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隆庆中兴 > 第1932章 谋定欲兴东岛兵(三)

隆庆中兴 第1932章 谋定欲兴东岛兵(三)

作者:休息的云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9-08 13:37:14

戚继光之前的看法朱载坖也是很赞同的,绝对不能让这些倭贼在大明境内作乱,否则的话为害甚巨,而且以水师的运力,也不可能一次就将这五万多倭寇一次性都转运来,势必是要多次转运的,这点朱载坖也是很清楚的,同时需要动用北洋和南洋两支远洋舰队和大量的船只来运输这些倭人到安南去,现在的问题是需要一个中转港口,既方便这些倭人在这里暂时停留,官军将他们看押起来,同时还能够保密,不能够泄露风声。

朱载坖和戚继光都很清楚,这种事情是绝对和被朝廷知道的,否则必将掀起极大的风波,大明天子动用倭军去安南烧杀抢掠,绝对不是一件光彩的事情,到时候搞得不好朱载坖和戚继光都不好的下台,所以保密是极为重要的,戚继光安排的这个地方就是崇明岛,这里人烟不多,都是长江,朝廷可以以水师操演为由在这里实施戒严,同时为这些倭人暂时准备一个营帐,同时以操演未有,调集朱载坖护驾的官军前往崇明岛。

不能用东南的官军,因为他们很有可能走漏风声,只有朱载坖的护驾官军比较可靠,而且不容易走漏风声,至少在东南不会走漏风声的,所以朱载坖到时候要以观摩水师操演的名义从南京移驾到苏松去,而戚继光则是以中军都督府左都督名义征调南直和浙江各卫所脱产士卒,予以校阅,同时充当朱载坖的护卫亲军,到时候朱载坖的身边除了锦衣亲军和府军前卫带刀官之外,就只剩下御马监禁兵了,所以必须要提前有所准备。

而朱载坖也很清楚,这样做无疑是最好的办法了,朱载坖同意了戚继光的办法,因为只有这样做才能够神不知鬼不觉的将倭军所需要的粮秣等也运输到崇明岛上,而且在数万侍卫亲军的监视之下,这些倭人是翻不起什么大浪的,朱载坖对于这些人本就十分防备,这些所谓的浪人五十又是倭人中最不安分的那一批人,所以一定要严加防备,以策万全。

朱载坖命令戚继光亲自负责此事,只要倭人有异动,就必须采取断然措施,决不能放任他们为害大明。

而在倭国朝廷,对于大明的这个命令,倭王也在和自己的公卿私下里商量此事,倭王很清楚,这是大明需要炮灰了,这点见识他还是有的,而是大明皇帝的直接命令,他当然是不敢拒绝的,不过他也有自己的小算盘,他很清楚,除了这些浪人武士之外,肯定要征发倭国的正规军参战的,他向借此机会削弱大名们的实力,强化倭国朝廷的实力,他很很羡慕大明皇帝这样乾纲独断的皇帝,但是现实情况是在倭国不仅有安东都护这个太上皇,地方的实力派们也不太将他这个所谓的倭国国王当回事。

各地的大名有事情都是直接向安东都护府汇报,对于所谓的倭国朝廷,根本没有半点敬畏之心,尤其是北条氏政和上杉景虎、武田胜赖等投靠大明比较早的人,他们和大明安东都护府关系密切,根本不把倭国朝廷当回事,这是倭王最恼恨的,所以趁这次大明要征调倭军出战,倭王向安东都护府大都护王锡爵上疏,称除了浪人之外还要征调地方各大名的军队出战,同时要择一统帅统领三军,倭王向安东都护府推荐的是上杉景虎和武田胜赖。

倭王的理由是很充分的,他们都是倭国号称知兵的大将,能够统御大军,倭王的上疏到了王锡爵那里,王锡爵一眼就看穿了倭王的想法,王锡爵毕竟是在大明朝堂上锻炼出来的老油条的,倭国公卿这点水平,和王锡爵玩,起码还得再练十辈子,王锡爵当即批转了倭王的上疏,同时转头给倭王下了一道命令,既然地方大名都愿意积极出兵帮助大明,甚至亲自带兵,倭国朝廷是不是应该支持天朝啊?有人出人,有力出力嘛,既然地方大名出人,那么倭国朝廷就出力,提供粮秣等物资,还有就是倭国的公卿们也要派人参与,和王锡爵玩这些脑筋,倭人还不够格。

而徐蟠等人也在和东南的大商贾们商量怎么回应朱载坖的条件,平心而论,他们确实是想染指糖业,因为这是一个暴利行业,不仅仅在大明有很大的市场,西洋、南洋、倭国、朝鲜甚至是蒙古,对于糖都是十分追捧的,糖在这些地方也是极为受重视和昂贵的货物,他们希望和朱载坖合作以得到更多的糖以获取利益。

这点是商人的本性,无可厚非,朱载坖作为皇帝,愿意和这些商人合作,不也是为了自己的利益吗?各取所需,互相达成自己的目的,对于朱载坖和这些商人来说是最好的办法了,对于朱载坖来说,是要借重了这些商人雄厚的资本,发展糖业,增加朝廷的赋税和海关关税,同时满足国内外的需求,从更深层次看,朱载坖还是借此机会引导大明开始扩张的意图。

毕竟要让整个大明的士绅、商贾、百姓认识到扩张的重要性,必须让他们尝到扩张的甜头才行,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这点朱载坖是很清楚的,所以这次朱载坖选择和东南的这些大商贾合作,这些商贾们则是要思考自己的投入能否获利,尤其是获得重利。

朱载坖要求的投入主要是两方面的,第一就是再台湾发展糖业,这点肯定是能够收获回报的,不仅仅是大明国内市场需要大量的糖,倭国也需要大量的糖,倭国向大明开放市场以来,输入之货,棉、糖、细缎、书具、文藉为多。输出之货铜为大宗,余则昆布、鳆鱼及铜漆杂器耳,糖在倭国是重要的货物。

而第二点就是支持朝廷对安南用兵,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事情。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