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隆庆中兴 > 第2120章 又是一年春好处(八)

隆庆中兴 第2120章 又是一年春好处(八)

作者:休息的云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05 00:45:00

朱载坖也认为在西域兴建城池,移民实边,加强朝廷对于西域的控制,也是朝廷的一贯方针,这些重要的城市对于朝廷来说作用自然是极为重大的,这点朱载坖还是很清楚的,所以朱载坖同意了吴兑的上疏,要求在西域适合筑城的地方修筑城池,以加强朝廷对于西域的控制,这是必由之举。

同时随着西域人口的增加,也要开发西域这块宝地,重要是道路,要修通道路,才能够保证朝廷对于西域的控制,这也是朱载坖将武功都指挥使司调到西域的主要问题,要加强西域的城池和道路营建,确保西域不再丢失,不仅仅是要收复西域,更要守住西域,这才是主要目的。

朱载坖认为要重视对于西域的屯垦和道路建设,确保西域被朝廷所稳固控制,对于回教势力,既要严加防范,也要加以利用,同时朱载坖要命令吴兑和李成梁,今年不要大动干戈,以经营庭州、交河作为朝廷主要的人物,先将这些地方予以经略之后,再继续经略,不过在后勤能够保障的情况下,可以在额敏河、乌鲁木齐河等流域中选择合适的地方修建据点,加强控制。

朱载坖还命令从兰州、西安、宁夏等地继续调拨粮食和相应的装备、军器等,对于西域予以支持,保障朝廷在西域的后勤粮秣,而现在朱载坖最关心的仍旧是调停西洋三国的事情,在观摩完大明官军的宛平春操之后,三国的态度有所转变,朱载坖很清楚,佛郎机使臣之前态度强硬,就是认为自己的陆地上占有绝对的军事优势,这种军事优势不是尼德兰和英吉利在海上微弱的优势所能够改变的。

正是由于自己的陆上优势,所以才使得佛郎机能够在对尼德兰和英吉利的作战中现在仍旧占据优势,这也是之前佛郎机使臣态度强硬的主要原因,但是现在大明官军的人数、武器装备、训练程度都远远不是佛郎机军队能够比拟的,这点佛郎机使臣还是有数的,在这种情况之下,佛郎机人很清楚大明的态度。

如果谈判的效果不能够使得大明满意,大明肯定会转而支持尼德兰和英吉利,以实现自己的目的,这点佛郎机使臣也是很清楚,所以在观摩官军宛平春操之后,佛郎机使臣的态度有所软化,在尼德兰独立的问题上有了一些变化,而与之相对应的就是尼德兰和英吉利的态度则是逐渐强硬起来了,对于他们的这种态度,朱载坖啊当然明白原因,但是朱载坖并没有有所动摇,大明的目的是结束战争,恢复贸易,而不是帮尼德兰和英吉利争取利益,这点朱载坖是很清楚的。

朱载坖召见了罗万化和陈经邦,商量了大明在这件事情上的态度,朱载坖认为,大明自然是要维护尼德兰的独立的,这点是毋庸置疑的,但是也要允许佛郎机保有部分利益,这点也是很关键的,虽然现在尼德兰和佛郎机是大明的盟友,但是时移世易,未来的事情又怎么能够说清楚呢?这点朱载坖也是很清楚的。

在这次谈判的过程中,朝廷既要保证尼德兰的相关利益,但是也要对尼德兰予以制衡,缓和大明和佛郎机的关系,毕竟现在佛郎机仍旧是西洋大国,这点是非常之重要的,同时西洋国家要保护大明船只的利益,这点是非常重要的,现在朱载坖的问题是让大明走出去,不仅仅是大明船只和货物走出去,更加重要的是大明要将自己的触角伸出去,探索更加广阔的地方。

现在西洋诸国在这方面已经是走在了大明的前面,大明虽然已经开海多年,但是在这方面的意思仍旧是不足的,大明对于对外扩张的动力是严重不足的,因为大明满足于宗藩体系,建立了以大明为宗主国,周边国家为附属、藩属国的天朝体系。在这个体系内,华夏即天下,对于这些外国,就只有两个字,蛮夷。

但是这些蛮夷的扩张势头是极快的,他们对于土地的渴望是极大的,而大明现在对于自己的领土,反而是认为已经足够了,不少官员都认为朱载坖在西域和辽东的扩张是为了满足自己的好大喜功的**罢了,但是实际上,朱载坖一直对于此事是很忧虑的。

出使过西洋的罗万化等人也是有所察觉的,西洋诸国,领土尚不及大明一省,但是他们所拥有的殖民地,远远比之自己的领土大,而大明却将自己局限在所谓的宗藩体系之内,这显然对大明长久不利的,不过朱载坖也很清楚,这是数百年来所形成的风气,不是自己一时半会儿就能够改变的。

不过大明在南洋等地,确实是比西洋人还是有优势的,这点朱载坖还是清楚的,朱载坖认为,汉唐之时,都有愿意为国家探险开拓的人才,大明也一样有相关的人才,要下诏从民间搜罗精通航海,又愿意成就班超、甘英、王玄策等功业的人才,由朝廷提供船只等工具,下南洋探索航线,同时也要和西洋诸国分享航路,自行探索从新大陆到大明的航线,这点也是非常之重要的。

现在朱载坖一直在做的就是将大明的目光从陆地转向海洋,海洋对于大明来说是越来越重要了,大明从海洋获得各种利益使得大明必须重视海洋。

不过朱载坖没有消停多久,在劳堪主持的大计过程中,大明朝廷再次出现了剧烈的震动,事情是起因是劳堪对于一批从翰林院调往地方和六科任职的官员在大计的过程中给予了很低的考成,同时行文吏部,要求对于他们照例予以处分,这一下子就引起了官员们的不满,不仅仅是科道,甚至地方官员也纷纷上疏,指责这次大计不公,劳堪就是在党护,整个朝廷再次乱了起来,太子不得不请求朱载坖出山。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