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隆庆中兴 > 第1908章 干戈指处狂寇消(七)

隆庆中兴 第1908章 干戈指处狂寇消(七)

作者:休息的云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9-02 23:05:08

朱载坖则是对内阁阁臣们加以安抚,朱载坖当然知道朝廷要休养生息,而且大征瑶人也要等到两广的道路修通之后才高动手,既然要征,就要一劳永逸的解决这个问题,决不能遗留给子孙后代,而且广西和云南的处理办法是不同的,对于广西,朝廷是予以先征讨后安定的,但是对于云南,可以采取相应怀柔的办法。

之前鉴于缅甸巡抚李贽颇有治绩,考绩优良,经吏部提请,朱载坖特旨升李贽为兵部尚书兼南京右都御史总督云贵,同时升原右副都御使、巡抚贵州李化龙为中南总督,李贽到任之后,详细考察了云贵的土司情况,认为云贵等地实施改土归流的时机已经成熟,可以进行改土归流了,但是要循序渐进。

李贽在给朱载坖的奏疏中认为,云南、贵州的土司,已经是熟夷了,再加上朝廷之前在西南用兵,对于这些土司们来说也是一个极好的震慑,他们现在对于朝廷还是比较恭顺的,循序渐进的进行改土归流的时机已经成熟了,李贽在奏疏中称:“一视同仁, 顺者抚之 , 逆 者 杀之 , 惟在安民。”

李贽认为云贵等地的土司:“蛮夷之人,性习虽殊,然其好生恶死之心未尝不同,若抚之以安静,待之以诚意,谕之以道理,彼岂有不从化者,此所谓以不治治之,何事于兵也?”

他们久事朝廷,对于大明还是比较忠诚的,大明要采取相对温和的方式加以统治,逐步的进行改土归流,首先就是推行文教,治国之要,教化为先,教化之道,学校为本,视学校为育贤之地,所有兴礼乐,明教化,贤人君子之所自出,要使得这些土司和他们的继承人接受大明的教化,才能够为朝廷推行改土归流创造条件。

以云南为例,现有二十二府、三十九州、三十一县、五直隶州、九宣慰司、四宣抚司、一直隶安抚司、七直隶长官司、五安抚司、二十七长官司,但是整个云南辖区之中,官学仅有不到三十所,而贵州就更惨了,仅有十四所,文教缺乏导致这些地方蛮夷得不到教化。

李贽认为,首先是要加强文教,教化这些蛮夷,同时为朝廷的改土归流创造条件,李贽在奏疏中请求:“当此怀远习狂焊之余,沦于夷貊,不知礼义久矣。兹者,地方荡平。正其改观易听之时,可以兴礼施教之会,设置社学,使夷风丕变。合将县内外各立社师,择其嗜学敦行者,凡土民八岁以上,俱入学听其教诲。其子弟内有谙晓文字者,县官申请学道,给予衣巾,以示激劝。其社师果训迪有方,亦听本县申请提学,准其充附帮补。若子弟不率教及社师虚冒名目者,亦听县申处。”

这样的话,才能够实行“以武功定天下,文教以化远人,此古先哲王威德并施,遐迩咸服者也。”

朱载坖将李贽的奏疏下内阁及礼部等衙门予以讨论,内阁认为李贽的看法既有好处,土官于三纲五常之道,懵懂莫知,让土司子弟入学学习儒家的传统礼仪及纲常伦理,通过教化使其明礼,待土司地区“斯文渐兴,风俗渐化”之后,便可以实现“教化行而驯服易,伦序明而争端可息也”。这样的话,对于朝廷来说,不需动兵就可以收服这些土司地区,当然是一件美事了。

东阁大学士、礼部尚书罗万化就向朱载坖上疏,认为李贽此本极为高妙,当年太祖时,就曾经令各地土司派遣自己的子弟到国子监来学习,曾经下旨给普定土司道:“王者以天下为家,声教所暨无闻远尔,况普定之君密迩中国,慕义来朝,深可嘉也。今尔既还,当谕诸酋长,凡有子弟,皆令入国学受业,使知君臣父子之道,礼乐教化之事,他日学成而归,可以变其土俗同于中国,岂不美哉!”

朝廷在云贵等地方推广文教,其目的是为了使得这些土司使知君臣父子之道,礼乐教化之事,为朝廷推动改土归流提供条件,礼部是极为赞同的,同时罗万化还提出了一个新的主张,就是文德绥怀,用罗万化的话说就是:“兵威宜先震慑,恩信尤加绥怀,必先得土司苗蛮之心,而后可为一劳永逸之计。”

罗万化向朱载坖上了一本奏疏,名为重文教以化导安辑疏,在李贽提出的方案基础了详细予以完善,罗万化在奏疏中说道:“云贵土司,狡性叵测,叛服无常,欲其归附,最难固结。然以威慑之,勉强一时;以德绥之,永戴百世。在昔黔宁王,始闻滇疆,克普克芒,不一而足。至越酋阿资降而复叛,王必麾兵击之,杀戮殆尽,其威行百蛮,诚赫赫矣。迨承平之后,筑城垣,设卫御,修惠政,简官僚,即土官子弟亦令其入学肄业,使知礼仪。且于朔望释菜毕,延师生于堂,设广席,坐土舍于侧,烹羔羊以食之;又于冬夏,制时衣以衣之,此岂虑各酋跳梁?故羁縻子弟以牵制乎。诚见各土酋梗逆,皆从幼失学,不知奉法尊王为何事,是以恃险逞强,敢行称乱,今在彼弱龄,复纵其桀骜而不之砥习与性成,异日好为不轨,于以覆宗灭祀不难矣。盖为滇、贵两省弹丸疥癣之虑浅,而为土属祖宗爵土之虑深,且饥而予食,寒而予衣,体贴土情,周到毕备。如此何患其叛也?”

罗万化认为,对于这些土司,要采取教化的手段,一方面,推行儒学教化,令土司子弟入学习礼,荡涤匪气,另一方面,注重缓和民族关系,如若逢年节,令师生共聚于堂,设以广席,土司子弟坐于侧,烹羔羊以食之,州县正印也要出席,使他们知道朝廷的恩义,对朝廷感恩戴德,才能够将改土归流以一种相对平和的方式逐渐予以推广下去,否则的话,地方板荡,对于朝廷来说也不是好事。

喜欢隆庆中兴请大家收藏:(www.071662.com)隆庆中兴小米免费小说网站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