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隆庆中兴 > 第2090章 问计群僚托腹心(二)

隆庆中兴 第2090章 问计群僚托腹心(二)

作者:休息的云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05 00:45:00

朱载坖当然是希望举行内禅,这样的话,能够将权力交接的风险降到最低,毕竟在朱载坖本人还能够掌握实权,能够保证政权平稳交接,这点是朱载坖要希望的,而前宋也多次进行禅位,制度是相对比较完善的,所以朱载坖向两位翰林询问有关内禅的相应事实,想为内禅准备相关的仪注。

但是两位翰林给出完全否定的答案,朱赓就认为,两宋的所谓的微山并没有看起来那么的温情脉脉,其内里的权力斗争一样不比正常的即位少,而且两宋的内禅很多时候是有特殊原因的,如宋徽宗内禅于宋钦宗,是想要宋钦宗来背锅,自己好跑路的,这本身就是一种极不负责的态度,大敌当前,皇帝居然不想履行职责,只想一跑了之,这是个什么皇帝?

而且两位翰林进一步指出,在大明所谓太上皇更是一个很尴尬的称呼,大明确实是有太上皇啊,那是某人在瓦剌大学留学时候的称呼,朱载坖再不是东西,也还是比瓦剌大学留学生强的吧?这点确实是很尴尬的事情,在大明,太上皇并不是一个很好的词。

朱载坖思虑再三,说道:“朕历事岁久 ,欲念退闲,太子仁孝,可代理政。”

朱赓力劝道:“陛下万不可有此念,置太子于何等地步也?陛下欲调养圣躬,可令太子监国,内禅万万不可。”虽然朱赓没有明说,但是朱赓的意思已经是非常之明显了,太上皇和皇帝之间的关系是很难处理,从唐宋的经验来看,很容易造成父子失和的局面。

大唐的太上皇就是政治斗争失败者的代名词,无论是玄武门之变后的李渊,还是先天政变后的李旦,都是毫无权力,他们的继任皇帝的关系就很难说了,而两宋的内禅也是如此,宋徽宗在金兵第一次南下的时候内禅于钦宗,等到金兵退却之后,回到开封,深感丧失权力的痛苦,太上皇和皇帝之间争夺权力,也是最终导致靖康之变的一个重要原因。

至于所谓的绍熙内禅,更是就是一场政变,绍熙五年六月孝宗病逝,光宗受李后挟制拒不主持丧礼,政局动荡。大臣赵汝愚联合外戚韩侂胄,以太皇太后吴氏诏令为据,并获徐谊、叶适、蔡必胜等官员支持,迫使光宗退位。同年七月,赵扩即位为宋宁宗,尊光宗为太上皇。此次事件后,赵汝愚拜相,韩侂胄逐步掌握朝政,权相之威已经在南宋小朝廷展现了。

所以朱赓、李思诚都认为内禅绝非好事,就是绍熙内禅,其实就是政变了,当时的枢密使赵汝愚,就以光宗在奏章批示的“历事岁久,念欲退闲”八字为由,表示光宗有退位的意思,联合韩侂胄请高宗吴太后出面(韩侂胄是吴太后的外甥),宣布光宗退位。

结果,宋光宗被迫退位,转为太上皇,李皇后被尊为太上皇后。赵扩继位成为宋宁宗。赵汝愚因推立之功出任宰相,而韩侂胄的侄女被立为皇后。由于赵汝愚拒绝向韩侂胄让步,韩侂胄向宋宁宗进言罢免赵汝愚,韩侂胄得以专权。

两位翰林官认为,高孝光宁四朝,内禅倒有三次,历史似乎一再重演。但比起绍兴、淳熙内禅来,绍熙内禅实际上是在迫不得已情势下的皇位更替,意味着其后的南宋王朝,连淳熙内禅那种表面的人君之德和升平之像都难以为继了。这样的所谓内禅,对于朝廷的稳定是一种破坏,所以他们都认为内禅是不可取的。

朱载坖当然还是有些不肯放弃的,他说道:“朕以淡泊为心,颐神养志,岂不乐哉?”

李思诚说道:“陛下以为此举为太子计,实使太子尴尬也,天无二日,民无二主,陛下何以使朝廷疑惑,自生祸乱也?”

李思诚为宋真宗未能举行的内禅为例,说明了内禅可能给朝廷带来的风险,当时真宗晚年得风疾,刘后预于 内,丁谓 、钱惟演勾结于外 ,欲控制朝政 ,故寇准建议真宗请太子监国,但寇准因醉酒泄露此事 ,刘后等人将其罢为太子少傅封莱国公 。后宦官周怀政 “不自安 ”,于是图谋杀丁谓、废刘后 、传位太子此事杨崇勃密告丁谓 。在刘后主导下,周怀政被杀 ,寇准亦受此事牵连 ,被贬为道州司马 。

而在宋徽宗内禅宋钦宗的过程中也出现了所谓的郓王争立的风波,李思诚说道:“陛下,时徽宗欲内禅 ,称疾作 ,令召东宫。先是 ,钦宗在朱邸,每 不平诸幸臣之态横。至是 ,内侍数十人拥郓王楷至殿门。时何灌以殿帅守禁卫 ,仗剑拒之 ,郓王趋前曰: “太尉岂不识楷邪 ? ”灌指剑以示曰: “灌虽识大王 ,但此物不识耳 。”钦宗遂立,若非何灌之勇,事尚不可言也。”

朱载坖闻听之后也是很无语,这个背锅的天子都还有人去争,也真是奇哉怪也了,不过他们两人说的也确实是事实,一旦朱载坖流露出有内禅的想法,在群臣的心目中就是朱载坖已经无法控制局面了,而且在大明百姓的心目中,朱载坖这个天子恐怕命不久矣了,这确实是会引起朝廷和大明的混乱,还不如正常即位的好。

所以朱载坖命令两位翰林务必要严守秘密,今日的谈话不能泄露出去一个字,对于朱赓和李思诚,也加以赏赐,同时赐朱赓斗牛服,李思诚飞鱼服,各赐酒宴一桌,在他们两人走后,朱载坖随即传旨内阁,由于朱载坖要在西苑养病,同时还要准备赴天津校阅水师,所以一应庶务由太子处分,加太子朱翊釴监国,权同处分国事。

而朱载坖也明确了值守西苑人员的名单,文渊阁大学士王锡爵、东阁大学士罗万化,兵部尚书梁梦龙,还有总督、协理京营戎政,锦衣亲军堂上官,亲军诸位和京卫都指挥使,参赞军务大臣、五军都督府勋臣都督们,除军国重事外,其余由太子处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