b社会,国民政府的采购,还是有不少利润的,赚钱还是很容易的。

这天。

沪市来港的叶熙明、张树年两人,来到德辅道的平安银行大厦,向陈光良做工作汇报。

最近一年多,陈光良一直在香港,但他却能通过这些管理层,管理者数千万资产的多家企业。

张树年率先汇报道:“经童经理、李协理的统计,今年(1938)新丰纺织的利润预计在820万左右,包括香港和重庆工厂的利润扣除投资相应的投资,包括给新丰纺织学院的20万补贴等,再预留部分资金,新丰纺织准备分红700万法币。”

这700万法币,有350万是陈光良的。

虽然陈光良还欠平安银行450万,但制厂和酒精厂的利润,明年就能全部还清。

叶熙明在一旁补充道:“现在是比战前涨了1.3倍,但纱却涨了2.2倍,纺织业利润大增。而租界的工厂截止到11月,已经有4000家,工人也从年初的3万多,涨到现在的12万多。仅我们新丰纺织在沪的两家工厂,就雇佣了7000人。”

陈光良听得很满意,纺织业的利润如此大,在他的意料之中。

而实际上,从8月份开始,法币的汇率才跌,如今1法币等于16美分,等于8.25便士(即100法币等于16美元,等于8.25英镑)。

“股票方面呢?”

叶熙明当即回答道:“自3月法币汇率不稳开始,资金就纷纷涌入股市,今年我们投资的股票,几乎都有一倍的涨幅,而且我们不是购入的法币建制的股票,故价值是实打实的。”

陈光良点点头,这样一来,今年赚的利润,基本没有受法币贬值的影响。

接着。

叶熙明说道:“平安银行已经开始陆续出售重庆督邮街的商业建筑,由于地价涨十倍,故这次预计回笼资金500万,购入者基本是银行及大企业机构。”

小米免费小说网站最新地址:www.071662.com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