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隆庆中兴 > 第2121章 款议事定贸易通(八)

隆庆中兴 第2121章 款议事定贸易通(八)

作者:休息的云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05 00:45:00

敲定了这件大事,对于朱载坖来说心头才松一口气,对于大明来说,相对健康的财政是极为重要的,大明现在要趁这个难得喘息之机,休养生息,同时建设大明的道路、水利和仓储等事项,以应对可能出现的天灾**,在之前的旱灾当中,西北、河南等地区是受灾最严重的,一方面是由于这些地方本身就比较贫瘠,抗灾荒的能力本来就比较差,另一方面这些地方也是各种水旱灾害频发的地方。

朱载坖现在首先关注的自然是河南,河南是水旱灾荒最频繁的地区之一,而且由于河南的人口远远比陕甘要多,一旦发生水旱灾害,往往波及的人数是极为庞大的,所以朱载坖对于此事也是极为重视的,河南的水旱灾害都是极为严重的,其中的水灾主要是有黄河赵成的。

从本朝以来,河南成为黄河水患灾情最为严重的区域,黄河进入河南孟津以东的平原后,自孟津至荥阳、武陟间由于为地形所约束,水流崎岖不畅、自武陟、荥阳以下,黄河正式进入华北平原。由于华北平原地势平缓,黄河河沙淤积,黄河才有改变方向的大规模改道。黄河在这里时而向东南,时而流向东北,长期南北摆动,任意流行。改道不仅次数频仍,流路紊乱,波及地域也极为广阔。黄河的水灾对于河南百姓来说,造成了深重的灾难。

朱载坖对于这些情况,自然是十分清楚的,所以朱载坖现在准备在河南、西北等地大兴水利,防范可能出现的各种水旱灾害,大明上一次大规模的治理黄河还是在弘治年间,由刘大夏等人主持的,黄河水患治理,主要因为当时的黄河水患,已经严重危及到了朝廷的漕运,这对于大明来说,是极为重要的事情,朝廷不能够在等闲视之了。

所以派出了刘大夏等人治理黄河,白昂、刘大夏一方面堵塞黄河北流的路子,一方面又疏浚仪封黄陵岗南贾鲁河,从而分杀水势。后来,刘天和筑太行堤,筑断黄陵岗兴建太行堤的结果,使得大河仍然南流。这样不妨碍大运河上的漕运。

自此,断绝黄河北流之后,黄河主流复归兰阳、考成、 归德一线。随着这一时期河南境内的北岸黄河堤防形成之后,南岸也相继修筑了堤防。自此之后,尽管河患依旧不断,但河患及决口大多已经集中在曹县、单县、徐州等,河南境内的决口已经较少出现。

但是黄河对于河南的威胁还是很大的,所以朱载坖决定对于河南、山东境内的河道予以整治,同时兴修水利设施,朱载坖下达诏书,要求制定对于河南、山东等地堤防的方案出来,朱载坖在诏书中说道:““水为中国患,尚矣。 知其所以为患,则知其所以为利。因其患之不可测,而能先事而为之备,或后事而有其功,斯可谓善治水而能通其利者也。”

朱载坖将河工放在很重要的位置上来,工部左侍郎万恭上疏称:““黄河非持久之水也,与江水异,每年发不过五六次,每次发不过三四日。故五六月,是其一鼓作气之时也,七月则再鼓再盛八月,则三鼓而竭且衰也。凡黄水消长,必有先几。如水先泡,则方盛。泡先水,则将衰。”

对于黄河水患的各种特点,万恭予以了详细阐述,同时工部尚书、总督河道潘季驯也详细向朱载坖阐述了治河的方略,河防的关键当然首先是堤坝了,而潘季驯从筑堤,守堤,护堤三个方面阐述了自己的观点,“从筑堤来说,凡筑堤坝,必择坚实好土,毋用浮杂泥沙,必干湿得宜。燥则每层需用水湿润。”对于堤坝的修建,不能用混有泥沙的土,土的干湿应该恰到好处,如果土太干则筑堤时应该在每层都洒适量的水;关于取土的地点则必须在离堤身数十步外平取,不能挖出深坑,否则会影响耕种,更不能在堤附近形成沟。同时由于现在水泥的出现,在一些重点地区,也要使用水泥予以加固。

守堤也是很关键的,潘季驯提出了实施风防、雨防、日防、夜防的四防措施和汛期防守 、官民同守的二守制度,潘季驯在奏疏中说道:“河防在堤,而守堤在人,有堤不守,守堤无人,与无堤同矣。”要严密监察制度,同时保证大堤的守护。

而护堤则是要求防风固堤 ,扩大沿岸植被覆盖,潘季驯引述前任刘天和的护堤之法:“密栽 芦苇和菱草一一将来衍茁愈番 ,即有风不能成浪 ,此护临水堤之要法也。”用卧柳 、低柳 、编柳 、深柳 、漫柳 、高柳 。前三种功效用来固堤护岸 ,后三种是在植树成活后 ,防风浪冲 击 ,加固堤防。

除此之外,就是加强抢险,由于风浪起会加重水患,所以朝廷把秸秆 、树枝、草篙之类捆成大捆 ,使之漂浮于风浪之上 ,从而减弱水势 。这种方法可以就地选材 ,操作方便 ,并且效果甚佳,潘季驯认为这些物料要提前准备,同时各地方官府要和河道衙门一道,一旦发生水患,就要迅速采取行动,减少水灾带来的损失。

同时抢险的重点在于堵口,潘季驯认为:若上段决溢 ,然决口没有形成水 患 ,可不必立即抢筑 ,等水势势缓再进 行堵塞 。若上段决溢,决口处水患形成,这时必需大力抢救,以防止河出故道造成灾患。潘季驯在奏疏中指出:“治河 决必先疏支河以分水势 ,必塞始决之 口,而下流自止。凡堵口,东西筑台,立表贯索 ,网联巨舰 ,穴而窒之 ,实 以土 ,至决口去窒沉舰 ,压以大扫帚 ,合且复决,连昼夜不息 ,决即塞 ,缭以石堤 ,隐如长虹 。”

在具体的处理办法上,先在决口处两边堵 ,以免决堤处扩大 ,若扩大则堵截使溢水回冲主河道 ,尽量做到决口处 口小尾大,这样可防止滚失,尽量减小河患危害度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