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隆庆中兴 > 第2093章 问计群僚托腹心(五)

隆庆中兴 第2093章 问计群僚托腹心(五)

作者:休息的云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05 00:45:00

还有就是朱载坖之前让王世贞所拟定了朝廷各种公文的格式,王世贞以唐代公文为底稿,拟定了一些,但是朱载坖仍旧认为过于繁琐了,同时要精确,不要动不动就是数万,数十万这种扯淡的数字,凡是涉及到数据的,必须要精确,以便于朝廷核实,同时省去一切不需要的繁文缛节,公文就是要直白清楚,不许矫饰,朱载坖命令王世贞按照这个要求去拟定大明朝廷和各级官府的相关文书格式。

在召见完了王世贞等人之后,朱载坖又召见了东阁大学士罗万化和礼部尚书陈经邦,主要是讨论大明调停西洋三国之事,对于大明来说这是极为重要的事情,不光是朱载坖,朝廷上下对于此事还是极为关心的,这是有关大明的国威、尊严的大事,所以尽管朱载坖在养病,但是对于此事仍旧是非常之重视的。

对于调停三国,罗万化认为首先还是要炫耀武力,使得这三国知道大明的厉害,才能够为后来的调停创造条件,要是大明自身实力不够的话,这个调停就绝不可能成功在,这点朱载坖也是同意的,所以朱载坖才要求对于水师进行整训,因为这些西洋各国,在水师上还是有些门道的,而且朱载坖也相信大明在陆军上是对于这些国家构成压倒性优势的,必须用水师对于这些国家的使臣予以震慑,才能够使得朝廷的调停展开。

同时就是调停的方略了,从和大明的关系来说,尼德兰是大明的盟友,大明肯定是要倾向于尼德兰的,而佛郎机作为西洋强国,大明当然是希望能够对佛郎机予以牵制,这点也是朝廷的初衷,所以罗万化等人认为,难点恐怕还是在佛郎机身上,虽然现在佛郎机多次在海上被击败,但是在陆地上佛郎机仍旧是有极大的优势的,所以大明的重点是要想办法让佛郎机接受条件,达成和议,同时尽可能的保全尼德兰,这点是大明主要的目的。

所以不仅仅是外交上的准备,军事上的准备也是必不可少的,不仅仅是水师,官军的京营、亲军诸卫等也要做好的准备,要展示大明的肌肉,而对于具体的谈判方略,朱载坖也命令罗万化等人予以落实,然后条陈上疏。

而在这之后,朱载坖则是带着皇长孙,以车驾巡幸的方式,视察了京营、班操京军、亲军诸卫各部,使得皇长孙在官军各部中露露脸,朱载坖还重点巡视了羽林左右卫,尤其是新入营的士卒们,他们主要是在收复交趾、安南之战中殉国的将士遗孤,因为他们多是南方人,朱载坖担心他们水土不服,还特地命令翰林医官院巡诊羽林左右卫,同时赐予这些士卒们衣物等,对他们加以安慰,勉励羽林左右卫的士卒们要刻苦训练,他们是天子亲兵,是朱载坖子侄辈。

同时朱载坖还将三千营参将马爌调来护驾,仔细观察了一下他,马爌确实是为人沉稳,不管是安排随扈官军还是为车驾开路等事实,他都安排了井井有条的,这点朱载坖还是非常之喜欢的,所以朱载坖对于他的印象还是非常不错的。

除了这些事情之外,在皇长孙正常课业之外,朱载坖还命令军器监为皇长孙制造口径稍小的燧发火铳,朱载坖亲自教授皇长孙使用这种官军的主力火器,虽然上供朱载坖祖孙使用的火铳都是军器监精工打造的,不过燧发火铳的填装还是很麻烦了,朱载坖教授皇长孙使用之后,问道:“孙儿觉得这种火器如何?”

皇长孙老实说道:“皇爷爷,燧发火铳使用很麻烦,虽然射程远,威力大,但是也会出现燧石不发火的问题。”这些问题确实是存在的,前装枪还是太过于麻烦了,从官军在各个战场上的实际使用情况来看,燧发火铳的问题还是很大的,首先就是装弹繁琐,虽然比之火绳枪还是要好一些的,但是燧发枪也并不比火绳枪好多少,同时燧发打火的可靠性受到各种条件的制约,燧石的好坏,弹簧的力量等都是很重要的因素,士卒必须精心保养才行。

还有就是前装枪使得官军士卒们必须要站立装填,限制了官军的队形,同时在安南等潮湿地区中,燧发机构很容易失灵,不少官军的军官们甚至认为不如再重新装备火绳枪,虽然火绳枪受天气的影响更大的,但是只要火绳是点燃的,发火还是很可靠的,对于燧发火铳的种种问题,各镇也反馈到了军器监,朱载坖也命令军器监和文思院想办法解决这些问题,在目前没有办法使用定装弹药的情况下,军器监也只能采用各种方法增加燧发火铳的可靠性。

军器监对于现有隆庆十年式燧发火铳进行了改进,增加防尘盖,调整弹簧等,试图保证发火的可靠性,但是改进的程度不大,朱载坖则是提出了一个新的思路,就是后装燧发火铳,但是赵士祯等人认为后装火器所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泄气,之前在嘉靖年间所风行一时的佛郎机为什么在官军的三斤、四斤火炮列装之后就迅速的被淘汰了,就是因为漏气的问题。

佛郎机技术局限致子炮炮腹密封不良,火药外泄缩短射程,难敌敌骑疾冲。朱载坖所设想的后装火铳,肯定一样涉及相关的问题,泄气会严重的影响火器的射程和威力,同时增加火器出现故障的风险,所以赵士祯认为是很难实现的,不过朱载坖上谕煌煌,赵士祯也得组织工匠和文思院一道负责研发。

而朱载坖对于文思院也产生了一些思考,在朱载坖的大力支持之下,文思院为大明提供了各种的机械,但是文思院还是没有产生什么理论,更加偏向于设计方面,朱载坖思考的是大明要在科技理论上有所突破,使得大明能够在科技上领先于其他国家。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