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隆庆中兴 > 第2174章 部院新例事多端(五)

隆庆中兴 第2174章 部院新例事多端(五)

作者:休息的云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05 00:45:00

对于这些弊端,朱载坖当然要在有限的时间内尽可能的予以纠正,对于八股的问题,朱载坖召集内阁辅臣和翰林院、礼部、学部等相关重臣们商量对于科举制度的改革措施,之前朱载坖已经对于科举制度予以部分的改革,主要就是降低八股在科举中的重要性,增加策论在科举中的重要性。

但是在实际的操作中,也发现了策论取士的一些缺点,虽然看似策论比之八股要实用一些,但是实际上策论更加主观,而且策论很多时候是论而不用,考生只不过是发表意见,很难提出什么具备实用的建议,所以很多人认为所谓的策论的实用性还不如八股,但是现在八股也越来越僵化的。

这点确实是非常之重要的,朱载坖召集这些重臣们商量此事,王世贞作为当代文坛盟主,对于现在朝廷的科举予以了猛烈的抨击,王世贞认为现在朝廷在科举当中,由于截搭题横行,导致文章经义、逻辑全无,考生只能在文字上下功夫,失去了朝廷以八股考察士子的本意。

对于这个问题,其实重臣们也是很清楚的,截搭题的流行主要是为了应对现在考生的押题之风,由于八股试题出自四书,应试者必须按四书五经的代圣贤立言,依格式填写,一些人为捷取功名,大搞拟题剿袭,连《四书》、本经都不读,只读坊刻的讲章及程文墨卷以揣度考官衡文的标准与喜好,不求文章高天下,只求文章中试官。所以说朝廷之所以对于截搭题予以默许,主要就是为了打击这种押题的办法。

但是王世贞对于这种行为显然是嗤之以鼻的,八股文之所以能够选拔人才,就是依靠他严密的逻辑性,而截搭题自己都毫无逻辑可言,怎么可能期待这些士子们写出有逻辑的文章来,所以截搭题绝不可取,朱载坖当然明白这其中的关窍,主要原因就是八股出题的范围太小,而经过多年的考试,能够出的考题已经被出的差不多的,所以这些考生能够依靠大量背诵程文来应付考试,这点才是八股僵化的重要原因。

关键的问题就是打破藩篱,使得八股的命题范围扩大,这样才是打击程文的最重要的办法,而不是用截搭题,朱载坖认为截搭题必须予以禁止,这种东西会直接导致八股的彻底僵化,失去其选拔人才的作用,朱载坖认为现在最大的问题就是这些士子埋头程文,只求功名,不管经史,导致选拔上来的官吏缺乏政治能力,这点才是极为重要的。

所以八股现在最大的问题就是扩充出题范围,朱载坖给出的办法是将经史结合在一起,不仅仅要以四书五经作为试题,同时还要结合正史,扩大科举的参考书目,用以对抗现在的所谓程文,朱载坖的办法是将《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晋书》《宋书》《南齐书》《梁书》《陈书》《魏书》《北齐书》《周书》《隋书》《南史》《北史》《旧唐书》《新唐书》《旧五代史》《新五代史》《宋史》《辽史》《金史》《元史》和《资治通鉴》这二十四本史书和大明会典、国史等都纳入科举的范围之内,增加科举的参考书目。

而在出题的时候,虽然试题仍旧是从四书五经中出,但是考官不仅仅要给出题目,同时也要给出材料,将相关史料予以列出,要求考生按照四书五经和给定的材料作文,虽然四书五经可以用程文来对付,但是面对浩如烟海的史料,朱载坖不相信谁还能够用程文来对付,除非他真的是疯了。

这样做的好处是加强实用能力,同时将经史结合起来,考生不仅仅要熟悉经义,同时还要考察考生对于史书、典章制度等的了解的情况,这样以来,使得朝廷所选拔的人才不再是指挥背诵程文的酸秀才,而是要真正选拔能够为国所用,精通经史,又能够处理实际政务的人才,科举尤其是进士科,是朝廷的抡才大典,朱载坖一向是非常之重视的,涉及到科举的事情,朱载坖都是要亲自过问的。

之所以仍旧保留八股的格式,是因为八股虽然有各种不好,但是其中有一个优点是朱载坖不得不认同的,就是八股便于阅卷,对行文格式严格规范,也使考生能够简洁有效地完成试题。同时有利于考官阅卷,促进公正阅卷。八股文作为较为标准化的考试文体,作文试卷都有一定的标准格式,不同的阅卷者对同一篇八股文的评价会基本相同,即“文有定评”。这点也是很重要的,所以朱载坖在没有找到更加客观的考试办法之前,仍旧还是要使用八股。

对于朱载坖的这个想法,王世贞表达了支持,他就认为这样办法很好,能够打击现在的程文,使得科举能够为朝廷选拔到有真才实学的人才,但是申时行等人担心增加的书目过多,会使得考试难度过大,不过朱载坖认为进士科本来就是宁缺毋滥的,增加考试难度也是应该的。

同时对于乡试和会试的考试制度也要进行改革,原本乡试和会试有三场,会试第一场试四书义三道,经义四道;第二场试论一道,判语五条,诏、诰、表内选答一道;第三场试经史策五道。而乡试八月初九为第一场,试以《论语》一文、《中庸》一文或《大学》一文、《孟子》一文,五言八韵诗一首,经义四首,初场的3道四书题每道都要写200字以上,4道经义题则需要写300字以上。第二场,试以五经一道,并试诏、判、表、诰一道,议论文要求300字以上。第三场,试以5道时务策即结合经学理论对当时的时事政务发表议论或者见解。

朱载坖认为应当将乡试和会试的科目予以统一,同时要更加客观才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