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隆庆中兴 > 第2191章 靖远经略安东西(六)

隆庆中兴 第2191章 靖远经略安东西(六)

作者:休息的云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16 04:32:50

朱载坖还谕令云中办事大臣张学颜,和顺义王等详细沟通,要求土默特部帮助大明和和硕特部建立联系,在大明和土默特部之间搭建沟通渠道,朱载坖很清楚的,大明不可能将所有的蒙古部落予以征服,针对蒙古部落,军事打击固然是很重要的,但是对于蒙古人来说,通过贸易等其他政策加强朝廷对于蒙古诸部的控制,同时在其中纵横捭阖,通过各种手段予以制衡,以加强朝廷的对于这些边疆地区的控制,这点是极为重要的。

而对于朱载坖来说,现在要处理的不仅仅是西域,还有就是倭国,虽然朱载坖调发了大批援军前往倭国,但是实际情况如何,由于山海阻隔,朱载坖也不能够完全得知,这点朱载坖是很清楚的,而且倭国和蒙古毕竟不同,倭国还是有较长时间的独立了,所以其反抗程度可能为很激烈,这也是朱载坖大举增兵弹压倭国的主要原因。

而对于倭国,朱载坖才采取的策略也是和其他地方所不同的,朱载坖之前就介入了倭国的事务并且在倭国驻军,将其王室予以打压,朱载坖很清楚首先就是要降低倭国王室的作用,所以在之前大明介入倭国事务之后,朱载坖最核心的谈判条件就是要求倭国天皇自去僭号,向大明天子称臣,去掉神格,要知道在之前的倭国,尽管所谓天皇没什么政治权力,但是天皇制中的天皇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则作为神统治倭国的,所以朱载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消灭它的神格,使得它成为大明天子的臣子,这样的话,倭王在倭国的地位就大幅度降低了。

但是对于倭国来说,还有一个重要的势力,就是所谓的公卿阶层,也就是公家,所谓公家,原本是指服务于倭王与倭国朝廷、住在京都的五位以上官僚群体,三位以上称“贵”,四位、五位称“通贵”。其与古代豪族存在渊源,在律令官僚制下通过官位相当制、荫位制及官职家业化形成世袭贵族体系。公家原指倭王或朝廷,后与“武家”相对,特指政务上辅佐朝廷的贵族。

这个阶层在当下看起来没有什么存在感,因为毕竟倭王都没有什么权力,依附于倭王的公家能有什么权力?公家并不是某种意义上的文官系统,公家是已经把某种范围内的官位当成世代传承的职业,促进了贵族世袭化。其实公家对于武家的见识大多局限于“没文化”、“粗鄙”、“乡下人”、“不知礼数”等等,多是世代传承的贵族自尊心作崇,加之公家在文化上完全可以碾压武家。

所以公家在倭国还是有很重要的更加重要的是,这些公卿和僧人垄断了知识和文教,这对于朱载坖来说是不能容忍的,朝廷就是要通过文教来教化倭国,使得倭国心向大明,实行由夷到夏的变化,所以朱载坖暗示方逢时等人对于这些公卿予以严厉打击,而下一步就是严厉打击这些所谓的僧人们,朱载坖给这些人的路只有两条,要么按照大明朝廷所制定的政策执行,要么就是等着被收拾,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个问题。

除了这些势力之外,对于大明现在构成威胁最大的就是倭国的这些地方势力了,尽管朝廷之前已经采取了很多措施削弱倭国的力量,但是这些地方仍旧非常之强大,他们对大明的统治是构成了威胁的,直接动武是显然不可取的,一来是这些所谓的大名还是拥有很强大的实力,他们在自己的领地内就是土皇帝。

大名在各自的领地内还是最大限度地保留了管理内部事务的特权。实际上,大多数大名都喜欢把他们的领地想象为自治的小国家:他们可以傲慢地对忠诚的武士团发号施令,他们守卫各自的边界,监视宗教机构,随心所欲地向农民和商人征税,随时发布自己的法令,只要他们自己认为有必要就施行严刑峻法,他们鼓励有益于当地经济的商业企业,为了自己的利益可随意干预领地内居民的私人生活。

尽管官军对于这些倭国大名的军队具备压倒性的优势,但是对于官军来说,重要的是维护整个倭国的稳定,尤其是倭国的各种厂矿为大明提供所需要的金银和铜料等,朱载坖不希望有一个混乱的倭国,这点是很重要的,所以对于这些所谓的大名,朱载坖采取的措施就是区别对待。

朱载坖命令方逢时发布诏命,对倭国除国夺爵,废除倭王,改为倭奴都统使司,其实对于这些大名的利益来说并没什么实际的损失,但是随着土司制度的建立,这些倭国的地方势力必须放弃自己所谓的大名身份,成为土司,这点是政治上的考验,其次就是朝贡与差发,这是经济上的考验,还有对于土司承袭等的管理,大明其实都有了很成熟的制度了。

朱载坖认为要分而治之,对于这些倭奴土司,不能一上来就直接将所有大明的土司全用上去,要循序渐进的使用,大明对于土司的控制,主要是朝贡与差发,朝贡是政治上是否对大明忠诚的一个重要依据,这点朱载坖是很清楚的,和接受大明册封一样,是不容讨价还价的,这点必须贯彻到底,不接受大明册封,用服色,向大明朝贡的,那就是形同叛逆,官军和忠于大明的土司要一道出兵将其讨平,除了由朝廷直接控制一些地盘之外,还要将这些反叛土司的领土分封给忠于大明的土司,以鼓励忠诚。

而差发则是进一步的措施了,朝廷将土司所纳赋税称为差发,“认纳粮差”或“岁各出差发银”。朝廷对土司所征差发银一般来说是较轻的,“多不过二千五百两,少者四十或五十两” ,并且还有因灾害或土司有功等原因而蠲免。朝廷征取差发,目的不在经济上的所得,而是注重在政治上的影响。是进一步加强对于土司控制的手段。

喜欢隆庆中兴请大家收藏:(www.071662.com)隆庆中兴小米免费小说网站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