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隆庆中兴 > 第2196章 军制变易关系重(三)

隆庆中兴 第2196章 军制变易关系重(三)

作者:休息的云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16 04:32:50

对于南方官府要求废卫所,朝廷显然是不能支持的,地方官府考虑的着眼点是毕竟只是自己的利益,而作为朝廷,必须考虑大明通盘的利益,朱载坖很清楚,随着大明官军火器化的程度提高,常备军未来将会是官军征战的主力,这点是毋庸置疑的,募兵确实是会成为官军的主流,但是现在还需要解决两个问题,第一就是募兵的来源,第二就是募兵的遣散与安置。

之前戚继光为什么征募义乌的这些矿工,当年戚继光的奏疏很多的说明的这个问题,戚继光在奏疏中说道:“此辈皆良家子弟,俱有身家,可聚可散。惟恐其不留,毋虞其难散。”对于募兵来说,最麻烦的就是裁汰和解散问题了,一个不小心,就容易引发兵变,这在大明是极为常见的事情,这点朱载坖是很清楚的,而卫所在这个方面确实是具备稳定性。

卫所只要能够保障军屯,将士退伍之后,就可以回到本卫成为屯田军士,朝廷对于他们的控制还是十分之严格的,所以兵部等衙门是强烈要求保留卫所的,这点也得到了朱载坖的支持,朱载坖对重臣们说:“夫兵曰额兵,则部伍既定,即兵制有更易,额外毋得复增。饷曰额饷,则出纳惟明,即岁用有赢余,另有处分,额内毋得辄减。所谓兵食俱足,经久可行者殆不出此。”

大明的兵制,最重要的是建立一支稳定可靠而有战斗力的官军,这点是最为关键的,而直接向民间募兵,最大的问题就是怎么安置、裁汰和遣散这些募兵,兵部尚书梁梦龙就说道:“募兵既费而散兵尤难,即有病弱汰革者,往往潜住境内,纠结为非。议者谓去兵之难,难于去盗哉!近汰兵省费之议出,欲令数千之众撤于一朝,此兵之所以激也,应募而来,遽勒回籍,治生无策,安得不乱。”

这点确实是大明现在存在的大问题,之前在东南抗倭之后,南方各省大量的组建募兵,在战事结束之后,又大规模的裁汰官军,朱载坖之前为了保证这些募兵不出现问题,同时为了解决地方的治安维护问题,组建了巡检官军,加强地方官府的武力,但是现在巡检官军的员额也基本已经满编的,再进行大规模的募兵和裁汰的话,势必引发动乱,这点朱载坖是很清楚的。

朱载坖说道:“兵者,凶器也,聚之易,散之难。彼其一呼而集也,若服轭之牛,故虽市井之强梁犹可绳之以坐作止齐之法。柙及其一麾而去也,如出柙之虎,故虽素闲之子亦不能无悲歌慷慨之情。人之怀土,其情也;恋恋沙场,役于利耳。今居安而骤徙之则劳逸见,重购而轻遣之则得失生,部署已定而忽更之则瑕衅起,此皆可以情亮而不可以势驱,可随事调停而不可形之禁令者也。”

遣散募兵,是一件风险极高的事情,因为很多募兵在军中日久,不愿为农,同时之前的军饷早已挥霍,又有一身武力,一旦作乱起来,就是大事,这点即便是首辅申时行也是极为头疼的事情,大明官军的闹饷之事,是极为头疼的,在朱载坖即位之后,保障官军军饷之后,闹饷哗变确实是减少了很多,但是每当裁汰营兵和募兵的时候,就极易引发哗变。

申时行说道:“陛下,夫募兵哗变,乃是应募者率赤贫之徒,利于得饷,数日支给,环门乞讨,复欲散去。然此非额设之兵,将来兵日以众,饷日以增,凭何处给,欲悬饷以号召则不应,欲停募以待饷则无兵。不然此无籍穷棍闻饷而来,无饷而去,安所得吸风饮露之人而应募也?而以朝廷有限之财,填此无穷之欲,何得有止?”

内阁也是对于募兵,尤其是直接向民间招募百姓为兵持反对意见,内阁认为大规模使用民间募兵对于朝廷来说负担太重,无法承担,王锡爵也以嘉靖二十九庚戌之变后朝廷的募兵为例予以说明,当时朝廷在慌乱之下整顿兵马,充实军旅,朝廷募兵民间,抽取有马民壮,每人给路费 8 两,不足补以民籍义勇,每名给军装马匹银 27 两、路费 8 两,共计 35 两,免户下二丁徭役。对于朝廷来说产生了极大的负担,同时也导致了各镇之间的不平衡,卫所士卒对于这些募兵的待遇是很眼红的,各镇总兵见此情形纷纷上疏要求提高待遇,而兵部则要求减少军饷。

而这些募兵的军饷直接关系到募兵的战斗力和军纪,统兵的将领和官员自然是坚决不干的,时任右佥都御史商大节上疏称:“部臣主计所惜者财,臣所惜者信,始以厚招之,终以薄待之,是以臣失信于众兵,而朝廷任臣之意亦不足以信于天下。且军士世食月粮,糜费不赀,一旦有事,皆欲此例加粮,则平居所以养之者,谓何至于民兵有事则招来为用,无事即止。彼素非有尺籍于官,饥寒切身则掉臂而去,臣不能禁也。奈何惜少费而妨大信乎?”

对于募兵的种种缺点,朝廷还是看的很清楚的,所以之前朝廷在北方各镇中选取镇协官军脱产士卒的时候,绝大部分脱产士卒都是从军户中选取的,主要是从正军和军余子弟中招募脱产士卒,这样的话有很多好处,首先就是他们的家人都在卫所,要想脱逃是不容易的,也便于维护军纪,同时由于朝廷实施整顿军屯和脱产士卒土地免予赋税的政策,朝廷可以用相对较低的军饷维持一支有战斗力的官军。

按照现在朝廷的军饷,普通士卒所给月饷为 1.5 两,即年饷 18 两,安家银 5 两,每月本色口粮四斗五升,有家口者给七斗,相对于募兵,军饷还是比较节省的,同时士卒老病之后可以退伍还乡,优先由其子弟顶替,这样的话也好安置退伍士卒。

喜欢隆庆中兴请大家收藏:(www.071662.com)隆庆中兴小米免费小说网站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