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从上海滩崛起的百年豪门 > 第234章 银行家

从上海滩崛起的百年豪门 第234章 银行家

作者:任猪飞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7-21 17:04:51

第234章 银行家

沿着黄浦江向西,头顶是四川路,介于南京路和北京路之间,这里是上海的宁波路。这条路上银行和钱庄林立,金融业繁荣,被誉为华夏的华尔街。

陈光良站在宁波路52号的地皮上,正在和建筑设计师庄俊沟通设计图稿。

作为一名地产大王,他本身拥有很高的建筑知识,故在市场属于比较‘难搞’的人。不过经过近一个月的规划设计,方案已经初步出来。

‘平安银行’大厦,位于江西中路、宁波路的转角,地皮平面呈狭长的双矩形交汇。

基于这样的地形,大楼借助中心的高塔和对称的设计,弱化了地块狭长的限制,可谓是“高塔矗立,达于云表,雄踞南北大道,益壮观瞻”。

整体风格为现代派风格,总高七层,平面呈狭长矩形,东西长、南北窄。外立面以素色混凝土墙面为主,强调竖向线条,显得简洁利落。局部墙面与角端有装饰艺术元素。

五层起以退台高耸成二层塔楼(即大部分是五层,中间为七层),塔楼顶部有折线形窗及几何形装饰,形成视觉中心。

主入口为二层通高的黑色大理石门,设计雄伟,栏秀美,外观引人注目;银行内部的装饰设计非常豪华,地板采用十二寸粉红大理石,黑色大理石镶边,深浅相映,华丽非凡。天板设计成金黄色,反射灯光使其更加悦目。

交流到最后,庄俊说道:“陈先生,建筑费仅需三十五万左右,建筑工期八至十个月没有问题!”

建筑费比预期低一点,主要是占地面积就1200,然后1~5层约800平米一层,6~7层约200多平方米,总计才4600平方米的建筑面积;其次,这几年物价是下跌状态,建筑材料价格也下跌。

算下来地皮加建筑费是75万,但还有一笔昂贵的税费,这可是工部局的主要收入来源。

陈光良点点头,说道:“嗯,平安银行这个月就要正式开业,能在十个月内搬进来,是非常好的事情。”

“恭喜”庄俊随后说道:“到时候我一定来捧场!”

两人相识多年的朋友,金城购物中心更是可以说是两人的‘合作’。

“多谢多谢”

一开始的银行存款,自然主要是身边的亲朋好友,以及他旗下的四大一级公司。

聊了一阵,最终设计方案将在三天后出炉,至于建筑公司已经找好,是由张裕泰营造厂承建。

总之,陈光良就一个要求——快。

毕竟银行大厦是一家银行的信誉保证,没有一座总行的银行,那些零散的储户,很难相信这家银行的。

11月12日,星期四。

平安银行正式开业,陈光良的朋友纷纷前来捧场,包括虞洽卿、方椒伯、谢蘅牕、俞佐庭、袁履登、刘鸿生、张元济等宁波帮,也包括陈光甫、庄铸九、盛七等江苏帮,还有一些亲朋好友,例如严家的亲戚,以及陈光良的老朋友朱广生等等。

大家不仅是来捧场庆祝开业,而且也纷纷带来‘存款’业务,仅岳父严智多一人就准备存款五十万大洋。

像陈光甫、刘鸿生、杜月笙等本来也是银行家,但大家关系也非常不错,象征性的存入一笔钱。

特别是陈光甫,前段时间‘上海商业储蓄银行’遭遇挤提,据说是宋仔文指示杜月笙散布谣言——某合作盐业公司因为水灾,损失巨大,牵连合作方上海商业储蓄银行;在这个时候,陈光良并没有落井下石,反而允许关键时刻,陈光甫可以动用存入到这家银行的100多万标金,并在舆论上表示了支持。

当然,陈光甫作为华夏银行界的‘摩根’,其本身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的当家人有着深厚的关系,故这两家官家银行的当家人,不顾宋仔文的意思,进行了救助。

但,上海商业储蓄银行经此一役,也损失了3600万的存款,信誉也受到一些打击。

众人跟随着陈光良来到总行营业厅,准备存款和参观。

陈光甫一眼就看出端倪,说道:“咦,还有女性的职员,看来这又是光良的创新举措?”

陈光良立即笑着为大家介绍:“由女性职员在门口担任‘业务顾问’,顾客一进银行,就能知道办业务的程序,提高了效率。而且女性职员不会让顾客觉得有压力,更有亲和力。”

大家纷纷露出笑容,但想法却不一定全部认同。

毕竟这个时代有很多人比较封建,认为你用一个女人招待自己,那是不尊重。

不过陈光良却不在乎,他要的是社会进步和文明。

当然,已经有女性企业家专门成立了一家女性银行——上海女子商业储蓄银行,由严叔和、谢姚稚莲两人发起集资20万元,在民国13年创办的。银行创办得到许多女性名流的支持,如上海商业储蓄银行妇女部的主任严叔和、先施公司总经理欧斌的夫人欧谭惠然、现代女性运动的先驱张默君、中华医学会的创办人之一黄琼仙等等。

陈光甫则非常支持的说道:“这个创意很好,提高了服务不说,也促进了男女平等。”

陈光良客气的说道:“一点点小举措,比起大银行的服务,我们还要学习的很多。”

陈光甫作为业内权威人士,这一个月他已经见证两个好友成立银行——陈光良、刘鸿生。

此时他在心里也评价起这两人来,得出一个结论——陈光良的银行将办得最好。理由是:

第一,刘鸿生办银行的100万,还是抵押企业大厦,向他的上海商业储蓄银行借的;反观陈光良,办银行虽然也是100万的资本额,但显然人家自身企业负债极小不说,本身还拥有丰厚的标金储备,是他见过的企业家中,能拿出现金最多的之一。

第二,陈光良在金融里的水平,也高过只是实业家的刘鸿生。

所以,他旗下的上海商业储蓄银行,要和平安银行处理好关系,‘拆借’方面的业务可以加强。

所谓‘拆借’,就是银行之间的借款,这在上海金融界比较正常。

到了晚上。

陈光良加班和平安银行的管理层,开了一个会议。

经理夏高翔说道:“今日我们的存款是122万3252大洋(四大公司的存款还没有到),其中最大的储户是严智多先生我们的第一笔商业贷款是给时代影业,金额是15万大洋.”

随后,叶熙明也发表自己的意见:“我们当务之急,是吸纳更多散户的存款,以及合理的放贷。”

银行嘛,人家存了钱,是需要支付利息的,所以就需要将资金贷款出去;

正常的存贷比,可以控制在40~60%,如果有雄厚的担保和实力,存贷比在70%~80%都可以。

陈光良趁机也给出两个指导意见:“关于吸纳散户存款方面,我有一个办法——那就是我们在银行公会的指定利息方面,再追加送礼品活动。例如存款100大洋,存期一年,我们送一包米;存款200大洋一年期,我们又送豆油之类的。主动去那些富人社区发宣传广告,驻点设立咨询处.”

小米免费小说网站最新地址:www.071662.com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