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隆庆中兴 > 第1980章 戈甲南征鲸鲵静(八)

隆庆中兴 第1980章 戈甲南征鲸鲵静(八)

作者:休息的云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9-18 22:03:22

俞咨皋指挥的官军只用了不到半个时辰就彻底击溃了安南军队,和俞咨皋之前所预计的是差不多的,何寿禄见势不妙就率领自己的亲兵逃走了,不过他虽然跑了,但是官军还是抓获了数千安南俘虏,现在俞咨皋要尽快切断谅山、太远和升龙府的联系,留着这些安南降卒也没有任何意思,而且朱载坖早就对参战的各大将有过交代,这些士卒放归还是有可能对官军作对,所以俞咨皋直接下令将这些降卒宰了。

随后俞咨皋留下部分官军守卫港口,随后一路西进,先夺安南的安邦州,然后占安南荆门府,渡过谅江,进占安南升龙府北部门户谅江府,威逼升龙府,俞咨皋在安南北部如入无人之境,沿途州县根本无法抵抗官军的进攻,除了郑松为了防备大明,将大量的军队抽调屯集于谅山、太原等地之外,倭军在安南的大肆劫掠也使得安南的百姓大量逃亡,州县困顿。

而官军进占谅江府,使得安南大为震动,沿途的州县根本无法抵挡官军的进攻,俞咨皋现在率军已经到了升龙府北方,只要渡过红河,升龙府就必然不保了,而逃归回来的安南士卒们也极力渲染官军的勇武,何寿禄这样的名将也坦陈安南军队不是官军的对手。

这个时候迁都的议论就更加多了,即便郑松在安南朝堂上积威甚重,但是现在仍旧有很多的安南官员请求迁都到南方去,黎维潭甚至亲自召见郑松,表达了想要到南方去的看法,而郑松虽然仍旧坚持要坚守升龙府,但是实际上内心已经有所动摇了。

郑松召集自己的亲信们,商量是否应该坚守升龙府,对于这个问题,大部分的郑松亲信都认为不能坚守升龙府,升龙府无险可守,一旦官军大军进逼,到时候郑松就只能困守孤城了,难道指望阮氏来解围吗?显然是不太现实的,所以应该放弃升龙府。

但是对于撤退到哪里去,安南官员们看法是不同的,一些官员们认为应该到西京去,还有认为应该到临安府去,还有的官员们认为应该到乂安去,各方的看法不一。

郑松认为,首先要排除西京,因为安南的西京和升龙府一样,都是无险可守的地方,根本无法防御官军的进攻,而乂安虽然是郑氏的老巢,郑氏再次经营多年,但是是一个临海城市,在官军强大的水师面前,一样也无法坚守,郑松认为临安府是比较合适的地方,临安府在安南中部的西侧,再往西就是崇山峻岭,瘴气横行的地方了,又有马江作为屏障,是适合坚守的地方,而且这里仍旧是郑松的地盘,这点是郑松最主要考虑的问题。

对于郑松来说,他很清楚,一旦真的撤退到阮氏的地盘上去了,很多事情就不受郑松控制了,最重要的就是黎维潭恐怕就不受郑松的控制,所以郑松是绝对不会到阮氏的地盘上去,临安府显然能够符合郑松的这个想法,所以郑松决定迁都临安府。

既然连升龙府都要放弃,那谅山、太原也没有坚守的必要了,将这里的军队撤走,用于拱卫临安才是更加重要的,郑松当机立断,给谅山、太原的守军下达命令,命令他们后撤到临安府去,而自己则亲率御林军和皇帝、百官等前往临安。

收到消息的郑杜和武师铄立即准备撤军的事情,他们已经很清楚了,在官军的进攻之下,谅山和太原失守已经是时间问题了,现在撤退,至少能够保存安南军队的有生力量,等到来年天气转暖,雨水增加的时候,才是安南军队的主场,这个时候和官军死磕,没有任何意义。

但是现在前线的安南军队已经和官军接触了,显然只能够放弃了,他们两人率领剩余的安南军队迅速后撤,但是留下来当炮灰的安南军队根本没有起到迟滞官军的作用,得知主力退走之后,他们士气迅速崩溃,而沐昌祚和刘綎都是老将了,迅速抓住这个机会,率领骑兵衔尾急追,要抓住官军的主力。

而在得知安南军队连升龙府都放弃了之后,俞咨皋也立即采取行动,之前他就和北条氏康取得了联系,命令北条氏康率领倭人和自己汇合,俞咨皋以允许倭人先进升龙府为条件,命令北条氏康率领倭人在安南的兴化府拦截从太原方向撤回的安南军队,而俞咨皋则亲率官军主力于谅江府拦截从谅山败退的安南军队。

只要能够将这两股安南军队予以歼灭,剩下的事情就好办的,官军克服谅山、太原天险,安南北部的平原就尽在官军的掌握之中了,沐昌祚、刘綎赶紧向南京报捷。

而朱载坖这个时候正在和佛郎机、尼德兰等国使臣们商量有关他们从大明采取船只军器的问题,佛郎机要从大明先采购二手的船只四十余艘,作价白银二百六十万两,同时订购全新船只八十艘,作价五百五十万两,而尼德兰要向大明再次购买战船和相应的火炮二十艘,作价三百二十万两,除此之外,还有就是火炮、火绳枪、手榴弹等军器,一百二十万两,官军还会派出相应的顾问军官团,帮助尼德兰训练陆军和修建堡垒要塞。

二手的船只自然是银货两讫,包括尼德兰所购买的各种军器、战船,都由大明官军负责运输,这些是必须先给银子再提货的,当然黄金的话朱载坖也很喜欢。

而订购的船只,也要先缴纳三成定金才会开工,两国的使臣赶紧给国内去信,要赶紧将银子送到大明来,大明只有收到了银子才会交货的。针对大明的二手船只,也要按照佛郎机人的一些习惯予以改造,对于大明工匠来说,也是一个重要的学习过程,毕竟佛郎机也是积累了丰富的实战经验得来的,一些适合官军水师的,也可以在之后的造舰中用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