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隆庆中兴 > 第1934章 谋定欲兴东岛兵(五)

隆庆中兴 第1934章 谋定欲兴东岛兵(五)

作者:休息的云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9-09 00:10:21

朱载坖也在准备移驾苏松,在移驾苏松之前朱载坖还有解决一个问题就是两淮食盐的问题,朱载坖之前已经命令庞尚鹏制定相关的政策了,按照朱载坖的想法,实施减价增斤制度,也就是增加盐引重量,降低食盐价格,庞尚鹏决定每引食盐增加三十五斤,但是食盐的最高限价要降低到二十五文每斤,同时对于各地的盐价也要比较,如果一个地方食用长芦盐要比淮盐便宜的话,那要调整盐价。

各地主管常平的官员要按月向朝廷奏报粮食、食盐、布匹等关系到百姓日常生活的物资价格,朝廷也要及时作出反应,保证物价相对平稳,同时对于现在大明各地的工场,应当怎么征收赋税,也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朱载坖这次去苏松,也是要查看此事,其实有关工场的赋税,大明朝廷也已经讨论过很多次了,以王国光、庞尚鹏为代表的臣子们都认为应当向这些工场和工人征收赋税,原因也很简单,农民要向朝廷缴纳田赋,还是摊丁入亩之后的地丁银,但是城市的工场等却并没有向朝廷缴纳足够的赋税,这样就使得农民承担了过重的赋税,这显然是不合理。

朱载坖也是这么认为的,之前朱载坖之所以没有对这些工场征收赋税,最主要是为了鼓励工商业的发展,而且针对商业的赋税其实是存在的,主要是钞关和海关关税,还有所谓的市易之税,大明的工商业赋税征收还是非常之落后的,主要和前代的赋税政策是一致的,商旅征税的关市之赋、对土特产品征税的山泽之赋、对杂项收入征税的币余之赋。

朱载坖认为要改变这种赋税模式,减轻农民的负担,将赋税的主要构成部分从农业税向工商业和海关关税转移,从而实现对于大明财政体制的根本性变革,虽然现在田赋收入已经不再是大明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了,关税在大明朝廷财政收入中占据很重要的地位,但是对于朝廷来说,不能只倚仗关税,对于工商业也要予以课税。

朱载坖准备在苏松等地实际查看之后与户部制定相关的赋税,同时采取各种措施继续限制土地兼并,经过朱载坖的开疆拓地和移民实边政策之后,大明的土地兼并问题有了缓解,但是并没有得以彻底解决此事,朱载坖始终关心的就是大明的土地兼并问题,朱载坖也指令户部利用税收还有其他的办法,限制土地兼并,保障朝廷和大明的稳定。

虽然土地兼并可以使得一些劳动力到城市中参与工商业生产,但是这个比例必须要在朝廷的严格控制之下,不能够出现大明的流民,这是朱载坖一直在不断防范的事情。

在安排好这些事情之后,朱载坖移驾苏松,同时宣布在苏松视察大明水师操演,朱载坖携皇后、贵妃和两位公主,从南京出发,经镇江,游览了茅山之后,在护卫官军的护卫之下,先抵达苏州府,驻跸玄妙观,朱载坖和皇后、公主等游赏苏州的名胜之后,朱载坖和戚继光率领护卫官军从苏州府赶赴松江府。

戚继光对于松江府是极为了解的,当年在东南抗倭的时候,戚继光也长期在苏松作战过,对于苏松还是比较了解的,但是即便是戚继光到了苏松之后也大为震惊,苏松两府之间的道路,全是按照朝廷直道的标准修筑的,各处桥梁也极为坚固,江河之上都是往来贸易的船只,朱载坖抵达松江府之后,更是被人口稠密的松江府震惊了,各处工场、市场都人头攒动,上海州更是各地的商贾众多,停泊的商船数以百计,大量的丝绸、布匹、茶叶等物从上海港运出,西洋的白银、黄金和香料等经由上海港流入大明,松江府的繁盛更胜苏州,俨然成为了大明最繁华的城市。

朱载坖到了松江,驻跸在华亭徐家,徐家现在作为大明的棉纺织巨头,家资巨万,堪称豪富,为了接驾,更是不惜物力的招待朱载坖,各种珍馐美味等,朱载坖对戚继光说道:“难怪都说江南好,能不忆江南,文章锦绣,物阜民丰真有盛世之景也。”

朱载坖通过厂卫等了解松江府的情况,作为现在大明最大的港口,松江府每年的关税收入都已经超过四百万,对于朝廷的重要性可想而知,同时朝廷也要每年从松江采购不少的布匹,为官军制造被服,同时南洋的香料、药材等也经由上海港流入大明,大量的外国人都聚集在上海。

朱载坖对于上海的发展是很满意的,不过松江、上海的城市建设还要加强,各种沟渠、水利设施等也要加强建设,朝廷也要继续投资,扩建上海港,以保证各地的船只能够及时停泊,同时驻苏松的官军也要和地方官府合作,加强治安管理,现在仅仅是一个直隶上海州似乎已经不足以管理本地的,还要再次析分州县,以加强管理,主要要设立金山、奉贤、宝山等县,加强管理,朱载坖命令南直总督劳堪具折上疏即可。

朱载坖到松江的名义是视察水师操演,实则是准备将倭军经由崇明岛转运到安南去,朱载坖在华亭驻跸,同时命令戚继光率军赶赴崇明岛,在当地建立营垒,同时转运相关的物资,为徐蟠也和东南的商人们达成了一致,他们很清楚糖业重要性,现在朱载坖以天子之尊,愿意和他们合作,自然是求之不得,他们愿意投资五百万元,一百五十万用以发展台湾的制糖,四百五十万元用于支持官军征讨安南。

朱载坖对于他们的上路子也还是很欣赏的,当即命令在徐家设宴,朱载坖亲自请这些豪商们吃顿饭,同时为他们撰写一些条幅,得到御赐墨宝,对于他们还是非常高兴的,至于糖业公司的成立事宜和章程,朱载坖命令庞尚鹏作为朝廷的代表,内官监太监陈矩作为皇家的代表,与商人们一道商量一个章程出来,送朱载坖御批即可。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