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隆庆中兴 > 第1947章 煤炭殷殷系万家(二)

隆庆中兴 第1947章 煤炭殷殷系万家(二)

作者:休息的云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9-17 04:15:26

而朱载坖也很清楚,苏松等地所需煤炭,何止千万斤,这其中能够带动的就业是非常之大,煤炭的开采,煤饼的制造和运输,还有炉具,运输船只等,不仅仅可以吸纳大量的百姓就业,还可以为朝廷贡献大量的赋税,活跃经济,是一件极好的事情。

朱载坖是丝毫不担心大明现在的开采技术的,对于煤矿的开采,大明的技术可以说是现在无人可以望其项背,在开凿矿井的时候,大明的矿工们时代是井必两,行隧必双,令气交通,以达其阳。攻坚致远,功不可量。以为气井之谓也,也就是所谓的通风井。

同时针对煤层中的各种毒气,大明的矿工们也有办法,不仅仅用风车、风柜、风扇、牛皮囊等往井内扇风。由于井下毒气灼人,有将巨竹凿去中节,尖锐其末,揷入炭中。其从竹中透上,人从其下施镢拾取者。这就是利用井下瓦斯比重较空气小,靠气压差来排放瓦斯,保证井下安全的办法,所以朱载坖认为现在的技术已经是足够大规模的开发煤矿了。

同时不仅仅是徐州的煤炭,凤阳等府县的煤炭也是朱载坖重点开发的地方,作为大明的中都,朱载坖也是极为重视的,要求工部组织精干的工匠,探明大明的各种矿藏,做到朝廷心中有数才行,哪些矿产可以给地方民间经营,那些矿场要由朝廷来负责经营,都需要工部探明之后再上奏朝廷决定。

对于地方的矿产也是如此,朱载坖给京师发去命令,要求朝廷发布命令,明确这些矿产都是大明所有,不是无主之物,要想开采,必须经过朝廷的批准,否则就要被大明律严惩。其实在大明,私开矿场已经不是什么新闻了,尤其是煤矿,只要不是朝廷重点控制的大型煤矿,这种私开的现象是非常普遍的,因为煤炭的分布确实是非常广泛的,朝廷很难每个都控制的住,这点朱载坖和都是很清楚的。

所以在这次的放松矿禁中,朱载坖首先放松的就是有关煤矿的控制,朱载坖也在诏书中说明了原因:“地方无山谷以繁林木。无山林数泽之利,民之艰薪更甚于艰食 ,民间多并日而炊,洲诸以产蒲苇,民之樵采无所给,而资之以炊羹者,惟黍秆焉耳、麻楷焉耳。其为物既微,苟退旱涝,则所出益寡,价愈腾贵,虽中人之家犹难致之,而况其贫者空无升斗之积,而又病举火之难,朕甚悯之。州民方苦薪贵,一旦得煤以济晨夕,而窑工亦得以全家小,岂非善事?”

朱载坖将这次开放矿禁的主要种类限定在了煤炭上,因为煤炭是现在大明需求量最大的矿产,而且不仅仅是工业上有用,更是重要的民生物资,用大量的煤炭取代木柴,对于百姓来说是一件好事,不仅可以降低百姓的开支,也可以发展大明的采矿业,不过对于赋税问题,朱载坖并没有说死。

在朱载坖的上谕中说道:“开厂之例亦陆续增定,大抵听商民自为采取而官为监之,税其十分之二,其四分则发价官收,四分则听其流通贩运,或以一成抽课,其余尽数官买,或以三成抽课,其余听商自卖,亦有官发工本,招商承办,又有竟归官办者,其额有增减,价有重轻,随各省见在情形斟酌办理。”

也就是说,矿税的具体征收办法,主要是由朝廷和地方一同来商定的,而且除按税率缴税外,剩余产品中的相当部分还要“发价官收”,而官价通常是低于市场价格的,这就意味着矿民实际上又向朝廷出让了一部分矿利。这样朝廷的矿税税率是显然大于十分之二的,这点朱载坖也是很清楚的,对于矿产,不科以重税,他们的势力会急剧膨胀的。

同时这里面还有朝廷和地方的角力,现在各地方纷纷向朝廷抱怨朝廷对于财权的控制太强,地方困顿,户部认为朝廷本就应该掌握财权,让地方财权过大,本就不是什么好事。但是现实情况是地方也确实需要一些财权,来保证地方官府的运营和地方的建设,如关税、盐税等赋税,是全部属于朝廷的,地方丝毫不能染指,而田赋的大头肯定也是要转运到朝廷的,所以地方所掌握的赋税确实不多。

而矿税的征缴主要责任在地方,是地方能够争取的收入,所以在地方看来,矿税是主要留在地方的,还有一个问题就是税额的问题,地方官肩负着如额完成生产与征税的任务,如果矿税定额过高,不但征收艰难,而且商人负担过重,势必影响生产任务完成,拖累地方官考成不过关。所以从地方官的角度来看,矿税的税额肯定是越低越好,这样不仅容易完成任务,而且也考成业好看。

但是户部的看法显然不是如此,他们认为这些地方官往往不愿承担责任,有意夸大难度以减轻生产任务与税额。大家都是科举考出来的,而且不少户部官员也是从地方官选任出来,对于地方官的想法,是很清楚的,户部肩负着为国理财的重任,当然是筹措越多的赋税越好,这样户部官员的考成才好看,所以户部和地方形成了尖锐的对立。

在户部眼中,地方官员就是在有意袒护这些商人矿徒,好完成考成甚至是懈怠职责、以多报少谋取私利。

而在地方官员的眼中,这些户部的官老爷们,坐在京师,丝毫不考虑实际情况,为了自己的考成,拼命的压榨地方,税不是收的越多越好,朝廷更要保证地方的安稳,要是因为收取矿税,激起了民变,板子又不会打到户部的屁股上,到时候去都察院甚至诏狱的,可都是地方的官员,不会把你们户部老爷们怎么办,所以不能只考虑赋税。

但是户部官员们显然不管这么多,他们认为不考虑赋税考虑什么?考虑你们地方官员所将所收赋税多有隐瞒,以此补彼者吗?

喜欢隆庆中兴请大家收藏:(www.071662.com)隆庆中兴小米免费小说网站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