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从上海滩崛起的百年豪门 > 第126章 办报

从上海滩崛起的百年豪门 第126章 办报

作者:任猪飞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7-21 17:04:51

第126章 办报

11月下旬。

这一日,陈光良来到《商报》的写字楼,洪雁宾、黄春荪在办公室里会见了他。

此时的洪雁宾,不得不佩服陈光良的眼光。

《商报》经营已经三个多月,一直处于亏损状态,销量还在继续下滑。

本身报纸一般是全靠广告费盈利,甚至广告费都需要作为成本;如果是仅靠报纸的本身销量,基本上没有一家报纸是盈利的。

一张报纸的成本就在1分钱,而像是《新闻报》和《申报》,幅面高达8到10张,再加上油墨、制版、人工等成本,每份报纸的成本要超过大洋1角多,而每份报纸的价格只有3分6厘;批给报贩按六五折实收,不过两分多,不但不够成本,甚至出现发行越多越赔本的状况。

出于收益的考虑,当《新闻报》和《申报》发行到了一定数量,利润达到最大化时,就不再追求发行量了。

《商报》是四张纸,相应的成本应该达到五分钱,售价则是三分,但批给报贩仅两分而已,所以亏损也是正常。

至于广告费,它其实又和报纸的销量有关。

报纸的销量越高,人家才愿意打广告,提高广告费。

像《商报》这样的几千份销量,根本没有多少广告收益。

洪雁宾当机立断,准备斩仓:“陈老板,你现在还有没有兴趣接手《商报》?”

陈光良说道:“兴趣当然有,只是洪先生打算开价多少?”

痛宰他一笔,那可不行。

洪雁宾直接说道:“我们既然亏了,就不说丧气话,也不会想着从陈老板这里宰一笔,毕竟以陈老板的精明,也不可能答应。所以,我们折价到1.5万大洋,整个《商报》的转给你,包括设备、人才等等。”

是个人物!懂得取舍!

陈光良心中有了评价,当即提出一个建议道:“洪先生,不如你们以1.5万大洋入股,我以3.5万大洋追加投资,这样重组报社。新的股权中,我占股70%,剩下是你们原来的股东。我担任总经理,你们二位担任协理。”

场面瞬间变化起来,洪雁宾和黄春荪都露出感兴趣的表情。

不过洪雁宾开口道:“陈老板有什么高招,不妨先透露一下,也好让我们有底!”

陈光良笑道:“洪先生,你可不是这样的人!”

意思是,你不是畏手畏脚的人。

看着陈光良的笑容,洪雁宾有种被看穿的表情,当即‘哈哈’大笑道:“是我着相了。不过陈老板说的对,这点胆量我是有的,毕竟你都敢拿出3.5万大洋出来。春荪,你意下如何?”

黄春荪也说道:“陈老板在地产界,可是出奇制胜,相信一定有奇招经营报业,我也愿意赌一赌!”

何止在地产界出奇制胜,就是在车行领域,也是深得顾竹轩夸奖,此时洪雁宾在心中如是想到。一个小人物崛起到这个程度,身上的能力自然无需质疑了。

“好,就按陈老板的意思来办!”

陈光良之所以看中洪雁宾、黄春荪,自然是有结交杜月笙的意思;除此之外,也有看中黄春荪这个办报行家的意思。

双方随后商定好,陈光良先回去筹钱,资金到位就重组报社。

当然在这期间,《商报》依旧继续保持发行,要直到新的报纸《东方日报》创刊的前一天。

陈光良要办报,需要3.5万大洋的资金,他当然是选择贷款。

所以,他第一时间找到金城银行的程子康。

“你要办报?”

程子康一时间没有反应过来,这个年轻人的生意跨度也太大了吧,办报这种事居然也想掺和。

倒不是说陈光良的生意做的广泛有什么不好,毕竟这个时代的富商,哪个不是广撒网式的投资。而陈光良本人也确实在黄包车行、出租车、地产、炒地皮上做的很好,只是这报纸行业那是属于文人的领域,亦或者是社会有名望的人去投资。

陈光良点点头,说道:“洪雁宾的《商报》要办到倒闭了,我打算接下来,准备办一份新的报纸。”

程子康最终没有多嘴,只是说道:“既然是如此,倒也不用借款,长江地产给我们做地产顾问,约定的是5万大洋顾问费,我可以做主再支付你3万,留下1万就以后给了。”

两人也算是朋友,甚至是一根绳上的蚂蚱——两人都在押注地产和地皮。

陈光良高兴的说道:“那就多谢陈兄.对了,金城购物广场的设计图,下个月能不能搞定?”

最终,这个南鲸东路上的项目,取名‘金城购物广场’。

程子康点点头,说道:“下个月应该没有问题,庄俊正在加班加点的绘制。照这个进度,明年上半年就可以施工,1930年下半年封顶,1931年中开业,大概是这个进度。”

用时近三年时间,投资这个项目。

这个项目初始投资大概就需要100万以上,因为前三年也是有租金的。三年租金就五十万,再加上建筑资金四十五万,还有地捐等杂费。

不过建设到一半的时候,就可以开始招租,而这个时代租赁都是有顶手费的,即一年的租金,相当于投资可以先回笼三十万大洋。

之后每一年的租金大概是35万大洋以上,抛开租金18万及每年的地捐,这个项目一年可以赚10~15万,回报率还是非常不错的。

“嗯,得按照这个进度,只能加快。毕竟要赶在最好的时机,争取一炮打响!”

程子康好奇的问道:“你觉得三十年代后,华夏的经济有波澜?”

总是喜欢赶时间,莫非是担心什么?

陈光良坦然说道:“那倒不是,只是凡事都要抓住最好的机会,今年各大资本纷纷入场投资地皮和地产,明年自然会更多的资本进入,那么三十年代初,肯定行情好。”

小米免费小说网站最新地址:www.071662.com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