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隆庆中兴 > 第2020章 西极用武天山雪(六)

隆庆中兴 第2020章 西极用武天山雪(六)

作者:休息的云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05 00:45:00

朱载坖在翰林医官的多次催促下才放手,戚继光的一众亲属们赶紧准备相应的丧仪,戚继光的长子戚祚国将戚继光的遗表呈递给朱载坖,朱载坖没有立即翻阅,只是对戚祚国说道:“有不便之处,密疏上陈。”

朱载坖的车驾回到西苑之后,朱载坖才仔细查看戚继光的遗表,戚继光的遗表主要是针对官军建设的一些看法,戚继光认为,随着官军火器化程度的提升,官军原本的训练体制也要加以变化,同时大明所面临的威胁也发生了变化,北虏对于大明的威胁是相对降低的,但是从海上而来的威胁和南洋方向的威胁对于大明来说一样是相对上升的,所以朝廷必须要重视此事。

同时朱载坖下达上谕,莒国公戚继光忠勤王事,居功甚伟,文武兼备,翊赞谋国,自古社稷之臣,三代以下,韩白卫霍,英卫二公也。起家行伍,涤除倭寇,而后蓟门镇守,北虏安宁。长驱用命,能擒虏王之来归;谋定后动,为开千里之新疆。遽闻溘逝,震悼良深。戚继光予谥武穆,加推忠协谋翊赞宣力功臣,赠定远郡王,加太保兼太傅,左柱国、特进光禄大夫,中军都督府左都督、练兵军务处参赞军务大臣,绘像紫光阁,以功臣配享太庙,陪葬昭陵,以示笃念荩臣至意。其余饰终之典,再行降旨。钦此。

对于戚继光的身后恤典,其实朝廷还是有所准备的,戚继光和朱载坖的关系特殊,从嘉靖朝就是朱载坖一力保荐起来的,和李成梁一样是朱载坖的心腹大将,而且戚继光的功劳也是有目共睹的,无论是在讨平倭寇中的俞龙戚虎,还是北上之后对北虏的作战,戚继光的战功是绝对说的过去的,所以对于朱载坖给予戚继光的恤典,群臣们并没有什么意见,之前张居正去世,朱载坖也是直接以上谕的形式拟定了张居正的恤典。

之所以这么做,一来就是将评价重要臣子们权力上收到皇帝本人这里来,对于朝廷来说,对于重臣们评价是有极大的风向作用的,朝廷的恤典和谥号,都能够对于士风起到很大的影响,二来就是避免因为一些人的争议性导致朝廷的分裂,所以直接通过上谕的形式予以盖棺定论,保证朝廷和朱载坖的意志得以贯彻,这点在前首辅张居正的恤典上是最为明显的。

朱载坖是很清楚的,张居正的形象在很多大明官员中是不怎么好的,很多人认为张居正处事专断,权力欲极重,而且专横跋扈,对于敢于和他对着干的,张阁老是不会给他们什么好脸色的,张居正打击政敌的手段确实是十分之残酷的,同时所谓的江陵党在当时的朝廷中也煊赫一时,而且即便是现在,也有不少当年张居正所任用的臣子们在担当重任,所以为了朝廷的安稳,同时抑制党争,有关这些重臣的身后之事,一向是朱载坖亲自负责的。

朱载坖为张居正予谥文忠,赠太师,配享太庙,一应身后哀荣,极尽隆重,这也充分表达了朱载坖的意思,对于张居正的评价也是不容动摇的,保证自嘉靖末年以来政策的延续性和隆庆新政的正当性,这点是很重要的,朱载坖觉不容许这些人以反攻倒算张居正为由,对于朝廷新政予以抨击,这点朱载坖是绝对不会退让的,所以在这种情况之下,有关张居正的恤典不仅仅是对于张居正的荣辱以及生平的盖棺定论的评价,更是朝廷对于整个新政的态度。

朱载坖同时上谕明确的方式昭告天下,反对新政就是和朱载坖作对,这点是毋庸置疑的,给张居正予谥文忠就已经能够说明问题了,“文”指治国安邦、博学多才,“忠”强调奉公尽责、报效国家,谥者,行之迹也;号者,表之功也;车服者,位之章也。是以大行受大名,细行受细名。行出于己,名生于人。文忠是对张居正一生盖棺定论的评价,也是朱载坖对于张居正和整个隆庆新政的态度。

朱载坖当然很清楚,张居正对于政敌的打击确实是很残酷的,但是那也是为了推行新政,朱载坖不能够让他们以张居正的一些细枝末节的问题而影响到朝廷的新政实施,这是最关键的,所以朱载坖的对于此事采取了斩钉截铁的措施。

而在朝廷处理这些事情的时候,李成梁所统帅的官军,已经抵达了车师古道的最高点,琼达坂,这里是整个车师古道的是古道中的最高点,达坂覆盖着终年不化的皑皑白雪。李成梁驻马站在达坂上眺望,天山南坡山岩突兀,草木稀缺,鸟兽鲜见,一派亘古荒凉。

琼达坂的南侧是典型的天山南坡风貌,裸露的山岩,遍地的碎石以及刚硬而多刺的草木,使得这条山脉的南侧显得荒凉、粗粝和苍茫 ;然而一旦翻到琼达坂的北侧,眼前的天山立刻就变了样,冷杉密布,绿草如茵,万泉奔流,显示着旖旎与壮美。

越过琼达坂,就已经进入了原庭州的辖区了,李成梁派出多路尖哨查探情况,同时沿途记录路线,绘制舆图等,用作朝廷后续转运物资的参考。

在这里已经能够看到当年北庭都护府在古道上修建的一溜烽火台,当年吐蕃人来犯的时候,唐军就靠这个打信息战。可惜后来还是没扛住,北庭城破那天,李元忠带着七千将士血战到底,尽数殉国,李成梁将催促官军赶紧走出车师古道,直奔庭州故城。

官军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之后终于穿越了车师古道,李成梁之前所派出的尖哨也向李成梁汇报了附近的地形情况,整个庭州附近地势南高北低。地貌南部为高山雪岭,北部为卡拉麦里山岭的低山残丘,两山之间是山前倾斜平原和低缓起伏的沙丘,而在庭州后来成为了别失八里宣慰司驻地,现在也是瓦剌部的一个重要据点。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